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弗兰克在一起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9.56
2.3折
¥
42
全新
仅1件
作者朱莉娅·克莱本·约翰逊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41534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30462418
上书时间2024-10-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美)朱莉娅·克莱本·约翰逊曾在《家庭女教师》和《魅力》杂志工作,结婚后与喜剧作家丈夫和两个女儿搬到洛杉矶生活。
《和弗兰克在一起》是朱莉娅的第一部作品,一上市就引起好莱坞众多编剧及导演的高度关注,纷纷向作者邀约影视版权。
目录
序幕
谁是弗兰克
我们的冒险开始了
阿波罗姿态
你对赞德做了什么
雨季过后
火情
内容摘要
隐居十几年的神秘作家米米·班宁终于决定再次出山。为了写好这本“旷世巨作”,她要求出版社派一名助理来帮她打理生活。于是,非名校毕业、理工科出身、好脾气、耐心、年轻而懵懂的爱丽丝来到了位于比弗利山庄的米米家里,既照顾大作家母子的起居,更是督促米米的写作。
米米才华横溢却孤傲不群,弗兰克鬼怪精灵且惊人早慧,还有一名偶尔出入此地的神秘的钢琴教师,让爱丽丝一直好奇他的真实身份。母子俩都离群索居,不与外人来往。天才异禀的弗兰克,更是时常以其惊人之语与出其不意的行为,让爱丽丝尴尬又好笑,应该说,爱丽丝每天大部分的时光,是跟弗兰克一起度过的。一日日的相处,一场场的奇遇,一次次的“惊心动魄”……爱丽丝越来越近地抵达了他人的内心,也渐渐坚定了自己的心意。她终于学会了自在生活的意义。
精彩内容
当时,米米·班宁正在写她久未完成的第二本小说。
艾萨克·瓦格斯问我是否要去加州给米米·班宁打工,他还告诉我:“米米可是个刺儿头啊……”此前数年,我在纽约的那家出版社做艾萨克的助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正是那时,米米出版了轰动文坛的成名作。当时还是晚辈小编辑的瓦格斯先生,从一堆毛遂
自荐的稿子里拣选出了米米·班宁的《投球》,从那时起,他就成了米米·班宁的编辑。不过话说回来,自打第一
部小说以后,米米·班宁就没有更多的稿子给他了。他们二人之间甚至不再有太多的交流。所以在米米·班宁打电话给他的时候,瓦格斯先生同米米·班宁的上一次谈话要
追溯到我出生之前。
“米米正处在紧要关头。她必须写成这本小说,还必须赶快写。”瓦格斯先生解释道,米米需要一名助手,帮她搞定电脑,帮她打理家务,直到书稿完成。“她需要聪明能干的人,能够信赖的人。我想到了你,爱丽丝。”有许多头绪需要消化。《投球》一向是我母亲无以复加的最爱。我闭上眼,可以想象少女时代的她拿着小说不停地翻阅着。那本平装的书在她手里被把玩得太多了,以至于封面磨得非常软,如同布料一般软。泛黄的书页已经变硬了,有些页面缺了三角形的角,那是由于她折叠以后折痕变脆,于是折角脱落了。封底的宣传语是这样写的:作者有惊人天赋,富有绝妙视角的敏感之作;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最强心声。一经上市,就成经典!
广告词下面是一张青年米米·班宁的照片。一头胡萝卜色的短发,一双巧克力色的大眼睛,配着一副男性化的厚重眼镜,一件宽大的羊毛开衫几乎把她吞没了——她看着不像二十出头的青年女子,倒像个青春期将至的豆芽菜小男生穿上了父亲的衣服。我母亲绝对是她的“铁粉”——她上初中期间,每个万圣节都会偷了我外公的羊毛衫和眼镜,这样她就可以扮作米米·班宁的样子去搞恶作剧或请客社交。我猜想,我上初中那会,如果不是父亲不在我们身边了,她恐怕也会偷了父亲的毛衣和眼镜,给我扮上吧。
“哈!”听我讲了我母亲的故事,瓦格斯先生应道,“最搞笑的是,米米当初借了我的眼镜和毛衣才拍成了那张照片,当时替她备下的时髦衣服,她一件也不喜欢。她对那位发型师兼化妆师说,给她来个贴着头皮的寸头就好。发型师对她说:‘你想要的是个小妖精造型?’米米说:‘不,我想要的是个作家该有的形象,而不是那种被选出来给同学聚会当主持人的女孩子,她们只能用来陪衬舞会女王,让女王显得更漂亮。’后来我告诉她我很喜欢那张照片,米米说:‘你知道谁会讨厌它?我母亲。我觉得最得意的就是这个。”’“她母亲讨厌这张照片?”“我认为她妈妈从来就没见过照片。”瓦格斯先生说着,一边划拉着下巴上的胡子茬,一边望着窗外。“听着
,你妈妈的这些事一点儿也别告诉米米。她同‘粉丝’之间的关系挺复杂的。她和她母亲的关系也很复杂。我猜想她有时候会希望自己压根没有写过那本小说。说到这儿我想起来了——我有没有告诉你米米现在有一个小孩了,名叫弗兰克?我首先听说的是他的事情。想想看。”我在机场书店买了最新版的《投球》,打算在去加州的飞机上重读一次。这一版的序言里,学者们用许多理论解释这位“一代人最强心声”的作家为何会沉寂多年——米米·班宁讨厌写作;她爱写作,讨厌评论家;骤享大名,太突然、太多泡沫,于是感到窒息,乃至不愿再动笔;她已经暗藏了宝藏一般的书稿,打算死后再出版,到时候就不用在意别人怎么想了;从最开始就没写过书——其实是她那位已经过世的、天才的哥哥写的,是他超长版的自杀记录。
她独自抚养一个神秘的小孩?这不是自愿的选择。
我还在书店买了一本笔记本。没有太多供选择的样式,所以我只能将就选了一本粉色的,封面印着独角兽,还有一包蜡笔,用尼龙搭扣粘在一侧。我却把蜡笔留在机场起飞大厅的座椅上,也不知道是哪个小孩捡着了。“谁是弗兰克?”候机的时候,我在第一页的顶端写了这一行字。
话说到这里,谁又是米米·班宁?她的名字和她的书一样虚幻。瓦格斯先生告诉我,米米·吉莱斯皮是她成名前使用的名字,当初出版社认为它不够庄严,于是她凭空想出了“米米·班宁”,这是个性别模糊的名字,更适用于某位银行总裁,而不是大学的辍学生。书出版了,随即畅销,“米米·吉莱斯皮”就彻底消失了。唯独瓦格斯先生还记得它,也记得她成名以前的样子。
P5-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