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代的百位中国科学家(4)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37.61
5.5折
¥
6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编者:张藜|总主编:张藜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
ISBN9787504671486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780505
上书时间2024-10-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藜,云南昆明人,1966年生。1986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于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科技史杂志》副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以中国当代科学社会史、化学史等领域的系列研究成果,拓展了中国现代科技史研究,促进了对共和国早期科学体制、科学家社会生存状态等问题的深入认识;以大量学术组织工作,推动了口述历史这一研究方法在科技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目前担任老科学家学术采集工程项目首席专家。
目录
何泽慧: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敏华:展翅长空绽芳华
王业宁:不待扬鞭自奋蹄
陈茹玉:中国有机磷农药研究的先行者
张树政:大爱寄情微生物
陆婉珍:石油分析领域的先驱
徐晓白:不惧朔风暗香来
叶叔华:星路漫漫上下求索
尹文英:山高水长路多花
陈文新:踏遍青山为中华
董玉琛:情系嘉种矢志不渝
郑儒永:名门俊彦自在行
夏培肃:恬淡人生
杨芙清:“机遇来自国家需要”
安静娴:俯仰一世乐在药中
张丽珠:中国试管婴儿技术先行者
李桓英:实验生涯谱写华表乐章
胡亚美:刺向血癌的利剑
肖碧莲:莲叶无穷碧 慧心此处寻
沈渔邨: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
史轶蘩:经年铸剑垂体瘤
刘彤华:七厘米载玻片上的医学人生
内容摘要
张藜主编的《跨越时代的百位中国科学家(4)》为女科学家专辑,收入了22位女性科技专家的故事——既有出生于江南名门却“不爱红妆爱武装”的中国第一位女核物理学家何泽慧院士,也有人如其名般清丽、一生在企业从事药物研究开发的安静娴院士,还有风华正茂时放弃联合国WHO职位回国、后半生脚印遍及中国麻风病现场的李桓英研究员,等等。她们的人生之路不尽相同,她们从事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她们的生活品味或雅致或极简,但有一点于她们是共通的,那就是对科学研究的爱与执着。希望这一册对女科学家科研人生的集中讲述,能够丰富读者对中国女科学家这一群体的认识和理解,能够领略女科学家的别样风华,能够唤起读者对女性科学家成长特征
的更多思考。
精彩内容
李敏华(1917—2013),固体力学家,中科院院士。1917年出生于江苏苏州。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1945年和1948年先后获得关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49—1951年在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路易斯发动机研究中心任研究科学家,1952—1954年在美国布鲁克林理工学院机械系任研究教授。1954年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室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力学所固体力学研究室主任。
她是中国塑性力学的开拓者,在塑性问题的解析方法、结构强度、疲劳失效机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力学人才。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78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航空学会常务理事,《力学学报》《航空学报》和《固体力学学报》编委。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
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以及全国妇联执委。
一颗矢志不渝的爱国心,一份开拓创新的责任感
,李敏华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她这一
生所体现的默默奉献的品质、孜孜以求的精神、甘为人梯的情怀,无不绽放着美丽芳华,堪为后人典范。
麻省理工学院首位工科女博士1917年11月2日,李敏华出生于江苏省吴县,幼
年时曾在振华附小读书,后随家人迁居上海,1935年从务本女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1925年的“五卅惨案”、1931年的日本侵略东北三省以及1935年的“一
二·九”学生运动,都给李敏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她立志以己所学报效祖国。1940年,李敏华大学毕业后留在航空工程学系任教。4年后她与丈夫吴仲华一起赴美留学,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MIT),并先后在1945年和1948年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分别是“用散射光弹解轴扭转”和“亚谐振动的解法”,都获得很好的结果。
那时的美国对妇女还很歧视,她在选读博士时,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负责本科生的教授就说:“我不能看到机械系有女博士”。幸好负责研究生工作的苏特勃教授支持她。读博期间,李敏华选修了热力学课程,她的老师肯能教授在一次总结考试结果时说:“这次考题很难,很多人不及格,第一名考95分,是吴夫人”。30多年后,当1979年中国学者访问MIT时,她的老师还记得此事,并说:“一个小个子女孩子打败了所有男孩子!”况且当时的李敏华还有两个儿子需要照顾。她后来回忆说:“我之所以能够学成,是由于有学成后回国服务的坚定信念;也是和吴仲华帮助照顾孩子和分担家务分不开的。”当李敏华终于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第一位工科女博士时,波士顿报纸在报道该届毕业典礼时特地提到:“中国的李敏华,几个孩子的母亲,证明妇女可以与男子一样,获得博士学位”。
李敏华不仅在MIT攻读学位时,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孩子,1975年她的小儿子病重期间,以及1988年初吴仲华肝癌手术后到1992年病故期间,她也是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病人。李敏华用实际行动展示她如何处理学业、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不愧是妇女科技工作者的典范。
毅然回国开拓中国塑性力学为了取得科研工作的实际经验,李敏华决定和吴仲华一起应聘到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的路易斯飞行推进实验室工作。她在强度研究室任研究科学家,进行塑性力学的研究。
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们立即离开NAcA转到美国布鲁克林理工学院(PIB)机械系工作,为回国做准备。其时,李敏华夫妇均已进入科学研究的“如日中天”境地。李敏华发表了数篇NACA报告,还在1950年秋举办的第三届塑性年度会议宣讲了重要论文《论应变硬化区中轴对称平面塑性应力问题》,从而奠定了她在塑性力学领域里的地位。鉴于学术上的成就,她被遴选为西格玛Ⅺ学会的会员,这是优秀青年科学家才能够得到的一项崇高荣誉。
尽管他们工作如意、生活富裕,而且有关方面一
直要求他们加入美国国籍,但他们并没有忘掉自己学习工程的主要原因,一心回国参加建设。当时,美国政府对在大学工作的中国理工科留学生的回国事宜横加阻挠,李敏华夫妇历经数年努力,尝试过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到印度等地找寻工作、争取联合国的亚洲工程项目以及赴港省亲等途径,均未成功。最后决定以暑期旅欧名义出行,而且特地选择了星期日乘飞机离美赴英的方案,这才避开了移民局的纠缠。1954年8月,李敏华一家终于离开了美国,绕道西欧、苏联,并于11月通过满洲里回到了祖国。
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周恩来总理接见李敏华夫妇时亲切地讲道:“像你们这样年轻的科学家夫妇,我国还很少,你们要好好工作”。这给了李敏华夫妇很大鼓励,他们也是一直这么做的。从1955年秋开
始,李敏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钱学森和钱伟长领导
下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创建工作。作为高级研究人员,她担任了力学所设立的四个研究组之一的塑体力学组组长,成为我国塑性力学的开拓者。
20世纪50年代中期,塑性力学在我国尚属空白,她便和王仁、杜庆华等学者一起,携手培育塑性力学的研究人才。他们在力学所精心组织塑性力学文献讨论会,通过集体学习方式,高效率地吸收国外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参会者除了有关院校的著名学者外,还有力学所塑性组的年轻学子。李敏华特别安排年轻人参加文献调查和讨论会,使大家从实践中学到科学知识并了解做研究必须具备的科学态度和基本功。随后,李敏华又在钱学森倡导成立的工程力学研究班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开设塑性力学课程,为我国塑性力学事业造就了一支中坚队伍。
P14-1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