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平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廖平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0.92 3.6折 30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开国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

ISBN9787550011939

出版时间2015-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0元

货号3138777

上书时间2024-10-14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黄开国编著的《廖平评传》介绍了,近世学界“托古改制”、“疑古辨伪”之先导——廖平,是著名的今文经学家。廖平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经学大师,被称为“最后一个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思想家”。冯友兰曾多次强调中国经学开始于董仲舒,终结于廖平。这显然是对廖平在中国经学史上地位的肯定。但廖平又是一位颇有争议之人,由于其经学历经六变,常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且愈变愈离奇,故遭后人贬垢颇多。他一生研冶经学,做出了超越前人的学术贡献,并起到了一个融合古今中西各种学说,富有时代特色的经学理论体系,他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经学大师,在中国近代学术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目录
总序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
英文提要
第1章 廖平的青少年时代
  1.1 廖平早年的家乡生活
  1.2 廖平早期的两次思想转变
  1.3 廖平早年思想变化对经学六变的意义
第2章 经学六变概论
  2.1 经学六变的基本内容
  2.2 经学六变时间略考
  2.3 经学六变的变因
  2.4 经学六变的发展逻辑
第3章 廖平的平分今古之论
  3.1 平分今古之论的提出
  3.2 今文经学祖《王制》,古文经学宗《周礼》
  3.3 今文经学祖孔子,古文经学宗周公
  3.4 古文经学祖孔子早年之说,今文经学宗孔子晚年定论
  3.5 平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3.6 对前人区分今古理论的批评
第4章 尊今抑古和对其他经学派别的批评
  4.1 尊今抑古
  4.2 对其他经学派别的批评
第5章 廖平的孔经人学
  5.1 建立孔经人学时期的廖平与近代中国
  5.2 廖平的孔经人学时期的廖平
  5.3 廖平的孔经人学大统说
  5.4 孔经人学与近代古今中西之争
第6章 廖平的孔经天学
  6.1 建构孔经天学时期的廖平
  6.2 经学第四变的孔经天学
  6.3 经学第五变的天人大小
  6.4 以五运六运解《诗》、《易》
第7章 廖平与康有为
  7.1 廖康羊城之会
  7.2 《知圣篇》与《孔子改制考》之比较
  7.3 《辟刘篇》与《新学伪经考》的比较
第8章 廖平与经学的终结
  8.1 廖平是近代经学大师
  8.2 廖平经学史研究的价值
  8.3 廖平经学理论的意义
附录 廖平学术行年简表
后记

内容摘要
 廖平(1852-1932),四川井研人,原名登廷,后改名平,字季平,先后自号四译、五译、六译先生
,清末与近代著名的经学大师。
黄开国编著的《廖平评传》透过廖平一生学经六变的内在逻辑,详尽的论述了廖平经不学六变是如何由史到论,其论又如何以现实向空幻堕落的变化过程,揭示了廖平经学所体现的中国经学在近代终结的历史必然性,阐明廖平经学多变与怪诞的原因所在,得出了廖平经学的价值在史不在论的基本结论。此书代表目前国内外廖平研究的学术水平。

精彩内容
 (1)廖平的家世明代初年(洪武二年),居住在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七里村李子坝的廖万仕一家,从湖北迁徙四川,卜居于井研县境东的观音堂坝。后来,又移至廖家嘴,继改居青阳乡的盐井湾。清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初九,一代经学大师廖平就诞生在这里。
从明代初年到廖平这一辈,廖氏家族在井研已延续了十九代。近五百年间,廖氏家族都以农为业,吃苦耐劳,虽无官宦文人产生,却人丁兴旺,以至在青阳乡有“廖半乡”之号,为井研县世族之一。
井研是四川省南部的一个偏僻小县。盐井湾是位于县东北方三十里的一个山乡,旧名苦茨溪。据光绪年问所修县志记载,光绪时这个乡场上总计才七十余户人家,只有短短一条小街。一出街口,就是茅草丛生的荒地。乡场四周环山,山上草木稀疏,加上严重缺水,给人_派荒凉之感。这是一个闭塞、贫穷、落后的地方。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僻陋的角落,能诞生一位在中国近代学术上有极大影响的经学大师。
廖平兄弟姊妹五人,他排行第四。父亲名叫廖复槐,早年家境特别贫困,曾一度为人放牛、做短工。
但廖复槐很能吃苦,人又通达,是当地最有经济头脑的人。因而,在廖平出生前几年,他开设了一个磨房和糖果店,不久又增设了一个茶店,从单纯的务农,变为以小工商为主,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廖氏家庭的这一转变,对产生出廖平这样一位经学大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没有这一转变,廖平就会像绝大多数农家子弟一样,被终身束缚在土地上,永无成材之日。有了这一转变,才为廖平读书学习提供了起码的经济保证,也才使家庭对廖平的读书学习能有一个通达的观念。
廖复槐虽然没有文化,但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却很深。他是一个很讲孝道的人,对双亲奉养极敬;他弟
兄四人,父亲去世后,却一个人负担全部丧葬费用。
他又好善助人,布施贫困,常出面主持保节、恤孤、
义冢一类地方慈善活动,深受乡人信赖、尊敬。光绪《井研县志》说,他又“夙性礼神,每伏腊家忌日,灌奠斋沐,哀礼曲至,乡人至今以为式。”父亲的许多品格都给廖平以影响,在后来廖平的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他父亲品格的痕迹。
现代教育学证明,父母是后代最早的启蒙老师,也是对孩子早期发展有直接重大影响的人。除了父亲,廖平的母亲也是对他后来成长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廖平的母亲名叫雷贞慈,是井研县千佛乡人。千佛寺场在县南二十里,是一个与井盐湾大小差不多的小乡场。雷家以农为生,养成了廖平母亲勤劳朴实的品格。作为一个母亲,她是一个温和善良的慈母;又是人子的好老师。她的许多优良品质一—尤其是明辨是非、认定的事总要义无反顾地坚持到底一给廖平影响极深。廖平治学,自认为对的,不顾包括恩师在内的世人反对,也要勇于坚持,正是他母亲这种品质的体现。
廖平在早年求学中,母亲给了他极大的帮助。为给廖平提供学费,母亲常常纺线至三更,一个晚上纺一斤多棉纱;冬天,又熬更守夜制作布鞋,然后将卖得的钱付给师塾先生。在生活上,他母亲也很关心廖平。平日,家中经常吃的是红苕稀饭,苞米糊糊,很难吃上一次肉。每逢吃肉或偶有好吃的,他母亲总是自己不吃,也要给廖平留着。母亲的支持、关怀,对廖平的学习是一个很有力的激励。
(2)井研求学廖平初名登廷,字旭陔,又字勖斋。在他中举的1879年,改名平,字季平。一生学经六变,他自认为每一变都是对孔经微言大义的翻译,故先后自号四译、五译、六译先生。
大约七岁时,廖平开始上学。最先的塾师是向春廷,地点在盐井湾的万寿宫,约两年时间。1860年至1864年,又在盐井湾的禹帝宫和小黄冲两地,分别受业于胡龙田、曾志春。自1865年到1871年,先后在午凤山、黄连桥、高屋基,受业于钟灵。在曾志春门下学习时,因私塾设在中医先生廖荣高家中,廖平又同时向廖荣高学习过中医。晚年廖平尤好医学,著医书二十余种,是与此有联系的。
从1858年至1871年的14年间,廖平数易其师,受业最长的业师是钟灵,而对他影响较深的是曾志春。
在光绪《井研县志》上,廖平的几位业师,唯曾志春在《乡贤·儒林》中有传。他在道光年间拔贡生,力学能文,为知县陈垲所重,聘其主讲来凤书院,传称:“县令有所施措,非志春与议,不敢谓允”;又说:“志春接弟子以诚,所论辩批窍导寂,听者忘倦,先后成就至数百人。”看得出来,曾志春是一位善于教导学生的导师。
廖平的求学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有一个弱点,记性不好,而私塾常令学生背诵课文。先生布置的课文,同学们都背诵得了,廖平却背不出来,常常结结巴巴,面红耳赤,过不了关。老师和他父亲都误以为,廖平不是求学的料,而中止了他的学业。
被中止学业的廖平,内心十分向往读书,但无力改变老师和父亲的决定,于是求助于祖宗的神灵。廖宗泽《廖平年谱》叙其事说:“时先生读书,苦不能记诵,复槐公以其拙,令废学。一日,先生将往捕鱼
,默祷于堂前;如今日能得鱼,当复读。乃往,果得二鲤,亟以告复槐公。”那个时代的乡里人,都相信神灵,尤信祖宗保佑一类的迷信。廖平的父亲才改变主意,送他重新上学,并请求先生免去他儿子的背诵课。后来,廖平将自己的书斋取名“双鲤堂”,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这件事。中国民间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得鲤之事,大约是要说明廖平后来高中进士,是早有先兆的。
复学后,廖平转到午凤山钟灵门下学习。不久,因他家开设的磨房、糖果店、茶店生意兴隆,需要增加人手。廖平虽有得鲤之兆,但经营上的缺少人手,又使他父亲改变主意,强令他辍学,到茶肆做工。一
次,廖平在给一位客人掺茶水时,不慎沾湿了客人的衣服,遭到一顿辱骂,本来就一心向往读书的廖平深感气愤,他在木牌上写下了“我要读书”四个大字,离家而去。他父亲和三位哥哥四处寻找,最后才在一
个寺院的墙边找到正在专心读书的廖平。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