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蹊径:区域整体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36.12
6.0折
¥
60
全新
库存11件
作者熊秋菊
出版社教育科学
ISBN9787519138448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0元
货号32103415
上书时间2024-10-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熊秋菊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现任中共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长宁区教育局局长。首创整区推进“标准化+个性化”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区域有效路径,并接受《人民日报》等媒体专访,分享长宁教育经验与智慧。先后在《人民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上海教育科研》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区域整体推进是必然的 ………………………………………………… 001
第一节 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002
第二节 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的意义重大…………………… 018
第三节 区域整体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 026
第二章
数字基座是区域整体推进的基点 ……………………………………… 037
第一节 数字基座的基础作用………………………………… 038
第二节 基于标准建设区校两级数字基座…………………… 044
第三节 彰显学校特色的校级数字基座……………………… 059
第三章
数字生态是区域整体推进的支撑 ……………………………………… 071
第一节 数字生态的支撑作用………………………………… 072
第二节 低能耗数字化运行系统……………………………… 079
第三节 丰富易及的数字应用资源…………………………… 092
第四章
数字赋能“活力教育”的探索(上) ………………………………… 115
第一节 实现数据赋能的现实基础…………………………… 116
第二节 保障区域大规模线上教育教学……………………… 127
第三节 探索线上 + 线下教学模式…………………………… 148
第五章
数字赋能“活力教育”的探索(下) ………………………………… 171
第一节 赋能学生的健康成长………………………………… 172
第二节 赋能依据学情分析的大规模因材施教……………… 182
第三节 赋能重塑管理流程的数字治理……………………… 207
第六章
教师数字素养培育………………………………………………………… 225
第一节 教师数字素养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 226
第二节 指向数字素养的分层分类培训……………………… 234
第三节 聚焦数字化运用的教师研究共同体………………… 270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系统介绍区域整体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思考与实践的专著,是对教育数字化开辟教育新赛道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独辟蹊径,通过整体推进,释放数据价值,探索育人方式变革,以数字驱动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师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本书包括从实践角度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考、区域整体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学校和教师层面的实践经验与典型案例。对广大致力于参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区域、学校和教师,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精彩内容
序二从外生变量走向内生变量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明确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定位及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上海作为教育部批准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率先统筹规划、标准推动、典型引路,开展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探索,形成了利用技术和相关思维方式驱动教育模式创新和生态系统重构的经验;提供了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以数据要素为核心,推动业务全局性、整体性、综合性变革的范例。 上海市长宁区是全市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区域探索先头部队,他们的做法先后在国内外多个会议上做过介绍,今天又以专著的形式与大家分享,展现了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大胆改革创新,让新兴信息技术从教育的外生变量转变成为内生变量,形成了长宁样板。 长宁区始终把教育数字化转型指向教育模式变革。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用技术支持线上资源共享,融于线下教学,优化知识呈现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施伴随式数据收集和分析,实现基于个体学情的大规模因材施教,促进了个性化学习;发挥数字技术开放和连接的优势,优化教育管理流程,推进了应用间、学校间数据贯通,为学生提供了跨学段持续成长分析的数据支撑,为各级教育决策提供了多维度、细分领域及其相关性分析的新方式。 长宁区始终聚焦技术与教育需求匹配。从关注基础设施建设走向紧密围绕育人为本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一方面,积极推进教师深度参与数字应用开发优化、数字资源建设共享、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交流合作,促进他们主动基于教育需求选择与运用技术;另一方面,积极推行“低代码”技术,创设以教师为主导开发个性化数字应用的机制,使应用技术与教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深度融合。这些策略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在充分利用技术、发挥技术最大效用的实践中,提升数字素养。 长宁区始终关注数字化转型的生态建设。坚持“标准化+个性化”的原则,建成数字基座,连接全区学校、教师和学生,为市、区、校资源共享、数据贯通、合作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渠道,突破了信息技术应用只见“盒景”不见“森林”的困局;构建了数字应用开发、接入基座、复用优化、淘汰下架等机制,以开放性保证应用来源的多样性,以标准化保证优质应用的可获得性与普及性共用,减少了重复建设;调动教育界内外相关方的积极性,多方合作,增强了高效的协同治理和数据驱动的精准教育决策。 经过几年的努力,长宁区教育数字化转型从局部走向整体,从零散走向系统,师生教与学的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已经形成了行政主导、多方参与、合力推进的发展新格局,步入了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发行不仅会系统展现长宁样板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更会进一步促进全国其他区域和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探索。我希望有更多的教育行政部门一把手,能像熊秋菊局长一样,潜心探索,开拓创新,不断凸显教育数字化的新优势,汇聚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动能,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打造中国发展的新赛道。 中央电化教育馆原馆长王珠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