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场域——惯习”视角的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基于“场域——惯习”视角的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5.32 3.9折 65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肖芳|责编:李孝德

出版社山东大学

ISBN9787560770635

出版时间2021-06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31382014

上书时间2024-10-13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  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概念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概念解读
    二、大众化的概念解析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与特征
    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二节  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依据
    一、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思想
    二、“灌输论”
    三、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第三节  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论基础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第四节  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理分析
    一、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空分析
    二、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分析
    三、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分析
    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媒介分析
    五、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分析
第二章  “场域—惯习”视角引入与分析框架的建构
  第一节  “场域—惯习”视角的引入
    一、“场域—惯习”理论的内涵
    二、“场域—惯习”的理论分析
    三、“场域”与“惯习”的关系
  第二节  分析框架的建构
    一、“场域—惯习”在大众化中的互动机制
    二、“场域—惯习”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互动架构
    三、“场域—惯习”引入大众化的价值指向
  第三节  “场域—惯习”视角引人大众化的战略意义
    一、“场域—惯习”视角引入大众化的必要性
    二、“场域—惯习”视角引入大众化的可能性
第三章  “场域—惯习”视角下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图景
  第一节  入场与尝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良好开端
    一、大革命时期入场主体的组织化
    二、土地革命时期:实践尝试的系统化
    三、抗日战争时期:实践尝试的动力激发
    四、解放战争时期:实践模式的形成
  第二节  探索与反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推进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曲折前行
  第三节  开拓与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一、经济场域的变革为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政治场域的变革为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了清晰的政治方向
    三、文化场域的变革为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社会场域的变革为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铸造了开放的社会环境

内容摘要
 本书批判继承、吸纳借鉴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以中国农村为研究场域,以农民为研究受众,着力探寻“场域—惯习”视角下实现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机理,力求理清场域、惯习、制度等具体研究对象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的内在关系和行为逻辑。本书在对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子场域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境遇,进而针对现实问题从农村新场域的再造、农民新惯习的形塑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书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农村场域变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力求
为当前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提供一个合理且富有说服力的解释框架,并寻求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