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失去,不负相遇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32.05
5.4折
¥
59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凯瑟琳·舒尔茨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55305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31761012
上书时间2024-10-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凯瑟琳·舒尔茨(KathrynSchulz)是《纽约客》特约撰稿人,著有《我们为什么会犯错?》(BeingWrong)。她曾凭借关于太平洋西北地区地震危机的文章《那一场大地震》(TheReallyBigOne)荣获美国国家杂志奖和普利策奖。《不惧失去,不负相遇》源于《连败纪录》(LosingStreak),此文最初发表在《纽约客》上,后被收录于《美国最佳散文集》中。
目录
目录:
终极版序I
前言IX
第一部分普通人与经济人
第1章偏差与谬误003
第2章抵制诱惑033
第3章从众051
第二部分选择架构者的工具
第4章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助推?083
第5章选择架构097
第6章精明披露133
第7章#胡推151
第三部分钱
第8章多存钱,为明天187
第9章助推是可持续的吗?也许在瑞典可以209
第10章今天多借一点儿:按揭贷款与信用卡231
第11章保险:别为小事烦忧251
第四部分社会
第12章器官捐献:默认解决方案的迷思271
第13章拯救地球303
第五部分意见反馈部门
第14章有事生非337
结语365
致谢371
参考文献373
内容摘要
刚经历爱情的狂喜,父亲突然因病离世。作者舒尔茨感到迷失方向、焦虑不安,她逃避工作、逃避书籍、逃避时间、逃避快乐、逃避现实。
与大多数人一样,她沉湎悲伤而不能自拔,于是开始从诗歌中寻找慰藉,进而延伸到对人生得与失的探索。最终她平静地接受了现实:人生总是事与愿违——你时而崩溃,时而复原;时而忙碌,时而无聊;时而可怕,时而荒诞;时而滑稽,时而振奋。我们不可能摆脱这种不断融合的感觉。
舒尔茨在业内享有“当今时代最伟大作家之一”的美誉,她曾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有关太平洋西北地区即将发生的大地震的文章,并凭此获得了2016年的普利策特稿写作奖,开了普利策奖颁给杂志媒体的先河。
在这本书中,舒尔茨用她广博的知识和好奇心,游走于哲理与亲密关系之间,将一个关于爱情和死亡的故事,转变成对偶然与命运、悲伤与幸福的探索。她优雅的笔触直抵人心深处最微妙的真相,读罢令人豁然开朗。
这是一本温暖治愈、理性十足的人生哲思录。它不是简单的情感宣泄,而是站在历史、诗歌、文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用好奇心和洞察力理性对待人生得失。对正处于悲伤、忧虑中的人来说,这是一份最好的礼物。
精彩内容
我“失去”了父亲一直以来,我都对死亡的委婉说法抱有抵触情绪。
“去世”“返真”“永远地离开
了我们”“已故”:尽管这样的语言充满了善意,却从未能带给我任何慰藉。出于得体,它摒弃了死亡令人震惊的直率;出于安慰,它选择了安全、熟悉,舍弃了美妙或者勾人回忆。对我来说,这一切都是逃避,好似一种语言上的“视线转移”。可因为死亡是如此不可避免——这是它最基本的特性,闪烁
其词就成了一种误导。正如
诗人罗伯特·洛威尔所写的那样:“为什么不直说究竟
发生了什么?”然而,我的偏好因为父亲而破例。“我失去了父亲”:在他离世的第十天,我第一次听见自己使用了这样的表述。我在医院陪伴父亲缠绵病榻数周后,他走了。追悼会结束后,我再次回到家中,重新投入与离家前完全一样的生活。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切井然有序。在悲痛的煎熬下,世俗义务令人疲惫不堪。我频繁地把手机夹在肩膀和下巴之间。我的父亲住过心脏监护病房,也
被转移至重症监护室,最后他在临终关怀中心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在此期间,我接到了一连串语音信息,它们来自我就职的杂志社。电话通知我:如果再不修改密码
,我的电子邮箱就会被锁定。提醒有规律地接踵而至:我的访问权限将在10天、9天、8天、7天内到期。寻常与存在无休无止的纠缠令人震惊,就好像在一本残破不堪的旧书里,一页上的字已经粘到了另一页上。我根本没有心情解决密码的问题。
后来我的确登录不上邮箱,也没法自己搞定它。所以,父亲去世后,我就一直在和客服打电话,向那人解释我为什么没能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尽管此举完全没有必要
。
上周,我失去了父亲。
也许是因为我尚处于哀悼初期扭曲失真的阶段,当曾经熟悉的世界变得如此陌生且难以接近,我从未像现在这样被这句话带来的陌生感所
击中。显然,父亲既不像野餐时与大人走散的学步孩童,也不像在乱糟糟的办公室里消失得无影无踪的重要文件。然而,与其他间接谈论死亡的方式不同,“失去”这个说法看起来既不遮遮掩掩,也不空空荡荡。它直白、
哀婉、孤独,恰似悲凉的底色。正如那天我在电话里第一次所说的那样,它可以为我所用,就像是人们使用的铲子或者拉铃索:冰冷、响亮,夹杂着绝望与无奈,精准地表达出丧亲之痛导致的混乱与悲哀。
后来,我特意查了一下,才发现自己对“失去”如此敏感的原因。我一直以为,如果说失去的对象是死者的话,这就是一种象征性的使用——被服丧之人据为己有后,其含义已远远超出了原
有的范围。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动词“失去”的词根是悲伤,它与“孤独”中的“孤寂”密切相关。它来自一个意为“湮灭”的古英语单词,该词的词源更加古老,寓意“分开”或者“割裂”。直到13世纪才出现现代意义上的“错放”;此后一百年,“失去”又有了“失败”的含义。16世纪,我们开始失去理智;17世纪,我们迷失内心。换句话说,我们可能失去之物的圈子始于自己的生命,延展至身外之物,此后一直在稳步扩展。
这就是父亲去世后我对“失去”的感受:它是一股逐渐膨胀且范围日益扩大的力量,正在侵蚀我的生活。最
后,由于我的脑海中不断涌现出其他所有随风而逝的东西,我干脆给它们列了一份清单。童年的玩具、儿时的伙伴、那只某天跑出门就再也没回来的猫咪、大学毕业时祖母写给我的信、一件破旧却合身的蓝格衬衫、一本记录了我五年青春的日记:清单越写越长,却像是一种“反收藏”的行为;这是一份令人悲伤的目录,上面记载了我失去的一切。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