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国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强国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52.01 6.7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张铁柱//陶德言|译者:丁伟//高玉龙//natuya

出版社上海远东

ISBN9787547611418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606734

上书时间2024-10-14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2015年,我国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左右。按照世界银行新标准,我国已属于“上中等收入国家”,也就是小康社会。但我国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从而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为了解答这一广大读者关心的问题,上海远东出版社与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参考消息报社再度联手,将2016年3月14日至4月15日刊载于《参考消息》报的“强国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系列文章汇编、增订成冊,定名《强国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他们的探讨,有助于广大读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机遇与挑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对“中国梦”的实现有更多理性的了解。
本书由张铁柱、陶德言主编。

作者简介
陶德言,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高级编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1993年进入新华社工作。先后任《参考消息》编辑室副主任、主任,参与创办《国际先驱导报》。曾获中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中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新华社十佳编辑称号。第三届中直机关青联委员。
张铁柱,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高级编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曾在俄罗斯联邦莫斯科大学新闻系进修。1982年进入新华社工作。先后任翻译、编辑,参编部《参考资料》编辑室副主任、主任,新华社驻莫斯科分社记者,参编部发稿中心副主任、主任,参编部部务会成员、副主任。长期从事参考新闻报道工作,对国际形势及中外关系问题颇有研究。

目录
前言: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时代答卷
绪论:中国强起来须打新“三大战役”  陶德言
中国篇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唯有改革  蔡昉
  中国有能力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李稻葵
  解决结构失衡  跨越发展陷阱  刘伟
  避免“陷阱”须培养中产阶层  郑永年
  “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是伪命题  胡鞍钢
  供给侧改革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法宝  郑秉文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警惕收入分配不公  李实
  中国突破“瓶颈期”亟需制度创新  贾康
  中国历史性跨越谨防阶层固化  蔡洪滨
  中国跻身高收入国家有独特优势  林毅夫
  中国“耕有田居有屋”不会走向拉美化  佟绍伟
  中国跨越关口离不开金融改革  黄益平
  跨越“三座大山”方可避免落入“陷阱”  厉以宁
  创新和教育是中国转型升级关键  海闻
  中国须从供给侧寻找改革突破  查显友
  中国有巨大潜力跃升高收入国家  郑新立
  跨越“陷阱”须助力中小企业成长  张燕玲
  跨越“陷阱”需要金融改革新突破  巴曙松  廖慧
  金融助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董希淼
  破解“增长陷阱”须改革国际秩序  王文
  中国突破“陷阱”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罗思义
国际篇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专访“中等收入陷阱”概念提出者、世行专家英德米特·吉尔  王宗凯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须转变发展模式  伍海燕
  亚太国家跨越“陷阱”的成败得失  赵江林
  曰本:打造经济社会综合工程  蓝建中
  韩国:  “三大法宝”增强经济活力  权香兰
  新加坡:两大制度培育庞大中产阶层  陈济朋
  菲律宾:深陷“中等收入陷阱”无法自拔  高飞
  马来西亚:人才匮乏导致产业升级缓慢  胡光耀  林昊
  拉美国家为何难扭转发展颓势  齐传钧
  拉美国家发展停滞“病灶”剖析  王进业  陈威华  毛鹏飞  钱泳文
  智利摆脱“魔咒”经验值得学习  王进业  陈威华  毛鹏飞  钱泳文
  巴西:奇迹、失落、艰难突破  刘彤
  阿根廷:现代化进程百年迷途  叶书宏  赵燕燕
  阿根廷百年兴衰的前车之鉴  江时学
出版后记

内容摘要
 张铁柱、陶德言主编的《强国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分“中国篇”和“国际篇”两部分。“中国篇”阐述了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具备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国际篇”阐述了那些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特点,以及那些长期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的内在原因。本书为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强国梦建言献策。

精彩内容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唯有改革蔡昉2015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合8000美元,属于世界银行定义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正在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迈进。经济学家总结挖掘了大量经济发展史实,针对我们所处的这个发展阶段,概括了一个叫作“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概念以为警示:引领一个经济体成功摆脱贫困的道路,并不能确保该经济体实现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跨越。学术界对此概念及其政策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否定存在这样一种发展现象的说法,或做出诸多不尽相同的阐释。
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的同时,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应对挑战的方法论。在中国从中等偏上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的过程中,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就是这样一个需要树立信心同时又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一、“中等收入陷阱”是统计现象“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由世界银行2007年报告《东亚经济发展报告》首次提出。该报告引用的文献表明:“比起较富或较穷的国家来,中等收入国家的增长会相对较慢。”这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此前广为使用的“拉美陷阱”,用来类比拉丁美洲以及若干亚洲经济体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面临的发展困境,并且常常作为对中国经济前景判断的一个参
照点。
西方经济学是以发达国家匀质、一元化经济增长为蓝本,在其理论框架中找不到用来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现成工具,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如罗伯特·巴罗和阿玛蒂亚·森等,不承认存在着该概念所刻画的这种经济发展现象,尤其认为这个概念不适用于解释中国经济前景。不过,如果经济史上的确存在着
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特别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可能面临特殊的发展挑战,而且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归纳其经验、教训对于中国无疑具有借鉴意义。对此,我们何不采取“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呢?
首先,“陷阱”一词在经济学中历来被广泛用于表示一种超稳定状态,即一般的短期外力不足以改变的均衡。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如果推动人均收入一次性提高的因素不具有可持续性,不足以根本改变传统的均衡状态,就会有其他因素将其作用抵消,把人均收入拉回到原来的水平上面,使这个经济体在该收入水平上徘徊不前。所以,一旦把研究重点放在中等收入国家如何摆脱周而复始的现状,这一分析框架就是有益的。
其次,“中等收入陷阱”作为一种统计上显著的现象,为许多研究所印证。例如,胡永泰教授用各国人均GDP为美国水平的百分比,把大于55%的国家定义为高收入国家,在20%—55%之间的定义为中等收入国家,小于20%的为低收入国家。在进行比较的132个国家中,定义为中等收入国家的,1960年有32个,2008年有24个。观察这个组别的变化特点发现,中等收入国家有大约一半的可能性,经过近半个世纪仍然滞留在中等收入阶段,而那些脱离中等收入组的国家,更多的则是向下流动到低收入组,而较少毕业到高收入组。此外,艾亚尔等的一项针对100多个国家的跨国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即长期的“增长停滞”发生在中等收入阶段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在低收入阶段和高收入阶段。
二、“中等收入陷阱”四部曲虽然“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是,根据现实中的“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我们可以从丰富多彩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史,特别是拉丁美洲和东南亚一
些国家长期徘徊于中等收入阶段的经验教训中,归纳出一些具有共性的特征化事实,用以说明一个“不幸”的经济体,是如何经过四个步骤落入该陷阱的。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