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人生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24.67
3.6折
¥
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阎宇
出版社青岛
ISBN9787555233374
出版时间2015-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447665
上书时间2024-10-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阎宇,《诗词*国》纪录片出品人、总导演。闫肃之子。
目录
第一章 少年窗外事
战乱日月度童年
敲晨钟的“彼得”
快乐在南开中学
何来怪词和鬼主意
令人敬畏的“军阀”爷爷
第二章 无悔问青春
投身爱国学生运动
弃学从军
参加土改工作队
最受欢迎的“引苦员”
一专、三会、八能
第三章 蓝天上歌唱
永远的人民空军
阎肃不严肃
中南海任务
勤俭和杂货铺
处女作终于发表了厂
尝试写剧本和演戏
初露锋芒——“刘四姐”
《我爱祖国的蓝天》
才子佳人一拍即合
不同辈分的夫妻
第四章 江姐万丈光
为《江姐》闭关18天
大师傅边和面边流泪
刘亚楼司令的指示达52次之多
周总理看演出来啦
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同观看《江姐》
《江姐》唱红了大江南北
主题歌《红梅赞》风靡全国
为什么说不出呢
是九州还是五洲
毛主席接见我老爸
第五章 生来麻烦多
老爸,麻烦的我来了
“他自己像炮弹飞出去的”
让小宇背些诗词吧
幼儿园里的“名人”
创作现代革命京剧《红岩》
舞剧需要写吗
最爱玩的游戏“双肩着地”
和儿女在一起没“正形儿”
敌人从南边打过来了
让爸爸管教我
老爸和我被一起扫地出门
跟爸爸去京剧团
第六章 声喧乱石中
“样板戏”创作组组长
“样板服”和“样板灶”
给儿子抓“蛐蛐”
跟我聊的都是玩儿
妈妈带我到天安门悼念总理
人生的“四大乐事”
对作品和人品看得很重
向阎肃同志猛击一掌
历史京剧《红灯照》
回空军复排《江姐》
妈妈发展我入少先队
第七章 家中无杂事
两获创作一等奖
快快,来看飞碟
帮儿子得了个作文竞赛奖
什么事情不能做
让儿子帮忙打苍蝇
对钱的事不管也不问
写书可真不容易
“大锅饭”没有什么不好
家务活儿什么忙都帮不上
省烟,费火,酒量深
花生塞进枣里一起吃的味道
敢问路在何方
大年三十之夜
每天去地铁站接老婆下班
你以为满大街都是游泳池啊
元帅重要,兵也非常重要
第八章 带来的太少
那我可就先走啦
老船长托人捎来的石磨
书桌抽屉里藏“射雕”
学校不是一流的,你是一流的
《彩虹》是小阎写的
告诉你什么才算冷
遇到好人多,自己更善良
军营里的那些歌
老爸咱经商吧
电视节目怎么开始的
第九章 丹心向阳开
永不沉没的船
京腔京韵自多情
故乡是北京
雾里看花“打假歌”
戏歌有戏
“都彭”打火机藏哪了
不精彩的地方没讲
一项世界纪录
金红的玫瑰摘下一朵
为啥称呼“阎老肃”
第十章 长城有多长
不是不行,而是根本不行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申奥”未成“认赌服输”
痴迷电脑游戏有高招
含饴弄孙“功劳”不能跑
《东海明珠》水晶球
胃口奇佳
阎爷爷,您又错了
浑身浴液也签名
千万别说出去的秘密
荣立二等功
第十一章 红岩铸人生
空军的本色老兵
红红火火的研讨会
带来的太少,带走的太多
被动时需要主动面对
老爸的腿很让我担心
千万别想改变老婆
有求必应,不求也应
戏比天大
我老婆和你老婆都听不懂
《复兴之路》——大我之做
艺术创作激情之源
心里有很多美的东西
感恩·感激·感谢·感悟
第十二章 风花雪月歌
这是强军的风花雪月
一生最爱服务官兵
离战场越近,创作就越有生命力
创作有深度的文艺作品
坚守艺术的“制高点”
什么时候都要脚踏实地
名人就是“明白之人”
最看重的荣誉
人生的况味
第十三章 时代追梦人
人生转折“六次选择”跟党走
世乒赛上的“天才设计”
“春晚”当家人
画龙点睛的点子
演出了东北风味
给你一个拥抱
把目光放长远些
相信自己一定行
那肯定是用好的哦
一辈子说的都是实话
大笔书写中国梦
附录一 话说阎肃
附录二 阎肃经典作品荟萃
后记
内容摘要
阎肃,男,汉族,河北保定人。1930年5月出生
,1950年加入西南青年文工团,1953年6月进入西南军区文工团任分队长,1953年4月加入中国其产党,1955年5月调入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现为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阎宇著的《阎肃人生》记叙了阎肃传奇的一生。
精彩内容
周总理看演出来啦空军领导一直有个想法,《江姐》要么不演,演了就必须在全国打响。在公演前空军举办过会演,属于内部演出,最先观看《江姐》的中央领导是叶剑英元帅。
1964年8月24日,叶剑英元帅、王新亭上将观看了《江姐》。
1964年8月27日,贺龙元帅、杨成武上将、彭绍辉上将、廖汉生中将、刘志坚中将观看了《江姐》。
而对空政文工团格外关心,时任总政副主任的肖华同志更不知看了多少遍。
受到会演成功的鼓舞,一些演员在空政歌剧团政委刘敬贤跟前不停地鼓动请愿,把刘敬贤也听烦了。
于是鼓起勇气跑到王静敏办公室,要求批准《江姐》推出公演。
王静敏放下手中的笔,足足有五分钟没说话,之后问道:“公演以后,你能保证《红梅赞》全国流行吗?”说实话,一部戏推出去之后,最可怕的反映是没反映——沉默。到这时刘敬贤也豁出去了,当即立下军令状:“要是《江姐》不能打响,《红梅赞》不流
行,你撤我的职。”王静敏沉思片刻:“好,你们演吧,我负责!”1964年8月27日,《北京日报》发表消息:河南省话剧团来京演出《瘦马记》,空政文工团将演出歌剧《江姐》。
在介绍《江姐》时,《北京日报》的文章说“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将于9月4日在首都公演歌剧《江姐》。这个歌剧是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导演陈沙,副导演黄寿康;主要演员万馥香、蒋祖缋、郑慧荣、黄寿康、孙维敏、富京京、刘痕、杨星辉。”1964年9月4日,歌剧《江姐》在北京中国儿童剧场首次公演。
大幕徐徐拉开,台下座无虚席,观众的心很快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而贴近。整部戏作词精美,曲调悠扬,演员的表演丝丝人扣,打动人心,剧情高潮不断。台上泪水涟涟,台下哭声一片,全场演员、观众的情绪完全交融在一起。
太成功了!演出结束时,观众全体起立,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不停,久久不肯退场,场面之热烈,超乎想象。
公演第二天,即9月5日,外交部副部长刘晓和夫人前往儿童剧场观看了演出。刘晓看完后赞不绝口,说了很多鼓励的话。从剧场回来,刘晓告诉周恩来:“空政文工团有一部很棒的歌剧,名叫《江姐》。”次日黄昏,儿童剧场门口,观众正在入场,一辆红旗轿车在不远处停住了,周恩来、邓颖超下了车。
他们事先没通知空军,也没带随行人员,在售票口买了两张戏票,门厅的工作人员一见是周总理,扭头就往里跑,边跑边喊:“周总理看演出来啦!”刘敬贤等文工团领导正在后台,一听周总理到了,又惊又喜,手忙脚乱地跑出来迎接。
演出中,总理有时在椅子扶手上打着拍子,有时点头微笑,当看到“蒋对章”那段戏时,捧腹大笑。
幕间休息,文工团的同志请总理作指示,总理笑着向邓颖超道:“你就说说吧。”邓颖超高兴地说:“你们演得很好,情节很感人,歌曲也很好听。”因为事情来得突然,第二天也没有报纸发消息。
尽管如此,周总理观看《江姐》的口头新闻还是迅速
地在首都文艺界传播开来,首都文艺界这才知道空军搞出了一台大歌剧。
1964年9月12日,中央电视台现场转播歌剧《江
姐》,这是《江姐》第一次进行电视实况转播。那时候电视台的传播距离很短,北京市三环以内看得还算清晰,三环外也就大概看个影吧。
《江姐》在北京连续演出26场,场场爆满,各报记者和观众纷纷撰稿赞扬。在中国歌剧史上创造了奇迹。
以前,每逢演出,团里总会安排一些工作人员,坐在观众席里,一是在剧情需要时,带头引导观众鼓掌,此俗称“领鼓”。但在《江姐》演出时用不上了,观众的掌声已经太热烈了。这些工作人员第二个作用,就是要听观众的意见、评论,尤其是要重视批评的声音,采取尾随、跟踪、偷听等五花八门的方法,听取不同的反映。
散场时观众经常是一边议论,一边往外走,收集意见的同志也就夹在人流当中一道往外走,有时甚至尾随观众上了公共汽车跟到家门口。《江姐》获得观
众的一致好评。有一位观众散场时说:“这部戏不是好,而是很好!”P58-6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