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群手机控形成影响机制与对策研究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55.44
5.6折
¥
99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张建|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22731100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9元
货号32039860
上书时间2024-10-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建,博士/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担任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美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重庆市艺术美学学会党支部书记兼副会长,重庆市学校艺术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理事,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据新闻专委会理事,重庆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还担任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专家库专家、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重庆广播电视(总台)自制节目评审专家等。出版了专著《手掌上的风景——智能手机时代移动审美方式研究》《电视节目解析》《手机媒体艺术概论》《手机媒体艺术与传播》《青年人群“手机控”形成、影响机制与对策研究》5部。
目录
第一章 历史溯源与现状剖析:理解“手机控”
第一节 多元因素作用下的“手机控”现象
一 技术主导作用下的媒介变迁与传播环境重塑
二 网络空间的崛起与信息社会的形成
三 原子化社会的到来与个体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手机控”研究现状述评
一 “手机控”的概念内涵研究
二 “手机控”的成因研究
三 “手机控”的危害研究
四 “手机控”的测量标准研究
五 “手机控”的对策研究
第三节 重新界定“手机控”:一种“成瘾”症侯候的信息依赖
一 作为“成瘾”症候的“手机控”
二 “信息控”:“手机控”的本质依赖逻辑
第四节 人工智能时代“手机控”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 智能化时代手机的发展及其传播特征
二 从1.0到2.0:智能化时代“手机控”症候的转变
三 “手机控”研究的意义与价值转向
第二章 青年人群“手机控”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
一 研究方法
二 调查对象的选取与说明
三 抽样方案与调查实施
第二节 大学生群体的手机使用现状研究
一 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基本情况调查
二 作为“信息控”的大学生手机使用及其特点
三 大学生“手机控”的不良反应与影响因素
第三节 企事业人员的手机使用现状研究
一 企事业人员手机使用的基本情况
二 作为“信息控”的企事业人员的手机使用及其特点
三 企事业人员“手机控”的不良反应与影响因素
第四节 各类群体手机使用的比较分析
一 各类群体信息获取来源的比较分析
二 各类群体手机使用时长的比较分析
三 各类群体手机使用目的的对比分析
四 各类群体信息类型偏好的分析
五 各类群体手机依赖情况的分析
第三章 三元互动论视域下的“手机控”成因结构分析
第一节 中国社会现状与文化背景
一 传播技术发展与传媒景观重塑
二 智媒化时代“人—技”关系新常态
三 技术主导作用下的景观社会变革
第二节 手机媒介与手机文化特征
一 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发展历程
二 手机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三 手机文化作为当前社会文化的重要表征
第三节 “手机控”产生的客观条件
一 “手机”中介传播
二 “手机”消费景观
三 “手机”多元互动
内容摘要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为指导,以服务于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为目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青年人群“手机控”形成、影响机制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跨学科、多维度、全方位的探究。回答了“何为手机控?”“手机控的表征与内涵为何?
”“手机控的当下研究转向及其意义为何?”“手机控的成因结构如何?”“手机控的生
成机制有哪些?”“如何应对手机控?”等一系列问题。
可以说覆盖了概念界定、成因与机制分析、应对策略三重完整面向,不仅观照了“手机控”这一现象本身的基本问题,更映射和反思了智能化时代“手机控”研究的应有转向和价值担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