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声)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31.03
5.4折
¥
5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编者:班门编委会
出版社北京联合
ISBN9787559629036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0648084
上书时间2024-10-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门·内
建筑的声音 文:隈研吾
无声的命运:耳聋之后的贝多芬 文:伯樵
门·声
中国古戏台:戏曲文化的建筑遗存 文:罗德胤、秦佑国
悦音绕梁的门道:音乐厅建筑 文:石晰颋
稚嫩的玫瑰花绽放:圣母百花大教堂 文:徐晓冬
默片魅影:此时无声胜有声 文:闵思嘉
门·外
寻声记 文:李星宇
重返黑胶年代 文:阮义忠
声之所往:广播的事 文:Eleven
内容摘要
在新一辑中,《班门》各板块的结构一仍其旧,分“门·内”“门”“门·外”。以“门”为界,门内,向大师致敬、取经、学艺;门,是作品,是被大师加持的“手艺”,是“匠心营造”;门外,是后生的操练、游历、体验。
《班门·声》的主题是从建筑的“声音”出发。我们将从一个拟声词“啪啦啪啦”出发,探寻著名建筑师隈研吾以声音做设计理念的根由。我们也会深入贝多芬耳聋后的寂静宇宙,在那里,你会看到的情感的暴风雨如何画作密集的音符。我们从西方音乐厅的设计历史中寻找建筑与表演艺术的关系,也会在露天的东方戏台上,找到建筑承载声音的脉络。我们会跟随著名摄影家阮义忠先生的轻松笔调怀念黑胶时代,也会浮游于录音师李星宇从亚马逊丛林中采集来的声波中。
精彩内容
默片魅影:此时无声胜有声文/闵思嘉如果你对时下太过强调声音、音乐、旁白、台词的电影备觉倦怠嘈杂,不如静下来,去看一部默片。在那里,不仅有电影的原初样貌,也有解读电影的奇妙密码。你会不自觉地感叹: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这个时代,默片似乎已经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好像已经无法忍受电影没有声音。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电影刚刚诞生的那些年,它曾经以“无声”的样貌,同样带给人渗透所有感官的震撼。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影发展的过程中,其实没有真正的默片时代。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皮欣大道上“格拉咖啡馆”的地下室里,人们第一次于黑暗中坐在银幕前,凝视闪动光影中迎面驶来的一辆列车时,心中便早已为它配上了车轮与铁轨撞击的轰鸣,甚至被这一幕吓得四散逃开。
之所以说没有默片时代,还因为那天的放映确有其“声”,为了更好地展现影片气氛和调动观影情绪,卢米埃尔兄弟在当天还请了钢琴师来为画面现场演奏,配上音乐。
电影的声音,并不仅在于台词、音乐、音响里,同时也存在于画面带来的意味、情绪中,表演带来的情节、故事内,以及光影带来的韵律、空间里。
而那些“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默片,就是最好的证明。
表演的声音讲到默片,一定绕不过去的人就是查里·卓别林(CharlieChaplin)。卓别林于1889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为了谋生而早早地选择了演艺生涯,17岁就进入英国卡尔诺剧团,成了那里的一名哑剧演员。第一次走向舞台的他,肯定不会预料到,自己将成为为默片喜剧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之一。
进入卡尔诺剧团后,卓别林经常跟随剧团巡回演出。在23岁那年,他在美国的演出中被启斯东(Keystone)的老板亚当·凯赛尔(AdamKessel)和麦克·塞纳特(MackSennett)一眼看中,就此步入美国电影业。(编者注:启斯东是20世纪初默片时代美国著名电影制作公司,以创作滑稽喜剧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启斯东电影公司于1912年成立,是默片时代颇具有代表性的一脉,他们每周推出一部无声喜剧短片,以大量滑稽的笑料、夸张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制造喜剧效果。卓别林对这种老套的喜剧备感厌恶,便说服了凯赛尔和塞纳特让他们允许自己创造新的形象。
于是,那个即便是你没看过也会认得的,几乎代表了卓别林形象的“夏尔洛”诞生了。他的身上充满了英国式的含蓄和幽默,高高的礼帽、细长的手杖和八字小胡子,来自已然流行的另一位戏剧大师麦克斯·林戴(MaxLinder);瘦小的上衣、肥大的裤子和尖长的皮鞋,则来自卓别林结合自己身体状态的巧思;而他那八字走路的别扭步伐,则成为这个人物的点睛之笔。
至此,根本不需要任何字幕,也不需要用旁白去阐释人物的前世今生,更无须让演员开口说出台词来制造喜剧效果,卓别林就已经让夏尔洛这个“绅士流浪汉”的形象在银幕上活了过来,并且一走路,就让你发笑。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卓别林的喜剧,那这个词一定是“表演”。卓别林自己就曾说过,“我演戏的时候,我的腿,我的脚、我的脸,一切都在表演”。也正是这种表演,成了他影片中最重要的语言。
在《淘金记》中,卓别林饰演了一位饥肠辘辘的流浪汉查理,他误打误撞地闯进淘金者吉姆的家中,却遇到了通缉犯拉逊,拉逊要求查理离开,没想到一拉开门,狂暴的风雪导致查理就算使劲往前冲,也被风吹得不进反退。在这个场景里,你能看到卓别林先是身体前倾前进了几步,但很快就脚底打滑,身体也开始后仰,被吹得倒退,最后甚至被风吹得转起了圈。
在这个“目的与结果”相悖的场景中,故事情景与卓别林的表演浑然天成,构成了饱含冲突感的戏剧化语言。
另一位默片时代的喜剧巨匠,则是被人们认为唯一可以与卓别林媲美的巴斯特·基顿(BusterKeaton)。
基顿于1895年10月4日生于美国,和卓别林一样身兼演员、导演两职,素有“冷面笑匠”的称号。跟卓别林善于营造不同的面部表情尤为不同,基顿表演风格的特点是面无表情,也因此被称作“大石脸”,还戴着他招牌的“猪肉饼帽”(PorkPieHat)。
基顿这样做的原因,是想将自己与启斯东喜剧那种夸张面部表情的表演风格区分开来,以“冷面”的表情来营造复杂的喜剧效果。在这之外,基顿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肢体表演风格。他身体灵巧,运动天赋极高。基顿影片的标志性特点是对大型道具的使用,无论是《将军号》中的火车,还是《船长二世》中的轮船,甚或是《七次机会》中的巨石,都能为灵活的基顿所驾驭。
基顿与导演唐纳德·克里斯普(DonaldCrisp,曾担任著名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助理导演)合作《航海家》时,克里斯普希望演员按照闹剧喜剧来表演,而基顿却持反对意见,认为自己“对过度表演很挑剔,不喜欢过度表演”。他的表演理念贯穿于作为主创的所有影片中,极力避免过度表演,使人与物充分互动,因而形成“人与物的永恒冲突”。人们观看基顿的影片时,银幕中冷静的人物与银幕外大笑的观众也形成一种冲突。这种再生冲突尤其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喜剧效果。
在影片《一周》里,基顿扮演的新郎与妻子新婚宴尔,购置房屋组件,搭建出属于他们的“DIY便携式婚房”。尽管他们造出一座歪歪扭扭的房子,对未来的生活却仍抱有美好期望。不过,当他们把宾客邀请到家中大摆宴席的时候,房屋竟把客人们甩出门外,让夫妻俩忙得团团转。
正如时下人们所意识到的,发明创造未必会给人们带来便利,有时也可能是麻烦。基顿以自己的身体和表演作为抗争工具,他为了房子爬上爬下,跑来跑去,似乎无声地传达出对新式建筑不能以人为本的反抗。没有手机、网络的年代,基顿很早意识到这一点,为他的作品带来不可忽视的“现代性”内涵。
表演是一门语言,每一位演员都有属于自己的述说方式。相比卓别林用身体的每个部分去表演,基顿更强调面部表情与身体动作的反差。这样的反差制造出戏剧冲突,也带来强烈的喜剧效果。以当下眼光去看,卓别林和基顿的成就不分高下,各有千秋,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掷地有声”的伟大演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