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遵宪传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传承人传记丛书
  • 黄遵宪传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传承人传记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遵宪传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传承人传记丛书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2.43 3.5折 36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峰|编者:于学剑|总主编:谢柏梁

出版社中国文联

ISBN9787519034870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0302202

上书时间2024-10-13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赵峰,男,1981年6月生。山东枣庄人。助理研究员。2007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同年12月进入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工作,主要从事戏剧影视理论研究。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约20万字。主持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及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课题。

目录
。。。

内容摘要
黄遵宪是我国著名的柳子戏表演艺术家。多年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柳子戏的传承发展之中,不断对传统的柳子戏进行挖掘和探索。在舞台上,他历经竭力地演好每一个角色,《孙安动本》中孙安的成功塑造,创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使得柳子戏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蜚声全国。本书主要讲述了黄遵宪先生小时候的社会背景;介绍了黄遵宪先生艰辛的学艺过程及黄遵宪先生的艺术实践以及自成一派和对传统柳子戏的创新发展。全书对黄遵宪的柳子戏艺术的风格和艺术理念以及他对柳子戏的创新意识进行阐述。对黄遵宪在柳子戏表演和柳子戏理论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进行总结。

精彩内容
 在黄遵宪四五岁时,父亲黄自稳隔段时间就领小留才(黄遵宪乳名)到姥姥家住玩数日。姥姥住在黄岗村南五里路外的于庙村,那里是一个枣梆戏窝,村里及周边村庄经常有戏班来演戏。黄遵宪是在那里初知戏台,见到演戏的。
戏台是用木板连接搭成的。成人稍低头即可从台下穿过。通常一个台口(搭一次台)可连演数天,乡亲们“热戏”,演出地点“吃戏”,每天少不了“三开锣”。黄遵宪常随老人们去看戏,幼小的他对戏曲有了深刻的印象。
起初,黄遵宪喜欢有武打的热闹戏,最好看的是花脸武打戏。他心里纳闷:“演员怎么长了这样的脸?”“那是化的妆!”身旁的大人告诉他。“包公的胡子这么长,怎么喝粥?”“不会撩起来喝吗!”旁人为他解惑。戏开演前,他好奇地跑到后台,透过台板缝看演员化妆,才发现原来是演戏人拿黑笔朝自己脸上画的。回到家里,满脑子装着花脸的黄遵宪,趁父母到田里干活的工夫,趴在灶下用手指抠出锅底灰,照着小镜子,往自己的脸上画开了。画得不像样,洗了再画。父母回来看见了,狠狠地斥责了他一顿。花脸戏成了黄遵宪的心事。
每次看戏,他都翘首等待花脸上场。花脸下台了,他就转到后台,看花脸在干什么。如果花脸演员不卸妆,他非要看完了花脸戏才回家。逐渐地,他能分辨出不同戏种的唱腔。哪是“柳子”,哪是“梆子”,哪里的戏班演哪种戏,谁唱得好,谁耍得好,他都知道。黄遵宪觉得柳子戏比梆子戏更好听。
当然,他最喜欢看的还是花脸演戏。十里八乡凡有演戏,他一定去看。戏收场了,他就在回家的路上听长辈们评说谁唱得好、谁做功好、谁的武戏棒。
回到村里来,他也学着大人的口气,向没去看戏的人们学讲一番,村里人都说黄遵宪是个小戏迷。
郓城一带被称为“武术之乡”,小孩子们学习武术十分普遍。10岁那年,黄遵宪跟会些武术的父亲拎着一包点心,去拜师习武。武师姓赵,教“六步拳”,家住离黄岗七八里路的赵庄。黄遵宪不喜欢练这种拳,学了一年就不练了。由黄广勋引荐,他又到马亥村拜了回民拳师马体林为师,学习洪拳。当我问到黄老先生武术功底如何时,他讲:“我在武术方面没有什么造诣,只是一个爱好者。就我们村上的人讲,许多人既会唱戏,又会武术。每逢农闲或逢集过节,不是在本村自娱自乐,就是去临村看戏。”黄遵宪家只有几亩薄地,收成少得可怜,家人吃糠咽菜,勉强糊口。每逢赶集,父亲去集市帮有粮人家卖粮食,靠出力搬运粮食挣得一份工钱,并顺便收回散落在地上的几把粮食,聊补家中粮缺。
黄遵宪原名黄遵孔。在他12岁那年读私立黄岗小学的第一天,老师给他改为现名。后来,黄遵宪才知道,晚清有个革新派诗人与他重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