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诗白选集.第三卷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刘诗白选集.第三卷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92.77 4.7折 19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诗白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25836

出版时间2022-0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31398843

上书时间2024-10-14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诗白,理论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经济学家》杂志主编,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1993—1997年)。

目录
论文
怎样理解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平心先生《四论生产力性质》中一些问题的商榷
谈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略谈按劳分配
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一点意见
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关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论社会必要劳动——兼答寒苇同志
以农业为基础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工业发展的康庄大道
试论社会主义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形式
全面地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
  ——有关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若干问题
增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材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
经济科学必须加强数量分析
政治经济学需要数量分析
再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精神生产的研究
中国经济学构建的若干问题
立足新实践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在高校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经济理论要适应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局限性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走向21世纪新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之我见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需要加强理论创新
发掘中国智慧,搞好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特征
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征
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关于生产劳动的几个问题
生产劳动的多种形式
关于物质利益问题
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物质富裕
《政治经济学》序言
《高级政治经济学》序言
主 编
《社会主义经济学原论》
前 言
第一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和完善
第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意识的培育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条件的确立

内容摘要
 本书为“刘诗白选集”丛书的第三卷《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收录论文22篇,下册收录文章16篇、节选著作1部,研究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比如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形式、构建中国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等。在本书中,刘诗白先生对社会主义生产、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生产劳动的形式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对21世纪中国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有价值的前瞻性看法,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精彩内容
 怎样理解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平心先生《四论生产力性质》中一些问题的商榷平心先生一年来连续发表了论生产力性质的文章多篇,提出了许多值得商榷的论点,本文仅拟就平心先生在《四论生产力性质》(《学术月刊》1960年第3期)及其他文章中所提出的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性质及其产生的论点,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神状态是不是上层建筑?
平心先生所提出的生产力具有社会属性的基本立足点,在于:(1)认为劳动者的精神状态(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的生产兴趣,积极性与创造性)是生产力的人的因素的重要内涵;(2)认为劳动者的积极a原载《光明日报》1960年5月16日。
性与创造性这一精神状态是“发自劳动者自身”。它既不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也不是生产关系的产物。换言之,是生产力所固有的东西。
平心先生更明白地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样的精神状态,比之于“婴儿的啼笑,病人的哭喊”,都不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平心先生对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神状态的产生及其性质的论点,是我不能同意的。
人的劳动乃是一种有思想意识指导的活动,人在不同性质的劳动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精神状态,如人们对劳动是积极热情,还是消极冷漠;是对劳动饶有兴趣,还是视为悲苦的重负;是自觉地从事劳动,还是不甘愿地、勉强地从事劳动等。无疑,劳动者的这一精神状态,对于生
产力的状况与发展,是有重要影响的。
但是怎样来认识劳动者这一精神状态呢?平心先生说:“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他们的肉体活动是分不开的。没有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便有充沛的体力,有一定的劳动技
能与劳动经验,有齐备的生产资料,也不能进行任何生产。”照平心先生看来,这一精神状态固然是人与自然斗争过程(生产过程)中,从劳动者“自身发生的”。平心先生反对将这种精神状态列为上层建筑,而认为它是任何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必要的、共通的精神属性(如平心先生举出的语言、喜怒哀乐等一样)。
平心先生脱离了社会经济基础来考察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精神状态的观点,不能认为是正确的。谁都知道,人类的生产一开始就是社会的生产,人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同时,也就与其他的社会成员发生关系,因而是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而人们的意识(包括他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乃是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的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