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中和的目标内涵与转型路径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06.76
5.4折
¥
1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潘家华|责编:宋娜
出版社经济管理
ISBN9787509688410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98元
货号31706327
上书时间2024-10-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商品简介
《中国碳中和的目标内涵与转型路径》就中国碳中和的目标内涵和转型路径,从战略宏观层面开展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能效提升、人为碳移除和零碳能源取代高碳化石能源是碳中和的基本路径,但中国碳中和的核心要义在于零碳能源生产和终端消费的根本变革、经济社会发展范式的整体转型。
针对我国能源消费和电源结构中高碳煤炭的主导地位,《中国碳中和的目标内涵与转型路径》笔者从电力、产业、区域发展和国际经验借鉴等方面,解析转型发展的经济社会影响与对策。
《中国碳中和的目标内涵与转型路径》笔者研究表明,从化石能源的路径依赖切换到零碳能源发展赛道,不可能一蹴而就,更需要只争朝夕,零碳转型,赢向未来。
作者简介
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教授。1992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城市与环境研究》主编。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可持续城市化、土地资源经济学、世界经济等。任IPCC减缓气候变化评估第三次(1997-2001)报告主编、主要作者,第四次(2003-2007)和第五次报告(2011-2014)主要作者,发表中英文论(译)著300余篇(章、部)。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4)和二等奖(2000.2013)、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1)。
目录
Ⅰ/碳中和目标内涵
1 “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科学基础及政策行动
2 碳中和概念再辨析
3 碳中和要义的分析与思考
4 压缩碳排放峰值,加速迈向净零碳
Ⅱ/时间进程与发展范式转型
5 理性认识碳中和进程,有序减退化石能源
6 中国碳中和的时间进程与战略路径
7 碳中和:需要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发展范式转型
8 碳中和革命的发展范式转型与整体协同
Ⅲ/电力发展与转型
9 走近虚拟电厂
10 新基建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11 破解西北地区新能源消纳困境的解决方案
12 天然气发电在中国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及有关建议
13 天然气发电和煤电环保对比
14 “十四五”时期电力发展展望
Ⅳ/产业发展与转型
15 工业“十四五”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前景
16 “十三五”工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及成效
17 我国数字“新基建”绿色发展的前景与思考
18 天然气热电联产发展之分析与思考
19 “十四五”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更好地开发利用需求侧资源
20 国际经验对中国电力行业清洁化转型的政策启示
Ⅴ/煤电转型及经济社会影响与应对
21 煤炭与煤电发展与转型问题的讨论
22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煤电发展现状与展望
23 煤电及其就业观察与思考
24 煤炭转型的就业影响及应对策略
Ⅵ/区域协同与省域实践
25 实现碳排放达峰的区域协同战略
26 山西煤电发展之路辨析与展望
27 吉林电力现状与风电发展
28 湖北煤电退出路径与政策研究
29 江苏电力控煤政策研究
30 能源革命的新进展——以河南省为例
Ⅶ/市场机制与金融服务
31 电力行业碳交易进展及展望
32 发电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
33 价格机制对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推动作用
34 价格机制推动电力需求响应工作的探讨
35 煤电转型中的价格机制保障
36 运用市场化手段破解西北新能源消纳困境
37 零碳金融助力碳中和
38 金融业的气候风险分析及其对能源转型的作用
内容摘要
本书就中国碳中和的目标内涵和转型路径,从战略宏观层面开展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能效提升、人为碳移除和零碳能源取代高碳化石能源是碳中和的基本路径,但中国碳中和的核心要义在于零碳能源生产和终端消费的根本变革、经济社会发展范式的整体转型。针对我国能源消费和电源结构中高碳煤炭的主导地位,笔者从电力、产业、区域发展和国际经验借鉴等方面,解析转型发展的经济社会影响与对策。笔者研究表明,从化石能源的路径依赖切换到零碳能源发展赛道,不可能一蹴而就,更需要只争朝夕,零碳转型,赢向未来。
精彩内容
为探讨中国煤电的发展之路,抑制煤电的投资冲动,保持生态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定力,助力绿色经济复苏,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与中国能源网合作,于2020年6月启动“中国煤电发展之路辨析系列沙龙”。煤电沙龙耗时长达半年,邀请了六十二位行业里的资深专家,就中国煤电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辨论与探讨,这其中包括疫情之后中国煤电的发展战略、中国电力的供需及投资形势展望、煤电的环境与气候影响、国际去煤经验、可再生能源与煤电的协调发展、碳市场和绿色金融、新基建和公正转型等。本书将以上成果精选后获得了每位入选作者的授权书,用多元化的思维共同探索中国电力部门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发展的路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