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释学与语文教学范式重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解释学与语文教学范式重建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6.3 3.5折 46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曙光

出版社山东人民

ISBN9787209118231

出版时间2024-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6元

货号31997456

上书时间2024-10-15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引言  语文教学的解释学路向
    一、语文教学问题的提出
    二、语文教学的问题表现
    三、教学的思维方式偏差
    四、范式重建的理论基础
    五、问题研究的逻辑框架
第一章  个体经验论
  第一节  生活经验与言语经验
    一、个体生活经验的超越品格
    二、通向非日常生活经验
    三、从生活经验到言语经验
  第二节  个体经验与自我理解
    一、作为自我理解的言语经验
    二、作为自我建构的知识学习
    三、作为自我教育的“人文化成”
  第三节  个体经验与自主创造
    一、创造性理解的教学意义
    二、创造性阅读与创意表达
    三、创造性言语活动的教学
第二章  课程文本论
  第一节  课程文本的理论阐释
    一、文本概念的历史衍变
    二、课程文本的意义要求
    三、课程文本的存在方式
    四、基于文本的课程意识
  第二节  课程文本的意义建构
    一、文本未定性与意义追寻
    二、文本新异性与意义融合
    三、文本互文性与意义拓展
  第三节  课程内容的建构与生成
    一、“用文本教”中的课程内容
    二、“教文本”中的课程内容
  第四节  经典文本与大众文化
    一、经典文本遭遇大众文化
    二、经典文本的“真理性要求”
    三、经典文本走向大众文化
    四、经典文本教学的新路向
    五、经典文本教学的超越性
第三章  视域融合论
  第一节  视域融合的解释学理解
    一、古今融合与解释学循环
    二、文本视域及其自我表现
    三、语文教学的解释学转向
  第二节  基于视域融合的教学理解
    一、理解文本的不同方式
    二、相互理解的不同层次
  第三节  文本的互文性及其教学
    一、课程知识的语用性融合
    二、单篇选文中的秘响旁通
    三、群文单元内的交互作用
    四、语言表达中的思想交织
    五、言语活动的跨媒介交流
  第四节  教学的过程性及其运行
    一、作为言语实践的语文课程
    二、作为过程结构的语文知识
    三、作为行动事件的语文教学
第四章  教学对话论
  第一节  理解教学对话的解释学维度
    一、理解性:教学对话的旨归
    二、开放性:教学对话的过程
    三、语言性:教学对话的媒介
  第二节  走向语言融合的教学对话
    一、融合:教学对话的语言成就
    二、提问,教学对话的动力结构
    三、语用:教学对话的情境创设
    四、创造:教学对话的思维导向
  第三节  基于深度学习的对话策略
    一、依据文本:培植对话的根基
    二、聚焦主题:把握对话的方向
    三、利用经验:激发对话的动力
    四、顺势而动:助推对话的态势
第五章  学习评价论
  第一节  过程性评价的理论建构
    一、过程性评价的价值维度
    二、过程性评价的过程维度
    三、过程性评价的生命维度
  第二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评价
    一、评价主体: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二、评价内容:隐性学力纳入评价
    三、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的力量
  第三节  学习评价的反思与超越
    一、追问知识:超越事实性知识的评价
    二、怎样思维:超越认同性思维的评价
    三、反思生活:超越现实性生活的评价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从本体解释学的视角理解和分析语文教学活动,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重建语文教学范式的主张,阐发语文教学“内循环”“外循环”的递升开放性、动态生成性及其交互作用关系。从教学运行看,语文教学是学生经验、课程知识、教师引导诸要素交互作用、动态生成、不断更新的“内循环”过程。其中,学生经验是教学的基础和逻辑起点,课程知识体现语言文字学习和运用的特质,教师教学创新是学生经验、课程知识更新的动力。从教学与社会的关系看,置身于文化传统并受其影响的语文教学以面向未来的姿态,借
助言语作品和“立言立人”的教育方式推动文化传统革新,构成作为文化过程的教学“外循环”。在“外循环”与“内循环”的交互影响中,语文教学成就语言的创造性力量和教学文化的时代之变——一种自过去而现在并延伸向未来的“视域融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