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季(4册套装)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91.69
5.0折
¥
18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冯敏飞
出版社新世界
ISBN9787510479076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82元
货号32042686
上书时间2024-10-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冯敏飞,福建泰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历史小说《兵部尚书佚事》《京城之恋》《孔子浪漫史》,散文集《人性?自然?历史》,历史随笔《此去归何处:11位古人退休生活传》等。
目录
1.“春之卷”目录:
序(聂震宁)…i
自序读史如观荷,只问华丽转身…001
前言历史需要一种新的读法…013
开篇语切片式看长寿王朝…023
本卷视角…023
“三代”:儒家至爱…027
帝制之前“孔子的笼子”…031
第一章西汉初60年…045
开国立朝:突然毁“鸿沟之约”…045
最大看点:“无为而治”…048
千古之叹:“孔子的笼子”第一次大改造…054
第二章东汉初30年…074
开国立朝:中兴与定鼎…074
最大看点:“柔道政治”…076
千古之叹:三岁当皇帝可笑还是可悲…084
第三章东晋初30年…089
开国立朝:流而不亡…089
最大看点:侥幸灭蜀…092
千古之叹:野无遗贤好还是野有遗贤好…097
第四章北魏初60年…104
开国立朝:堪与法兰克帝国相比…104
最大看点:中国史上第一次禁佛…106
千古之叹:一个民族向外学习有多难…109
第五章唐初30年…117
建国立朝:猫儿掀桌为谁作…117
最大看点:多元的文化…121
千古之叹:武则天该骂还是该赞…137
第六章辽初30年…143
开国立朝:东亚仅此像大国…143
最大看点:策马渡黄河…147
千古之叹:游牧族的飞跃…153
第七章北宋初20年…156
建国立朝:山寨“黄袍加身”…156
最大看点:“文以靖国”…159
千古之叹:宋仁宗真是个好皇帝吗…171
第八章西夏初70年…178
开国立朝:再现三国鼎立…178
最大看点:坚持履行和平协议…181
千古之叹:小王朝的正名之事…183
第九章金初40年…187
建国立朝:法制罕见之好…187
最大看点:彻底向中原靠近…189
千古之叹:帝王的自我批评…195
第十章南宋初40年…203
建国立朝:送上门的皇印…203
最大看点:和平带来双赢…205
千古之叹:“孔子的笼子”第二次大改造…211
第十一章元初20年…227
开国立朝:“史上最大的陆上帝国”…227
最大看点:挥泪斩宠臣…230
千古之叹:皇帝为什么越来越蛮横无礼…235
第十二章明初30年…242
建国立朝:“驱逐胡虏”…242
最大看点:“救济斯民”…243
千古之叹:明朝时期的贸易…258
第十三章清初百年…269
建国立朝:偶然之偶然…269
最大看点:封建帝制达到顶峰…275
千古之叹:明清时期为什么逐渐陷入停滞…285
小结长寿王朝的“长寿秘诀”…297
2.“夏之卷”目录:
开篇语
追问历史盛世…001
盛世、治世与中兴…005
先秦时代的盛世…007
第一章汉武盛世…014
来龙:“文景之治”…014
最大看点:“独尊儒术”…015
去脉:皇帝的“自我批评”…031
第二章明章之治…036
来龙:“光武中兴”…036
最大看点:巩固西域…038
去脉:汉和盛世…047
第二章汉和盛世…048
来龙:“明章之治”…048
最大看点:平定四边…049
去脉:外戚与宦官之祸…056
第四章太康之治…060
来龙:三国鼎立…060
最大看点:灿烂的文化…062
去脉:“八王之乱”…067
第五章元嘉之治…072
来龙:再现春秋战国…072
最大看点:璀璨而悲沉的文化…075
去脉:子孙大逆不道…079
第六章永明之治…083
来龙:“禅让”而来…083
最大看点:文化昌明…085
去脉:“禅让”而去…090
第七章天监之治…093
来龙:又见“禅让”…093
最大看点:“文物之盛,独美于兹”…095
去脉:自毁盛世…099
第八章开皇之治…104
来龙:天下来之不“义”…104
最大看点:制度改革创新…107
去脉:养老鼠咬麻袋…118
第九章永徽之治…122
来龙:“贞观之治”…122
最大看点:疆域创全唐之最…125
去脉:“武周之治”…129
第十章武周之治…131
来龙:“永徽之治”…131
最大看点:四边有惊无险…135
去脉:“开元盛世”…138
第十一章开元盛世…139
来龙:三让天下…139
最大看点:尊孔崇儒…142
去脉:“安史之乱”…149
第十二章长兴之治…156
来龙:乱世英雄…156
最大看点:“粗为小康”…159
去脉:亲子、养子与半子…165
第十三章咸平之治…169
来龙:“烛影斧声”…169
最大看点:“以养民务穑为先”…171
去脉:“仁宗之治”…180
第十四章仁宗之治…182
来龙:“咸平之治”…182
最大看点:改革与创新…183
去脉:强扭的瓜…197
第十五章大定之治…200
来龙:被迫篡位…200
最大看点:节用安民…201
去脉:“明昌之治”…208
第十六章明昌之治…210
来龙:“大定之治”…210
最大看点:加速汉化…211
去脉:“金以儒亡”…214
第十七章乾淳之治…220
来龙:“建炎中兴”…220
最大看点:和外安内…221
去脉:不孝之子…231
第十八章永乐之治:耀武扬威…234
来龙:“靖难之役”…234
最大看点:郑和下西洋…237
去脉:“仁宣之治”…242
第十九章仁宣之治…243
来龙:“永乐之治”…243
最大看点:“安民为福”…245
去脉:第三次宦官时代…249
第二十章隆庆之治…252
来龙:皇帝“罢工”…252
最大看点:除弊安边开海禁…255
去脉:“万历中兴”…262
小结历史盛世的若干特征…263
中国历史盛世一览表…282
3.“秋之卷”目录:
开篇语每朝之末都或许有另一种可能…001
第一章昭宣中兴…015
来龙:汉武帝的“狂悖”…015
最大看点:化敌为亲…017
去脉:乱汉者果然太子也…024
第二章孝文中兴…029
来龙:政变频频…029
最大看点:政治、经济与民俗大改革…030
去脉:“成也儒教,败也儒教”…038
第三章元和中兴…043
来龙:军阀与太监架空皇权…043
最大看点:中央权威重树…047
去脉:藩镇重回半独立状态…055
第四章会昌中兴…062
来龙:皇帝勇敢地玩乐…062
最大看点:整治官场…068
去脉:皇上忙着修仙去了…072
第五章大中中兴…079
来龙:二虎不能共一山…079
最大看点:加强官吏队伍建设…083
去脉:皇上可能出家去了…089
第六章景圣中兴…093
来龙:变态皇帝的折腾…093
最大看点:冤家变亲家…095
去脉:同室操戈无休止…104
第七章弘治中兴…110
来龙:私法、私田与私售官…110
最大看点:收复哈密…113
去脉:皇上的180 度之变…117
第八章万历中兴…121
来龙:盛世的水分…121
最大看点:张居正大改革…123
去脉:皇帝也贪钱…135
第九章同光中兴…144
来龙:“嘉道中衰”…144
最大看点:“洋务运动”…147
去脉:中日甲午战争…151
小结超越中兴…155
4、“冬之卷”目录:
开篇语前车之鉴…001
第一章秦末10年…006
前因:民怨日益增多…006
最大看点:认贼为父错到底…008
后果:假如胡亥及时与“恩人”切割…022
第二章西汉末10年…024
前因:皇帝忙于同性恋…024
最大看点:热烈吁请篡汉…026
后果:假如王政君负起责任来…039
第三章新朝末10年…042
前因:照搬照套古典的大改革…042
最大看点:满手好牌给打烂…044
后果:假如王莽不搞得“天下骚动”…061
第四章东汉末10年…064
前因:皇帝老老实实做傀儡…064
最大看点:老子不干儿子篡…066
后果:假如刘协能够智取曹操…077
第五章西晋末10年…079
前因:“八王之乱”…079
最大看点:皇帝相继而降…080
后果:假如司马炽能亲政…100
第六章隋末10年…102
前因:醉心于大排场、大征战、大享受…102
最大看点:梦断江南…103
后果:假如杨广最后关头猛醒…124
第七章唐末10年…125
前因:双重之恶…125
最大看点:虎落平阳被犬欺…127
后果:假如李晔能利用对手间的矛盾…143
第八章吴越末10年…145
苟且偷安终难安…145
最大看点:岁月静好等日落…148
后果:假如钱弘俶对宋也有血性…156
第九章辽末10年…158
前因:内乱无休…158
最大看点:不停地逃亡…160
后果:假如天祚帝索性啥也不管…171
第十章北宋末10年…174
前因:改革一再失败…174
最大看点:错选敌友…177
后果:假如赵佶与辽国保持友好…192
第十一章南宋末10年…19
前因:北方崛起特大强邻…194
最大看点:重蹈前朝覆辙…197
后果:假如谢道清没用错人…207
第十二章元末10年…209
前因:朝野不宁…209
最大看点:内斗忙于外斗…211
后果:假如顺帝处理好大腿与胳膊的关系…223
第十三章明末10年…224
前因:天地里外发难…224
最大看点:皇帝日益孤寡…226
后果:假如朱由检不玩弄文字游戏…242
第十四章清末10年…244
前因:千古未有之变…244
最大看点:历史向革命倾斜…245
后果:假如载沣能放弃一族之利…259
小结王朝之亡与帝王…260
内容摘要
系列简介:“历史四季”系列将中国各个封建王朝的兴、衰、盛、亡四个阶段比喻为四季中的春、夏、秋、冬,并据此分为“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其中,“春之卷”展现了各王朝开国时的蓬勃景象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创新元素,“夏之卷”描绘了各王朝盛世与治世的烜赫画卷并列举了王朝治理中的有力举措,“秋之卷”探究了王朝走向衰颓的阶段并挖掘了背后的症结所在,“冬之卷”勾勒了王朝末世的凄凉境况并做了总结和原因剖析。
分卷简介:“春之卷”探讨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新生王朝如何通过政治、经济方面的创新手段巩固统治,进而蓬勃发展。书中具体聚焦于西汉、东汉、东晋、北魏、唐、辽、北宋、金、西夏、南宋、元、明、清等13个持续时间较长的王朝,着重梳理它们各自王朝建立初期所开创的盛景,或从某一具有代表性的年份展开历史截面,同时在时间线上向前后拓展,探其活力所在,并就同时期的文化、艺术、科技发展进行总结并做了独到的思考。
“夏之卷”着力探究中国历史上“盛世”与“治世”的真相,聚焦于汉武盛世、明章之治、汉和盛世、太康之治等20个历史时期的来龙去脉和治国亮点,考察当时的政治、经济、民生、文化、军事诸方面的政策和实际情形,从丰富的史料中洞幽烛微,从历史的横断面对具体问题加以探究,对盛世与治世的定义、成因、真伪、隐患等做出深入解读。对究竟何为历史盛世,如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盛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秋之卷”从先秦时期的中兴开始,梳理了昭宣中兴、孝文中兴、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中兴、景圣中兴、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同兴中兴中国封建帝制史上总计9个中兴时期,从“来龙”“最大看点”“去脉”三个角度介绍了各个中兴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百姓生活诸方面,着重梳理和探究了各个王朝扭转颓势实现中兴的背景、达成中兴的原因(着重分析中兴举措中的最大亮点),并简述了中兴之后王朝命运的走向。
“冬之卷”以电影慢镜头加特写镜头的方式,从“前因”“最后10年”“后果”三个方面分析了秦末、西汉末、新朝末、东汉末、西晋末、隋末、唐末、吴越末、辽末、北宋、南宋末、元末、明末、清末的等14个王朝在最后10年走向覆灭的过程,并做了王朝之亡与帝王之失的小结,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中国帝制时代那些一度强盛的王朝为何最终走向灭亡,封建制度存在哪些顽瘴痼疾以致逃不出历史周期率的原因做了剖析。
精彩内容
欢迎阅读《盛世与治世:撩开20个历史盛世的面纱》追问历史盛世千百年来,中国人有着非常强烈的“盛世情结”。但对于所谓“盛世”往往存在两种极端看法,有些人因推崇它而过度美化,有些人则认为虚构过多而嗤之以鼻。即使是“康雍乾盛世”,也是争议很大。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清史专家姚念慈说:“清前期是否出现过‘康乾盛世’,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应该有不同的陈述和不同的标准。”姚念慈还进而认为“有意识地积极营造出一个当时的‘盛世’,其最初出发点乃是满族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盛世’这个词本身带有很浓厚的封建意识的味道和明显颂扬的主观色彩。今天我们论述历史,是否一定要沿用‘盛世’这样的字眼,也值得考虑”。但国内清史学界执牛耳者、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持论则截然相反,他宣称:“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发展程度最高、最兴旺繁荣的盛世。”说实话,对康乾盛世,我也曾长期持否定态度。但“随园在几十年的时间内没有出过一桩刑事案件”,这件事情改变了我的看法。我知道随园是袁枚在江宁(今江苏南京)的私家园林,清代江南三大名园之一,他还在那里写过著名的《随园诗话》《随园食单》,但我不知随园四面无墙,且几十年不曾失盗。
随园真的无墙而长期无盗吗?我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基本弄清原委。随园在袁枚接手之时,“园倾且颓弛……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袁枚遂大加修整,“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他得意地炫耀造园艺术:“山起伏不可以墙,吾露积不垣,如道州城,蒙贼哀怜而已。”原来,“蒙贼哀怜”系事出有因,有些无奈。袁枚便洒脱些,既然“不可以墙”便索性不墙。但袁枚题为《山居绝句》的诗写道:“万重寒翠荡空明,四面红墙筑不成。十丈篱笆千竿竹,山中我自有长城。”这表明他的随园虽然没筑墙,但植有长城似的篱笆,用以防卫,而不是完全敞开。
近来读叶兆言《南京传》,发现这其中还有更深远的社会历史原因。叶兆言在该书中写道:大家不会想到,自孙吴定都南京,经历了东晋和刘宋,已经有过三个王朝的古城南京,它的城墙一直都是以竹篱围城。说起来很可笑,那时候整个城市看上去,就仿佛是一座巨大的竹寨。
正如叶兆言所担心的:“一个由竹篱笆围起来的城市,它的安全性显然是可疑的。”当时的南京城差不多是开放的。后来,朱氏大筑城墙,才不再开放。袁枚的随园竟然完全对外开放,游人如织,自由往来。袁枚在门联上写道:“放鹤去寻山鸟客,任人来看四时花。”如果是在现代,里外保安不知要配多少。须知道,我们福建历史上有些大户人家不仅得筑墙,有好些筑成土堡,或方或圆,又高又厚的墙上布有枪眼,跟战争时代的碉堡相差无几。随园植个篱笆就能几十年安然无恙,令我好生羡慕。
袁枚的绝招是多设耳目并重点监控有前科的盗贼、恶少。
袁枚是个很要面子的人。他我行我素,离经叛道,不奉理学也不信佛,在随园办诗歌培训班先后招了50多名女弟子,把一些正人君子与卫道士气坏了,恨不能弃之如屣。新任太守刘崇如像他父亲一样“神敏刚劲,终身不失其正”,传言他想要驱逐伤风败俗的袁枚,所以人们闻风而来送行。然而,袁枚有靠山,也就是他的世交尹继善,其为两江总督。尹总督“力而止”,所以才只闻雷声没见雨。至于袁枚10年后说此事“无风影”,王英志认为“乃是维护自己名声”。不难想象,为维护自己的名声,随园即使遭盗,袁枚恐怕也是不愿承认的。孙星衍追记袁枚为官善治的几个事例之后,紧接写道:“迄枚侨居江宁,山无墙垣,数十年盗贼不忍攘其什物者,其得民如此。”袁枚自言“蒙贼哀怜”那是他的初衷,孙星衍这里说“数十年盗贼不忍攘其什物”则是“盖棺论定”。之所以拿这事做文章,孙星衍是为了突出袁枚为官得民心,连盗贼都被感动,柯平则是要说明:“凭他跟当地一把手尹继善的交情,以及将市县长当下人使唤的骄横,谁敢去惹他啊。”看来,不墙而不失盗这事确有几分真实可信。
文人招女弟子之风始于明代,以随园女子诗歌培训班影响最大。其学员主要是官吏之妻女,也有普通良家女子,甚至有贫家女子。如汪玉轸,出身商家,10岁父亡,靠女红谋生,嫁无业游民,丈夫却长年外出不归,她独自养5个儿子,却仍然坚持学诗。学者王英志评述:这个时期虽为乾隆盛世后期,社会开始走下坡路,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特别是女弟子所生活的地区乃是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南富庶地区,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水平仍很高,尤其是商品生产的发展,带来城镇经济的繁荣,社会也基本安定,市民生活尚可温饱。这都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达,激发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袁枚是一面立体镜,如实而生动地照映出了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细节。虽然其“氏族非小草”,但是到他这一代已经“家徒四壁,日用艰难”,出门“受尽饥寒”,赴京赶考得靠他人赞助。这样一个穷酸书生,为官没几年就有如此豪奢的私园,并如此自由地享受,最后寿终正寝,应该能证明那时社会诸多方面都是相对比较好的。由此,我觉得该正视“盛世”,并开始十年如一日地追寻历史盛世的真相。
盛世、治世与中兴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卜宪群考证,“盛世”一词出自东汉。 盛世是历史概念,也是文化概念。卜宪群指出:“盛世”一词虽然出现较晚,但早在“盛世”一词出现前,已有“治”“治理”“治世”等政治文化概念。不晚于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已使用这些概念作为国家管理的一种方法或国家治理的理想状态,指称某些历史时期。治世:对于“治”,《辞海》注释:有秩序,安定。与乱相对。如:大治;治世。《孟子》:“之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卜宪群说:做到“治”或“治理”的时期,就是治世。治世与盛世的含义基本一样。“盛世一定是治世,治世则是盛世形成的基础与表现。”《辞源》也释“治”与“乱”相对,并进一步解释:“特指政治清明安定。”《辞源》还有“治世”词条注释:(一)治平之世。《荀子》:“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礼乐记》:“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二)犹言治国。《商君书》:“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之治”即“××治世”,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盼
治世、盼盛世。中兴:“兴”即兴旺,关键是“中”字。《辞源》释“中兴”:“由衰落重新兴盛”,指国家由衰退而复兴,中途振兴,转衰为盛。
我尝试将中国历史上凡有盛世之誉的时期全面梳理了一遍,总共43个,其中被冠以“盛世”的6个、“治世”22个、“中兴”15个。有的叫法较特殊,如“贞观遗风”“仁宗盛治”等。有的将两个合并,如“永乐盛世”与“仁宣盛世”并为“永宣盛世”。有的冠名不一,如“太康之治”也称“太康盛世”,“开元盛世”也称“开元之治”。我这里只是大致梳理。既然有不同之称,在命名者心目中肯定有所偏颇。乍一看,似有高下。最终以“盛世”涵盖“治世”与“中兴”,“盛世”的含金量显然最高。“中兴”是衰退之后的复兴,显然最弱。然而,从实际来看,“贞观之治”在国人的心目中显然最好,而“康乾盛世”则最具争议。命名方式有不同。一般以帝王庙号命名,如“成康之治”用的是成王与康王的庙号;也有年号与庙号同时用的,如“咸平之治”又称“真宗之治”,“仁宗之治”又称“嘉祐之治”。用年号的,一般一个帝王只用其中一个,也有用两个的,如“庆历、嘉祐之治”。涉及两个帝王一般用每人庙号一个字,“康乾盛世”涵盖康熙、雍正、乾隆3任,所以也称“康雍乾盛世”。
历史上的盛世不统一组织评选,或者由某位专家学者一次性挑选。相反,盛世数目和名称在不同人眼中结论很不同,众说纷纭。既然连名称都不是统一的,我也就斗胆以一己之见取舍、评判了。
43个盛世由54位帝王创造,其中2人同创的9个,3人共创的一个,33个属单独一人。一般来说,一个盛世指一个或两个帝王整个任期,从继位到驾崩,哪怕其间相当一段时间由他人摄政,或者后期昏庸,也忽略不计。但有例外,如“开元盛世”因为发生“安史之乱”之后不好继续算盛世,“康乾盛世”则因前有“三藩之乱”有人认为不好算,不过也有计算他们在任全期的。
先秦时代的盛世尧舜盛世追溯中国历史,一般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五帝有多种说法,一般三皇指伏羲、女娲和神农,纯粹是神话人物;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大约公元前27世纪,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万国”林立的局面。这“国”实际上只不过是“部落”。其中3个较大部落,一是炎帝的神农部落,大致在今陕西宝鸡一带,因为善于用火被推举为王,因此称“炎帝”,又因为发明农业、中草药及创制陶器而被称为“神农氏”。不过,也有专家学者说神农氏是另一个人。二是有熊部落,大致在今河南新郑一带,首领姬氏。三是九黎部落,大致在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流域一带,酋长叫蚩尤。蚩尤部落善于制作兵器,生性勇猛,他们联合其他部落入侵炎帝部落。炎帝感到不能抵抗,于是向姬氏求援,联手抗蚩尤,蚩尤被杀。因为姬氏有“土德之瑞”,因名“黄帝”;又因为发明了舟车及“轩冕”(古代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居轩辕之丘,也称“轩辕帝”。不久,炎帝与黄帝发生争执,连战3次,黄帝打败了炎帝,成为中原地区各部落的“天子”。随后,黄帝陆续征服东夷、九黎族等,开始步入统一的华夏时代。其间,黄帝实行“分封制”,致力于播种百谷草木发展生产,并开始制衣冠、音律等。
提及“尧舜盛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禅让”。尧帝老了,四岳(四方诸侯)推荐他儿子接班,尧却说他儿子不行,应当传位给贤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