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巴黎圣母院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95.63
4.2折
¥
228
全新
库存32件
作者(法) 克劳德·戈瓦尔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65009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228元
货号3589131
上书时间2024-10-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目录
巴黎圣母院是蜚声世界的巴黎文化名胜, 也是哥特式建筑的旷世杰作和古老象征。历经850余年沉浮跌宕, 巴黎圣母院为何能从一次次灾难中幸存并延续辉煌? 人们又如何在今天重新认识它的本真? 建筑的奇迹代表着人文精神的沿袭, 每一座圣殿背后都有伟大的创建者, 尽管它最初的故事已在历史的洗礼中被逐渐隐去。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独特的视角, 带领读者回到1163年, 探寻其创建背后的历史和创建者莫里斯·德·苏利主教的事迹。作者以详实的笔墨记述了巴黎圣母院是如何在当时成为巴黎的思想中心的, 同时亦烘托出它延续至今的文化精神内涵。
内容摘要
巴黎圣母院是蜚声世界的巴黎文化名胜,也是哥特式建筑的旷世杰作和古老象征。历经850余年沉浮跌宕,巴黎圣母院为何能从一次次灾难中幸存并延续辉煌?人们又如何在今天重新认识它的本真?建筑的奇迹代表着人文精神的沿袭,每一座圣殿背后都有伟大的创建者,尽管它最初的故事已在历史的洗礼中被逐渐隐去。《永恒的巴黎圣母院: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诞生》以丰富的史料和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回到1163年,探寻其创建背后的历史和创建者莫里斯·德·苏利主教的事迹。作者以详实的笔墨记述了巴黎圣母院是如何在当时成为巴黎的思想中心的,同时亦烘托出它延续至今的文化精神内涵。
主编推荐
BBC纪录片般的纸上壮游,170余张超大幅作品重磅呈现、填补缺憾!探寻巴黎圣母院850多年前的创建传奇,尽显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之美。 1. 古韵盎然、跃然纸上。170余幅视觉佳作沉浸式入画,极具风格的胶片摄影以银盐颗粒凝聚历史沉淀感,与建筑绘图、古典绘画、古抄本共同构成一部夯实的中世纪哥特艺术视觉档案,让读者在阅读和观看中充分缅怀受损的巴黎圣母院。精美的尖塔直指天庭,瀑布般的飞扶壁直下倾泻,塔楼和立面极具对称之美,大管风琴和铜像褶褶生辉……建筑的形式即为精神的外化。纵览古今,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仍然保持着非同一般的和谐与内外的统一。从本书摄影师若埃尔·莱泰所拍摄胶片质感摄影作品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它光芒四射的美。全书拥有精良的视觉设计,被译为多国语言并不断再版,堪称同类图书中的佳作。2. 中世纪史专家写就的巴黎圣母院创建传奇,让今天的读者重新认识巴黎圣母院具有的崇高地位。在翻阅过程中,也许我们会明白:火灾之后,法国文化历史和建筑专家为何一再坚持,依照原样修复圣母院的尖塔才是无懈可击的方案。2019年4月15日,一场严重的火灾将巴黎圣母院有着“中世纪建筑结构明珠”之誉的木制屋顶全部烧毁,所幸其内部结构、标志性的玫瑰窗和所藏珍品得以幸存,灾难使得在今天对其中世纪起源的历史进行追溯颇具深意。历经850余年风霜的巴黎圣母院,如今虽然受损,但辉煌依旧。 3. 《永恒的巴黎圣母院: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诞生》深入探寻了法国精神和文化的丰碑巴黎圣母院。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与巴黎一同缔造了卡佩王朝的辉煌历史,而巴黎亦发展为法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中心。历史上,圣母院虽然数度受劫,却不曾真正没落。19世纪,巴黎圣母院经历了哥特式艺术的复兴和一次全面的修复,成为了如今的样貌。※ 本书还解答了如下问题 ※1.中世纪晚期,在与其他教堂的地位之争中,圣母院如何脱颖而出?2.1804年,拿破仑为什么要选择在破败不堪的圣母院加冕为帝?3.1831年,雨果为什么要用一本小说重新唤起公众对圣母院的重视?4.哥特式艺术何以成为法国民族自豪感的源泉和“法国灵魂”的外化?5.历经850余年,巴黎圣母院何以从一次次灾难中幸存并延续辉煌? 4. 全书重点介绍了圣母院创建目前的两位巨人:其创建者莫里斯·德·苏利大主教,和赋予它今日形象的修复者维奥莱-勒-杜克。在创建初期,为了打造这座新哥特式风格的大教堂,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亲自绘制了大胆并具有创新性的图纸。他对这项工程抱有极大热忱,不惜亲自选择建筑材料,并思考建筑和雕塑的风格。后来为我们熟知的巴黎圣母院,主要是建筑大师维奥莱-勒-杜克的杰作。在遭到法国大革命破坏并被忽视了两个世纪后,维奥莱-勒-杜克不仅拯救了圣母院,更重建了它。 5. 在火灾发生前,作者克劳德·戈瓦尔就曾一度呼吁法国政府加强对巴黎圣母院的保护。《永恒的巴黎圣母院: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诞生》由执导过法国《中世纪词典》出版工作的专家克劳德·戈瓦尔撰文。戈瓦尔认为,我们今天所见的巴黎圣母院经历了诸多变化,与其创建者莫里斯·德·苏利主教于1163年建造的哥特式大教堂并不接近一样。仅从建筑技术的飞跃和教堂修复这些角度来阐释,并不能接近还原巴黎圣母院复杂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要重新认识巴黎圣母院的本真,必须先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它,戈瓦尔因而撰写了《永恒的巴黎圣母院》这部史学著作。
精彩内容
每逢星期天和节日,你关心的人们就集体涌向教堂。他们穿着最好、最鲜艳的衣服,所以当你看到这些男男女女光鲜亮丽的模样,你非常自豪,因为他们把自己托付给你,而你,正是他们的主教。——巴黎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圣母院创建者),1200年巴黎圣母院已经年老,也许她可以将巴黎埋葬,在那里她见过曙光。但是千年后,这座庞然大物也会轰然倾倒,就像凶猛的狼啃食着一头老牛,扭断她的钢筋,啃咬她的铁骨。人们将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看这座破败的废墟。他们会重新阅读雨果的书——认为自己看到了这座古老的教堂。那时,她会变得强大且壮丽,高大的身影在他们面前升起!——内瓦尔,《巴黎圣母院》,选自《颂诗》,1835年教堂(巴黎圣母院)有两个部分:唱诗席和中殿。中殿(也意为“船”)代表着臣服于海洋的人,海洋就是这个世界。“乘船下海的人”就是由此得来的。唱诗席代表高级教士(主教或大主教),由此得来“他们是圣人,圣人中的圣人”。唱诗席应更加谦卑,因为耶稣低下头放弃了他的灵魂,这也意味着神职人员应比民众更加谦卑。……唱诗席和中殿在教堂中部的十字架相交会,因为我们通过对耶稣受难的冥思而团结在一起。……在神职人员和民众之间有一个中间地带,有些地方是完全关闭的,另一些是开放的,特别是在节日期间,这意味着在节日里神职人员应通过布道向民众阐释《圣经》。——皮埃尔·德鲁瓦西对圣母院结构的说明,1200年星期天有一场非常庄严的游行,那天雨下得很大,一直下个不停,游行队伍来来往往要走四个小时。圣热纳维耶芙修道院的教士们被雨淋得很难受,因为他们都光着脚,特别是那些抬着圣热纳维耶芙和圣马塞尔圣体的人,他们费了好大的劲,因为他们站在非常光滑的街道上,浑身湿透,就像被扔进了塞纳河里一样。有些人汗流浃背,脸上满是汗水,因为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中没有人受到干扰,也没有人生病或气馁,在我看来,这是圣热纳维耶芙夫人显现的一个真正的奇迹,她通过自己的美德告诉我们的主,她可以做得更多。从她那神圣的传说中可以看出,她曾多次把这座善良的城市从饥荒中拯救出来,又一次从洪水中拯救出来,还化解了许多其他的危险。——《记1436年4月22日的庄严游行》,出自一位巴黎市民的日记,1436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