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精装版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09.06
6.5折
¥
16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冯友兰 后浪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18852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31035988
上书时间2024-10-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1919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出版,但只有上半部。1934年,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出版,这部书承前启后,用更详实的史料和更系统、现代的研究方法奠定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本框架,成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畅销近百年的哲学经典,陈寅恪、金岳霖等倾力推荐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出版已近百年,但它依然是各大高校学生的必读教材,也是广大读者了解中国哲学的经典著作。陈寅恪、金岳霖等哲学大家也都倾力推荐。
◎汇通古今,融贯中西,以现代眼光重构中国哲学冯友兰从北大哲学门毕业后,又赴美师从杜威。站在中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他用西方的哲学概念、系统地运用新方法来重构中国哲学,从孔子到康有为,架构起中国两千多年来清晰的中国哲学发展脉络,把中国几千年来伟大的思想展现于世。
◎逐字核查引文,新增校勘表、人名译名对照表《中国哲学史》曾出版多次,本次再版,我们以商务印书馆1947年修订版作为参考底本,逐字核查引文,并增加校勘表、人名译名对照表,尽量呈现冯先生著作原貌。
目录
目 录
第一篇?子学时代
第一章?绪论 3
一、哲学之内容3
二、哲学之方法4
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5
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6
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6
六、哲学之统一8
七、哲学与哲学家9
八、历史与哲学史10
九、历史与写的历史11
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13
十一、历史是进步的13
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15
第二章?泛论子学时代 17
一、子学时代之开始17
二、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18
三、子学时代之终结23
四、古代大过渡时期之终结24
五、古代著述体裁25
第三章?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27
一、鬼神27
二、术数29
三、天32
四、一部分人较开明之思想33
五、人之发现34
第四章?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41
一、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42
二、孔子对于传统的制度及信仰之态度48
三、正名主义51
四、孔子以述为作55
五、直、仁、忠、恕57
六、义利及性63
第五章?墨子及前期墨家65
一、关于墨子之考证65
二、《经》《经说》及《大取》《小取》六篇之时代67
三、墨者为一有组织之团体68
四、墨子哲学为功利主义70
五、何为人民之大利72
六、兼爱75
七、宗教的制裁78
八、政治的制裁81
九、余论83
第六章?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85
一、孟子之抱负及其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85
二、孟子对于周制之态度86
三、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及经济制度88
四、性善94
五、孟子反功利99
六、天、性及浩然之气100
第七章?战国时之“百家之学” 103
一、杨朱及道家之初起104
二、陈仲子111
三、许行、陈相112
四、告子及其他人性论者112
五、尹文、宋114
六、彭蒙、田骈、慎到118
七、驺衍及其他阴阳五行家言123
第八章?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129
一、老聃与李耳129
二、《老》学与庄学 131
三、楚人精神133
四、道、德134
五、对于事物之观察137
六、处世之方139
七、政治及社会哲学141
八、《老子》对于欲及知之态度143
九、理想的人格及理想的社会145
第九章?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147
一、辩者学说之大体倾向147
二、惠施与庄子149
三、《天下篇》所述惠施学说十事151
四、惠施与庄子之不同154
五、公孙龙之“白马论” 156
六、公孙龙所谓“指”之意义157
七、公孙龙之“坚白论”158
八、公孙龙之“指物论” 160
九、公孙龙之“通变论” 161
十、“合同异”与“离坚白”163
十一、《天下篇》所述辩者学说二十一事164
十二、感觉与理智167
第十章?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169
一、庄子与楚人精神169
二、道、德、天170
三、变之哲学172
四、何为幸福173
五、自由与平等176
六、死与不死179
七、纯粹经验之世界182
八、绝对的逍遥184
九、庄学与杨朱之比较186
第十一章? 《墨经》及后期墨家187
一、战国时墨家之情形187
二、《墨经》中之功利主义188
三、论知识191
四、论“辩” 196
五、《墨经》中“同异之辩”200
六、《墨经》中“坚白之辩”202
七、《墨经》对于其他辩者之辩论205
八、《墨经》对于兼爱之说之辩护207
九、对于当时其余诸家之辩论208
第十二章?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学213
一、荀子之为学213
二、荀子对于孔子、孟子之意见214
三、荀子对于周制之意见215
四、天及性217
五、荀子之心理学219
六、社会国家之起源 222
七、礼论、乐论224
八、王霸225
九、正名227
第十三章?韩非及其他法家235
一、法家之学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之趋势235
二、法家之历史观238
三、法家之三派238
四、三派与韩非239
五、法之重要240
六、正名实242
七、严赏罚243
八、性恶244
九、无为247
十、法家与当时贵族249
第十四章?秦汉之际之儒家251
一、关于礼之普通理论251
二、关于乐之普通理论254
三、关于丧礼之理论256
四、关于祭礼之理论260
五、关于婚礼之理论264
六、关于孝之理论266
七、《大学》 269
八、《中庸》 274
九、《礼运》279
第十五章?《易传》及《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281
一、《周易》之起源及《易传》之作者281
二、八卦及阴阳283
三、宇宙间诸事物之发展变化287
四、宇宙间事物变化之循环287
五、易象与人事289
六、《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293
第十六章?儒家之六艺论及儒家之独尊297
一、儒家之六艺论297
二、儒家所以能独尊之原因299
第二篇?经学时代
第一章?泛论经学时代 305
第二章?董仲舒与今文经学309
一、阴阳家与今文经学家309
二、阴阳家思想中之宇宙间架309
三、董仲舒在西汉儒者中之地位312
四、元,天,阴阳,五行313
五、四时315
六、人副天数318
七、性情320
八、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322
九、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326
十、灾异329
十一、历史哲学331
十二、《春秋》大义335
第三章?两汉之际谶纬及象数之学341
一、纬与谶341
二、所谓象数之学342
三、阴阳之数345
四、八卦方位346
五、卦气348
六、孟喜、京房350
七、音律配卦353
八、其他纬书354
九、阴阳家与科学357
第四章?古文经学与扬雄、王充359
一、“古学”与刘歆359
二、扬雄360
三、王充368
第五章?南北朝之玄学(上)377
一、玄学家与孔子377
二、何晏、王弼及玄学家之经学378
三、阮籍、嵇康、刘伶384
四、《列子》中之惟物论及机械论388
五、《杨朱篇》中放情肆志之人生观389
第六章?南北朝之玄学(下)397
一、向秀与郭象397
二、“独化” 398
三、宇宙间事物之关系400
四、天然及人事之变化401
五、“无为” 403
六、圣智405
七、“逍遥”408
八、“齐物”409
九、“至人”413
第七章?南北朝之佛学及当时人对于佛学之争论415
一、中国佛学与中国人之思想倾向415
二、佛家与道家416
三、“六家七宗”418
四、僧肇所讲世界之起源424
五、僧肇之不真空义426
六、僧肇之物不迁义427
七、僧肇所说之圣人428
八、僧肇之般若无知义429
九、道生之顿悟成佛义430
十、当时对于神灭神不灭之辩论437
第八章?隋唐之佛学(上) 441
一、吉藏之二谛义441
二、玄奘之《成唯识论》443
三、法藏之《金师子论》460
第九章?隋唐之佛学(下) 471
一、天台宗之《大乘止观法门》471
二、慧能、神会、宗密483
第十章?道学之初兴及道学中“二氏”之成分501
一、韩愈501
二、李翱503
三、道学与佛学507
四、道教中一部分之思想508
五、道教中之科学精神511
第十一章?周濂溪、邵康节513
一、周濂溪513
二、邵康节519
第十二章?张横渠及二程533
一、张横渠533
二、程明道与程伊川543
第十三章?朱子561
一、理、太极561
二、气566
三、天地人物之生成569
四、人物之性571
五、道德及修养之方575
六、政治哲学577
七、对于佛家之评论579
第十四章?陆象山、王 阳 明及明代之心学583
一、陆象山583
二、杨慈湖587
三、朱陆异同589
四、朱子以后之理学593
五、陈白沙与湛甘泉593
六、王 阳 明595
七、王龙溪及王心斋607
第十五章?清代道学之继续611
一、汉学与宋学 611
二、颜李及一部分道学家611
三、戴东原621
第十六章?清代之今文经学633
一、清末之立教改制运动633
二、康有为634
三、谭嗣同640
四、廖平645
五、经学时代之结束652
附?录
原儒墨655
原儒墨补 679
原名法阴阳道德687
原杂家(与张可为君合作)697
孟子浩然之气章解727
审查报告一 735
审查报告二 737
审查报告三 741
校勘后记 744
人名译名对照表 749
内容摘要
本书是第一部完整的、具备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
全书分为“经学时代”和“子学时代”两部分,冯友兰先生以西方的哲学观念为架构,用翔实的史料做支撑,从孔子到康有为,客观呈现中国两千多年的哲学脉络。本书许多观点均为前人所未发,后人所不能改,基本架构也已被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堪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