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67.62 5.7折 ¥ 118 全新
库存18件
作者张旭东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5219685
出版时间2023-0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22
定价118元
货号4315763
上书时间2024-10-17
* * *
这本书的第一批听众是我在纽约大学和北京大学开设的英文课和中文班上的学生,他们中不少人当时刚刚成为、或即将成为我在美国、中国指导的第一批博士生。他们对这门课程的热情回应,是促使我把讲义整理成书的最初的原因和动力。本书首次出版后得到中文世界读者持久的关注与回应,也引发了一系列讨论和争议。 多年后回忆起来,种种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因这本书而结缘的朋友和论战对手,如今不少已成为自己学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人数规模和对知识与观点的“较真”程度上,或许都超过了自己多年来在文学研究“老本行”里积累的故旧和同好。
脱销期间,每年都收到读者的来函,表示询问或关心。需要给朋友送书时,也只好到网上高价搜购。之所以没有催请出版社加印,是因为曾几度打算写作此书的第二部,设想的思路有二: 或从“特殊性”或“个别性”角度展开“文化政治”的概念;或通过反思“启蒙”在全球范围里的多重性和内在矛盾再次切入普遍性问题。第一种思路在2015年出版的《文化政治与中国道路》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某种意义上那本文集也可以算作同它的对话。第二种思路在过去一些年的授课和讲学中多次涉及,也屡被用做纽约大学-北京大学国际批评理论中心组织的国际会议的主题,但目前讲稿仍在整理中,尚无具体的出版计划。借此再版机会,向关注和喜爱这本书的读者作一交代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三版在第二版基础上对课堂问答部分做了较大删节,对保留下来的部分也做了精简化的处理。正文中除个别字句的勘误、及为语气连贯而进行的修补外,未做太多改动,基本维持了第二版修订的面貌。书名副题中最后二字由“批判”改为“反思”,以还原课程和整理稿本来的读书与讨论的气氛,同时突显这个问题及思路的开放性与“仍在路上”的意味。特此说明。
张旭东
2020年9月3日于纽约
本书是一部较为系统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从当代世界的价值冲突和文化认同危机入手,通过对康德-黑格尔的市民阶级自我意识及其哲学立法的再解读,对尼采的哲学转折及其革命性意义的历史阐释,对韦伯-施米特的法律、政治思想的批判性分析,从观念史批判的角度分析了困扰现当代文化理论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和基本矛盾。同时也从中国文化意识出发,处理近代西方普遍主义话语,在更大的经验范围和知识范围内思考特殊与普遍、整体与局部、自我与他人、主观与客观的辩证法;在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双重意义上思考新中国集体经验的整体性问题,反思在现代性和全球化时代下,如何保持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主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