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读本/大众儒学经典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5.15
5.4折
¥
2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编者:罗容海|总主编:赵法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ISBN9787300232751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3652972
上书时间2024-10-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在中国历史上,朝廷儒学、士大夫儒学和大众儒学既相互影响,又彼此有别。大众儒学关心人伦日用和生活践履。“大众儒学经典”是我国儒学史上第一套由学者编纂解读,面向普通大众,包括“蒙学基础”、“家训家礼”、“劝善经典”、“四书五经通解”四个板块的儒学经典读本,以现代的视野、大众的角度、践行的立场,深入浅出地讲解儒家修身做人的道理。
这本罗容海编写的《千字文读本》是其中一册。
作者简介
罗容海,1983年9月出生于江西石城县。2001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201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获教育史博士学位。今供职于光明日报社评论部。学术研究方向为传统启蒙教育、中国教育史、中国近代史,热爱传统文化,多次参与传统文化支教活动及公益事业。出版过《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合注)、《卢乐山口述历史》、《童庆炳口述自传》等书,主编各类传统文化教材数册,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千字文》原文
《千字文》解读
附录一:《增广贤文》原文
附录二:《增广贤文》注译
内容摘要
《千字文》的作者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周兴嗣。
梁武帝令人从王羲之的手书中选出一千个不重复的常用字,要求周兴嗣连缀成朗朗上口的韵文。这些字原
本杂乱无序,周兴嗣运用才思,为之次韵,遂成今日所见之《千字文》。
这本罗容海编写的《千字文读本》是关于研究此书的专著。
精彩内容
汉初大臣陆贾对高祖刘邦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由此开启了汉代的文治传统。因此,汉代读书风气大盛,读书人也
刻苦。现在我们常常说的“头悬梁”的故事、“凿壁
偷光”的故事,都发生在汉朝,而“囊萤映雪”的故事、“闻鸡起舞”的故事所发生的晋代也离汉朝不远,依然保持着汉朝人勤学、苦学的流风余韵。
因为汉朝尊崇儒学,所以对于藏书也很重视,广内殿就是汉朝皇帝专门藏书的地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朝宫廷藏书共13269卷。此外还有两个比较有名的藏书之处叫石渠、天禄二阁。西汉宣帝时,为了进一步统一儒家学说,于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诏萧望之、刘向等儒生,在未央宫北的石渠阁讲论“五经”异同,由汉宣帝亲自裁定评判。石渠讲论的奏疏经过汇集,辑成《石渠议奏》一书。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又大会官员、博士和儒生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章帝亲自裁决其经义奏议,撰成《白虎议奏》,现仅存《白虎通义》。
治国理政是一项复杂的群体性工作,再有能力的人都无法一人包打天下。但是圣王明主大都很懂得选人用人的艺术,常常能达到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的效果,通过多方面的贤才来实现国家的成功治理。
据称“舜有臣五人”,这五人分别是禹、稷、契、皋陶、伯益,于是天下大治。周武王则日:“予有乱臣十人。’’这里的乱臣其实是治臣的意思,西伯因此得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所以孔子说:“才难,不其然乎?”人才难得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周公也曾经告诫过做鲁公的儿子伯禽:“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
。无求备于一人。”意思是说,统治者不疏远他的亲属,不使大臣们抱怨不用他们。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这样一个朝廷就需要很多帮手,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所以号称‘‘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
叔夏、季随、季弱”。这八个人才能性格各不一样,大家一起来做事,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夏商周三代的时候,君臣之间依靠礼制或神权维系着上下尊卑的关系。东周开始后礼崩乐坏,诸侯崛起,王室衰微,公侯重臣的地位逐渐上升,乃至士的地位也至高无上起来。秦朝短暂的废封建、行郡县也
没能打破这个趋势。东汉初年刘秀依靠河北河南世家大族的支持实现“光武中兴”,其打天下所最倚仗的据说有二十八人,后来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
命人画了二十八将的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从此东汉世家大族的地位一直居高不下,各地豪强势力常常各自武装割据。到了东晋,居然出现了琅琊王氏主导
政局,“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因为这一时期世家大族在国家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他们也常常变得骄横奢侈,不可一世。很多人听过西晋大族石崇和王恺争豪比富的故事,令人瞠目结舌。此外,据《世说新语》等书载,石崇的厕所修建得华美绝伦。客人上过了厕所,婢女们要客人把身上原来穿的衣服脱下,侍候他们换上了新衣才让他们出去。凡上过厕所,衣服就不能再穿了,以至于客人大多不好意思如厕。官员刘定年轻时很贫穷,事事亲力亲为。后来官当大了,仍保持勤俭朴素的美德。有一
次,他去石崇家拜访,上厕所时,见厕所里有绛纱帐、垫子、褥子等极讲究的陈设,还有婢女捧着香袋侍候,忙退出来,笑对石崇说:“我错进了你的内室。
”石崇说:“那是厕所!”刘寰回答:“我享受不了。”遂改进了别处的厕所。这种世家大族垄断王权的局面,一直到唐朝安史之乱后才得以转变。P77-8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