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曲讲读
  • 元曲讲读
  • 元曲讲读
  • 元曲讲读
  • 元曲讲读
  • 元曲讲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元曲讲读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56.34 6.3折 89 全新

库存16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栋 编著, 黄怒波 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

ISBN9787301335970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9元

货号32035636

上书时间2024-10-15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栋【编著】【中国】【现当代】————————————————————杨栋,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散曲学史研究》《元曲起源考古研究》等,获得教育部和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一等奖。
黄怒波【主编】【中国】【现当代】————————————————————黄怒波,笔名骆英,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曾任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丹曾文化总策划。出版诗集、散文集13部,并被翻译成9种语言出版。

目录
目录

一、元曲基础知识
(一)元曲名实与体式 
(二)散曲的名义与子类
(三)元曲分类之树 
(四)元曲的音乐 
(五)元曲格律 
(六)元杂剧 
(七)南戏 
(八)元曲的分期与分派

二、青铜时代—— 初兴阶段
(一)董解元(生卒年不详)
(二) 佚名氏(生卒年不详)【越调·天净沙】秋思 
(三)元好问(1190—1257)
(四)商道(1194—1269 后)
(五)杨果(1197—1269)
(六)杜仁杰(生卒年不详)
(七)商挺(1209—1289) 
(八)刘秉忠(1216—1274)
(九)王和卿(生卒年不详)
(十)盍西村
(十一)胡紫山(1227—1295) 
(十二)王恽(1227—1304)
(十三)奥敦周卿(生卒年不详)
(十四)赵岩(生卒年不详) 
(十五)王嘉甫 
(十六)王修甫(? —1275) 
(十七)严忠济(? —1293) 

三、黄金时代—— 繁盛阶段
(一)邓玉宾(生卒年不详)
(二)徐琰(?—1310) 
(三)侯克中(1230—1325 前后) 
(四)庾天锡(生卒年不详)
(五)姚燧(1238—1313) 
(六)卢挚(1241?—1318?)
(七)珠帘秀(生卒年不详) 
(八)陈草庵(约1247—1330 后) 
(九)不忽木(1255 —1300) 
(十)鲜于枢(1256—1302)
(十一)白无咎(约1270—1330) 
(十二)冯子振(1251— 约1328)
(十三)王廷秀(生卒年不详) 
(十四)姚守中(生卒年不详)
(十五)曾瑞(1260—1325)
(十六)真氏(生卒年不详) 
(十七)孛罗(生卒年不详)
(十八)睢景臣(生卒年不详) 

四、元曲四大家
(一) 关汉卿(1220 前后—1300 后)
(二)马致远(1250?—1324) 
(三)白朴(1226—1306 后) 
(四) 郑光祖(1240 前—1320 前后)
(五)附:王实甫(生卒年不详)

五、白银时代—— 变异阶段
(一)黄公望(1269—1354) 
(二)陈德和 
(三)钱霖(1295?—1360?) 
(四)高克礼(生卒年不详) 
(五)董君瑞(生卒年不详) 
(六)高安道 
(七)吕止庵
(八)景元启 
(九)查德卿 
(十)卫立中(生卒年不详)
(十一)唐毅夫 
(十二)爱山 
(十三)吕天用 
(十四)张鸣善(生卒年不详)
(十五)贾固(生卒年不详)
(十六)曹德(生卒年不详) 
(十七)刘时中(生卒年不详) 
(十八)杨维桢(1296—1370)
(十九)刘庭信(生卒年不详)
(二十)兰楚芳(生卒年不详) 
(二十一)邾经(生卒年不详)
(二十二)夏庭芝(1316—?) 
(二十三)杨景贤(生卒年不详)
(二十四) 高明(1306前后— 元末明初)
(二十五)无名氏 

七、后元曲时代
(一)明代散曲精品 
(二)明清小曲与文人拟小曲 
(三)明清传奇与杂剧选粹 
(四)作曲“活法”案例

内容摘要
元曲与唐诗、宋词自古并称,是一代文学的光辉典范。她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枚璀璨的明珠,名家辈出,琳琅满目,或流丽悠远、委婉细腻,或生动活泼、直白泼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本书是关于元曲的入门读物,也是当代第一本讲习制曲技术的著作。主要分为元曲基础知识、元曲名篇赏读与制曲写作三个部分,全面展现了元曲这一文学形式的艺术魅力。
书中系统而全面地介绍元曲基础知识,兼顾最新研究成果,使读者轻松掌握元曲的知识全貌和发展脉络。名家名篇的选择按照“真、新、精、深、趣”的审美标准。赏析简明,文笔上佳,使读者在咀嚼品评的过程中能真切体验元曲作为“一代之绝作”的独特魅力,感受元人的丰沛情感和烂漫生活。尤为难得的是,本书系统介绍了制曲的相关知识,精心筛选出30个曲牌的格律谱,并提供了简明直观的格律模板,帮助读者在经典名作的引领下,扫清创作的障碍,轻松完成曲作的创作。

精彩内容
一、元曲基础知识1.什么是元曲中国一般文化人大多听说过“唐诗、宋词、元曲”的口头禅,知道这是古典韵文诗歌的三个标志性品类,分别代表各自时代的最高文学成就。这个口头禅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它指示着三座不可企及的顶峰,后来作者只能仰望而休想超越。今日张口能背几首、几十首唐诗、宋词的人随时随处可见。近年央视热播“中国诗词大会”擂台赛节目,挑战选手中能记诵成千上万首者大有人在,甚至有位快递小哥获得了2018年度冠军。可见唐诗、宋词是多么脍炙人口,深入人心。但是一说到“元曲”,则普遍感觉陌生、茫然。就算文学院的毕业生为应试而把教科书中包括“散曲”与“杂剧”的元曲定义背得滚瓜烂熟,也还是不一定能搞清楚这两个子类究竟是什么,有何内在联系。
其实元曲就是元朝的通俗歌曲或流行歌曲,也叫作“散曲”;用这种通俗歌曲唱戏,当时叫“杂剧”,后来二者统称元曲。例如,相传为马致远作的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是一首流行歌曲——散曲。中学语文课本选学的元代大戏曲家关汉卿的《窦娥冤》就是杂剧,用【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散曲接龙联唱,所以历代管这种表演人物故事的戏剧也叫“元曲”。元曲既可总称散曲与杂剧,亦可分别专称其中任何一种。
2.为“元曲”正名元曲这个古老的传统文化概念之所以被人们忽略甚至遗忘,首先是因为它子类繁杂、关系混乱,甚至连专家都难能理清。仅以它包容唱歌与唱戏两个品种来说,就与近代传自西方的文学观念相冲突。现代文学理论的文体分类学采用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的“四分法”,拿来套入元曲,就必须拆分为诗歌与戏剧,这是不容混同的两种性质的文体。于是,现代的文学史、戏剧史教材都不得不放弃那些所谓“不科学”的概念。从此给“元曲”原本和睦的“大家庭”人为地制造离散分裂的困局。
现在恢复元曲的概念,为其正名,不仅仅是发自一种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而且更是出于对通识学理的研讨与反思。认戏剧为诗歌,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早就开辟了这个传统。他的《诗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文学理论的开山之作,其讨论对象主要是古希腊悲剧。因为剧词用韵文写就,故称之为“诗”。元人的杂剧用散曲“唱戏”,更是典范的诗剧,古代学者以“元曲”二字统称散、剧两大门类,与亚氏不谋而合,可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现在是把文学史、戏曲史丢弃的“元曲”概念捡回,重新恢复它光荣的文学艺术与文化地位的时候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