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光明(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28.11
4.8折
¥
5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编者:张云
出版社五洲传播
ISBN9787508541945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0655630
上书时间2024-10-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黑暗落后的旧西藏
第二章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三章 人民当家作主
第四章 旧貌变新颜
第五章 走进新时代
尾声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为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在同名电视专题片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了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的光辉历程,以关键人物、事件还原关键史实,以代表性人物个体命运的变迁,深刻揭露了旧西藏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的黑暗,真实再现了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发动武装叛乱的历史真相,生动反映出60年来西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的关心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
精彩内容
这里是被誉为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青藏高原。这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壮美的自然景观,古老的文化传承,现代的生活景象交相辉映,生机勃勃。
然而,时间倒退到60多年以前,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却长期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之中。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9年拍摄的《百万农奴站起来》纪录片,清晰地呈现了60年前西藏地方的真实情景:人们像牛马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生产力还停滞在几百年以前的状况。
拉萨是阳光最为充足的地方,但在影像资料的故事里,人们却生活在一个黑暗无边的世界,这些饱受苦难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农奴。
历史上,西藏地方长期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
治之下,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仍在经历着人类文明史上最后的黑暗岁月。
第一节 严密的等级制度位于拉萨市鲁定南路的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等有300余万卷、136个全宗。这些档案上起元代(1271—1368),下至20世纪末,纵跨近700年。在这里收藏有旧西藏通行了几百年的“法典集”。
为了维护农奴主的政治和经济特权,旧西藏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明确规定:“人分上中下三等,每一等人又分上中下三级。此上中下三等,系就其血统贵贱职位高低而定。”“人有等级之分,因此命价也有高低。
”“上等上级人命价为与尸体等重的黄金”,“下等下级人命价为一根草绳”。
在旧西藏,身处社会底层的农奴,又分为“差巴”“堆穷”和“朗生”三种。“差巴”是给农奴主支差种地的人。耕种土地的“差巴”只有土地的使用权,不能出卖土
地,他们完全被束缚在土地上。“堆穷”意为小户,是由破产后的“差巴”形成的阶层,其社会地位比“差巴”低,生活比“差巴”苦。“朗生”,意为“家里养的”,指奴隶,他们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丝毫人身权利,被农奴主视为“会说话的牲畜”。“朗生”可以被农奴主当作礼品赠送或者当成牲畜一样标价出售。
住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的拉巴卓玛,今年已经74岁了,她正在为出远门做准备。这次旅行是她长久以来的一个心愿:她要到童年时居住的南木林县去看一看,她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光是在那里度过的。
拉巴卓玛的父母都是最底层的农奴。她从6岁开始为庄园主干活,成为一名农奴。
时光流逝,拉巴卓玛已经有60年没有回到庄园了,曾经与拉巴卓玛一同干活的农奴大多已不在人世,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一直留在她的记忆深处。
与许多身为农奴的孩子一样,拉巴卓玛从孩提时起,就必须终日为庄园主劳动,稍有疏忽,就会招来打骂。
根据拉巴卓玛的回忆,幼年的她给农奴主家纺线,时间太久,太劳累了便睡着了。看到线断了,农奴主就用针扎她的手,扎她的脸,推搡着她,不分青红皂白,也完全不顾她还是一个孩子,最后还要毒打她一顿。长期的折磨给她留下腰痛的毛病。
这次在走出家门之前,她偷偷揣了两块石头,一块白色、一块黑色。传说中白色意味着幸福吉祥,而黑色则是苦难贫穷的象征。离开的时候,她将黑色的石头悄悄扔了,这是她的一个心愿,希望那段悲惨的历史永远离她而去。
日喀则市康马县的旦增,今年也是74岁了。他的祖辈都是“堆穷”。旦增在像他四五岁的小孙女一样大的时候,由于家里贫穷被迫到农奴主家放牛,从此与父母再也没有见过。
他最初来农奴主家的时候,只有4岁左右,主要是给农奴主放牧。让他最难忘的是经常挨骂挨揍,无助的他总觉得自己还不如乞丐,总幻想着有一天能离开农奴主家,逃出火坑。
由于难以忍受农奴主的打骂,年幼的旦增屡次试图逃跑,然而由于年纪太小,屡次迷失回家的路,最终也无法摆脱困境。
P10-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