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世:一部火与人类的文明史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26.68
3.9折
¥
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斯蒂芬·J.派恩
出版社中译
ISBN9787500176121
出版时间2024-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968630
上书时间2024-10-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斯蒂芬·J.派恩(StephenJ.Pyne)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名誉教授,环境史学家,擅长书写火灾历史和管理领域。1995年,派恩获得《洛杉矶时报》(LosAngelesTimes)颁发的“罗伯特·基尔希奖”。其至今出版著作40余部,大部分是关于火的专著,其中《冰雪奇缘:南极之旅》(TheIce:AJourneytoAntarctica)入选《纽约时报》(NewYorkTimes)“1987年10本最佳书籍”,《美国的火灾:荒地和乡村火灾文化中》(FireinAmerica:ACulturalHistoryofWildlandandRuralFire)荣获“森林历史学会最佳图书奖”。
丁林棚,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专攻英语文学与翻译学方向。在文学和翻译学领域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代表性专著有《自我、社会与人文: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的文化解读》《加拿大地域主义文学研究》等,译有《凝视太阳》《云端革命:新技术融合引爆未来经济繁荣》等10余部作品。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火行星:缓慢之火,迅捷之火,深度之火
第二章更新世
第三章火生物:生物景观
第四章火生物:石质景观
第五章火焰世
尾声 第六轮太阳
后记
内容摘要
在地球的悠悠岁月中,万物生生不息,自有生命出现以来,火就一直蓬勃旺盛地燃烧着。然而,在过去的两百万年里,有一个物种获得了操纵火的能力,并迅速地改造了自身,也最终改造了世界——这个挥舞着火的物种就是人类。人类对火的使用,可谓不拘一格。通过烹饪食物,人类发展出了更复杂的消化系统和更发达的大脑;通过改变景观环境,人类成功攀升到了食物链的顶端;如今,通过改变地球的面貌,人类已经成为地质力量的塑造者。
千万年来,我们编织着人类与火相遇后所发生的故事,解释着世界,并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火的催化下,气候发生了全球性改变,使地球进入了一个新的地质时代。本书即着眼于这一段特殊的地球历史,并将其定义为“火焰世”(ThePyrocene)。这是一种重新诠释“人类世”的叙事视角,讲述人类如何以火为笔,改写地球的历史,又该如何寻回我们身为星球护火者的使命。
精彩内容
前言
三类火之间火似乎无处不在。
但凡野火频发的地方,如澳大利亚、加利福尼亚和西伯利亚,火的范围和烈度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规模。2009年,在澳大利亚发生的“黑色星期六火灾”创下了一次性火灾的新纪录,而2019—2020年的“黑色夏季火灾”整整烧了一个季度,打破了此前的纪录。在加利福尼亚,大火接连不断,已经进入第4个年头,火势愈“烧”愈烈,不断创下新纪录。火灾如同瘟疫一般蔓延到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跨过大陆分水岭,吞噬科罗拉多州落基山脉。西伯利亚的野火向北蔓延,一直燃烧到了北极圈外。平时不易发生火灾的地方,或者只在个别区域有零星火灾的地方,如今也烧起了大范围的野火——南美洲中部的潘塔纳尔湿地爆发了火灾,亚马孙河流域也出现了20年来最严重的的火灾季节。火焰没有烧及之处,也是浓烟滚滚。澳大利亚火灾导致的浓烟笼罩了整个地球。在美国西海岸,大火过后,烟尘扩散半壁国土。大火带来的重创,影响甚广,所到之处满目疮痍,正如20世纪30年代的沙尘暴那样,给人们留下了阴影。日间,浓烟淹没了次大陆;夜里,火光如同一条烈焰星河穿行在大地上。而看不到火焰的地方,则是灯火通明的城市以及从火炬中喷出火焰的油气田——煤和石油通过燃烧转化为电力。目睹这种景象,许多人感觉,这简直就是大灾变的前兆,就连格陵兰岛也燃起了熊熊火焰。
浓烟与烈焰只是一种病症而已,还算不上综合征。地球这种毫无规律的火情地理学成因,同样来自那些本应延续至今却销声匿迹的大火。这些大火曾在历史上燃烧过,它们要么是自然之火,要么是人为引起,而且地貌已经适应了它们的塑造作用。如今这些大火已然退去,造成的后果是生态退化,同时积累了大量可燃物,并引发更多、更猛烈的野火。换句话说,地球的火危机说的不只是那些在城镇里横冲直撞、把乡村变成一片废墟的危害性火灾,也包括那些被人类主动扑灭而销声匿迹或者无法再次点燃的有益之火。地球生物群的崩解不仅因为野火的屡屡爆发,也由于温驯之火的缺失。2013年,平肖特保护研究所调查了美国的森林状况,对未来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发布了调查结果《人类世的森林保护》——这是许多专家的集体智慧结晶,包括对植物、水、空气、土壤和野生动物进行的全面生态扫描。其中,每项学科研究都包括一个共同元素(不同研究的汇聚点)——火灾。地表面貌瞬息万变,火贯穿于其他一切进程。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火,就无法理解其他一切。
地球的火三角结构还存在第三个方面,我们要看到的不只是当前存在和缺失的火,还要看到深度时间,其燃烧物并非来自有生命的生物质,而是来自石质。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的行为愈演愈烈。他们从古老的地层中获取燃料,在当前的时间中借助复杂的(且难以理解的)交互反应进行燃烧,然后将剩余物排放到未来的地层。工业燃烧重组了地球上的火系统。简而言之,化石燃料的燃烧起到了助燃、增效和普及全球的作用。它使得地球上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不被火影响。
燃烧生物景观和燃烧石质景观,这两者间的辩证关系解释了地球火场上的大部分矛盾现象。矛盾之一:我们越是试图把火从随之共同进化的地方上清除,火的反扑就越是猛烈。如果没有汽油驱动的机器(从直升机到轻便泵)提供的反作用力,人们恐怕一开始就不会再在消除火灾方面耗费精力了。矛盾之二:虽然野火引起越来越多媒体的关注,但实际被大火焚烧的土地总面积在减少。将化石燃料作为能源的社会开始寻找火的替代物,并力图消除或限制生物和石质景观中的火。加利福尼亚州在2020年有420万英亩(1英亩≈4046.86平方米)土地被烧;而在前工业时代,这一数字可能会超过1000万英亩,尽管这并非野火集中爆发的结果。矛盾之三:随着化石燃料的使用逐渐减少,人类不得不增加生物景观的燃烧。这样便形成了火赤字。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情况,我们需要使火燃烧得更健康,而这可能是最可靠的方法。
把所有这些火的影响加起来——包括来自火焰的直接影响以及烟雾、已消除的火、经过火催化的土地再利用和气候变暖带来的间接影响——我们就能看到地球火时代的大致轮廓了,它相当于有火的冰河时代,这便是火焰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