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城谋划/文化城市研究论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旧城谋划/文化城市研究论丛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96.19 7.0折 13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斐菲|主编:潘公凯//陈刚//王国平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ISBN9787112173495

出版时间2014-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38元

货号3053397

上书时间2024-10-14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冯斐菲重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本科毕业,中央美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供职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城市设计所所长。中国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从事规划工作二十余年,参与并主持了大量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规划编制工作,重点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重点功能区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空间及步行自行车环境改善等,并在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上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具有一定经验。

目录
导论
第1章  北京的历史变迁与旧城风貌特征简述
  1.1  北京城历史变迁概述
  1.2  旧城的传统风貌特征
    1.2.1  清晰的城郭、宏大的宫殿群
    1.2.2  对称布局.贯穿南北的轴线
    1.2.3  功能完整、有机活泼的水系
    1.2.4  平直整齐、宽窄有序的路网
    1.2.5  “胡同——四合院”居住形态
    1.2.6  开阔的空间、起伏的天际线
    1.2.7  丰富的街道对景和视线走廊
    1.2.8  主次分明对比强烈的色彩
    1.2.9  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3  近现代空间形态演变
    1.3.1  宽阔的马路贯通穿行
    1.3.2  河湖水道逐渐消失了
    1.3.3  四合院变成了大杂院
    1.3.4  多、高层建筑无序浸入
    1.3.5  轴线从封闭走向开放
第2章  旧城风貌演变的若干阶段与内在动因
  2.1  1949年至1.958年——整体保护旧城的机会丧失
    2.1.1  “梁陈方案”的败退
    2.1.2  《规划草案》定命运
  2.2  1958年至1978年——”文化大革命”形成众多后患
    2.2.1  双文明受冲击
    2.2.2  经租房埋后患
  2.3  1978年至1990年——住房需求引发了就地改造
    2.3.1  保护意识渐复苏
    2.3.2  住房需求促改造
  2.4  1990年至2003年——发展需求带来又一轮冲击
    2.4.1  名城保护体系崭露头角
    2.4.2  经济狂潮带来剧烈冲击
  2.5  2003年至2009年——奥运会申办助力整体保护
    2.5.1  认识水平显著提升.规划体系更趋完善
    2.5.2  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实践摸索不断深入
  2.6  2009年至2014年——转型发展促保护措施完善
    2.6.1  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统筹协调
    2.6.2  拓展保护理念,推进公众参与
第3章  旧城保护体系和实践演进的四个阶段
  3.1  文物保护单位——从单纯保护到合理利用
    3.1.1  类型丰富、数量多
    3.1.2  不断扩展保护对象
    3.1.3  加强地下文物保护
……
第4章  制约旧城有效保护与特色彰显的问题
第5章  对旧城保护与发展目标的分析和思考
第6章  促进旧城有效保护和特色彰显的策略
第7章  结语——提升全市域保护工作力度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旧城谋划》作者冯斐菲多年从事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的工作,为此,结合实际的案例和个人体会撰写了该书,以名城保护的核心重点——北京旧城的保护与发展为主要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北京旧城自1949年至20l4年的变迁历程及错综复杂的原因,涉及政治思潮、社会变革、经济发展、重大事件等因素;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理论演进及在旧城中的具体实践,以及目前制约旧城有效保护与健康发展的主要
问题;第三部分,畅想了北京旧城未来的美好前景,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措施,同时提出要将保护的理念、实践更广更深地在市域、区域层
面进行延展,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更趋完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