为孩子解读四大名著(套装四册)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57.56
4.1折
¥
140
全新
库存49件
作者李天飞
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01615025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140元
货号31610237
上书时间2024-11-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内容摘要
本套丛书包括:为孩子解读<西游记>为孩子解读<三国演义>为孩子解读<水浒传>为孩子解读<三国演义>
精彩内容
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一部让人又爱又怕的书?
我们通常说的“四大名著”,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相信你一般是这样看的:你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看《西游记》改编的动漫;再大一点,会知道三国英雄和水浒英雄;而对《红楼梦》发生兴趣,总也得等到上了中学之后。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红楼梦》,有些孩子(主要是男孩),可能都上大学了,翻开一看,还是觉得没什么意思,不如武侠、玄幻、修仙热闹好看。
但是,你也肯定听说过《红楼梦》的鼎鼎大名,无数的人说它这么好那么好。甚至光研究《红楼梦》都可以成为一门学问,叫“红学”。你肯定多少有过疑惑:都说《红楼梦》多好多好,我怎么看不出来好呢?
其实,不只你可能不喜欢,著名学者启功先生也是这样。他说他小时候次打开《红楼梦》,翻一页,吃饭、喝酒、看戏,再翻一页,还是吃饭、喝酒、看戏,这有啥意思呢?干脆把书扔到一边不看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你欣赏水平差,而是因为这部书的宏伟和复杂,远远超过了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以至于随便翻翻并不容易领略其中的精彩。《红楼梦》是一部极其伟大的书,伟大到每个人可以用一生的时间来读它,并且一直能读出新意。所以,这本小书就算是一份专为你写的“新手教程”吧。
几百年来,《红楼梦》荣获了无数桂冠,有人说它是“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有人说它是“中国古典小说之作”。但你大可不必被这些名头吓倒,事实上,它故事里的主人公,完完全全是一些跟你年龄差不多的青少年。
《红楼梦》中贾宝玉次出场,约有六七岁,在后一回结束时,是十九岁。薛宝钗比他大一岁,林黛玉比他小一岁,探春、湘云还要小一些,惜春小。而精彩的故事,集中在贾宝玉十二三岁到十五六岁之间,所以,这部书的主角是一群少年,相当于小学六年级到初中毕业的阶段,你可能正好处在这个年纪,或者相差不多。
但是,既然这本书写的是少年故事,你应该很容易喜欢啊,为什么你读起来会觉得吃力呢?
因为《红楼梦》虽然是写的一群少年,但它毕竟是三百年前的著作。由于历史的、文化的等各种原因,你和它之间有很多隔膜,就让你觉得它高不可攀了。
首先,你脑子里的《红楼梦》人物形象,多是电视剧《红楼梦》给你的。电视剧里的人物,尤其是1987年拍摄的央视版,大多数演员都在十八岁以上。因为拍戏是需要演技的,十二三岁的小演员,即便心理上和原著人物接近,但实际上没有演戏经验,很难把握人物特质,所以就会找一些青年人去演少年。另外,市面上的各种绘画、雕塑等红楼艺术造型,也都是按青年人的外形来塑造的。所以你看得多了,就会觉得《红楼梦》是一部写“大人”的书。
其实《红楼梦》里的男孩女孩,虽然一个个锦心绣口,但确实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孩子就会有孩子的样子。比如贾宝玉和母亲王夫人日常相处这段:宝玉也来了,进门见了王夫人,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便命人除去抹额,脱了袍服,拉了靴子,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王夫人便用手满身满脸摩挲抚弄他,宝玉也搬着王夫人的脖子说长道短的。(第二十五回)如果宝玉是个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子,怎么会做出这种滚在妈妈怀里撒娇的举动呢?宝玉刚在外面还像个小大人似的,见了妈妈就完全露了原形。我想,滚在妈妈怀里撒娇,也应该是你的日常吧。
还有一次,贾府过年放,热闹非凡。长辈们就把怕响声的孩子搂在怀里:林黛玉禀气柔弱,不禁毕驳之声,贾母便搂他在怀中。薛姨妈搂着湘云。湘云笑道:“我不怕。”宝钗等笑道:“他专爱自己放大炮仗,还怕这个呢。”(第五十四回)贾母搂着黛玉,完全是外婆对小外孙女的疼爱。而史湘云说不怕,还喜欢自己放大炮仗,像男孩子一样调皮。
第二,就是生活习惯。《红楼梦》里的孩子,有些生活习惯在现在是成人化的。比如今天的孩子不许喝酒,但是古代是不太在乎这个的。古代的酒度数很低,宝玉和人聚会,常常喝得醉醺醺的,黛玉也会拿一个酒壶自斟自饮,让你误以为他们是大人。而且古代结婚都早,孩子到了十五六岁,就可以商量婚事了。而现在这个年纪的孩子,还要参加中考,上高中,考大学,等到结婚生子差不多要到十年后。古代孩子较早介入成人社会,也是你觉得他们和你有距离的原因。
第三,《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都是大户人家,公侯门第,人口多,关系复杂,里面有许多规矩,是孩子从小就要学起来的。比如贾宝玉见了父亲,哪怕日常闲聊,也要站起来讲话。宝玉早上起来,要去贾母、王夫人等处问安。如果加上正出和庶出,大房和二房等关系,就更加复杂。所以礼数规矩,是古代贵族孩子的课。这些规矩是你在现代的人口较少的家里很少经历的,也让你和他们产生了距离感。
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年纪尚幼,她想到的竟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你可能觉得这不是一个小孩子的心理,会以为林黛玉是个成熟的“大人”,去亲外婆家难道还要这样紧张?
其实你想想,你的人际关系同样没那么简单,只不过这种复杂性已经有一部分从家庭中转移到学校去了。假如你是一个小学生,刚从一个学校转学到另一个学校,或者要在新同学面前表演一个节目,你是不是也会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你再想想你在学校有没有自己的死党和讨厌的同学?古代是大家庭,小学校;现在是小家庭,大学校。你的人际关系和古代孩子比有了转移,总量却是不变的。
第四,就是文化背景。要知道,贾府是贵族,贵族的孩子,无论男女,从小都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学写诗文。“四大家族”的男孩女孩都能出口成章(包括不受待见的贾环也能写诗),还经常组织诗社。因为你肯定不擅长写诗,所以觉得写诗的一定是大人。但这在过去十几岁的贵族孩子那里,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
刚才说的这四点,都造成了你和《红楼梦》之间的隔阂。但是,这些都是表面上的,稍微花点时间就可以越过。所以,我们这本小书采取了这样的解读方法:一是暂时略掉这些,直接讲《红楼梦》里深刻、贴近人性的部分。你就会觉得《红楼梦》里的少年,和今天的你是相同的。
二是把以上这些当作百科知识,选重要内容做系统的讲解。这样能够扩展你的知识面,从而能更加理解《红楼梦》里人物的言行。
那么,你次看《红楼梦》,应该注意它的哪些特点呢?
首先,曹雪芹在全书一开头就说本书“大旨谈情”。“情”可并不仅仅是爱情,只要是人与人之间,就有丰富的情感:父母孩子、祖辈孙辈、亲戚朋友,甚至主仆之间,都有情感在里面。所以“情”是对各种各样人的欣赏、爱护和珍惜。
宝玉和黛玉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们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玩耍,感情是真挚的。有一天,黛玉的丫鬟紫鹃和宝玉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林妹妹要回老家去了,再也不回来了。这可把宝玉吓傻了,“头顶上响了一个焦雷一般”,眼也直了,魂也飞了,先是哭闹,然后不吃不喝,发起呆来。贾府上下都慌了,急忙找医生看病。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原来是林之孝的妻子和单大良的妻子来看望宝玉了:正说着,人回林之孝家的单大良家的都来瞧哥儿来了。贾母道:“难为他们想着,叫他们来瞧瞧。”宝玉听了一个“林”字,便满床闹起来说:“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们来了,快打出去罢!”贾母听了,也忙说:“打出去罢。”又忙安慰说:“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人来接他的,你只放心罢。”宝玉哭道:“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贾母道:“没姓林的来,凡姓林的我都打走了。”一面吩咐众人:“以后别叫林之孝家的进园来,你们也别说‘林’字。好孩子们,你们听我这句话罢!”众人忙答应,又不敢笑。
一时宝玉又一眼看见了十锦格子上陈设的一只金西洋自行船,便指着乱叫说:“那不是接他们来的船来了,湾在那里呢。”贾母忙命拿下来。袭人忙拿下来,宝玉伸手要,袭人递过,宝玉便掖在被中,笑道:“可去不成了!”一面说,一面死拉着紫鹃不放。(第五十七回)这个林之孝家的也是倒霉鬼,只因为丈夫姓了个“林”,没来由地挨了一顿打骂(当然不是真的打骂,是贾母编出来哄宝玉的)。金西洋自行船,应该就是当时从欧洲传进来的仿真船模,上了发条,可以自己在水里跑。这在当时的有钱人家是一种摆设。宝玉以为那是来接林妹妹的,抱在被窝里,以为这样林妹妹就不会走了。
这和我小时候遇到的事情一模一样。邻居一个玩得很好的小伙伴,有一天突然搬家走了,我真的伤心得要死,在家里哭闹了好几天。这种事可能长大之后不觉得有什么,但在一个重感情的孩子看来,就是天塌下来的大事。
贾宝玉不光对林妹妹这样,对仆人也是充满真情的。贾宝玉的母亲是王夫人,王夫人有个丫鬟叫金钏儿。金钏儿因为和贾宝玉开玩笑,被王夫人打骂一顿,跳井死了。后来有一天王熙凤过生日,这天也恰恰是金钏儿的生日,贾府大摆宴席庆祝,宝玉却一身白衣,悄悄地溜了出来,来到一座尼庵,向管事的尼姑借了香炉,摆在井台上,默默祭拜金钏儿。
人死如灯灭,但宝玉并没有忘记。一个卑微的丫头的生日,怕是无人记得的,但宝玉偏记住了。他在贾府锣鼓喧天的日子,单独出来祭拜金钏儿,表示他的怀念、惋惜,当然还有歉疚。这情分是真挚的。
《红楼梦》第二个值得你注意的特点,就是它是现实的。它虽然写了无数真情,但这些真情大都以悲剧结尾。
我想你可能还没有读过悲剧。你看过的大多数故事,结局一定是圆满的:王子永远能够和公主在一起,勇士永远能打败妖怪。但是,《红楼梦》不是童话,它虽然写了一群可爱的少年,但少年们面对的不是童话中的王国,而是现实:残酷和温情、利益和理想交织的现实。
整个《红楼梦》故事,建立在极其现实的背景上。故事里的少男少女生活在美丽、单纯的大观园里,贾府的成年人也享受着无与伦比的富贵荣华。然而,这个家族的子孙却一代不如一代,迷信炼丹的,淫秽享乐的,贪污舞弊的,没有一个能撑得起整个家族的未来。一开始贾府还“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到后来就像一座倒塌的高楼大厦,完全无法挽救。深情的少女夭折了,富贵的生活散去了,文采风流、福寿康宁,都没有了,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看惯了圆满故事的你,一开始可能很难接受悲剧,因为看悲剧确实让人很不开心。老实说,小时候知道《红楼梦》是一场悲剧的时候,我是很怕打开这本书的——看看搞笑动画片多好!
其实你想,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是不可能只发生开心的事的,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都圆满。只要读一读《红楼梦》就知道,大观园的花红柳绿只是表面现象,大观园外部的、底部的明涛暗流,在时时刻刻侵蚀着这座世外桃源。“四大家族”甚至当时社会的兴衰,也深刻地影响了这些少年的命运。《红楼梦》的伟大,就在于它是现实的。懂得现实是什么,也是你成长中重要的一环。
后一点,《红楼梦》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一个话题,那就是什么是“美”,这在一般古典小说里也是少见的。能把生活中的美写得无处不在,也是《红楼梦》一个巨大的魅力。
我想你应该知道什么是美。你会在意穿的衣服是粉红色的还是白色的,你会在意文具盒上的贴纸是不是可爱,这就是人人从小就会有的审美能力。
大观园里的少男少女,自然都是美的。他们的容貌、谈吐、衣着,处处美丽,处处优雅,个个都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就连贾母那么大年纪的老人,对音乐、戏曲的感觉也是十分敏锐的,欣赏品位十分高超。关于这一点,我们下面还会专门用一章来讲。
你可能听说过一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红楼梦》里到处都有。
有一次,贾母带众人游园。宝玉看见水里的荷叶已经枯萎了,残破了,就说:“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林黛玉就说了一句诗:林黛玉道:“我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第四十回)你要是见过枯萎的荷叶,就会知道那东西很难看,或焦干枯黄,左一根右一根地兀立水上;或黑乎乎的,带着腐败的气息漂在水面上。但是,视觉上不美,听觉上却可以是美的。现在很多公园里都种荷花,你可以在一个下雨天,坐在公园的凉亭里,听着雨点打在枯荷叶上的声音。你会感受到寂静、萧瑟,以及繁华即将逝去的伤感。这是一般的场合体会不到的。但是,从李商隐到林黛玉(其实是曹雪芹),细腻的心灵都能懂这种美丽。而黛玉一说出来,宝玉立即就领略到了。
真情待人、关注现实、懂得审美,这不仅仅是《红楼梦》的文学特点,也是我们在现代社会要具有的基本素质。所以,《红楼梦》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无论古今,无论中外。这也是它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原因。
当然,《红楼梦》太复杂了,一万个人可以有一万种解读。所以,还有一门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叫“红学”。我的解读也是从我个人的理解出发的,远远不是这部著作的全部。如果你读完之后,能够对原著产生极大的兴趣,而把这本小书丢进废纸篓,才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