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与琥珀的相遇:中波文学关系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丝绸与琥珀的相遇:中波文学关系研究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46.53 6.7折 6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怡楠|

出版社人民文学

ISBN9787020184255

出版时间2024-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32107965

上书时间2024-10-15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怡楠,博士,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波兰语教研室主任,曾任职于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文化处,获波兰文化与民族遗产部部长颁发的“文化交流贡献奖”。长期从事中波文化交流工作,深耕波兰文学翻译与研究以及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主持或参与数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波文学关系研究”并获优秀结项,在中波两国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用波兰语撰写的专著《波兰文学在中国》获2019年波兰“科哈诺夫斯基文学奖”提名。主译《希姆博尔斯卡信札》《怪诞故事集》《最后的故事》,主编《波兰语入门》。

目录
目录

当丝绸与琥珀相遇,神奇之花悄然绽放(代序)

——读李怡楠《丝绸与琥珀的相遇——中波文学关系研究》

绪论 文学交流——中波友好乐章中的最强音

一、波兰历史长河中的波兰文学

二、中波友好交往中的文学关系

三、影响研究和接受美学视域下的中波文学关系

第一章 中波两国最初的相互认知

第一节 波兰对东方文化的向往

一、传教士、使者、旅行者的游记、传记和文学作品等

二、初具“汉学研究”色彩的早期探索

三、翻译中国古代典籍的发端

四、中国文学译介的萌芽

五、与“中国风”相得益彰

第二节 中国对波兰的最初认知

一、传教士带来的知识

二、晚清时期随“西学东渐”入华的有关波兰的知识

三、波兰历史命运对中国近代社会革新的镜鉴

四、中国对波兰在文学层面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第二章 中波文学交流初步发展

第一节 波兰汉学长足发展

一、波兰对中国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

二、波兰译介中国文学的发轫

三、对中国古代典籍的持续关注

四、中国文化、思想、文学的重要研究者

五、汉学研究和文学译介成果为波兰人塑造的中国形象

第二节 波兰文学“鲁迅模式”的汉译之路

一、鲁迅等人对波兰文学的“异域盗火”

二、文学译本的基本样貌

三、中国新文化运动翻译家群像

四、波兰文学译作中的波兰民族形象

五、进步期刊对波兰文学的传播

第三章 中波文学交流走向成熟

第一节 中国文学在波兰的广泛接受

一、中国进步文学大放异彩

二、古、现代文学平分秋色

三、古代文学再占主流

四、文学接受活动的价值转向和审美转向

五、汉学家译者群体

六、文学译介活动塑造的中国形象

七、中国文学的传播平台

第二节 中国接受波兰文学“鲁迅模式”的延续

一、密茨凯维奇译介热潮

二、克鲁奇科夫斯基大受关注

三、现实主义文学地位凸显

四、波兰文学汉译新时期的“报春燕”

五、既有波兰文学形象的扩展和深化

六、文学译介和传播活动“薪火相传”

第四章 中波文学交流日益繁荣

第一节 中国文学在波兰的接受推陈出新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波兰的译介

二、对中国古代典籍和古代文学的持续关注

三、三代汉学家共创中国文学的波兰语翻译事业

四、中国文学译本中的中国和中国人

五、传播平台的主体性凸显

第二节 波兰文学在中国的接受枝繁叶茂

一、波兰文学汉译事业的继承与繁荣

二、愈加饱满、立体的波兰文学

三、波兰文学汉译的中流砥柱

四、通过波兰文学构建的波兰民族形象

五、不断发展的多元传播平台

第五章 中波文学交流走向新时代

第一节 文学译介活动中的新现象

一、诺贝尔文学奖效应

二、科幻小说异军突起

第二节 文学接受方式的“后现代化”

第三节 文学传播形式多样化、现代化

一、多样文学转换扩大文学交流影响力

二、“文化赞助人”作用凸显

第四节 中波文学交流“后浪”汹涌

余论 中波文学间的相互影响

一、以中国或波兰为想象的文学创作

二、中国文化对波兰作家的影响

三、波兰文学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内容摘要
《丝绸与琥珀的相遇——中波文学关系研究》运用比较文学、接受美学和影响研究等方法,以译家译作为横轴,以译介时间为纵轴,全面梳理中国和波兰的文学作品在对象国的译介史,深入考察中波文学在对象国的接受状况,比较中波文学推广策略异同,为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波兰文学、文化和国情提供可资借鉴的翔实文献资料。本书还着眼于找到两国文学及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基本规律,为我国公共外交策略,特别是对波交流合作提供坚实、有效的文化史料,为中波两国如何开展文学交往、加强文学交流献计献策。该专著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息和鲜明的文学气息,被评定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优秀”等级。

精彩内容
在中国和波兰交流、沟通与合作的数百年中,文学交流为推动中波关系前行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两国译者和学者互译研究对方文学作品、两国读者阅读接受彼此文学译作、两国政府人民共同推动下,中波文学交流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一元到多元的发展过程。同时,这也是一个两国文学相互作用影响的过程,两国人民通过阅读、学习、品味对方国家文学著作译作,了解对方国家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精神;两国文学家、研究者经由直接或间接交流互动,碰撞出创作灵感和思想火花。由这两个过程谱写的中波文学关系史,成为两国跨越遥远地理距离相知相识、相亲相爱进程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如同一幅生动而富有表现力地展现出双边关系的历史全景图。
对中波文学关系的系统研究以时间轴为序,全面梳理两国彼此文学作品译介和文学批评、传播推广,从作者、译者、作品、译作、研究、互动、读者接受等多个层面“纵横交错”、客观立体地描绘出中波文学关系的整体面貌。这项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提出“谁”在“什么时候”翻译了“什么作品”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具有纵、横两个维度:纵向研究关注文学翻译行为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不同历史时期译介成果的特色特征,找寻文学翻译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互动规律;横向研究致力于勾勒中波文学互译的基本样貌,探究接受者主体(包括读者和译者)对他国文学的兴趣分布。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波兰对古老东方文明产生兴趣早于中国对波兰的探索。13世纪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文明交融,有关中国科技的记载早在15世纪就已诉诸波兰编年史家笔端,而中国最早记载有关波兰知识的史料还是西方传教士入华后于17世纪编写的科学著作。但言及狭义的文学交流,我们又发现波兰对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的译介起步晚于中国。在20世纪初,当波兰对中国的关注仍相当大程度上集中于中国的政治、历史和社会研究领域之时,中国知识分子在鲁迅的引领下,已经走上了有意识、成规模译介波兰文学的道路。之后的百余年间,中波两国译介对方国家文学的步调基本一致,成果呈现逐步增加、偶有中断、整体攀升的趋势,并且文学译本的选择体现出鲜明时代特点,在20世纪后半期不约而同地译介进步文学,21世纪开始逐步转向关注具有现代性的当代文学。
需要强调的是,在中波文学互译的过程中,双方对文学经典的译介热情是一以贯之的。中国古代典籍、唐诗宋词、四大名著、明清小说从未离开过波兰译者的视线,而波兰文学从浪漫主义时代起,几乎所有名家名作在中国各历史时期均被翻译过。此外,从中波文学互译的疆域上可以看到,中国人对波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作品的关注度更高。在波兰,虽然莫言小说的译本风靡一时,且时至今日依然是波兰汉学界、文学界热议的内容,但波兰译者对于中国其他当代作家的译介热情几乎同此不相上下。
当我们回答“谁”这个问题时,首先映入脑海的是300余位中波两国翻译者。他们有诗人、作家,有记者、编辑,有教授、学者,也有外交官和文学爱好者。这个多元化群体是中波文学交流的主要推动者,是中国文学波文译本和波兰文学中文译本的共同缔造者。没有他们焚膏继晷、孜孜不倦的耕耘,没有他们以老带新、薪火相传的执着,就没有中国、波兰的文学在对方国家获得的巨大成功。毋庸置疑,精通中文或波兰语的汉学家、波兰语言专家是其中的主力军,但我们无法抹杀任何一位译者的贡献,他们每个人的名字都值得被铭记。
文学交流旨在“讲故事”促进民心相通,“树形象”彰显国家魅力。文学关系研究的着力点之一即在于挖掘文学译本在文学接受者心中构建的他国文学、文化和民族形象。通过对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学批评文本的研读和分析,我们看到,同一时代对不同类型的作家和不同题材、体裁的作品的关注度存在差异,同一位作家及其作品在不同时代亦存在不同解读。这既是文学译介和接受的共性,也意味着文学译本所塑造的国家民族形象,首先取决于文学作品本身所书写的时代主旋律,其次还受到文学接受者“期待视野”的影响。波兰读者在20世纪初波兰国家灭亡之时阅读《道德经》《论语》,看到的中国是一个古老悠远、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的文明源头,而在人民波兰时期阅读赵树理、丁玲等作家的进步文学时看到的中国正在进行翻天覆地、如火如荼的农村土地革命和热情洋溢、积极进取的社会主义建设。当受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影响的中国进步青年遇到密茨凯维奇、显克维奇的诗歌、小说时,心中涌起的是对“被侮辱与被损害”民族的惺惺相惜以及对他们反抗精神的由衷敬佩,而21世纪新时代中国人读到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故事集》,会看到充满柔情、心怀大爱、关注万物苍生的波兰民族的形象。
总体而言,无论从中波两国所选择译本的主题特征,还是从两国批评家和普通读者接受解读角度来看,中波文学在对方国家接受过程中所呈现的形象都是正面、积极且多元的。对于波兰而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风光秀美的广袤国家,经历过政治混乱、民生凋敝、愚昧落后的苦难岁月;中国劳苦大众遭遇过苦难深重的悲惨境遇,知识分子经历过苦闷和觉醒,勇于自我反思,极具生命张力,开展了抵御外敌、反抗压迫的英勇斗争;中国人民在历史激荡、风云变幻的中华大地上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破茧重生的伟大复兴之路。而对于中国而言,波兰更是一个饱经沧桑、历经磨难、几度凋零却从不放弃的国家;那里的人民深爱祖国,眷恋故园,渴望国家独立和民族自由,充满反抗精神,与侵略者开展了长达数百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获得了解放;当代波兰的社会生活,波兰人的家庭、情感、个体经历和自我感知等方面形象,亦在21世纪的当代波兰文学接受中得以展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