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异斋集李刚己集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67.85
5.7折
¥
11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于广杰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76150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9元
货号31075641
上书时间2024-10-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商品简介
赵衡(1865-1928)字湘帆,河北冀州(今冀州)人。光绪举人,受业桐城派名家吴汝纶、贺涛、王树楠之门。徐世昌任民国总统,赵衡为掌书记。著《叙异斋文集》八卷,民国二十一年刻本。李刚己(1873-1914),字刚己,直隶南宫人。光绪进士,为吴汝纶、贺涛门生。官大同知府。有《李刚己先生遗集》五卷,民国六年刊本。此书收《叙异斋文集》八卷、《李刚己先生遗集》诗文部分共为一书。在点校基础上,辑录遗佚诗文、研究资料汇编,形成二人诗文集完备精校之本。
作者简介
于广杰,1982年生,河北沧州人,文学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河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词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文艺思想史、词曲学研究。
目录
叙异斋集
目录
序
卷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附录一 赵衡诗文辑佚
附录二 赵衡研究资料汇编
李刚己集
目录
李刚己先生遗集序
卷一 诗(附词四首)
卷二 文(附函牍二十篇)
原书附录
附录一 李刚己研究资料汇编
附录二 李刚己的诗文创作与文学思想
内容摘要
《叙异斋集》收赵衡古文八卷,内容包括史论、书后、碑传、寿序等。赵衡(1865—1928),字湘帆,直隶冀州(今河北衡水市冀
州区)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师从吴汝纶、贺涛习诗古文,与李刚己、吴闿生诸人继承桐城派衣钵,是晚清民国桐城派莲池文系的重要人物。长于史学,其史论受进化论史观的影响,多能以西学为参照,阐发传统政治制度的弊端。
其文集有北新书局光绪三十
四年(1908)《叙异斋文草》(三卷)铅印本,民国二十一年(1932)徐世昌在三卷本基础上,搜集遗佚,刊成《叙异斋文集》八卷。本次整理即以徐刻本为底本,校以别出之文。又搜集赵衡诗歌三十余首,辑录研究资料多则,附入集中。
《李刚己集》收李刚己诗一卷(附词四首),文、
函牍合为一卷。李刚己(1873—1914),字刚己,直隶南宫(今河北南宫市
)人。光绪甲午(1894)进士,从吴汝纶于莲池书院受桐城古文法,诗歌得到范当世真传,与吴闽生等人唱和交游,是近代诗坛“河北派”诗人群体的健将。李刚己作品尝由其子李葆光辑成《李刚己先生遗集》五卷,民国六年(1917)刊于北京。本次整理即以此为底本,除刊落《西教纪略》三卷外,目次顺序不变。诗歌部分校以吴闾生《晚清四十家诗钞》《吴门弟子集》收录的李刚己诗歌,补入原集未收的诗歌多首,并移录了诗中所引的诸家评论。且辑录研究资料若干则,附于卷末,以为读者知人论世之助。
精彩内容
卷一
书《新史·死节传》后《死节传》为王彦章作也。彦章《画像记》欧公之推崇之者已不遗余力,乃复为立一《死节传》以表异之,裴约、刘仁赡附之传耳。
欧公于五代之时,所膺者王朴与彦章二人。彦章事梁,称智勇,卒以节死,尤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余独念自古谓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而怪五代之可称者何少,仅有之矣,乃一
出于武夫战卒。而当时之被儒服儒冠,学圣贤之学者,顾食人之禄,视易君代国若今之更守令然者,绝不以为怪,非惟不以为怪,而且以为荣者,所至皆是也。昔者,余尝怪庄周、韩非、司马迁、班固诸人所为书,往往
以侠武与儒文并称,而历古治平之世,又或糜生人之粟
豢养武夫,文书之不省,会计之不知,无功而食禄。以谓治国、治人有儒臣为之足矣,奚用是行行为?及观于列国兵争之会,变起仓皇,干戈四出,辇七尺之躯,提一旅之卒,急国之难,义不反顾,履锋冒刃,身与士卒驰骋于矢石之间。大者削平患难、立功业,小者至死不屈。其卓然不没者,乃在此而不在彼。此何怪史迁作传,退儒士而进游侠哉!
夫死一也,血气之物类不能长存而不敝也。值必死之事,死而千古,儒者知之明,又大过于武夫之愚也。
乃去之惟恐不远,而惟恐不速,岂其不顾人之诟厉哉?
利欲焚其中,而所学所习,复有以佐其趋避之具,而为之解免。大行已亏,亦自审为人所不容,乃扳援往昔,举古人之事之近乎是者,比附焉以欺己而欺人,人见古人之尝有是也,亦遂信而不怪,乐为播扬。至传习之久,群相矜为模棱之行,风俗既成,势遂重而不可返。吾观于冯道所自述,盖不能不为彦章诸人悲也。
世衰久矣,以冯道之历相十君四姓,浮沉取容,当世之士,皆喜称誉,仰为元老。其死也,至叹赏以为与孔子同寿。五代之人即甚无廉耻,其称冯道不应至是,岂非以其文学哉?以文学之故,不顾其人之行,无贤否概为延誉,无惑乎终五代之时而武夫全节之士不出于儒臣,而出于武夫全节之士亦只王彦章等三人而已也。岂
不悲哉!岂不悲哉!(吴先生云:气体闳放,于集中别成一格。其醇而后肆,时乎?贺先生去:脱去羁络,绝尘而奔,其议论偏挚不平,尤为古文胜境。此等文字近今罕见。)书《史记·赵世家》后赵鞅梦之帝所,寤言其事,后皆验。某日:此惑人之计也。赵氏与范中行氏迭主晋政,势力均敌,固无必胜之券也,造为怪异以神其事。自古豪杰举事非常,惧己之不能以取信于人,而人之必不服从己也,辄托于神以示威。陈涉、吴广之反秦也,假鱼书狐鸣以威众;汉高祖则卜之蛇母。世之论者信高祖而以涉、广为伪,事后胜败之智耳。当夫烹鱼得书,篝火祠中,人之严惮涉、广,盖与高祖无异。老妪夜哭,吾固亦以为高祖伪也
。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始为之说者谁哉?古之治天下者,知治天下之道不可以明示人也,于是创为幼眇之谈,以与天下从事于恍恍惚惚之中。郊祭天,社祭地,柴望山川,凡人日用之物,耳目不及之地,罔弗名以命之,仪以崇之,俾天下咸知敬畏,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礼之所不能制,乐之所不能化,以鬼神愚天下,而天下治。岂非以其不可知哉?赵鞅、涉、广、
汉高之徒,知其然也,遂窃之以擅乱,托之冥冥,索之杳杳,水火木石之妖,皆援以为兆,以为是固天之所授也。天授之人,无如天何,人莫由发其覆也,亦遂信之不疑,而群然附之。幸而事中后,则传以为谶。所谓力足者取乎人,力不足者取乎神也。取乎人者,舍尧舜吾未之见;取乎神,自周初而已然矣。白鱼跃入舟中,火自上复于下流为乌,物之适
然,于人何涉?而武王且援以为征,又况其下焉者乎!
赵鞅以熊照为范中行氏,射之皆死,犹言攻之皆克耳。
其为惑人而无疑。
P12-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