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理论探新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27.9
5.6折
¥
50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编者:刘应宗
出版社天津大学
ISBN9787561865354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0元
货号30776830
上书时间2024-10-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军号,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立即动员起来,开始了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长征。负责全国基本建设领导工作的国家建委,深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端管理人才的缺乏,提出创办“基本建设管理工程”专业,立即得到国家*同意。1981年春,国家建委派人到天津大学,李曙森校长当即欣然同意,决定于当年秋季招生,我到该专业任教。
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是在“一五”时期以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为重点的建设项目投资建设中形成的。1956年,原东北财经学院、中南财经学院等财经院校设立了基本建设财务与信用专业,同济大学、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等院校设立了建筑经济专业。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基本建设经济专业,随后一些财经院校跟进将原基本建设财务与信用专业调整为基本建设经济专业。1981年,天津大学创办基本建设管理工程专业,随后一些建筑院校跟进将原建筑经济专业调整为建筑管理工程专业。
1986年,新组建的国家计委又委托天津大学创办基本建设的技术经济和信息管理工程两个专业。1988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更名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增加了更新改造投资计划和其他投资计划,财经院校的基本建设经济专业随之更名为投资经济专业。1992年后,南开大学等院校试办了房地产经济专业,天津大学试办了□□工程管理专业。1998年,我国进行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调整,将投资经济、房地产经济、技术经济、基本建设管理工程、建筑管理工程等专业合并为工程管理专业。
国家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中规定:工程管理专业可设置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工程管理方向、物业管理方向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是世界上工程建设规模□大的国家。我国现有3000多万工程管理高级工程师,有400多所大学和100多所独立学院招收工程管理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校总人数超过21万。
工业革命后,工程技术迅速发展,工程投资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业主、咨询工程师和承包商的职能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各国在恢复建设中对工程建设的组织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门从事工程组织和管理的工程咨询公司逐步建立起来,咨询服务也逐步从工程建设后期向前延伸到工程投资决策。进入21世纪,美国等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工程管理研究和教育,出现了“工程管理热”。
2000年中国工程院增设工程管理学部,这是当今世界上□□的。中国工程院在增设工程管理学部时对重大工程管理的界定是:工程管理暂时包括四个方面,即重大工程建设实施中的管理(包括规划、论证、勘察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重要、复杂的新型产品、设备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重大的技术革新、改造、转型、转轨、与□□接轨中的管理;涉及产业、工程、科技的重大布局、战略发展的研究、管理。
我国改革开放□显著的成就是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2007年,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中央提出并着力推动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不同于经济快速发展,是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从工程管理看,科学发展可具体为“产业高端发展,城乡配套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可以说,没有科学的工程管理理论指导,我国科学发展是很难实现的。
中国工程院在发起和组织的“工程管理论坛2007中国”提出“工程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实现特定的目的,运用科学和技术,有组织地利用资源所进行的造物或改变事物性状的集成性活动”。2007年7月,殷瑞钰院士、汪应洛院士等著的《工程哲学》出版。2012年4月15日,工程管理学部在杭州召开了“工程管理理论体系建设”专题会议,决定启动“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研究”。2012年11月22日,“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研究”被列为中国工程院的重点项目。2013年6月22日,在北京召开了以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为主题的□□64场科技论坛,一批院士和知名工程管理专家就工程理论体系建设作了专题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研究群体。
商品简介
《工程管理理论探新》是对工程管理理论的探讨创新,提出并论证了工程是人造活动设施,管理是特殊社会劳动,工程管理是人造活动设施管理。人造活动设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必要的财力投入,由□□调控,简称工程投资□□调控。工程投资调控是该书的上篇,分投资规模控制和产业、地区、项目与涉外投资调控5章。人造活动设施是按人的活动需要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的工程,主要由投资使用者管理,简称建设项目业主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是该书的下篇,分项目规划、设计、投资、施工和建成使用管理5章。
目录
绪论 工程管理解析
第一节 工程是人造活动设施
第二节 管理是特殊的社会劳动
第三节 工程管理是人造活动设施管理
上篇 工程投资政府调控
第一章 投资规模控制
第一节 投资规模
第二节 规模变动
第三节 规模测算
第四节 膨胀控制
第二章 产业投资调控
第一节 社会产业发展
第二节 产业投资
第三节 农业投资
第四节 工业投资
第五节 服务业投资
第三章 地区投资调控
第一节 地区投资
第二节 东部地带投资
第三节 中部地带投资
第四节 西部地带投资
第四章 项目投资调控
第一节 重点建设项目
第二节 技术改造项目
第三节 大中小型项目
第五章 涉外投资调控
第一节 利用外资
第二节 利用方式
第三节 对外投资
下篇 建设项目业主管理
第六章 项目规划管理
第一节 建设项目
第二节 生产规划
第三节 建设场地
第七章 项目设计管理
第一节 设计准备
第二节 生产设计
第三节 建筑设计
第八章 项目投资管理
第一节 项目所费
第二节 项目所得
第三节 财务效益
第九章 项目施工管理
第一节 施工准备
第二节 施工造价
第三节 工程质量
第十章 建成使用管理
第一节 项目建成
第二节 设施使用
第三节 投资回流
内容摘要
本书是对工程管理理论的探讨创新,提出并论证
了工程是人造活动设施,管理是特殊社会劳动,工程管理是人造活动设施管理。人造活动设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必要的财力投入,由政府调控,简称工程投资政府调控。工程投资调控是该书的上篇,分投资规模控制和产业、地区、项目与涉外投资调控5章。人造活动设施是按人的活动需要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的工程,主要由投资使用者管理,简称建设项目业主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是该书的下篇,分项目规划、设计、投资、施工和建成使用管理5章。
精彩内容
《工程管理理论探新》: 西部地带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资金的筹集一靠从其他地带或国外引进,二靠地带内部积累。西部地带经济文化落后,过去国家对西部地带投资,对改变西部地带的落后面貌起了重要作用。今后国家对西部地带的投资,仍是必要的。 国家对西部地带投资的分配原则,应该是“最有潜力者”优先,而不是“最困难者”优先。因为即使同一开发地区,各种生产发展的条件与潜力、困难的程度也很不一样。那些最困难的地区,往往也是条件最差的地区。如果把政府有限的开发资金集中投放在这种地区,则有可能使这些地区的情况较快地得到改善,但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这样使用资金的经济效果最差。反之,如果把开发资金集中用于那些条件最好、最有潜力的地区,则可以见效快,迅速提高全区域的发展水平。 国家的资助是有限的,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必须把它们重点投放到一些条件好的城市地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大片的困难地区建立起一批增长点,并在这些点上发展起一批带头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与人才培养机构,然后通过这些企业、机构推动整个地区的发展。这种情况称为“滴人扩散效应”,即通过增长中心把发展势头向周围贫困地区扩散。为了强化这种效应,在困难地区的交通系统建设上,也要以增长中心为结点,由此向外扩展。 (二)地方自筹 国家的地区投资政策是向西部地带倾斜,但中央政府直接掌握的预算内投资额占整个国民经济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已下降到10%左右,况且中央也不可能把这些资金全部投入到西部地带的开发建设上来,还要兼顾其他地带的一些国家重点建设。因此,今后西部地带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还是靠自己积累,从深化改革中找出路。 首先是深化价格改革。由于价格体系不合理,在以资源产品与东部的加工产品进行交换的过程中,西部地带相对处于不利地位。这种状况既不利于西部发展,也不利于国民经济整体的长期协调稳定。从长远看,逐步调整资源产品价格过低的价格体系,是保证基础产业优先发展的必要条件。价格的合理化,也是吸引东部发达地区资金投入西部能矿资源开发,从而不过分依赖中央直接投资的必要前提。 其次,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要搞活西部地带现有的大中型企业。西部地带已拥有相当数量的大型工业骨干企业,这些企业的特点,一是分属于不同的中央主管部门,二是资金使用服从于有特定使用价值的生产需要。要对这些大型企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活跃资金存量,使这些受行业壁垒和特定使用价值生产束缚的资金活跃起来。界定产权,实行资金优化组合,组建企业集团,在公有制企业中试行股份制,是达到资金优化组合与集中的基本途径。再次,西部地带开发要坚持“富民”原则,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生产力落后,人口聚集程度低,自然经济面广,少数民族众多,是西部地带经济发展中必须正视的现实。特殊的条件,决定了西部地带的社会经济关系与所有制基础应当具有与东部、中部不同的特点。从现在所有制结构来看,西部地带公有制比重高于东部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这就为西部地带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大空间。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与西部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个体、集体等非公有制、半公有制、初级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应当有更快的发展。这样将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吸引东部地带“开发性移民”。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