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江湖——江孔殷的美食人生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35.43
4.5折
¥
78
全新
库存26件
作者李怀宇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23106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2000723
上书时间2024-10-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怀宇1976年生于广东澄海。
多年从事知识人的访问和研究。
作品有《访问历史》《访问时代》《知识人》《思想人》《家国万里》《与天下共醒》《各在天一涯》《如是我闻》《字里行间》等。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我是佛山人”
生卒年考
南海塱边
江郎中举
第二章 公车上书
甲午会试报罢
江孔殷参与“公车上书”
“康南海师”
第三章 维新变法
眼底炎凉有变迁
庚子纪事
第四章 末科进士
甲辰科考
东洋游学
南洋劝业
第五章 义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碧血黄花感天地
好为大家桑土计
第六章 民初风云
可待河清见太平
便许纵声蝉上树
吾言其验亦寻常
第七章 五十经商
经商最好是平民
年来商战正萌芽
季世陶朱常乐善
第八章 鼎盛时期
同年谭延闿
极尽地主之谊
“此真乐人也”
太史第最好吃的荔枝菌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孙中山、廖仲恺逝世
少日幻心今净尽
第九章 赏画论学
教育之根本,全系于妇孺
白头为客故乡还
冼玉清更生记
旧京春色图
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第十章 诗才史识
诗礼传家
太史咏史
第十一章 听曲宴乐
玉作肌姿雪作神
饮食宴乐精义
第十二章 兰斋家事
兰斋十二钗
才女江畹徵
南海十三郎
厨娘江献珠
第十三章 太史家宴
首席美食家
不时不食
江兰斋农场的四时佳果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从太史第到北园
第十四章 魂归故里
晚年信佛
诵经吃素
知君有日悟归程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诗酒江湖:江孔殷的美食人生》是李怀宇撰写的关于晚晴最后一代科举进士,被尊称为“太史公”的江孔殷的生平事迹。从江孔殷少年科考到他在官场的一路沉浮,不仅由他一人延展出近代一众名流的交集与轶事,也从史料出发,探究了江孔殷在文学和美食上的成就与贡献。
全书发掘利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江孔殷晚年自印本《兰斋诗词存》五卷,这是迄今研究江孔殷者所鲜少利用的。作者又凭藉长期访问海外学人的便利,发掘并对应考证了与江孔殷关系的亲人戚友所留下来的史料,比如他的儿子南海十三郎江誉镠、女婿汪希文、孙女江献珠等,将一位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展露于读者面前,使我们第一次认识到江孔殷诗酒美食之外的政治经济江湖,使全书的地位和格调陡然提升。
主编推荐
·周松芳倾情作序
·晚晴末代科举进士江孔殷的传奇一生
·“龙虎斗”创始人,广州一代食神
·“南海十三郎之父”,江式家宴一度引领文化风潮
·当代粤菜之前史,能读出往昔世道人心,可谓妙品。
·下笔翕然,宛如天人俱在,百年时光,潸然而过。
精彩内容
江兰斋农场的四时佳果江孔殷不再担任英美烟公司广州全权代理后,致力建设江兰斋农场。当年,从广州乘广九铁路火车到南岗站,转乘小火车便可抵达萝岗圩。农场位于小火车右边沿线上,从莲潭圩一直伸展到黄竹坑。由黄竹坑一过小河,就是毕村;黄竹坑再下,便是萝岗洞了。
若提荔枝,要算毕村的糯米糍与萝岗洞的桂味。江兰斋农场拥有一个面积甚广、规模宏大的荔枝园,不惜工本种植与施肥,不用便宜的豆肥而用兽肥,长出来的荔枝远胜毕村与萝岗的名产。
蝉鸣树梢,正是荔枝旺季。荔枝是即采即送,一抵广州太史第,便整箩吊入花园内的两口大古井去浸凉。到孩子们放学回家,便可大快朵颐。江献珠说:“江兰斋的桂味,个子比萝岗的要大,外皮绿中带红,红中又有绿。外壳易剥,果肉晶莹通透,啖来阵阵幽香、清甜爽脆。”糯米糍比桂味成熟较迟。时届暑期,小孩们都随长辈去农场度假,等待一年一度赏“露水荔枝”的盛事:“毕村名种糯米糍,被悉心种植在兰斋的荔园中,佳种中之最佳种也。糯米糍比桂味甜而汁多,香味特浓,但肉质较松,一经阳光,糖分稍为变酸,口感的享受大打折扣。先祖认为只有经过夜晚的温凉,糯米糍方能显出其香、甜、鲜、脆的最佳状态。而在晨光熹微下自采自啖沾满了露水的糯米糍,确是一绝。”江孔殷又从增城的挂绿老树,折枝嫁接到几棵桂味树,结出了果,每年都有收获,但产量不多。挂绿荔枝红绿相参,当中有一条绿线经荔枝蒂围绕果身,故有挂绿之称。所以与别不同,在其兼有桂味之清爽、糯米糍之香甜,而肉质特别脆口,是荔枝中的极品。
农场还种植了一些异种荔枝如妃子笑、亚娘鞋等。亚娘鞋身略扁而带心形,恰似一只缠足小脚的红鞋,颜色及样子都十分可爱,不过核很大也不够甜。荔园中还有一棵接驳了8种不同的荔枝树,每种占一桠,分别为三月红、槐枝、黑叶、亚娘鞋、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挂绿。接驳后的荔枝,品质都略逊母树,但因成熟时期各个不同,是上佳的展览品。
江家人夏天结队去农场吃露水荔枝,新年后月夜联袂赏梅。江献珠回忆:梅花比桃花开得较迟,趁着寒假未了,我们又可以跟着大人到农场去。桃花俗艳,无足观赏。梅花冷傲,一轮冷月,照出花海似雪。冷冷的风,送来花香阵阵,众人欲醉,好一个“香雪海”!
因为防盗,农场四处设立哨站。梅林旁有一幢小屋,是看更人的宿舍。祖父诗兴大发时,即席在此吟哦一番。孩子们巴巴盼望锅内的鸡粥快点烧好,祖母们则闲话家常。八祖母多时会静悄悄地提了一壶酒,溜入梅林去。她酒量甚浅,每饮必醉,醉后狂哭狂笑,至颓然倒下为止,扫尽众人兴致。
那时少不更事,只怪八祖母败兴。现在想来,万分同情。八祖母平日不苟言笑,落落寡欢,心底的寂寞无告,惆怅郁闷,就此哭尽笑尽。人道一入豪门深如海,面对一望无际的香雪海,谁又能无动乎中? 江兰斋农场还种有李子、桃子、杏子、橄榄、木瓜、菠萝、柳橙等。“密宗铁禅禅师又送家乡名产夏茅芒树苗给祖父,祖父特辟一个山坡全种夏茅芒。这种芒果细小精致,只有猪腰芒一半的大小,绿色的皮上有一块红斑,悦目可爱。因为皮也可食而带仁面味,又称仁面芒,果肉香甜,就算当时十分名贵的吕宋芒也望尘莫及。”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太史家宴并非只有山珍海味。往往平平无奇的作料,经过恰当而精心的处理,变成了席上珍馐。江献珠说:“我不敢妄言奢食者都不是美食家,但美食家可能不重奢食。我祖父饮誉广州食坛,除太史蛇羹外,其他冠以太史名衔的菜式并不多,也不珍贵,且从未听人提过什么‘太史鲍鱼’或‘太史鱼翅’的。虽然很多金贵海味都是祖父席上的常菜,奇在江家人均处之淡然,在我们心目中的家馔,可能绝不值今日的奢食者一顾,但我们都认为配称美食有余。”礼云子是江孔殷心爱的食物,并非十分贵重,只因季节甚短,稍纵即逝。礼云子其实是小螃蟹(俗称蟛蜞)的卵子,农民从水田中捕捉大批带卵的小螃蟹,把卵洗出,加盐稍腌,盛在瓦盅出售。拱手为礼,是古人见面的礼节,拱手之状恰如小蟛蜞横行,故得名。典故出自《论语》“阳货第十七”之:“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而《广州西关风味趣闻》中说“礼云子”一名的来源:据说广州话“来”与“礼”同音,当蟛蜞卵煮熟时,像一块云彩仿佛从天上飘来,故美其名曰“来云子”。后来有文人厨子上菜牌时,易为“礼云子”。
春末是礼云子的季节,与江孔殷相交甚稔,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朋友会及时大盅大盅地送来。江家每年有一次包礼云子薄饼的聚会。薄饼皮用福建式,从外面买回来的。馅料由大厨师切备,逐样炒好。江孔殷的众妾坐在一起,分工合作,先将薄饼皮在碟上摊平,中间加一撮礼云子,再盖上鸡丝、肉丝、冬菇丝、笋丝、鲜虾肉、蟹肉、蛋皮丝、韭王、芫荽等,包成扁平信封形。之后但交由六婆去煎。煎薄饼要有耐性,火不能猛,油不能多,慢慢煎至两面微黄而皮脆才好,切不能煎焦,坏了颜色及味道。礼云子橙中带红,若隐若现,衬着其他五光十色的馅料,卖相极佳。江家每人两包薄饼,一碗白粥,吃罢一哄而散。而礼云子粉果,只供江孔殷之用。粉果皮薄,晶莹通透,馅料细致,鲜美无伦。
抗战时,江家避难香港,挤住在罗便臣道妙高台一层楼,雇用的厨师亚勋是上班式,每天来煮两顿饭,不留宿。至广州沦陷,水路交通恢复后,仍有人托水客带礼云子赴港送给江孔殷。有一次,江孔殷着亚勋用礼云子炒蛋,端上桌时,江孔殷说蛋太嫩未熟,油又多,要他另炒。不料过犹不及,却炒老了,江孔殷生气至极,炒至第三次方算合格。炒坏了的,江孔殷叫亚勋全用来炒饭,加点葱花。礼云子红得艳,配上黄色的鸡蛋,连白饭也被小粒小粒的礼云子染得通红。虽然每人分尝少许,但江献珠觉得那炒饭的鲜、香、美,毕生难忘。
江献珠曾见江孔殷咏礼云子词,词牌名为“倾杯乐”,兹录如下:炙嗜车熬,酱调尊鲎,人家社日南食。傍海疍户,汐退岸阔,郭索笼长唧。年年细雨微风里,也一行横绝。餐鲜带子,开肉戒,恣啖头陀贪餮。三族醢彭同赤,断骸零胾,唼水乡凫鸭。哭鼎镬残生,黄垆红熟,别尖脐多白。蚁慕羊膻,升平属餍,忍臭防炎热。置坛坫,弋美名(一名礼云子),可无玉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