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漫画版)④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52.17
6.6折
¥
79
全新
库存79件
作者N. 格里高利·曼昆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64802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32053185
上书时间2024-10-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29岁被评为哈佛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讲授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等课程。
曼昆的观点主要受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其学术贡献和观点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消费者行为、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价格黏性以及经济学十大原理等。他还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研究人员,曾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1998年,曼昆出版了《经济学原理》,其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经济学入门教材之一,被誉为“创造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经济学权威之作”,先后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其中文版销量已突破200万册,被众多高校选为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教材。
《经济学人》杂志曾评价道:“曼昆先生写了一些早就应该有人写的东西:一本易得的现代经济学入门书。”此外,他还著有《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评价《宏观经济学》是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中级教科书之一。
目录
推荐序一 梁小民 / III
推荐序二 我们为什么需要读曼昆 时寒冰 / IX
译 者 序 吴乐旻 / XIII
第一章 生产要素市场
1 劳动需求与供给 /3
2 劳动市场的均衡 /23
3 土地和资本 /39
第二章? 收入和歧视
1 均衡工资的若干决定因素 /61
2 歧视经济学 /83
第三章? 收入不平等和贫困
1 衡量不平等程度 /107
2 收入再分配的政治哲学 /135
3 减贫政策 /151
第三章? 收入不平等和贫困
1 衡量不平等程度 /107
2 收入再分配的政治哲学 /135
3 减贫政策 /151
第四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1 预算约束:消费者买得起什么 / 165
2 偏好:消费者想要什么 / 173
3 优化:消费者选择什么 / 185
4 三种应用 / 197
第五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
1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 /227
2 政治经济学 /253
3 行为经济学 /271
内容摘要
为什么有些工作的工资比其他工作的高?为什么“颜值”高的人比“颜值”低的人平均多挣5%?劳动市场中的歧视会对不同群体的收入造成多大的影响?政府对收入再分配做了什么以及应该做什么?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赚多少钱,才能在他年老的时候衣食无忧?
劳动市场、收入分配、消费者选择、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这本书帮你看清劳动市场和收入分配,在择业、就业和规划一生收入方面快人一步。
精彩内容
《经济学原理(漫画版)》推荐序一
经典作品包含了对人类发展影响深远的道理,是人人都应该读的。不过,经典作品往往深奥而难读,非一般人可以读懂的。因此,把经典作品通俗化,让普通人可以读又爱读,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简单易懂的文字配上风趣幽默的连环画(俗称“小人儿书”)是一种通俗化的好方法。20世纪80年代末,三联书店推出了蔡志忠先生的《老子说》《庄子说》《孟子说》等一系列的中国经典作品漫画书,当时洛阳纸贵,如今仍被许多人喜爱。这是用连环画形式普及中国文化的一个极为成功的例子。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学教科书中也是经典了。尽管原书已经相当通俗、有趣,但原来的上、下两册共100多万字,对非经济学专业的人来说,可能仍然会望而生畏。而连环画的形式使这本教科书中的经典原理更通俗、更有趣,让更多人喜闻乐见。这就是中信出版集团推出的《经济学原理(漫画版)》。
《经济学原理(漫画版)》(以下简称“漫画版”)用漫画的形式把经济学中深奥的道理通俗而有趣地介绍给读者,这是这套书的基本特点。但这套书还有更值得关注的改进,甚至对原版教材进行了延伸与发展,其中许多内容是原版教材没有的。这些延伸与发展更有利于读者加深对原理本身和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也更适于读者把书中的许多理论活学活用。
首先是在内容的选择上。“漫画版”在全面介绍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了“宏观经济学”部分。“漫画版”对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没有任何遗漏,但在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美国的财政结构、财政改革上讲得不多,将重点放在了宏观经济中的金融体系和开放宏观经济学上。这表明,在21世纪的宏观经济中,金融体系对经济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相对于封闭经济,在开放经济环境下,金融因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更为显著。金融体系的稳定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一旦金融危机出现,受损失的不仅是整个经济,也是每一个实体的人。有很多人从事炒股、购买债券这类金融活动,多学一点儿金融学的知识,对个人做出金融投资决策也是有益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全球经济息息相关,无论是购买国外商品,购买国外的股票、债券,还是出国旅游,送孩子出国留学,了解一点儿贸易、投资、汇率变动等方面的知识都是极为必要的。我想作者正是基于读者的这些需求才增加了相关的金融与开放经济内容。
“漫画版”也为原版教材中的许多理论增添了新内容,如在论述收入分配问题时,在原版教材根据收入与财产的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衡量之外,又增加了根据长期甚至一生的收入衡量以及根据消费支出衡量这两个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标准,应该说这种增加对于我们理解当前收入不平等状况是极有帮助的。传统的方法是根据一时的收入或财产衡量,但对人更重要的是一生的收入状况(取决于不同年龄段的收入)。根据长期甚至一生的收入来衡量收入不平等状况应该更好一些。根据消费支出来衡量也有道理,因为不少富人的收入与财产的确很多,但他们的消费并不是同比例的。这就是说,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要低得多,剩下的不少都捐给了社会公益事业。如比尔·盖茨极富,但他吃的也就是汉堡包而已,这与收入低的许多人又有什么不同?他的钱已经用来建立基金会,用于各项有益于社会的活动。这种收入的差距还重要吗?用传统的方法来衡量,收入差距的确大得吓人,但如果用一生的收入或消费来衡量,这就没那么可怕了。过分用数字扩大收入分配,把经济改革的中心放在收入再分配上是一种误导。不要忽视“劫富济贫”对社会效率的影响,像比尔·盖茨这样能力超群的人如果不努力工作,对社会又有什么好处?
宏观经济学中还有一个重要概念—“货币幻觉”,原版教材只是提出并定义了这个概念,但“漫画版”用行为经济学解释了这个概念产生于人的认知误区。当年欧文·费雪提出这一概念时,经济学中还没有引入心理因素,因此,他只能就事论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作为教科书,对这一概念也只做了简单介绍,但“漫画版”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概念,为读者理解这一概念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对读者理解其深层原因极有意义。
“漫画版”对许多概念的解释更接近现实,也更容易被读者理解与运用。以汇率制度为例,原版教材只依惯例介绍了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而“漫画版”还介绍了不同国家对这两种汇率制度不同的运用形式。这就是现实中不同汇率制度在各国运用中的差别。这使读者对汇率制度的理解更为深刻。
特别要指出的是,“漫画版”还重视在网络时代运用经济学的新特点。例如,在介绍“信息不对称”时,二手汽车市场上对旧车的识别是关键,“漫画版”介绍了区块链的方法,这就为解决二手车市场买主的困扰提供了具体且实用的方法。作为介绍经济学原理的图书,这套书本不用涉及这么实用的知识,但其内容不仅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进步对解决经济学中许多现实问题的意义,而且可以让我们受到启发,在实际中有效地运用经济学知识。我读“漫画版”时,深感技术进步对经济学意义重大。
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学,因为经济理论无法用受控实验来检验,而要用历史事实来检验。原版教材用了这种方法,“漫画版”用得更丰富了。例如,对于价格上限危害性的验证,作者用了从古埃及直至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的案例,大大补充了原版教材的内容,还涵盖丰富的历史知识。在介绍经济学理论时,增加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既可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又可以提高读者阅读的兴趣。“漫画版”有不少地方加入了中国历史的案例,如讲税收时提到唐代的盐税,对我们中国读者来说,读来格外亲切。
原版教材并没有涉及经济学思想史。从写教科书的角度,这种做法是无可非议的。不过我总觉得,读者如果能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有一点儿了解,这对学习理解经济学是极有意义的。“漫画版”用介绍经济学家的形式介绍了经济学的发展,它从亚当·斯密开始,直到今天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介绍了近20位经济学家。对这些经济学家及其主要贡献的介绍并不是单独成章的,而是穿插在不同的相关理论内容中。如果把各部分对相关经济学家的介绍整合起来,“漫画版”其实就是一套经济学思想简史,特别是集中介绍在经济学思想史上有重大贡献的8位经济学家那一部分,极有意义。通过对这些经济学家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从亚当·斯密的时代到当代,经济学不断前进的历程。对这些经济学家的介绍也采用了漫画的形式,这比读一套经济学思想的发展简史要容易得多。漫画形式使这套书的内容既丰富,又有趣。
作为原版教材中文版第一版到第八版的译者,应该说我对曼昆的原版教材相当熟悉,但在读“漫画版”时仍然感到有新意。这种新意不仅在于漫画形式之新,还在于简练又准确的内容之新,更在于作者许多有新意的发展与扩充。所以,我想这套书对没读过原版教材或因原版教材太厚、不好读而畏难的朋友来说,是绝佳的入门书。想找到比这更容易的入门书,恐怕很难了。对已读过原版教材,甚至以经济学为专业的朋友来说,这套书同样值得一看,它会带给你很多新知识、新视角和新乐趣。再读“漫画版”,你又会重温幼年时读连环画的情景。
“漫画版”雅俗共赏,乐趣无限!
梁小民2024年4月10日《经济学原理(漫画版)》译者序人活在世上,最大的荣幸不在于跻身名流或声名远播,而在于做成有意义的事情;哪怕是小事,哪怕不为人知,都贵在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受邀翻译此书时,我只当作人情负担,但试读几章之后,我看到了这件事的意义。
我读本科时的经济学原理课用的也是曼昆教材的中译本。此后20多年,我对各种经济学概念的中文表述基本沿用了当年那本教材的译法。
这也是人之常情:学生往往把初次接触的译法视为正宗,一生不移。如果教材的翻译有偏颇,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就会存在根深蒂固的缺陷。我虽然缺乏翻译的经验,但因为具有经济学专业背景,我在经济学概念的表达上勉强算个熟练工。倘若我的参与能让这本书的翻译更加精确、妥帖,更符合行业的规范,我就自认为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答应了中信出版集团的邀请。
说来很有意思,在后来的翻译过程中,我常常有一种陌生感:我当年学习的曼昆教材是这本吗?我找来非漫画版的原版教材,发现这套“漫画版”确实和原版教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漫画版”经过改编,围绕原版教材添加了许多内容,并结合漫画大大提升了原版教材的可读性。
这种改动的动机是很明显的:原版教材偏重抽象的逻辑论述,但抽象的东西不好配图。所以,这套“漫画版”额外增加了叙事,用历史案例和人物逸事来引入一个个经济学概念。但“漫画版”也没有丢掉那些必要的抽象说理,它们还被额外归总,插入了“小结”。
这个做法还真的管用!比如,我负责翻译的部分包括“经济学十大原理”。当时,我在本科学习时,浮光掠影地就把这段内容读过去了,只记得原理那几句话。但这次在“漫画版”上读到时,我受漫画和故事的引导,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很多联想和思考。这种“反刍”大大加深了我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这种经历也让我对这套书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我本来以为“漫画版”就是原版教材的一个“幼稚”版本,以内容的深度为代价来扩展读者群,甚至觉得对那些可以轻松阅读原版教材的读者来说,直接读原版教材是更高效的学习方式,但亲身体会之后,我隐隐感觉,也许对任何一类读者来说,这套“漫画版”都是更好的选择。
一个人要学好经济学原理,关键不在于知识本身——《经济学原理》里并没有什么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而在于“身临其境”地体会现象和逻辑。“漫画版”恰恰提供了原本学习经济学原理时最缺乏的“场景感”。
记忆学里有个有趣的悖论:记得多,反而记得牢。比方说,要你背下1000个数字很不容易,但根据记忆法,你可以把两位数先“翻译”成某样东西或某种行为,事先记住这些对应关系。当遇到需要记忆上千个数字的挑战时,你只要把每6位数都翻译为类似于“哆啦A梦—追—老鼠”这样的“名词—动词—名词”组合,然后想象这些画面按顺序出现在某个自己熟悉的空间里(比如家中的房间、教学楼的教室),就可以很快地背下长串的数字,而且还能较为长期地保存这种记忆。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祖先在狩猎采集生活中需要记忆画面和空间的场合远多于需要记忆数字、文字和抽象逻辑的场合。因此,当记忆的对象从文字变成画面时,尽管要记的东西变多了,但我们记得更快、更牢了。
这套书也带给我这种感受。比起阅读原版教材,阅读漫画并不额外耗费多少时间,但读者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有可能得到数倍的提升。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最大优点就是“接地气”,而“漫画版”进一步强化了这个优点。想必读者只要稍稍浏览这本书,就会有这种体会。
所以,读者不用担心自己读“漫画版”就比读原版教材学得少或学得浅。恰恰相反,从学习的效果上看,这套书应该能让读者对知识产生更深的理解。
吴乐旻2024年4月5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