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应知的古代军事常识(插图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人应知的古代军事常识(插图本)

①一般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开发票联系客服②教材,学习,考试类书默认有笔记(或做过)③其他类书一般无笔记,提前与客服沟通好再下单,否则本店不承担责任)④部分图书籍采用标准图片,可能存在不同印次不同封面,内容一致⑤出版时间过长的书都可能有自然发黄现象。

8.9 2.7折 33 八五品

库存2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志超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82456

出版时间2012-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3元

货号9787101082456

上书时间2024-10-17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赵志超编著的《中国人应知的古代军事常识(插图本)》对于大众所关心的军事方面的问题做了一定程度的讲解。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借助此书,拨开传说的迷雾,走出文艺、影视、戏曲等对古代战争的虚构与夸张,窥见一点古代军事的真实景象。

目录
武器装备
兵种军制
战略战术
战争战役
名将风云
兵学文化

内容摘要
 赵志超编著的《中国人应知的古代军事常识(插图本)》是一本轻松阅读的古代军事简史。一问一答之间,轻松掌握古代军事常识。《中国人应知的古代军事常识(插图本)》撷取在军事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和事件,为读者揭示了古代武器装备、兵种军制、战略战术、战争战役、兵学文化的概貌,同时也展示了一批名将叱诧古战场的风采。对于一些被文艺作品误读了的事件和人物,作者进行了辨析,为读者还原了真实的古代军事历史。

精彩内容
 武器装备对战争有那些影响本书把武器装备作为第一个专题来讲,是因为武器装备对战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看待武器和战争的关系方面,很多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两个极端:一
是唯武器论,认为武器装备的好坏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因素;二是轻视武器的论调,强调再好的武器也需要人来使用,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
因素。 .如何正确理解武器与战争的关系呢?应该说,具体到某一场战争而言,武器装备并不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战争双方处于同等技术条件下,胜负关系更多地要看军队的训练、士气、后勤,以及指挥员的军事素养。
但是具体到整个战争发展史来说,武器装备的进步,则决定着战争方式的进步。这里的武器装备,指的不是单独的某一件武器,而是多种武器装备互相配合所形成的一个装备体系。可以说,武器装备是战争发展史上的首要
因素,当革命性的新式武器技术成熟并大量装备部队之后,战场上的战术也
就因此而发生变革。随之而来的,就是军队的训练、编制、后勤、军事理论,甚至整个军事体制的变革。
正是因为武器装备体系决定了战争形态的演变,所以西方很多军事史著作,都是以武器技术来划分军事史的不同阶段,比如把世界军事史分为冷兵器时代、冷兵器与火器共用时代、火器时代等等。
如果武器技术进步了,但是战术却没有相应的变革,或者没有建立相应的编制、训练、后勤等制度,那么技术进步的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战斗力。以近代中国为例,1840年鸦片战争以及之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军队完败于英法列强,这是武器装备上的差距造成的。可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清朝的军队也装备了西式枪炮,但是仍然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与先进技术相对应的军事体制。给一支装备冷兵器的落后军队换装洋枪洋炮,而不注重战术训练、不建立新式的编制体系,那么这支部队依然算不上是新式军队。这就是中日甲午战争、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中,清军的武器中不乏新式枪炮,但却依然失败的主要原因。
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在军事装备领域也能体现出来。中国不仅是火药和火药武器的故乡,古代中国的弓、弩等抛射武器也曾经一度领先世界。但是随着欧洲的文艺复兴,西方科技飞速进步,中国的武器则原地不前,最终被西方赶超。大概在15~16世纪,也就是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的武器技
术就开始全面落后于西方。不过明朝还有向西方学习的举动,通过各种渠道的中西交流,也学到了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但是随着清朝统治的建立,中国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全面转为封闭、保守,清朝统治者轻视技术进步,固步自封,盲目自大,中国最终在军事领域被西方远远超过,以至于近代中国被西方列强用重炮敲开国门,从此陷入了半殖民地的黑暗深渊。
什么是“十八般兵器”中国的戏曲、评书中经常出现“十八般兵器”这个词。在民间,“十八般兵器”有两种概念:一是指十八种常用武器,二是指使用这些武器的技术,也就是“十八般武艺”。那么,所谓的“十八般兵器”到底指的是哪十八件武器呢?在中国古代,“兵”这个字最早就是指格斗兵器,后来才泛指各种与军事有关的事物。西周时期,文献中有“五兵”的说法,指五种常见的制式兵器。到了汉武帝时期,开始遴选出十八种常用武器,但是并没有对它们进行统一称呼。后来汉末三国时期,对兵器又有了“九长九短”的说法。
两宋时期,民间有了“十八般武艺”的说法。这种说法后来盛行于元代,在元代杂剧中出现,并逐渐在民间被转化为“十八般兵器”。由于是产生
于民间,所以能够列入“十八般兵器”中的武器,也是经常变动的,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
明代小说《水浒传》中,对“十八般武艺”的说法是:矛、锤、弓、弩、铳、鞭、简、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叉(见于《水浒传》第二回)。明代中期人的作品中,又把“弓、弩、枪、刀、剑、矛、
盾、斧、钺、戟、黄、锏、挝、殳(棍)、叉、耙头、锦绳套索、白打(徒手格斗)”列为“十八般武艺”。
明清两代,各种民间文学、戏曲、评书极为兴盛,产生了曲艺意义上的“十八般兵器”。屡经演变之后,弓、弩等远射兵器被排除在“十八般”之外,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说法,但仍然有两种。一种影响很大,即评书先生
口中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锐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具体指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锐、棍、槊、棒、鞭、锏、锤、抓、拐、流星锤。另有一种影响力稍小,但是仍然可以在戏台上以及练武人的兵器架子上看到,即刀、枪、剑、戟、棍、棒、槊、镗、斧、钺、铲、钯、鞭、
锏、锤、叉、戈、矛。很多近代武术家和武学门派,都承认这后一种说法。
无论是哪种说法最为权威,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元明清三代,所谓的“十八般兵器”,更多指的是习武之人所用的器械,代表的是一种武学文化。尽管这些武器都曾经出现在战场上,但是随着弓、弩等真正实用的兵器退
出“十八般”的行列,“十八般兵器”的说法也就远离了战场。也就是说,虽然在小说戏曲中,“十八般兵器”频频出场,威风十足,但实际上与军事领域的关系已经不大了。
而在今天,“十八般兵器”常用来泛指多种技能,而很少用于确指兵器了。P1-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