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智慧/成语故事系列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4.35
3.6折
¥
40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罗米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ISBN9787501617395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0元
货号31251068
上书时间2024-10-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罗米,北京艺术学博士。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文化栏目”文博类长期特约作者,“北京国子监大讲堂”讲师,“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艺术鉴赏培训课程讲师。多次作为嘉宾参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边走边看”栏目直播,介绍外博物馆与艺术品。
出版作品有“写给孩子的艺术笔记•博物馆之旅”(全八册)。另有译著《艺术是教不出来的》、《西方艺术通史》、《卢西恩•弗洛伊德》等。
目录
拔苗助长
杯弓蛇影
长袖善舞
得过且过
东郭先生
对牛弹琴
反戈一击
覆水难收
海水不可斗量
邯郸学步
画蛇添足
金蝉脱壳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酒囊饭袋
刻舟求刽
空中楼阁
滥竽充数
老马识途
买椟还珠
名落孙山
南辕北辙
庖丁解牛
破镜重圆
千里送鹅毛
请君入瓮
塞翁失马
三人成虎
守株待兔
熟能生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亡羊补牢
盲人摸象
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夜郎自大
一箭双雕
一枕黄粱
愚公移山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运斤成风
朝三暮四
郑人买履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
百姓点灯
自相矛盾
内容摘要
罗米老师创作的这套成语故事系列作品一共有三册,按照成语故事的类型分为三册——《成语说文化》《成语谈历史》和《成语有智慧》。《成语有智慧》一册特别精选了数十条与生活和哲学思考相关的常用成语,内容囊括神话、寓言、历史及人物故事、服饰、住宅、生活器具几大类,从古代真实生活出发,带着孩子们走进博物馆,通过各种真实存在的古代器物,帮助孩子们理解成语,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比如,“金蝉脱壳”这个词,原指蝉在由幼虫变为成虫时要脱壳而出,后来才引申为我们现在熟知的用计脱身留下假象,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那么蝉为什么要脱掉外壳,又是怎么脱壳而出的呢?再比如“滥竽充数”,南郭先生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充数的故事也许很多孩子已经很熟悉了,但是为什么齐国的整个乐队都在吹奏竽这种乐器?除了竽,古代还有哪些乐器?打开本书的“文化内涵”与“代表文物”部分,就能找到答案哟。
每一个小小的四字成语中都蕴含着一段脍炙人口的典故,而在这些故事和典故的背后,暗藏的正是中华文化和中华精神的源头。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件件化为具象实物的宝藏,帮助孩子们直观地看见这些文化,看见汉语言文字的伟大!
通过这本书,孩子们能够了解到以下内容——*基础知识——成语解释及出处;*知识核心——讲述成语相关的典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知识拓展——与成语核心内容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知识;*知识超链接——走进博物馆,看看与成语相关的历史文物,加深对成语本身和传统文化的理解。
主编推荐
罗米老师创作的这套成语故事系列作品一共有三册,按照成语故事的类型分为三册——《成语说文化》《成语谈历史》和《成语有智慧》。《成语有智慧》一册特别精选了数十条与生活和哲学思考相关的常用成语,内容囊括神话、寓言、历史及人物故事、服饰、住宅、生活器具几大类,从古代真实生活出发,带着孩子们走进博物馆,通过各种真实存在的古代器物,帮助孩子们理解成语,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比如,“金蝉脱壳”这个词,原指蝉在由幼虫变为成虫时要脱壳而出,后来才引申为我们现在熟知的用计脱身留下假象,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那么蝉为什么要脱掉外壳,又是怎么脱壳而出的呢?再比如“滥竽充数”,南郭先生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充数的故事也许很多孩子已经很熟悉了,但是为什么齐国的整个乐队都在吹奏竽这种乐器?除了竽,古代还有哪些乐器?打开本书的“文化内涵”与“代表文物”部分,就能找到答案哟。每一个小小的四字成语中都蕴含着一段脍炙人口的典故,而在这些故事和典故的背后,暗藏的正是中华文化和中华精神的源头。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件件化为具象实物的宝藏,帮助孩子们直观地看见这些文化,看见汉语言文字的伟大!
精彩内容
拔苗助长【成语释义】把苗拔起来,帮助苗快点成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出自战国《孟子?公孙丑上》。
【成语典故】宋国有个农夫,总是希望他田里的禾苗长得更高,长得更快,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用。有一天,他非常高兴地一拍脑袋,觉得自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于是跑到田里忙了一整天,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向上拔了一截,禾苗看上去一下子就高了很多,他高兴得不得了。
晚上回到家,农夫虽然累得够呛,却十分得意地对家里人说:“我今天可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我让咱们家的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呢!你们天亮了去看看就知道了!”第二天,他的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萎了。这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给一个名叫公孙丑的弟子讲的一个寓言,他本来是告诉自己的学生
要修养内心的浩然之气,如果不修养就像不给禾苗锄草的懒农夫,而且还应该靠自己坚定的意志长期
坚持,长期在逆境中磨炼
,而不是一味逞能,急于求成,像这个傻农夫。
【文化内涵】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远古时期的先民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又善于总结规律、利用规律进行农业生产。
我们的农历就是古人总结自然规律的最高成就之一。农历是古人通过观察
月亮的圆缺,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总结出来的一套高度科学化的历法。它把一
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用来反映季节、气候等变化,农民也因此根据不同节
气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农事活动。我们的农历创立于夏代,又经过历代的逐渐完善,一直沿用到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我们现在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
重阳等,都是农历节日。
此外,蚕桑、茶叶和水稻的种植技术、轮作技术、嫁接技术、选种繁育等,都是古人的创举。古代的水利灌溉技术也高度发达,如修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正是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关键,迄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的《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著作,都是古代农业科技的重要总结。
由于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立国之本,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从西周时期开始,天子就会率领诸侯亲自耕田,后来历代皇帝都要在春分时节进行这种仪式。他们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勉励天下百姓积极从事农业生
产。
自古以来,农民的劳作就异常辛苦,加上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特别大,真正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并不多。在古代,农民还要
承担沉重的赋税和层层盘剥,生活极其艰辛,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历代都有描绘农民劳动辛苦、生活困苦的诗歌。
唐代李绅的两首《悯农》最为脍炙人口:春种一
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