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塔(全两册)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01.8
6.0折
¥
16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梁欣立|责编:邓京//郭扬
出版社北京燕山
ISBN9787540266301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69元
货号31827485
上书时间2024-10-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梁欣立,男,1954年生于北京西城区,中共党员,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1994年开始对北京历史文化遗留古迹进行调查、学习、研究。2007年出版《北京古桥》和《北京古狮》;2009年出版《北京古墙》;2014年出版《北京清真寺调查记》;2015年出版《北京古戏楼》。退休后全身心投入到北京历史文化研究中,阅读文献,疏理古迹线索,走遍北京的山沟平原,探访历史遗迹。现任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古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委员;北京建筑大学桥梁研究保护委员会委员。
目录
\"序言 张宝章 / 01
承载历史的座座古塔 梁欣立 / 04
东城区 古塔二十九座 / 002
东城区 消失古塔二十九座 / 023
西城区 古塔二十座 / 030
西城区 消失古塔六十座 / 070
朝阳区 古塔十二座 / 114
朝阳区 消失古塔十一座 / 129
海淀区 古塔七十九座 / 140
海淀区 消失古塔十八座 / 237
丰台区 古塔十二座 /262
石景山区 古塔二十八座 / 280
石景山区 消失古塔十三座 / 314
门头沟区 古塔一百四十六座 / 326
门头沟区 消失古塔四十三座 / 463
房山区 古塔一百四十座 /490
房山区 消失古塔三十六座 /656
顺义区 古塔八座 /684
顺义区 消失古塔七座 /694
大兴区 古塔四座 /702
大兴区 消失古塔三座 /708
平谷区 古塔三座 /756
平谷区 消失古塔十一座 /762\"
内容摘要
本书收录北京16个辖区内唐至民国各时期现存与消失古塔706座。对古塔方位、特点、现状进行了全面记录,对消失古塔的兴建、存废也做了充分的考证,并配图600余幅,堪称介绍北京古塔的“百科全书”。作者从事古建筑研究三十余年,不仅具有专业的建筑和测量学知识,而且熟悉文献学相关技能,保证了图书的学术价值。
精彩内容
\"塔,是佛教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源于印度,原本是埋葬佛祖释迦牟尼舍利用的。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中国最早建成的古塔是洛阳白马寺的大方塔。中国的佛塔,受到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从它的实用功能到建筑材料、建筑形式都出现了巨大的发展和转变。
北京最早的古塔是唐朝在房山区云居寺建成的四方六层密檐石塔。北京古塔大多是佛僧的舍利塔和墓塔。从实用功能上讲,还有地理标志塔、风水塔、祝寿塔、纪念塔、观景塔、暸望塔等。从建筑形式上看,有楼阁式塔、亭阁式塔、密檐式塔、花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经幢式塔、组合式塔等。北京的著名古塔很多,如北海永安寺白塔、妙应寺白塔、天宁寺塔、玉泉山定光塔、香山琉璃塔、真觉寺金刚宝座塔、通州燃灯塔和潭柘寺塔林、银山塔林等。从北京作为历朝帝都的角度看,古塔建筑最具有地域和时代特色的,当属皇家园林玉泉山静明园的五座塔。玉泉五塔都是在清代乾隆年间建成的。在静明园的寺庙群中修建了主峰定光塔、北峰妙高塔、西南侧岭华藏海塔、西山腰多宝琉璃塔、还有淹没在裂帛湖中的镇海塔。五塔不仅选址巧妙,高低错落,而且造型不同、材质各异、色彩纷呈。造型样式有楼阁式、密檐式、经幢式和金刚宝座式;用材方面有砖石结构、通体汉白玉石雕、全部琉璃砖瓦包砌;从色泽上看,有单色纯白,有黄白相间,更有耀眼的黄绿青兰紫构成的斑烂色彩。这五座异彩纷呈的宏伟又景致的佛教建筑,将静明园装扮成一座“古塔博物馆”,使玉泉山赢得了“塔山”的徽号。玉泉古塔至今仍巍然屹立在苍翠的顶峰,成为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的最著名的标志景观。
北京古塔,作为北京传统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值得下大力气去研究和记述的,我读到欣立先生的《北京古塔》书稿,顿觉眼前一
亮,大开眼界。仔细阅读、学习、揣摩、品味,我认为本书有几个明显的长处。一是全。过去一般的估计北京古塔也就是二、三百座,而且有些已经毁圮了。本书收集了北京市现存是从唐、辽、金、元、明、清到民国年间的544座塔,还介绍了已经消失的古塔203座。二是准。对现存每一座古塔都寻到实物,认真观察、测量、记录,与现存史料进行比对、核实。对不同的说法进行比较,寻找证据,得出正确的结论。对每座古塔的记述都要做到准确无误。三是深。深入挖掘、查证,揭示古塔修建的缘由,展示古塔的历史文化内涵、它的实际功能以及故事传说,突显了北京古塔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四是美。打开书册,页页有图,塔形清晰,美不胜收。全书稿有近500帧古塔摄影。现存的古塔几乎都有摄影照片为证,这更进一步证实了本书记述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本书丰富的内容,说明欣立先生撰写书稿时进行了缜密的构思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作者具有在国家图书馆查阅历史资料的方便条件。又加以在各图书馆、档案馆仔细搜寻,到群众中深入调查了解,对有关古塔的记述了如指掌。这使本书挖掘出了许多座鲜为人知的北京古塔。作者又到塔址进行考察,将书面资料找到实证。欣立先生把本书的写作看作抢救文物,抓紧时间,在它们毁圮过程中记述其真实面貌。不少古塔隐蔽在深山荒岭之中,要请当地向导指路去寻找。为了探究房山的一座古塔,去了三次才找到实物,每次要攀爬六、七个小时,手臂上被荆棘和荒草割出了好几道血口子。但当拍摄完古塔照片后,欢喜得忘记了疼痛。为撰写好一部高质量的书,不但文字要缜密考究,连摄影也要追求高标准。海淀区凤凰岭山顶有一座“飞来石塔”。海拔748米处有一块十七米高的白色卵形“飞来”巨石,石上建一座六面七层密檐式石塔。到现场摄影往返需要半天时间。但两次都因天气昏暗而空跑。第三次登上高山,天朗气清,终于拍摄出自己满意的照片。欣立先生心满意足,竟然吟出王安石《登飞来峰》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北京古塔》一书的写作,充分展示了欣立先生对北京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挖掘整理传统文化遗存的宏大志向,并且已经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果。这本书只是系列北京古建丛书的最新一本。他已经陆续写作出版了《北京古狮》、《北京古桥》、《北京古墙》、《北京古戏楼》、《北京清真寺调查记》等。他二十年如一日,奔波劳碌在大街小巷、河边湖畔、崇山峻岭、村野荒原,背着照相机,怀揣笔记本,寻找、发现、笔录、拍摄那些不被人关注的前人创造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他默默地耕耘,为北京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欣立先生在《北京古狮》写过一篇记载密云古北口大道旁的一对古老的石狮,在2006年12月初的一个深夜,这对石狮被人盗走了。当地都无影像,是《北京古狮》上的照片提供了资料,重雕制一对新的石狮,矗立在村口大道旁。这对新的石狮,就是对欣立先生学术研究成果的充分肯定和奖赏。我祝欣立文友在发掘和研究北京历史文化的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