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现代研究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86.35
5.5折
¥
15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彭清华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005177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58元
货号30886527
上书时间2024-10-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权威性: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是我国中医诊断学研究的重镇,是全国中医诊断学的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中医诊断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诊断学》和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
★系统性:本书对中医诊断现代研究进行了系统整理,涵盖中医诊断理论研究、中医诊断临床研究、中医特色诊法临床研究、中医诊断实验研究、中医诊断标准研究、中医诊断学教学研究各个方向和所有层面。
★文献性:本书对中医诊断现代五大研究方向均进行了文献梳理、脉络探源、系统分析和未来展望,是中医诊断现代研究的集大成者,为全面了解现代中医诊断研究提供了基石和范本。
作者简介
彭清华,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中医诊断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术带头人,湖南省“225”工程医学学科领军人才。
目录
第一章中医诊断理论研究()
第一节传统理论解析()
一、症证病的若干概念()
二、中医诊断学学科范围的延拓()
三、中医诊断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诊法理论研究()
一、黑箱理论()
二、生物全息律()
三、问诊()
四、望诊()
五、闻诊()
六、切诊()
七、四诊病理信息的综合处理()
第三节辨证理论研究与应用()
一、证素辨证研究与应用()
二、主诉辨证研究与应用()
三、微观辨证研究与应用()
四、体质诊断研究与应用()
五、络病辨证研究与运用()
第二章中医诊断临床研究()
第一节中医诊法临床研究()
一、望诊临床研究()
二、舌诊临床研究()
三、问诊临床研究()
四、脉诊临床研究()
第二节中医辨证临床研究()
一、中医病证规范化研究()
二、中医病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与应用()
三、中医病证循证医学研究与应用()
四、中医病证计量诊断研究与应用()
五、中医病证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
六、中医病证系统生物学研究与应用()
第三节中医专科专病诊断临床研究()
一、心病病证诊断研究()
二、肝病病证诊断研究()
三、脾病病证诊断研究()
四、肺系病证诊断研究()
五、肾病病证诊断研究()
六、儿科病证诊断研究()
七、妇科病证诊断研究()
八、眼科病证诊断研究()
九、耳鼻咽喉科病证诊断研究()
十、外科病证诊断研究()
十一、骨伤科病证诊断研究()
十二、皮肤科病证诊断研究()
十三、肛肠科病证诊断研究()
十四、情志病病证诊断研究()
第四节中医特色诊法临床研究()
一、目诊法()
二、耳诊法()
三、山根诊法()
四、人中诊法()
五、腹诊法()
六、脐诊法()
七、手诊法()
八、小儿食指络脉诊法()
九、足部诊法()
十、腧穴诊法()
第五节中医临床综合运用研究()
一、中医疾病诊断()
二、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误诊避免方法()
四、中医病案书写()
第三章中医诊断实验研究()
第一节中医诊法实验研究()
一、微循环检测与应用()
二、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与应用()
三、红外热像检测与应用()
四、舌苔脱落细胞检测与应用()
五、嗅诊(嗅气味、气味)检测技术与应用()
六、声诊检测技术与应用()
七、问诊系统研制与应用()
八、脉图检测与应用()
九、分泌物排出物检测与应用()
第二节中医病、证、症模型研究()
一、舌象动物模型研制与应用()
二、脉象动物模型研制与应用()
三、六淫证候动物模型研制与应用()
四、痰饮证候动物模型研制与应用()
五、气血证候动物模型研制与应用()
六、阴阳虚损证候动物模型研制与应用()
七、六经病证动物模型研制与应用()
八、卫气营血、三焦病证动物模型研制与应用()
九、中医病、证细胞模型研制与应用()
第四章中医诊断标准研究()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中医诊断标准研究发展概况()
三、中医诊断标准研究基本内容()
第二节研究方法()
一、多元统计分析()
二、辨证元计量诊断()
三、量表规范中医辨证()
四、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
第三节术语标准研究()
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二、中医药学名词()
三、《中医药学名词》与《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词目差异与选词建议()
第四节辨证标准研究()
一、心病辨证诊断标准研究()
二、肺病辨证诊断标准研究()
三、脾病辨证诊断标准研究()
四、肝病辨证诊断标准研究()
五、肾病辨证诊断标准研究()
六、脑病辨证诊断标准研究()
七、胃肠病辨证诊断标准研究()
八、骨伤病辨证诊断标准研究()
九、胞宫病辨证诊断标准研究()
十、气血病辨证诊断标准研究()
第五节体质标准研究()
一、九分法标准()
二、病理学标准()
第五章中医诊断学教学研究()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研究()
一、理论教学研究()
二、实训教学研究()
三、实验教学研究()
四、案例教学()
五、标准化病人教学()
六、师带徒临床教学()
第二节近现代中医诊断学专著()
一、中医诊断全书()
二、中医鉴别诊断学()
三、中医诊法专著()
四、中医辨证专著()
五、诊断规范标准()
内容摘要
本书共分十章。涵盖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医诊断学教学参考书、中医诊法学专著、中医辨证学专著、中医诊断学专著、中医病案学专著、中医实验学专著等内容。
精彩内容
中医诊断现代研究第一章中医诊断理论研究第一节
传统理论解析一、症证病的若干概念(一)症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症是指疾病中所表现的各种现象,又称病状、病形、病候,主要包括“症状”和“体征”两部分;狭义的“症”特指症状。“症状”是指病人主观可以体会到的痛苦或不适,如疼痛、耳鸣、恶心、腹胀等。“体征”是指医生可以客观检查到的征象,如舌苔黄、脉涩、腹内包块等,还指通过仪器设备检测所得到的病理指征,如血压高、大便中有虫卵、血红蛋白低等。有些异常改变,病人自己能主观感觉到,医生也能客观检查到,所以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如气喘、发热、下肢浮肿等。
症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判断病种、进行辨证的主要依据。马林认为“症”是指疾病所反映出来的单个症状或体征,是机体患病的主观或客观表现。舒勤等认为“症”是不同疾病各个外在表现的代表名称,是对病人之所苦和医者之所察的概括。朱文锋教授指出,体征还指通过仪器设备检测所得到的病理指征。症是通过四诊获得的最有价值的病情资料,是机体病变的客观表现,也是中医诊断病证的基本依据。近年来,杨毅玲等人提出“隐症”的概念,认为中医四诊检查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而经现代科技检测发现有明显病理变化的疾病现象应属中医隐症的范畴。
(二)证
“证”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它实际上指“证候”和“证名”。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是指机体对致病因素做出的反映,是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所作的结论。越来越多的现代中医学者达成以上共识。韩佩玉等认为“证”是疾病过程中机体整体的动态、病态反应,包含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是疾病本质的具体体现。李超贤认为“证”实质上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概括。刘进认为,“证”是综合分析所有疾病征象后借以抽象出来的反映疾病本质的诊断。总而言之,所谓“证”是在疾病发生演变过程中对某一阶段本质的反映。
近年来,罗金才在《“潜证”探索》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潜证”的概念,沈自尹等在《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一文中提出了“隐潜性证”的新概念,两者指在临床上大量存在的,按照中医传统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无证(症)可辨”的,而通过现代仪器设备检测可证实的一类病证或者状态。如隐匿性糖尿病、隐性血瘀证、隐性脾虚证或隐性心虚证等。
“证”实际还包括证名、证型、证候、证素等概念。
证名:证的名称。将疾病某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成一个诊断名称,这就是“证名”,如风寒犯肺证、膀胱湿热证、脾肾阳虚证等为证名。
证型:证的类型。临床较为典型、常见、证名规范的证,称为“证型”。
证候:证的外候,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组症状及体征。证候是疾病在某一个阶段的症状总和,指通过四诊及现代检测手段所获得的以症状、体征为主的临床资料,是中医用作诊断凭据的一切信息。亦有学者认为证候即证、证候可简称证,二者常可互用。
证素:证的要素,是指辨证时所要辨别的心、肝、胞宫、经络等病位证素和风、寒、血虚、痰、毒等病性证素,即任何复杂的证由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组成。
(三)病病即疾病,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正邪斗争、阴阳失调所引起的具有该病特定发展规律的病变全过程,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的相应证候。广义的“病”是与“健康”相对而言的一个非常笼统、抽象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健康是一种在躯体、精神和社会均完好的状态。”因此,疾病不仅是指躯体出现形态或功能的病理变化,而且包括精神障碍以及对社会环境的不适应,即凡身、心有了痛苦不适,都是疾病的表现。
广义的“病”是指在一定的致病因素(包括六淫、七情、遗传、饮食营养、劳逸、外伤、环境影响等)的作用下,机体与环境的关系失调,机体内部的阴阳气血发生紊乱,生理状态被破坏,出现了功能或形态、神识活动等方面的异常变化,并反映为一定病状的邪正交争的病理过程。可见,广义的“病”,可以包括各种具体的病种以及证候、病状、病因、病机等。
病的诊断表现形式即病的名称,为病名,是对该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与抽象。由于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状、病变过程等各有不同,因而临床上对各具特色的病种,应当赋予一个特定性的名称,这就是“病名”,如感冒、泄泻、消渴、痛经、红丝疔、内痔、股骨骨折、凝脂翳、鼻渊等。
因此,狭义的“病”是指由病名所代表的各种具体病种。每一具体病名及其定义,是医学上对该具体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如病因、病机、主要临床表现等)与规律(如发病条件、演变趋势、转归预后)所作出的病理性概括与抽象。病名诊断是对该具体病变所作的本质性认识。
(四)病、证、症三者的关系1.传统中医对病、证、症三者相互关系的认识证、症、征字,均本于“證”字。“證”,证据、证验之义,是历代中医用以表述病状的规范字,但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証”为“證”的俗字,而1964年国家颁布的汉字《简化字总表》,则是将“証”字简化成证字,于是古代的中医学中的“證”字便演变成了证字。“症”为专用于表述病情“證”的俗字。
“征”的繁体字为“徵”,“徵”有证验、证明、象征、特征之义,故“征”实际上也与“證”字有相通之处。
中医学虽然从概念上将疾病现象的“症”“征”与疾病本质的“证”区分开来,但文字上都是取“證”乃证据、验证之义。疾病的表现——症状、体征属诊断的证据,古当称为“證”;辨“证”是通过对症状的辨别而确定当前病变的本质,自然也称为“證”。所以,辨证的证字,症状的症字,都是从古代的“證”字演变而来。如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观其脉證,知犯何逆,随證治之。”前面的“證”字显然指现在所说的“症”,后面的“證”字则是指现在所说的“证”。
“候”,《说文解字注》:“凡觑伺皆曰候,因之以时为候。”故候字包含空间与时间的含义:一指观察到的现象,二指对现象观察的过程。疾病所表现的症状,既是现象,又是过程,所以中医学常将症状称为候,症与候的意思相同,病、“證”可与候连在一起,合称病候、“證”候。
从疾病发生发展的空间点上看,无论是何种疾病,它都可以区分为疾病、证候、症状等三个不同层次。症状是疾病征象的外在表现,证候是疾病征象的内在本质。症状归属于一定的证型,证型又归属于一定的疾病,有是病则有是证,有是证则有是症,病证症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现代中医对病、证、症三者相互关系的认识现代中医学约定:症即病状,包括症状与体征,是疾病表现的单个现象;病(狭义的病)指病名,代表该具体疾病全过程的本质性特征;证(证名)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本质所作的结论。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大量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理化检查结果丰富了病史资料的来源和途径。因此,理化检查结果已成为“症”的一个重要部分。症是最基本的病理要素,是诊病和辨证的依据。离开了症就无法作出病、证的诊断,但症仅是疾病的现象,不是疾病的本质,特别是临床上还有脉症相反及寒热、虚实真假等现象与本质不一致的情况发生。因此,必须将症上升到证乃至病的高层次上,抓住本质。
病与证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病是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是疾病的根本性矛盾;证是疾病所处某阶段的主要矛盾。病的本质一般规定着症的表现和证的变动。病的全过程可形成不同的证,而同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病之中,故病与证可理解为具有纵横交错的相互关系。
简而言之,病是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证是疾病某个阶段的本质概括,症是原始的、基本的病情资料。所以症是诊病和辨证的依据;病的全过程可形成不同的证,证是病的阶段性反映。病与证纵横交叉,所以有异病同证、异病异证、同病异证等。
二、中医诊断学学科范围的延拓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在传统的中医诊断学四诊和辨证方法之外,人们开始陆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借助新的诊断仪器和辨证方法,深入某一具体领域,丰富了中医诊断技术手段,为创新中医诊断学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医诊断学学科范围的延拓是在传统中医诊断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学科建设需要与学术发展特点,并认真考察其他相关学科对其带来的发展,开阔研究思路、革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一)中医诊断学学科的延拓在这种全方位的研究中,中医诊断学必须深入某一具体领域,与某个学科发生关系从而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与其方法、理论相互作用和融合,从而产生某一领域条理化和系统化知识的集合,进而形成特定的交叉分支学科,这是对中医诊断学学科综合研究的必然结果。如:《中医误诊学》就是在中医诊断学理论指导下,对中医临床各科误诊误治及其防范处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而形成的一个外延。此外还有,中医诊断学理论与全息生物学相结合之《中医全息诊断学》;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五行理论相结合之《五行诊断学》;与计量学相结合之《中医量化诊断》与《中医计量诊断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之《中医心理诊断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之《分子/基因证候诊断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之《中医面诊与计算机辅助诊》;与影像学相结合之《中医影像诊断学》;与现代化医学检验技术相结合之《现代中医诊断学》和《中医理化诊断学》及《中医影像诊断学》;与统计学相结合之《中医统计诊断》等。
在传统中医诊断学建设的基础上,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合理接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借助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进行思考与研究,加强与相关学科的密切合作,突破原有学科界限,在其他学科中寻求相关与交叉,不断汲取其他学科领域的营养,培养新的学科方向或领域,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使得中医诊断学学科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中医四诊的现代化中医四诊是中医诊病获取信息的基本手段,但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程度的经验性和模糊性。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四诊的手段和方法应当不断完善和发展,而不能局限于眼望、口问、鼻嗅、耳闻、手触的初级阶段。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将各种现代诊断方法作为中医四诊的延伸手段,促进中医的现代化发展。客观化、规范化、数量化的微观指标集中在望、闻、问、切四诊中,现代检查仪器中CT、B超、胃镜、X线及各种理化实验检查等可视为中医望诊的延伸;声频频率分析、音调显示之声图仪、三维声谱图等可视为中医闻诊的外延;问诊类移动医疗APP软件、数学模型等可视为中医问诊的繁衍;心电图、脑血流图及脉角仪等可视为中医切诊的拓展。对这些仪器的检查结果,找出其规律、特异的指标,结合宏观辨证指标进行辨证施治,达到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可完善中医唯象理论,加速中医现代化。
此外,中医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取四诊信息还有运用显微镜观察舌乳头和微循环的状况;利用红外热像仪测定舌体温度;运用细菌学技术观察舌苔的菌群变化;利用脉诊仪和流体力学理论观察分脉象特征,建立脉象图与病证的相关性等;运用声波摄谱法、声图仪等摄取声波,用频谱分析正常人及其与病证之间的关系;运用气相、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分析口腔呼出气体成分与构成比,阐明病证的病理变化;运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采集受试者相应生理病理信息,为中医临床拓宽了视野,在减少漏诊误诊、促进病证结合、维护医患安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辅助临床准确诊断。
(三)中医诊断仪器的研制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越是深层次的现象越能反映疾病的本质,越是认识疾病深层次现象,也就越能更精确地把握疾病的本质。因此利用现代科技,研制中医诊断仪器设备,以扩展和延伸人类感官系统的功能,去认识那些不能被人类感官直接感受的深层次现象,利于准确把握疾病本质,使治疗方案更明确,提高临床疗效。这是现代中医临床上的客观需要。
发展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其目的首先在于临床医疗的需要,包括健康辨识、辨病与辨证分型等,其次是中医教学与科研的需要,最根本在于这是中医发展的需要,是把中医推向世界的重要手段。
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是将中医四诊实现客观化、可记录、数据化、可重复化的仪器。目前已研制成型并运用的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包括:舌象仪、面诊仪、甲诊仪等图像类仪器;脉象仪等压力传感器类仪器;声诊类仪器;红外检测与温度检测类仪器;经穴探测仪、耳诊仪等电阻探测类仪器;具有体质辨识、证素、精气神辨证等量表类软件的分析仪器;四诊仪、腹诊仪等综合检查类仪器;汗诊仪、气味探测闻诊仪等其他类型仪器。
此外,目前的发展趋向有三部脉象仪、脉象地图仪、可携带或可佩带检测设备、手机舌图检测及手机量表评测等。
(四)辨证方法的创新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辨证的认识不断发展、深化,形成了多种辨证方法,在传统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基础上,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辨证法,如微观辨证法、证素辨证法等。
1.微观辨证法“微观辨证”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医学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检查,甚至基因检查等先进技术,旨在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等较深层次上辨别“证”,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客观依据的辨证方法。“微观辨证”扩展了中医“四诊”的视野,是中医传统辨证方法的深化和。
1986年,沈自尹首次明确提出“微观辨证”的概念,并定义:微观辨证在临床收集辨证素材过程中,引进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发挥它们长于在较深入的层次上,微观地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特点,更完整、更准确、更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从而为辨证微观化奠定基础,简而言之,是使用微观指标认识与辨别证。
危北海指出微观辨证主要是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方法,对各类中医证型病人进行内在的生理、生化、病理和免疫微生物等各方面客观征象的检查分析,旨在深入阐明证候内在机制,探讨其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提供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客观定量化指标。
匡萃璋认为微观辨证,实际上是企图用某种或某些生理生化指标作为描述证候的内在依据的一种方法。
郭振球提出微观辨证是以中医经典辨证为向导,四诊“司外揣内”宏观辨证,结合应用现代新科技,深入细胞化学、神经递质、激素、免疫乃至基因调节,以阐明病证传变规律的一种辨证方法。
诸位学者对于“微观辨证”的理解大致上是一致的,都认为:“微观辨证”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检测手段,是中医宏观四诊的深化和扩展,对“证”的诊断起辅助作用。
2.证素辨证法证素辨证由朱文锋教授在研究中医辨证思维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症状、体征的整理,明确辨证的60项左右基本内容——辨证要素,其中病位证素20余项、病性证素30余项。由辨证要素组成800个规范证名,然后以病位为纲进行证候归类。从而创立了一种完整统一的辨证新方法: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组成证名。他认为,临床病情纵然千差万别、不断发展,但究其本质无非是病位及病性的差异,病位和病性均可用辨证要素加以识别。统一体系辨证模式具有纲领性、灵活性强的特点,具有广泛适用性。这种辨证新方法,学习时容易掌握,临床时便于操作。
早在1984年朱文锋就首先提出建立统一辨证体系的设想。朱文锋指出中医辨证是根据病情表现,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辨别疾病当前证候的性质和部位,根据病位和病性的不同而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过程。1996年,黄惠勇等再次提出需要结合中医学经典的辨证方法,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规范辨证的统一体系,才能真正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到2002年,朱文锋等通过对原有辨证八法的研究,列出辨证八法关系图,分析其中隐含的辨证原理,认识到“辨证”的关键,就是要确定疾病病人就诊当前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辨证要素,这是形成辨证统一新体系的基础。具体提出辨证要素并加以归纳,主要包括以下2种。
①共性病位证素:心、神(脑)、肺、脾等19项。
②病性证素:(外)风、寒、暑、湿、(外)燥、火(热)、痰等31项。
从而使辨证要素术语统一,概念内涵清楚,理论层次明确,表述严密,对增强辨证的准确性、规范性,提高临床辨证诊断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2004年朱文锋教授提出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新的辨证体系——证素辨证体系。
三、中医诊断思维的特点中医在诊断疾病的活动中表现的思维,称之为中医诊断思维。它以认识疾病为主要目的,其中望、闻、问、切四诊活动不是纯粹的感性活动,而是需要比较辨别、辨认和判断的活动。诊断思维的过程,直接影响诊断结果和治疗,医生必须进行科学缜密的诊断思维,才能在纷纭复杂的病情中把握疾病的本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和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辨的影响,中医诊断思维具有整体性、恒动性、意象性、直觉性、模糊性、发散性和病证同辨七个方面的特点。
(一)整体性整体,指的是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五脏六腑通过经络与四肢百骸、肌肤孔窍等组织器官相互沟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共同完成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是机体整体失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