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限度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34.08
5.8折
¥
5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范昀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228299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31555510
上书时间2024-10-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范昀
宁波镇海人,浙江大学文学博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副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2015—2017)。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18世纪美学史与思想史、现当代英美文论与审美思潮等。现已出版专著《追寻真诚:卢梭与审美现代性》《艺术与启蒙:十八世纪欧洲启蒙美学研究》,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1编 理论的问题:超越批判话语
1 “后批判”浮出水面
2 反抗性话语与当代文论事业
3 德国文化中的深度诱惑
4 超越本真性迷思:论政治感
5 走出乌托邦话语:艺术与现实感
第二编 历史的启示:18世纪的审美文化
1 公共生活中的笑:沙夫茨伯里的幽默论
2 追寻真诚:论卢梭与现代自我认同
3 启蒙的眼泪:论18世纪的情感主义
4 歌剧与启蒙:论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
5 名声与文明:18世纪的景观社会
第三编 当代的方案:20世纪的伦理转向
1 人如何生活:当代英美文论的伦理定位
2 莱昂内尔·特里林:立场之间才是诚实之所
3 韦恩·布斯:文学共导中的友情
4 玛莎·努斯鲍姆:追寻美学的现实感
第四编 批评的实践:历史与现实
1 彼得·沃森:知识融通与人文判断
2 约翰·威廉斯:《奥古斯都》与历史意识
3 约翰·凯里:文化精英的傲慢与偏见
4 玛莎·努斯鲍姆:用爱的力量赢得正义
5 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
内容摘要
传统的文艺研究与当代的文化批评,往往满足于哲学与理论话语的“高空作业”与“概念游戏”,与现实中的伦理与公共生活缺乏有效联系与回应。基于这一令人沮丧的现状,本书致力于在“后批判”的时代语境中,寻求文艺研究对现实生活的真正联系与介入,探索美学思想介入人类良好生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本书由四个板块构成。第1编集中探讨当代文艺美学在回应个体生活与社会现实的面临的困境。第二编重点发掘18世纪思想与文化所能提供的历史启示。在对沙夫茨伯里、卢梭以及莫扎特的考察中,我们能够看到在300年前,人类情感、艺术与那个时代的公共生活紧密联系。第三编着重呈现当代伦理学家在发掘文学的实践智慧以及在当代意义上重建“诗与哲学联盟”过程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第四编则从自身实践的角度来呈现我个人所致力的一种“公共写作”,这种公共性不仅体现在主题意义上,而且也体现在文体意识中。在此我信任韦恩·布斯的判断,修辞即伦理。
精彩内容
“后批判”浮出水面2015年10月,芝加哥大学英文系教授丽莎·鲁迪克(LisaRuddick)发表了一篇题为《当没有什么是酷的》(“WhenNothingisCool”)的文章。她在文中描绘了一幅当代英语文学研究的黯淡景象。文学界除了“酷玩”之外,别无追求。她举了一篇在学界广受追捧的文学批评的例子:小说《沉默的羔羊》中的负面形象变态杀人狂比尔,被评论作者塑造成“英雄”。因为在这位批评家看来,比尔通过杀害女性,剥去并穿上女性的皮肤挑战了厌女症所建构的人性从而拒绝了加在我们身上的两性意识,性别的界限就此被打破,“性别正义”得以实现。此文出自当代著名批评家之手,并被列为跨性别批评的典范之作。这种让圈外人吃惊的案例,圈内人恐怕早已司空见惯。当代文学批评不仅隔断了与普通读者的联系,而且变得日益是非不分,善恶不明。鲁迪克援引法国人类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Latour)的话指出,这种对待人类经验的粗暴态度,体现了一种“批评的野蛮主义”。
鲁迪克教授对当下文学研究的批判,无疑给文学界投下了一枚不小的炸弹。虽说针对当代文学研究的类似批评并不鲜见,但绝大多数的批评来自学界之外或来自保守主义阵营。像鲁迪克这样一位来自“左翼”内部的女性主义者,对圈内之事提出这样严厉的批评,此前并不多见。但近些年来,来自鲁迪克这样的“局
内人”的批评越来越多,由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新文学史》主编芮塔·菲尔斯基(RitaFelski)编辑的文集《批判与后批判》(CritiqueandPostcritique,2017)的出版,更是体现了西方“左翼”内部集体性地对当前文学研究状况的反思与批评。该文集收录了10多位学者的论文,这些文章在聚焦于当下批评所处的困境之外,也对批评的未来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这也让“后批判”(postcritique)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正式浮出水面。
这并非“后批判”第一次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之中,菲尔斯基在其2015年出版的专著《批判的局限》(TheLimitsofCritique,2015)中就提出这一概念。在那部作品中,菲尔斯基对批评的历史与局限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探讨。她特别用大写的“Critique”来指代那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批评实践,指出这种批评理念不再受制于传统批评(criticism)所设定的对文学作品进行解释与评价的任务,而是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好斗性与反叛性;批评意味着一种对主流价值的抗拒与否定。这种理念主导了当代文学研究数十年之久。从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结构主义到精神分析批评,都共享了一种“症候式的解释”模式。
新一代的青年学者与批评家从这一模式中得到的教诲是:我们需要像对待病人或罪犯那样对待文学作品,从中发现病情或敌情。为此他们普遍采取了一种冷漠的态度来对待文本,以“深入挖掘”(diggingdown)和“置身事外”(standingback)的方式来探索文本中可能潜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同时作为批评的实践者与观察者,菲尔斯基与她的不少同行逐渐意识到,这种模式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并日益趋于僵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