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达之路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1.37
4.4折
¥
26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阿根廷)R.皮格利亚|译者:赵德明
出版社中央编译
ISBN9787511729613
出版时间2016-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6元
货号3517991
上书时间2024-10-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皮格利亚(RicardoPlglia,1940-),阿根廷作家,当代西班牙语叙事文学大师,同时也是拉美地区最具世界影响的先锋作家之一。所获重要奖项有:智利“美洲文学奖”(2005)、西班牙“文学评论奖”(2010)、委内瑞拉“罗慕洛·加列戈斯文学奖”(2011)、阿根廷作家协会“最高荣誉奖”(2012)和西班牙“福门托文学奖”(2015)。
1961年,皮格利亚从创作短篇起步,《弹弓》《我的朋友》《消失的光芒》各篇赢得罗亚·巴斯托斯、卡斯蒂略等前辈首肯,后结集出版《入侵》。长篇作品有《人工呼吸》《缺席的城市》《烈焰焚币》《夜间目标》以及《艾达之路》,此外还有散文、评论、剧本等大量作品。皮格利亚创作上受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海明威、博尔赫斯多位大师的影响,同时融入后现代作家的结构手法与叙事技巧,从观念与命运、国家与个人、政治与文化等多重角度回应了当下的社会现实,《阿根廷文学简史》对其代表作《人工呼吸》的评价颇能道出皮格利亚小说艺术的基本特色:“集讽喻、政治理念、侦探小说、历史解读等元素于一身,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目录
第一部 事故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二部 俄国女邻居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三部 以康拉德的名义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四部 火中手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结束语
译后记
内容摘要
印第安纳州泰勒大学的客座教授伦西应邀主讲阿根廷文学,与东道主、学术明星艾达相恋,正当二人频频幽会、难解难分之际,一个意外事故导致艾达暴亡,由此引起联邦调查局的介入,并逐渐揭示出故事背后的一个严肃主题:技术理性对人类自身的全面入侵和挤压,人性、人的尊严没有了,个人的自由、隐私没有了;人类乌托邦式的无限美好遐想,通通撞在了由电子技术构筑而成的柔软墙壁上,无路可逃。
R.皮格利亚的《艾达之路》依据美国真实发生的“大学炸弹客”一案写成:数学家卡钦斯基采用恐怖手段宣传其政治主张。皮格利亚巧妙地融合了个人经历与侦探元素,尤其成功地刻画了以个人对抗社会的逻辑天才蒙克这一新型反抗者形象,揭露了当今崇信现代技术的所谓“理想公民”没有信仰、没有思想原
则、一心向往从商品交易中分一杯羹的丑恶嘴脸。
精彩内容
第三章1通常见到艾达的地方是会议室或者走廊里,她总是显得很忙。她说:咱俩得谈谈。我纳闷:是单独谈话吗?直到星期五,我上了去纽约的火车,看见她走进了车厢,打扮得靓丽,来到我身边坐下。有很多事情想跟你谈谈,要是你没别的什么事情要做,咱们利用这个机会交换交换情况。她的目光热辣辣,好像没睡觉,或者有点发烧。当然了我很清楚你在研究生班的工作。她说,学生们很满意你的课。难道她跟约翰三世谈过?他是最出色的,也是问题最多的。他还在坚持那个写论文就写一本书的可笑想法。写论文早就不只写一本书了,她口气是斩钉截铁的,仿佛在说一
种实实在在的变化是让全体乘客听的。你去纽约做什
么?我说:没什么特别的事,散散心而已。她是只要
有可能,就去纽约,尽量不把时间都埋头于校园内。
她要换换空气,纽约的空气不一样,她是在曼哈顿长大的,非常熟悉纽约。父亲是医生,一种出诊看病人的老派医生。小时候,父亲就带着她出诊,父亲给人看病,她就待在轿车里等候。父亲一出来,身上总是带着干冰的气味;父亲在发动车子之前,准备去城里另外一个地方看病人时,总要摸摸她的小脸蛋,开开
玩笑,她能闻出父亲雪白的双手上冷飕飕的酒精味儿。看来这个故事她已经说了好多遍了,她已经成功地让一个小姑娘在车子里等候父亲的意象个性化了,让你能想象出一种幸福的童年生活。她很自信,一种从小养成的自信,这就是艾达希望你认为的印象。她自己解释这种生活状态,是父亲教育宝贝女儿的结果,而父亲是自信的男子汉,善于对待女性,总是以保护妇女的形象出现在你身边。说到她自己时用了一连串戏剧性台词,那是一首史诗:一个纽约姑娘实现了自己的全部理想,主宰自己的命运,不做别人命令的事情。她说:“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女性。”但是,她澄清道:“我也不是什么女汉子。”她开玩笑道,一
面用挑逗的眼神望着我。可是她父亲去世了,遗憾的是父亲没有看到她的胜利。胜利了吗?是的,当然胜利了。在这样的大学里教书,父亲知道的话,一定很高兴。父亲活着的时代,女子还不能进大学,她说道,好像在描写一支军队如何成功地占领了敌人的阵地取得了胜利。她笑了,是一种挑逗性的笑声,是个还让大人吃惊的小姑娘在笑。她比我小十岁,可是显得非常年轻。她的年龄难以确定,无法得知是正在离开
青春期呢,还是刚刚开始成熟。
到了换乘站,我俩换车,寻找可以吸烟的车厢,那个时候还有这种车厢。她说,在大街上吸烟的男人越来越少。妇女走出办公室,不管别人看着怎么不顺眼,也要点上一颗香烟;然后附加一句:上天有一种恩典——礼物。接着,她说: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小小的恶习。瘾君子还是偷偷摸摸地吸毒。偷偷地养成坏习惯也不坏嘛。她太漂亮了,很难把她的模样跟说话的惊人语速联系起来。她身穿一套紫红色整身女装,剪裁完美,体现出她的线条,我的目光不由得在她的乳沟处打转转。莫非是不带乳罩?我挪动一下,打算解开这个问题。她动作迅速地整理围巾。她很迷人,性感,但不认为自己美丽,如同那些自认为有魅力的或者就是迷人的女子一样;这个想法把她们给耽误了。在艾达看来,美丽是表面现象,面对我这种企图剥光她衣裳的目光,她无奈地一笑。她用动词的现在式,嘲讽语气加强了她的魅力。说话的样子好像要在某些词语上加引号,有时甚至每只手举起两个指头成钩状,让人看到她说的话是有保留的。
到了佩恩站,她穿上粗呢长大衣,戴上绒帽。下车前,掏出小镜子照照,重新抹抹口红。我请她去喝一杯。我俩去都柏林音乐酒吧,位于曼哈顿上方,是我有一次闲逛纽约时发现的。我俩在吧台前坐下,从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酒吧尽头有个区域几乎没有照明,有几对男女坐在黑影里。她心不在焉地望望四周,仿佛在看自然风景,在看一座废宅的荒园。有个表情阴沉的家伙在跟酒吧招待说一个他离不开的可恶女人。
他醉了,或者是装醉,说起女人来又爱又恨。他说:‘‘我不能离家出走,地下室有个作坊,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是在作坊里度过的。”招待微微点头,看上去像是眨眨眼,一面给我俩斟上美国威士忌,在一
个小杯子里加了很多冰块。在酒吧里斟酒的人都有能力跟哑巴进行一场有趣的谈话。艾达喝了一口威土忌,在思考什么。她在伯克利读博士的时候,与一个黑人女子合住,后者是黑豹党的外围组织成员,是个来自阿拉巴马州的美女,此前在很短的时间内参加过那个时期的种种革命:性解放,女权主义,毛派运动,种族革命,做心理分析医生,捍卫黑人文化,吃避孕药,做关于约恩.布劳恩的论文,此人是19世纪废除奴隶制的革命家;她跟黑人诗人勒鲁伊.琼斯,来往
,打算加入穆斯林。她在一次反对越南战争的游行中被杀害了,年仅十九岁。她名叫阿西亚·摩根,本来打算改成舍雷萨德.巴拉卡,可是没来得及。艾达赶在警方搜查阿西亚住所之前收拾了阿西亚的物品。正当她不知道拿这些东西怎么办的时候,在一个抽屉里发现了一把手枪,于是急忙把枪装进手包,叫了一辆出租车,去了黑豹党在旧金山的总部。那是一座有半圆围墙的住宅,有小圆窗和一座大铁桥。她按了好几次电铃,最后看门人终于出现了……P29-3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