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地理的哲学意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界地理的哲学意义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46.56 4.8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龙晶|责编:朱进

出版社吉林大学

ISBN9787576814200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1706009

上书时间2024-10-15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以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太极为出发点,努力吸收世界哲学史的丰富成果,从太极本体论的角度探索了世界地理的哲学意义。本书认为世界哲学史具有从太极而来的先天的内在逻辑;这种内在逻辑物化在大地的表面,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有哲学意义的自然环境,为承担不同历史使命的世界各民族提供了相应的自然地理。本书从太极出发推演了世界哲学史的34个先天位置,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世界五大洲所有国家的地理意义,揭示了中国地理的世界性及中国各省份的地理意义,其结合哲学和地理的创新思维方式为探寻世界地理的地貌成因及矿产成因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方法,为读者理解人类历史的地理基础和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龙晶,籍贯海南文昌,1963年出生于海南通什镇(今五指山市),哲学博士。1985年在广东民族学院获理学学士并留校任教。1994年赴加拿大自费留学,先后攻读哲学专业于多伦多大学(本科特别学生)、麦克马斯特大学(硕士)、圭尔夫大学(博士)。2012年回国后任教于吉林大学哲学系至今。长期致力于中西哲学史的融会贯通,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探索写成了哲学原创著作《太极之音——中国文化复兴之路》,初步形成了一个融合中西的哲学体系,将中西哲学史融会贯通成了世界哲学史,并在该著作基础上写成了《世界地理的哲学意义》,尝试从世界哲学史的内在逻辑出发理解世界地理,借此探索人类走向天下大同的地理依据。




目录

导论世界哲学史与世界地理

一、太极的发展过程

二、世界哲学史的内在逻辑

三、世界哲学史的特殊发展

四、世界哲学史的地理实现

分论世界地理的发展过程

一、中国

二、西欧

三、中国各省

1.河北

2.山东

3.安徽

4.江苏

5.浙江

6.河南

7.陕西

8.山西

9.宁夏

10.湖北

11.青海

12.西藏

13.新疆

14.甘肃

15.四川

16.云南

17.广西

18.贵州

19.湖南

20.江西

21.福建

22.广东

23.海南

24.台湾

25.内蒙古

26.辽宁

27.吉林

28.黑龙江

四、朝鲜、韩国和日本

五、俄罗斯

六、东欧和北欧

七、土耳其、塞浦路斯和南高加索

八、西亚

九、中亚

十、南亚

十一、东南亚

十二、美国

十三、加拿大、格陵兰和冰岛

十四、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

十五、南美洲

十六、非洲

十七、大洋洲

总论世界地理与天下大同

一、人类的家园

二、走出现代,走向大同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一、太极的发展过程

所谓太极就是阴阳合一、生生不息的本源。太极不是时空中的有形事物,而是完全超越时空、无影无形的本源,只有阴阳合一的本性而已。阴阳合一是太极自我同一的方式:阳是作为同一者的太极,阴是作为被同一者的太极。太极同于阳而异于阴,既同于自己又异于自己,故阴阳交合,生生不息。太极的阴阳交合发生了两次,因此有第一太极和第二太极之分。第一太极是最初完全无形的太极,即古人所说的“乾坤”。乾坤阴阳交合,从坤母生成了太极阴阳合一的自我形象。此自我形象既圆满又圆融,我们称之为“太极圆象”。第一太极接着以太极圆象为基础转生第二太极,即古人所说的“天地”。天地本身同样是无形的,但和乾坤不同的是,天地吸收了乾坤所生的太极圆象为其内部内容。天地的阴阳交合使地母所含的太极圆象演变成了有形的宇宙生命(天地还把自己物化在宇宙中,产生了有形的天空和大地)。宇宙生命是无形地母在自身内部孕育的宇宙胎儿。宇宙生命通过生物体从地母涌现到世界中,成为依靠身体活着的有限生命,并从动物进化到人,把天地之间的世界统一起来,通过人类历史实现太极的最终发展。

在上面的图形中,“乾志”指的是乾的意志,以太极圆象为其阴性对象;“天志”指的是天的意志,以世界本身为其阴性对象。乾志和天志是太极的阳刚之力,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力量。世界本身是直接从无形地母敞开的,因此也是无形而虚空的,正因如此世界才能像地母那样容纳生命,只是地母容纳的是宇宙生命,而世界容纳的是有限生命。这里说的有限生命(简称生命)不是指生物体,而是指以生物体为基础敞开的生活领域,其中显现的生命现象(感觉、知觉、情感、欲望、思想等)总是不断变化,但又始终统一为整体,构成以生物体为基础的现象总体。作为敞开域的生命是世界的个体化(世界的一个侧面),而作为现象总体的生命则是宇宙生命的有限化。宇宙生命是隐藏在无形地母中、包含宇宙万物的客观自然,是太极圆象从地母获得额外阴性(自异性)而演变出来的。客观存在的自然万物通过其中的某个生物体出现在世界中,就成为其生活领域中出现的万物现象。这是宇宙生命通过生物体出现在世界中而被“有限化”的结果。这种“出现”是从无形地母向世界涌现,亦即从地母“生出”到世界中。总之,第一太极生成的太极圆象在第二太极的无形地母中被发展成了宇宙生命,生出到世界中就成为有限生命。但有限生命并不是太极发展的终结,因为太极还必须通过人的历史活动在世界中重新生成其自我形象,才能实现其最终发展。

……



精彩内容

本书从地理的构成为世界哲学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环境的观点出发。将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看成是同一个世界哲学史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世界哲学史的内在发展逻辑推演了哲学的34个先天位置,亦即34个同时代人们所共享的思维倾向。并以对34个先天位置前后相续的发展过程与每个位置的内在发展步骤的推演为基础,来分析五大洲所有国家的地理意义,以哲学与地理相结合的方式为探寻世界地理的地貌成因及矿产成因,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方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