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告别哲学的尝试(精)/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50.81
5.8折
¥
8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美)丹尼尔·布鲁德尼|总主编:庄福龄//罗国杰//靳诺|译者:陈浩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ISBN9787300263427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0684253
上书时间2024-10-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导论
1.青年黑格尔派的主题
2.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对哲学的不满
3.文本的价值
4.章节概述
第1章 费尔巴哈对基督教的批判
1.基督教批判的内容
2.基督教批判的方法
3.比较
4.精神之自然科学家
第2章 费尔巴哈对哲学的批判
1.哲学的地位
2.哲学批判的方法
3.哲学批判的目标
4.问题
5.前身
6.结语
第3章 布鲁诺·鲍威尔
1.自我意识
2.国家和市民社会
3.宗教批判
4.采取批判家立场
5.评价
第4章 1844年的马克思(上):自我实现
1.类存在:产品
2.类存在:享受
3.人与对象的关系
4.类存在:不朽
5.人的自我实现活动
第5章 1844年的马克思(中):共同体的结构
1.相互成全
2.充当类的中介
3.共同体的题外话
第6章 1844年的马克思(下):证成难题
1.劳动者对其真正本性的无知
2.证成难题
3.共产主义者的目标和信念难题
4.1844年的马克思对哲学的批判
5.当前的问题
第7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基本关系和基本取向
2.第十一条
3.劳动
4.实践的唯心主义解读
5.第一步的难题
6.第六条
第8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上):再反哲学
1.几点一般性评论
2.青年黑格尔派批判
3.经验性确证
内容摘要
本书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1841)和《未来哲学原理》(1843)发轫,经过对布鲁诺·鲍威尔1841-1843年的报刊类著作和论战类著作的讨论,转入卡尔·马克思1844年的著作,最后分析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和《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本书的主题,在于一系列观念——人的本性、人的善好生活、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与他人的关系——的“嬗变记”。通过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马克思的主要作品进行梳理,考察了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反哲学目标、马克思的共同体观念、马克思对于善好生活的描述,以及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和道德所做的批判,展现了马克思既努力揭示人类本性以及什么才是善好生活,试图对资本主义进行规范性批判,也极力避免黑格尔“哲学”的影响,避免陷入形而上学观念的尝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