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凝中国学院玻璃艺术创作群体研究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78.7
7.3折
¥
10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张翀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71085
出版时间2022-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31402974
上书时间2024-10-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玻璃在中国出现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并一直缓慢发展,即使近现代的玻璃工业生产,也只是以生产、生活资料的形式存在,现代玻璃艺术的概念始终是空白。在20世纪、21世纪交接之际,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玻璃艺术产生于中国的大学,开启了现代玻璃艺术创作和教育的序幕。转瞬间,20多年过去,虽然不能说现代玻璃艺术发展有燎原之势,但也在稳步前行。越来越多的院校建立了玻璃艺术专业,玻璃艺术家工作室和工作坊也不时出现在全国各地。
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建构艺术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体系,不仅迫切也十分重要。需要从历史演进、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生态环境诸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建构现代科学的研究体系,保证玻璃艺术稳健的发展。张翀的《初凝——中国学院玻璃艺术创作群体研究》就是这一背景下的研究成果。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学院玻璃艺术创作群体对于中国玻璃艺术发展的特殊意义
1.2.2 丰富我国玻璃艺术理论体系
1.2.3 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1.3 有关现代玻璃艺术的研究概况
1.3.1 玻璃艺术发展脉络的梳理性文献
1.3.2 西方工作室玻璃艺术运动的发展及特性
1.3.3 玻璃艺术教学
1.3.4 玻璃艺术创作方法及技法
1.3.5 小结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1.4.1 时间范围的选定
1.4.2 学院范围的选定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措施
1.6 预计成果和创新点
1.7 研究难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学院玻璃艺术创作群体形成的背景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一场运动——工作室玻璃艺术
2.1.2 何为“玻璃艺术”
2.1.3 学院玻璃艺术
2.1.4 学院玻璃艺术创作群体
2.2 学院玻璃艺术创作群体形成的历史溯源
2.2.1 我国古代玻璃工艺的发展简述
2.2.2 我国近现代玻璃工业的发展
2.2.3 布拉格之意——王学东先生
2.3 摸索与前行——国内学院玻璃艺术专业的创立
2.3.1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3.2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2.3.3 小结
2.4 国内学院玻璃艺术构成形式与特征概述
2.4.1 独立专业——纯艺术的表现形式
2.4.2 选修课程——结合功能的设计艺术形式
2.4.3 小结
第3章 一脉相承——注重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转换的学院玻璃艺术创作群体
3.1 群体形成背景
代表院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3.2 群体艺术语言及风格特征分析
3.2.1 传统纹样的现代化转换
3.2.2 对称与曲面相结合
3.2.3 “虚实相生”的哲学精神
3.2.4 “寄情山水”的情怀
3.2.5 具象中式审美符号的运用
3.3 群体内部其他成员作品分析
3.3.1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校李付彪
内容摘要
我国虽然有着悠久的玻璃生产历史,但遗憾的是我国古代始终未能形成像陶瓷艺术一样强大的玻璃艺术文化和传统。直到20世纪末,这一遗憾才得以弥补。2000年北京、上海两所高校几乎同时建立了玻璃艺术工作室,这标志着“中国现代玻璃艺术”的诞生。而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学院玻璃艺术创作群体”随之形成。这些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年龄、不同学术背景的艺术家和教育者以学院体系为纽带,以民族文化为精神内核,结合区域文化和西方美学思想,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学院玻璃艺术美学风格,进而构成了我国学院玻璃艺术的群体艺术特征,创造并推动了有别于西方的我国现代玻璃艺术文化模式。
本书试图从学院玻璃艺术创作群体切入,以历史为依据,以群体研究为视角,以创作者和作品为对象,分析国内学院玻璃艺术的发展脉络以、艺术语言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进而探寻学院玻璃艺术群体构建的内部结构,从群体分析的角度总结出国学院玻璃艺术发展模型,并为日后的发展指明方向的过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