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知识演化史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73.8
5.2折
¥
142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著 者:[德]于尔根·雷恩Jürgen Renn 译 者:朱丹琼
出版社九州
ISBN9787522525013
出版时间2023-10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42元
货号31950091
上书时间2024-10-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于尔根·雷恩(JürgenRenn),生于1956年,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人文社科部主任,马普科学史研究所、马普地球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名誉教授,欧洲科学史学会古斯塔夫·诺伊恩施万德奖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史(英文)》期刊主编之一。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理学史、历史认识论。国内已引进著作有《相对论之路》(合著,2019)、《站在巨人与矮子肩上: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2009)等。
译者简介朱丹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科学哲学、生态哲学、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译著有《环境正义论》《现代环境主义导论》《绿色政治论》等,主持中国MOOC《环境伦理学》。
目录
简 目
推荐序? / Ⅰ
中文版序? / Ⅳ
本书的故事? / Ⅵ
第一部分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知识?
第一章 人类世的科学史? / 3
第二章 人类知识历史理论的要素? / 27
第二部分 知识结构如何变化
第三章 抽象与表征的历史性质? / 43
第四章 知识系统中的结构性变化? / 76
第五章 作用中的外部表征? / 102
第六章 作用中的心智模型? / 118
第七章 科学革命的本质? / 135
第三部分 知识结构与社会如何相互影响
第八章 知识经济? / 167
第九章 实践知识的经济? / 196
第十章 历史上的知识经济? / 218
第四部分 知识如何传播
第十一章 历史上的知识全球化? / 281
第十二章 自然科学的多种渊源? / 318
第十三章 认知网络? / 341
第五部分 我们的未来依赖何种知识
第十四章 认知演化? / 365
第十五章 “出全新世记”? / 401
第十六章 面向人类世的知识? / 426
第十七章 科学与人类的挑战? / 462
术语汇编? / 472
注? 释? / 498
参考文献? / 544
出版后记? / 617
目 录
推荐序? / Ⅰ
中文版序? / Ⅳ
本书的故事? / Ⅵ
一项长期研究项目及其根源? / Ⅵ
研究的两大轴线? / Ⅶ
力学思想史? / Ⅷ
知识史的纵向研究? / Ⅹ
知识流通研究? / Ⅺ
知识的更广阔背景? / Ⅻ
走向知识的历史理论? / ⅩⅢ
致 谢? / ⅩⅤ
第一部分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知识?
第一章 人类世的科学史? / 3
暴风雨? / 3
谁在破坏我们的地球?? / 7
作为知识问题的世界? / 10
在科学史与知识史之间? / 13
作为勾勒姆的科学? / 18
知识如何演化?? / 19
进化论的启发作用? / 22
《科学革命的结构》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 24
全球学习过程?? / 25
第二章 人类知识历史理论的要素? / 27
本书的框架? / 28
知识结构如何变化? / 28
知识结构与社会如何相互影响? / 33
知识如何传播? / 34
我们的未来依赖何种知识? / 36
第二部分 知识结构如何变化
第三章 抽象与表征的历史性质? / 43
抽象的力量? / 44
哲学上的挣扎? / 46
心理学的视角? / 49
皮亚杰的抽象概念? / 51
社会实践中抽象的根源? / 54
作为物质实践的行动? / 56
知识之物质体现的作用? / 59
从发生认识论到历史认识论? / 67
历史语境中的社会认知? / 70
外部表征的生成性歧义? / 72
谁抽象地思考?? / 73
知识的三个维度? / 74
第四章 知识系统中的结构性变化? / 76
知识系统及其架构? / 77
认知科学的作用与达尔文的榜样? / 81
心智模型? / 85
一个儿童故事? / 86
默认设置? / 88
科学思维中的心智模型? / 90
知识系统如何演变?? / 92
变革的诱因? / 93
知识重组? / 98
第五章 作用中的外部表征? / 102
算术的出现? / 103
文字的出现? / 111
化学式的出现? / 112
变化的图形表征? / 114
第六章 作用中的心智模型? / 118
力学知识的分期? / 118
力学知识的类型? / 120
理论力学知识的挑战? / 124
调整直觉物理学的心智模型? / 125
作为共享知识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 126
近代早期技术的挑战性对象? / 127
知识重组带来经典物理学的出现? / 128
第七章 科学革命的本质? / 135
哥白尼革命? / 137
化学革命? / 140
达尔文革命? / 142
经典物理学的边界问题? / 144
探索经典物理学的视域? / 145
知识孤岛的出现? / 147
狭义相对论的出现? / 148
为新理论建造母体? / 150
万有引力成为进一步变革的诱因? / 153
爱因斯坦的等效原理? / 154
数学表征 vs 物理解释? / 156
过渡性综合? / 158
知识整合的漫长过程? / 158
第三部分 知识结构与社会如何相互影响
第八章 知识经济? / 167
社会中的知识? / 168
作为边界问题的实践? / 169
人类学界域? / 170
社会制度? / 173
制度与知识? / 174
什么是知识经济?? / 175
知识传播过程? / 176
外部表征与知识经济? / 178
规范性系统? / 182
相互限制的僵局? / 183
社会制度的物质体现? / 185
症候性后果? / 189
第九章 实践知识的经济? / 196
建筑的知识经济? / 197
建筑知识的表征? / 199
管理与表征? / 200
建筑学作为一门职业的兴起? / 200
形成平台? / 201
作为外部表征的标准建筑? / 204
作为集体实验的建筑? / 206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宏伟穹顶? / 209
第十章 历史上的知识经济? / 218
无文字社会的知识经济? / 219
早期文字社会的知识经济? / 224
美索不达米亚的例子? / 226
宗教框架下的知识生产? / 230
从宗教的知识生产到哲学的知识生产? / 235
经验知识的生产? / 238
科学技术专家? / 240
印刷革命? / 241
知识资源的整合? / 244
近代早期的知识社会? / 245
工业化时代的知识生产? / 253
第二次工业革命? / 257
作为知识经济催化剂的战争? / 261
大科学? / 263
电子学的变革力量? / 264
科学生产力的衡量问题? / 267
新学科的兴起? / 268
挑战科学的权威? / 275
学术资本主义? / 276
第四部分 知识如何传播
第十一章 历史上的知识全球化? / 281
需要一个全球的视角? / 282
近期的科学全球化? / 285
全球化的矛盾方面? / 289
知识在全球化中的作用? / 291
古代全球化及其沉积物? / 294
传播过程的动力学? / 298
作为近代早期科学涌现之条件的全球化? / 302
作为文化折射结果的希腊科学? / 304
希腊科学的复兴? / 305
翻译网络? / 310
伊比利亚全球化? / 312
第十二章 自然科学的多种渊源? / 318
需要一个进化的视角? / 318
希腊和中国关于力学的早期文献? / 323
欧洲科学向中国的传播? / 331
殖民时代的传播? / 339
第十三章 认知网络? / 341
社会网络分析? / 341
认知网络的三个维度? / 346
作为网络现象的希腊科学? / 349
中世纪的知识网络? / 351
《天球论》的启发性例子? / 353
广义相对论的认知共同体? / 356
历史网络分析? / 361
第五部分 我们的未来依赖何种知识
第十四章 认知演化? / 365
科学变得关乎存在? / 365
扩展演化? / 370
技术演化? / 374
空间简史? / 378
人类语言的出现? / 384
新石器革命? / 393
第十五章 “出全新世记”? / 401
全新世泡泡? / 401
人类世始于何时?? / 405
氮史话? / 413
意外后果的威胁? / 419
第十六章 面向人类世的知识? / 426
人类在人类世中的地位? / 426
动 圈? / 431
缺失的知识? / 434
地方性知识的脆弱力量? / 435
暗知识? / 443
数字化、智能系统和数据资本主义? / 449
迈向知识之网? / 457
第十七章 科学与人类的挑战? / 462
术语汇编? / 472
注? 释? / 498
参考文献? / 544
出版后记? / 617
内容摘要
雷恩教授分别考察了文字的演变、科学在古代世界的出现、近代早期的科学革命、知识的全球化、工业化等重大历史事件,最终在更广泛的知识史中重新构建了科学技术史。其研究方法借鉴了进化生物学、认知科学的相关成果,也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的视角,又通过力学、化学、地质、农业等方面的具体例子,将多项具体研究整合进了一个大框架内。因此,本书不只是一种通俗意义上对科学的“文化史”叙事,更是通过专业、清晰、严谨的方式,对自然科学各专业领域内的具体研究进行的深入分析。科学被置入更广泛的人类知识背景,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
针对当前的“人类世”地质年代及其带来的多重挑战,本书还在最后部分提出了一个切实而饱含希望的建议:如果我们能够基于新兴的社会网络分析,更充分和完善地利用互联网,构建一个全人类共同的“认知之网”,也许,人类自身及其文化将最终得以长久存续。
主编推荐
《科学革命的结构》问世已有半个多世纪,科学发展的“范式转换”模型深入人心。
但是,在小范围的科学共同体之外,象牙塔里的知识与更广泛的社会大众是否还有更多关联?
科学知识是否应承担道德责任?
自然科学只起源于西方吗?
雷恩教授用他扎实构建起来的崭新框架,为我们呈现了一份知识事关人类生存的全球图景。在“人类世”时代,我们专享能做的就是努力与技术力量和谐共存;我们急需为科学做的,就是在名目繁多的政策、制度、组织中,寻找那类真正能为科学发展助力、与环境契合、与人类及其文明长久延续的目标相适应的制度,并让它们获得切实的发展。
而只有将我们自身暴露于各种风险和挑战中,重视地方性知识的创造性,尊重每一个体的能动性,让世界网络更可交互,我们也许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93幅生动插图,与正文论述相互映照
*18个解释框,细节知识拓展内容丰富
*书后附带术语汇编
精彩内容
正文赏读本书的故事只有我们中的某些人,敢于冒着自己被看作愚蠢之人的风险,去大胆地尝试总结那些事实和理论(即便其中不乏第二手或者不完备的知识),我们才有可能摆脱这种困境,从而避免永远失去真正的目标。
——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一项长期研究项目及其根源本书的时间跨度从人类思想起源开始,直到人类世(Anthropocene)的现代挑战。在此,人类世被定义为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造成深刻而持久影响的新地质时代。因此,人类世既是知识史的终极背景,也是从全球角度研究文化演化的自然尽头。在这一视野下,我试图将多种历史和地理视野结合在一起。本书既探讨了知识演化的长线方面,又剖析了将我们带入人类世的知识发展的急剧变化。
本书的写作基础为1994年以来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fortheHistoryofScience,后文简称马普科学史研究所)从事的研究。我与同事们的研究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将科学史作为更大的人类知识史的一部分。即便在关注现代科学的转折点时,我们也一直强调实践知识和历史连续性的作用。我们的调查包括跨文化比较,尤其是在西方科学、中国科学和伊斯兰科学之间进行比较,也包括一项关于历史上的知识全球化的研究计划。
本书的研究基础一直以来(并将继续)是共同努力的结果。它诞生于历史认识论—也被理解为知识的历史理论—的概念框架,以戴培德(PeterDamerow)与沃尔夫冈·勒菲弗(WolfgangLefèvre)关于科学与人类劳动和社会组织的关系的早期工作为基础,并在此后由戴培德、彼得·麦克劳克林(PeterMcLaughlin)与吉迪恩·弗罗伊登塔尔(GideonFreudenthal)做出发展。沃尔夫冈·勒菲弗、克劳斯·海因里希(KlausHeinrich)和耶胡达·埃尔卡纳(YehudaElkana)不仅教会我在最广阔的人类历史背景下思考科学,也让我学会批判性地重新思考科学承诺的启蒙理想及其对人类自我意识做出贡献的潜力。
当前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戴培德,尤其是他的思想、他在我们研究团队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我们30多年来的友谊与合作。本书也建基于他1996年的著作《抽象与表征》(AbstractionandRepresentation)中整合的基本理论洞见(来自哲学、教育研究、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我也使用了一些我们合作的力学史著作中的材料,该书因他于2011年过早辞世而未能完成。
研究的两大轴线我们在马普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主要围绕两大轴线:知识的长期传播与转化,以及知识转移并全球化的过程。我认为,这两个方面对于理解我们如何进入人类世时代都至关重要。这两方面也揭示了长期以来被人们低估的知识演化的模式,尽管它们与应对人类世时代的挑战完全相关。因此,这两方面都会在本书的结构中得到反映。
传统上,科学技术史重视创新,而轻视知识的传播、转化和转移。但是,通常却是那些最不引人注目的知识成就了最著名的发现和发明。这些知识中的一部分通常在基本变化的各个阶段中持续很长时间,表现出惊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同样,自人类文化诞生以来,知识在文化之间的转移和转化塑造了技术和科学成就,在仅仅关注明显的汇合点时,这种情况很容易遭到忽视。
在历史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尝试建立一种理论语言,以帮助我们描述所有这些发展和传播过程,无论其类型还是媒介。为此,我们既借鉴了一些历史学科(如考古学、政治和经济史、科学技术史、艺术和宗教史等),也借鉴了哲学认识论、认知科学、社会和行为科学等学科的见解,尤其是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人类学。
一个人如何才能够应付这一雄心勃勃且全面的研究计划,并且展示其结果呢?早在1994年,我们就决定尝试一种方法,类似于生物学家通过关注单一模式生物[例如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来理解一般生物学模式的尝试,或者类似于电影制片人将一部包含众多紧密交织的叙事线索的复杂小说,简化成电影剧本的改编策略:减少角色和叙事层次的数量,并集中于一些精心挑选的关键人物和主题。当然,在我们的背景下,这不是选择戏剧人物的问题,而是专注于特定线索和领域的问题,这些线索和领域会看起来特别适合用于研究知识的长期发展和全球性转化。
力学思想史我们致力研究的一条叙事线索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力学史。我的意思不是作为一门特定学科的力学史,而是力学知识的历史:从重力和压力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中基本且直觉性的知识,到在使用仪器和工具的经验中获得的实践知识,再到书面文本中记录的理论形式的知识。力学知识的历史从前人类的起源——通过实践经验、自然哲学和经典力学的悠久传统——延伸至科学的最新成就,包括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力学知识的另一个显著且相关的特征在于,它不是西方传统的专有自夸,而是也在其他文化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蓬勃发展。
基于所有这些原因,我们在大约25年前决定将力学知识作为我们部门在马普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计划的重点。我们更宏大的目标,是探讨知识和人类思维的历史理论的可能性。事实证明,选择力学知识是个幸运的决定,这也是因为它鼓励我们与佛罗伦萨伽利略博物馆、其富有魅力的馆长保罗·加卢齐(PaoloGalluzzi)以及他的团队进行长期合作。
我们的具体研究致力于从古代到现代科学中的特定时间段;也致力于不同程度的力学知识,从简单机械的使用到高度抽象理论的形成。按照计划,这项研究不仅要涵盖欧洲传统,也要涵盖中国和伊斯兰世界的发展。
本书并未特别关注个人发现和成就,而是关注更广泛的社会过程。正是这些社会过程使力学知识得以传播、积累和创新,造成力学知识的丢失,也造成力学知识的认知和社会结构在过去数千年中经历急剧的变化。其中许多研究结果已在专门研究中发表,在这些专门研究中,我们将新方法应用于历史资料。在此,我以这些研究结果为背景勾勒出一个总体框架,该框架可能会有益于知识史的未来研究。
我首先与戴培德、吉迪恩·弗罗伊登塔尔、彼得·麦克劳克林一起分析了经典力学的出现,以便对自然科学中的概念转变建立理解。这项工作对我们的进一步研究起到了指导作用。该成果于1991年在我们合著的著作《探索前经典力学的限度》(ExploringtheLimitsofPreclassicalMechanics)中首次发表。我们创造了“前经典力学”(preclassicalmechanics)一词,以描述近代早期(大约1500年至1800年)较长的中间阶段。在这一时期,数百年来塑造了人们对自然世界思考的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转变为了经典力学,不是通过“科学革命”,而是通过在全新社会环境中整合实践知识的概念重组过程。
我们最初集中于主要人物,比如伽利略和笛卡尔,以及一些关键主题,例如自由落体定律和抛体运动。后来,约亨·比特纳(JochenBüttner)、马深孟(MatthiasSchemmel)和马泰奥·瓦莱里亚尼(MatteoValleriani)大大扩展了这一研究,不仅通过进一步的个案研究,而且通过基本的认识论贡献,例如挑战性对象(challengingobjects)、共享知识(sharedknowledge)以及实践知识的结构(thestructureofpracticalknowledge)等概念。这些概念成为本书的基石。近代早期科学的广阔背景也成为与其他同事进行合作的主题,尤其是里夫卡·费尔德海(RivkaFeldhay)和彼得罗·奥莫代奥(PietroOmodeo)。我们的这些合作得到了德国—以色列科学研究与发展基金会(GIF)以及洪堡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的合作研究中心644和980项目的支持。合作研究的成果发表在一系列专门研究力学的历史认识论的著作中。
在近代早期科学之后,现代物理学的出现成为我们研究知识史上的转变的中心主题。我们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上的工作为重点。之后,我们又以同样的重视程度致力于量子物理学的历史,这是现代物理学的另一支柱。在现代物理学的兴起中,若要对这一部分形成更深入的了解,就必须超越爱因斯坦的个人成就;我们必须考虑从经典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的变革所涉及的更广泛的知识系统,包括科学的学科化组织、科学与当代技术知识的关系、科学发生于其中的工业和社会环境、其他科学家的工作,以及这一变革本身只能被理解为某个长期发展——这一发展并未因几篇开创性理论论文的发表而完成——的一部分。
爱因斯坦著作的研究者,除了作为顾问的戴培德之外,还包括米歇尔·詹森(MichelJanssen)、约翰·诺顿(JohnNorton)、蒂尔曼·绍尔(TilmanSauer)和约翰·施塔赫尔(JohnStachel),他们不仅关切该项目的历史方面,而且也关切项目的意义,即对于知识转化过程的一般理解。对于爱因斯坦同时代的其他科学家的研究则是与利奥·科里(LeoCorry)和马深孟等人一起完成的。我们研究团队中的朱塞佩·卡斯塔涅蒂(GiuseppeCastagnetti)和米莱娜·瓦泽克(MilenaWazeck)则研究了相对论出现的文化背景。之后,关于相对论历史的研究由亚历山大·布鲁姆(AlexanderBlum)、奥拉夫·恩格勒(OlafEngler)、让·艾森施泰特(JeanEisenstaedt)、哈诺赫·古特弗罗因德(HanochGutfreund)、罗伯托·拉利(RobertoLalli)、罗伯特·里纳谢维奇(RobertRynasiewicz)和马深孟等人合作进行。在本书中,我会大量使用这些研究。
知识史的纵向研究然而,本书所依赖的研究并不仅限于力学。沃尔夫冈·勒菲弗对达尔文进化论历史的研究,以及厄休拉·克莱因(UrsulaKlein)对化学史的研究——尤其是实践知识领域中现代化学的起源,以及化学式作为“书面工具”(papertools)用于科学知识的转化——都提供了重要素材。克莱因对科学与工业革命之间关系的洞察[尤其是“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和混合型专家的作用],以及沃尔夫冈·勒菲弗和马泰奥·瓦莱里亚尼的贡献,极大地帮助我们理解了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社会前提和可能影响。
在更广泛的集体研究范围内,我们还进行了另外两项主要的纵向研究:一项关于空间的历史认识论,另一项关于建筑的认知历史,即建筑成就背后的知识史。在TOPOI卓越集群(TOPOIExcellenceCluster)框架内,一个由马深孟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了在空间知识从早期认知到现代科学的历史发展中,体验与反思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项系统性纵向研究致力于从新石器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建筑的认知历史。该研究基于与另一家马普研究所的合作,即由威廉·奥斯图斯(WilhelmOsthues)和赫尔曼·施利姆(HermannSchlimme)领导的罗马赫齐亚纳图书馆(BibliothecaHertziana)。
知识流通研究我们在关于知识全球化及其后果的研究项目中,研究了跨文化的知识转移和传播过程。在与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网络共同研究知识全球化过程的同时,我们开发出一种分类法,用于系统分析知识转移和转化的历史过程。这个项目是与戴培德、科斯塔斯·加夫罗格鲁(KostasGavroglu)、格尔德·格拉斯霍夫(GerdGra?hoff)、马尔科姆·海曼(MalcolmHym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