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规矩(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7.99
3.7折
¥
48
全新
库存16件
作者洪兰|责编:王燕
出版社浙江人民
ISBN9787213108464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1742223
上书时间2024-10-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商品简介
本书是我国台湾著名教育家、神经外科专家洪兰教授的新作。内容涵盖教养孩子的科学方法、亲子关系建立的科学理论、子女品德操守养成的要点、社会青少年问题的解决等各个范畴,以宏观的人文关怀、精辟的讲解和简练的行文为每个读者解惑,教授他们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养孩子的方法,是一部优秀的家庭教育类著作。
作者简介
洪兰,台湾著名教育家、神经外科专家,美国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耶鲁大学哈斯金实验室、加州大学尔湾医学院神经科博士后,现任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洪兰老师教学之余致力科普、教育类书籍的翻译和写作,三十多年来著有作品四十余部,代表作《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系列风靡华人世界,累积销量过百万册,获得极高的赞誉和好评。
目录
第一章 大脑与学习
有所期待,便能坚持下去 / 3
同学经验的深远影响 / 6
凡走过的,大脑都留下痕迹 / 1 0
孩子爱打游戏,怎么办? / 1 3
别剥夺孩子的乐趣 / 1 5
大脑发展不宜任意催熟 / 1 8
是改良,还是仿冒? / 2 2
睡眠足,学习效果好 / 2 5
用心,决定成败的关键 / 2 8
激发创造力,发展软实力 / 3 1
第二章 教养与教育
管得愈多,反弹愈大 / 4 1
教学生有用的东西吧!/ 4 4
父母的态度才是关键 / 4 7
从生活中学应变 / 5 1
有好的表演场地 , 艺术教育才能提升 / 5 4
将心比心,消除霸凌 / 5 7
鼓励的力量 / 6 0
点燃老师传道的热情 / 6 3
追求完美,让孩子畏首畏尾 / 6 5
良师与良才 / 6 8
给孩子甜蜜的家 / 7 1
阅读启蒙,投其所好 / 7 3
学生不乖,请送校长室 / 7 6
学习与不喜欢的人相 处 / 7 9
用金钱当奖励的危险 / 8 2
怎么夸奖最有效? / 8 5
发挥善行的力量 / 105
错误的评量,霸凌的元凶 / 107
勇敢面对不公义的事情吧! / 110
心安就快乐 / 113
品德的重要 / 116
见义勇为是坏事? / 118
从尊重孩子做起 / 121
重新定义成功 / 124
普通常识的重要 / 127
游戏玩伴有助情绪发展 / 129
有礼走天下 / 133
诚信是从商的唯一法则 / 136
提升美育才有竞争力 / 90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 93
第三章 品德与情绪
走出虚拟,活在互助世界 / 101
发挥善行的力量 / 105
错误的评量,霸凌的元凶 / 107
勇敢面对不公义的事情吧! / 110
心安就快乐 / 113
品德的重要 / 116
见义勇为是坏事? / 118
从尊重孩子做起 / 121
重新定义成功 / 124
普通常识的重要 / 127
游戏玩伴有助情绪发展 / 129
有礼走天下 / 133
诚信是从商的唯一法则 / 136
第四章 自我的实践
有体悟才有学习热情 / 1 4 1
有心念书,何须求神 / 1 4 4
每个人都可以很伟大 / 1 4 7
选择愈多愈不快乐 ? / 1 5 0
藏药方的苦衷 / 1 5 3
相信自己的直觉 / 1 5 6
成长的代价/ 1 5 9
挑战自己,勇于尝新 / 1 6 2
凡人该怎样不凡? / 1 6 5
请给孩子思考空间 / 1 6 8
别急着找孩子的兴趣 / 1 7 1
给年轻人生命的理想 / 1 7 4
内容摘要
本书是我国台湾著名教育家、神经外科专家洪兰教授的新作。内容涵盖教养孩子的科学方法、亲子关系建立的科学理论、子女品德操守养成的要点、社会青少年问题的解决等各个范畴,以宏观的人文关怀、精辟的讲解和简练的行文为每个读者解惑,教授他们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养孩子的方法,是一部优秀的家庭教育类著作
主编推荐
1.本书是台湾有名教育家洪兰女士30年教书育人大成之作,融合优选教育理论,极具思想性和操作性。
2.书中53亲子范例,用科学教养的方法和要点,解决孩子叛逆、厌学、自闭、懒散诸多毛病,养成懂事、上进、自律好习惯。
3.本书为洪兰女士《教养在生活细节》系列2023年新作,本系列在大陆曾创下销售奇迹。
精彩内容
父母不必担心孩子在青春期之前,大脑装进了多少东西,反而要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千万不要为了功课赔掉孩子的健康。
瑞典一个长达几十年的研究报告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者在1966年时,观察了14,000名出生于1953年的人,看这群当时13岁左右的孩子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如何。37年后,等这批孩子步入50岁的中年时,再看他们的健康情形。
实验者先问这些孩子:你最喜欢和谁一起做功课?打球时,你最喜欢谁跟你同一组?从中找出他们在班上受欢迎的程度。2003年,实验者再从瑞典的国家数据库中,找出这群当年的孩子的看病和住院纪录,来看他们的健康情形。 结果发现,在校期间功课在及格边缘、人缘不好,打球时总是最后才被教练挑上的孩子,成年后患心脏病的概率比人缘好的同学高出9倍;患糖尿病的概率比人缘好的同学高了4倍;患精神上的疾病如忧郁症、焦虑症以及自残、自杀倾向的概率也比人缘好的同学高2倍。在控制了职业、收入、教育程度和父母社经地位等变量之后,情形仍然如此。也就是说,当年那些孩子在念书时,他在同侪间的地位对日后自己的健康影响很大。
这份报告因为样本群大,有代表性,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没有人想到,小学六年级时的同侪压力竟然会对成年以后的健康有这么大的影响!这份报告并没有指出原因,但我们可以从最近的另一份报告看出端倪。
负面的经验,大脑很在意这份研究是美国乔治城大学商学院做的,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受试的学生只能在某个有限时间内去购买有限数量的商品。结果他们发现姓氏字母靠后(如R、S、T、W等)的学生会先去买,而姓氏字母靠前面(如A、B、C)的学生则排在了后面。他们追究原因,发现这些受试的学生在童年上小学时,老师发书本、奖品、糖果等多半是按学生姓氏的字母顺序发的。姓氏字母在后面的同学常常没得选,只能拿别人挑剩的,东西不够时,甚至还拿不到(虽然下次补发,但感觉是不一样的)。几次以后,这些人的大脑就学会了:假如我想要这个东西,就得赶快行动,迟一点就没有了。
这个结果让实验组非常讶异,看似不起眼的童年经验竟然影响孩子日后的消费行为,也难怪,在学校不受欢迎、被人排斥的经验会在大脑刻下痕迹。我们的大脑对好的、顺利的事情不会特别去记忆,因为这对我们的生存没有威胁,但对自己不利的经验,大脑是特别留意的,因为演化通常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也因此,姓氏字母靠后面的孩子懂得了动作要快,慢了就会没得吃、没得拿的道理。
孩子对自尊的渴求大于其他此外,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也指出孩子对自尊的渴求。研究者请大学生列出他们最喜欢及最想要的东西,例如成绩好、得到称赞、和自己仰慕的人约会、领到薪水、吃好吃的东西等。结果发现,大学生们想要的和喜欢的项目有所不同;受测者对功课好、受称赞的需求最高。可见自尊对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自信尚未建立,对自己的看法来自父母、老师、同学……这其中,尤其同学的影响特别大。许多青少年赶时髦就是为了获得同学的认同。青春期的孩子里喜欢卖弄自己的特别多,也是因为自己没有其他能被同学认可的长处,只好滑稽和夸张地展示自己来引起别人注意。
假如青少年期的校园生活对孩子的健康有这么大的影响,我们对孩子进哪所学校学习就要特别注意,明星学校对他不一定好。同时,我们一定要改变目前教育的评量方式,因为这套模式并没有照顾到孩子的其他长处,单纯以考试能力为主,对开窍晚或不擅考试的孩子相当不利。从这些研究中,我们能看到,孩子受到了伤害,只是这种伤害没有马上显现出来而已。
大脑终生可学习,成功不在一时父母不必担心孩子在青春期前大脑装进了多少东西,反而要想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千万不要为功课赔掉健康。我们的大脑是终生都在学习的,孩子只要健康、快乐地成长,具有好奇心和动机,他有一生的时间可以学知识,不必急在一时。
现在孩子虽小,但父母的观念从一开始就得正确,因为大人的态度会决定他的命运。只有当孩子是一个健康的人时,他才可能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而这正是我们对成功的定义。 凡走过的,大脑都留下痕迹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会改变人大脑神经回路的连接。以前,我们认为童年不重要,其实所有的经验都在我们的大脑里留下了痕迹。
我养的猫很黏人,我走到哪儿它跟到哪儿。我在床上看书,它睡在我的脚旁边;我在桌上写东西,它睡在桌下我的书包上。但它不像我以前养的那些猫,不会跳到我腿上来睡觉打呼,也不肯让我摸它的毛,勉强被摸一两下,它一定会站起来走开。每次我伸手要摸它时,它的第一个反应是伸出前掌来抵挡,只是爪子没有露出来而已。
它的行为很像被家暴过的孩子:很需要你,一直跟着你,却又不敢跟你太亲近,怕一旦你变脸时,会来不及跑。我知道它原来是流浪猫,这是它在都市丛林讨生活的后遗症,但是我收养它也10年了,为什么10年的安居乐业仍不能消除它流浪时的恐惧呢?
这使我想起以前的室友。那时水果还没有开放进口,木瓜是穷学生吃得起的少数水果之一,我这室友不吃木瓜,宁可被别的同学嘲笑“装有钱人”。有一天,她姐姐从乡下来台北看病,顺道来看望她,她还是不肯吃我们拿出来招待她姐姐的木瓜,而她姐姐看到木瓜就哭了。原来,室友小时候曾因偷吃木瓜被父亲毒打到昏死过去,说要把她的“贼性”打掉。从此,她便不敢再吃木瓜。其实,连她自己也忘了这件事,每次我们问她,她只说不喜欢那个味道,闻了会反胃。 创伤记忆的长远影响拜现代科学之赐,我们得以观察到大脑内在的工作情形,才了解大脑是“凡走过必留下痕迹”。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都会改变大脑神经回路的连接,以致于我们常有些说不出原因的偏好或恐惧,那就是童年记忆的痕迹。
大脑对性命攸关的经历记得最清楚,凡是差一点死亡的恐怖经验,都会使这带着强烈情绪记忆的神经回路的连接十分的强,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事隔多年,我那位室友早已忘记自己对木瓜的恐惧,但那股强烈的情绪仍然存在,使她一见到木瓜就反胃;我的猫一定也是在小时候,有人趁其不备抓住了它、凌虐它,它才会不敢让人的手接近。我很惊讶,这类创伤记忆似乎不受时间的侵蚀,难以淡化。就猫的寿命来说,人类10年等于它的5—6年,几乎就是它的一生了。
前几天,有个收养了弃儿的爱心妈妈跟我抱怨,说这孩子来到她家已经3年,吃饭时还是拚命地把菜往嘴里塞,吃相难看,而且很自私,过年的糖果都抓到口袋里,一颗也不肯分别人。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了。如果一只猫10年都无法忘记它童年的不幸,人怎么可能才3年就忘记自己3年前没吃没穿的恐惧?他当然学会有东西吃就尽量吃,因为不知道下一餐在哪里;有东西可拿就拚命拿,能握在手上的才是自己的。
以前,我们都以为童年不重要,反正孩子还小不懂事。其实,所有经验都会在我们的大脑里留下痕迹。想到这里,我们就能理解为何被霸凌过的孩子看到校门就发抖。当创伤的记忆对行为有这么大的影响时,我们该如何帮助所有的孩子,使他们有免于恐惧的自由呢?
孩子爱打游戏,怎么办?
要釜底抽薪,只有从纪律做起。有了纪律,玩什么都没问题;没有纪律,父母整天跟在旁边也没有用。
最近一直接到父母来信,抱怨孩子爱玩电玩游戏,该怎么办。
一个东西如果很吸引孩子,父母就不能用禁止的方式,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高一丈,魔在头上”。父母要从“心”着手,让他了解凡事不能过度,要适可而止。换句话说,要釜底抽薪,只有从纪律做起,它很花时间,但绝对值得。有了纪律,玩什么都没问题;没有纪律,父母整天跟在旁边也没有用。
其实电玩不是完全不好,但是必须是非暴力、非色情的游戏才行。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巴佛利尔教授做过一个研究,比较电玩组和同年龄的非电玩组在视觉对比敏感度上的差异。结果打游戏的那组相比不打游戏的,敏感度高出50%。为了确定这个敏感度的提升是由打游戏而来,而不是电玩组孩子本来的对比视力就比较好,研究者让两组非游戏玩家各接受50小时的训练,一组打的是有射击瞄准动作的游戏,另一组是完全没有射击动作的模拟经营类游戏。结果,动作组的视觉对比增加了43%,另一组完全没有增加。而且,这个进步的效果有长久性,可以维持数月以上。
我的实验室也发现,电玩游戏对人的大脑空间能力和类比能力提升有帮助,所以父母不必太忧心,对于挡不住的事要用疏导方式:挑好的游戏,教会孩子纪律,尽量找跟电玩一样好玩的户外活动,例如爬山、踏青、打球等,把孩子引诱到户外,打游戏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也就是说,我们不必一味禁止,慢慢把孩子带到有纪律的生活就可以了。 别剥夺孩子的乐趣游戏是成长过程重要的一部分,孩子需要各种经验,帮助他分辨和归纳外界的刺激。
朋友的公司要去宜兰不老部落搞团建,他知道我喜欢吃那里的烟熏苦花鱼,便邀我一起去。
那天细雨蒙蒙,雨中的青山分外美丽,我愉快地欣赏沿路的美景。到达寒溪派出所的接驳站时(山路太陡,一般车爬不上去,须接驳),我就知道不妙了。同行的一辆奔驰车,下来了一对盛装的夫妇及两个穿蓬纱裙子、白裤袜的女孩。这身打扮去赴喜宴很恰当,但在荒郊野外就显得有点突兀。果然,一路上母亲不停地斥责孩子“不要踩水”“不要弄脏衣服”“不要摸”“不要碰”。这下不仅两个孩子苦着一张脸,连我们大人也变得很紧张,不自觉地检讨自己有无“犯规”。 反观另一个家庭,孩子都穿着球鞋短裤、戴着棒球帽(这样就不必打伞),在山里窜来窜去,玩得不亦乐乎。公主打扮的那两个女孩,羡慕地看着他们在泥中打滚。我想起电影“真善美”中,家庭老师玛莉亚替冯崔普男爵的每个小孩用窗帘布缝制了一件游戏衣,带她们到处去玩。游戏时,你若担心衣服会弄脏,就玩不尽兴了。
一般来说,中国人不讲究场合和打扮,经常看到有人穿着睡衣就上街买油条,也有人大白天穿着缀满亮片的衣服去上班。打扮也是礼貌的一种,很多人不管什么场合都穿金戴银、珠宝满身。父母其实可以藉此教育孩子,有内涵、有自信的人不需要外表的装饰,只有本身没有价值的人,才要靠珠宝来为自己添值。 游戏也是一种学习孩子出生时,一生需要的神经细胞都有了,出生后主要在发展神经的连接。绵密的神经连接就像个知识网,帮助孩子快速吸取新的信息。
研究已发现,促使神经连接的最好方式就是“经验”,孩子需要各种各样的经验来帮助他分辨和归纳外界的刺激,游戏正是让孩子学习最快的一种方法。很多大人想都想不到的新奇玩法,可以刺激大脑神经做出前所未有的连接,游戏时,大脑分泌一种叫BDNF(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的神经营养素,能帮助神经生长,使神经更多地分叉。
几乎全世界的小孩都喜欢雨天,喜欢雨水打在身上的冰凉感觉,也喜欢踩水时水花的溅起,这就是一种学习。全世界的孩子也都喜欢在床上跳,因为这个弹性是他不曾有过的体验……诸如此类的好奇心是父母禁止不了的。我的美国邻居就说,与其每天盯着孩子说不准跳,不如买个弹跳圈架在后院让他们跳个够。 孩子的好奇心是创造力和学习的原动力,父母不要剥夺他体验大自然的机会。若是你觉得玩水会弄脏衣服,弹跳会跳坏沙发,请替他换件可以洗的普通衣服或者像我邻居一样,帮孩子找个可以安心、开心地体验各种新经验的环境。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重要的一部分,天下没有什么比童年更珍贵,请不要为了一件衣服剥夺他做小孩的乐趣。 大脑发展不宜任意催熟
大自然设定的大脑发展程序自有其道理,爸妈教养孩子时,不应拔苗助长,随便“催熟”。
孩子的“成熟”是水到渠成,急不得的。最近我到南京做了几场演讲,短短的几天中,我发现内地的父母比台湾省的父母更热衷购买幼儿发展的各种辅助器材,也更积极地送幼儿上各种脑力开发的训练课程。幼儿杂志刊登大幅广告,鼓励父母在孩子一出生就把孩子放在地板上爬,每个月都要训练新生儿一些新的能力……威胁父母“不这样做,就会输在起跑点”。
那些广告大肆宣扬各种增加孩子听力、视力、智力的好处,却没有提及它的实验证据在哪里,而且收费非常昂贵,看得我心惊肉跳。
教养孩子不可以拔苗助长,大自然设定的人类大脑发展程序是有它的道理的,不可以随便“催熟”。内地这股对大脑开发的狂热,非我所能想象。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他的女儿学了古筝、英语、珠算、奥林匹克数学……坊间有什么课,他女儿就上了什么课,虽然才十岁,已花掉他几十万人民币了。我问他值不值得呢?他说:“也不知道呀!人家有上,咱也得上,反正多学无害。”多学真的无害吗?强迫才两个月大的婴儿在地上爬就是有害,孩子的骨头都还没长硬呢!大脑的发展过犹不及都不好。柳宗元在《种树郭槖驼传》中说,树种下去后,不该频频把它挖起来看活了没有,教养孩子也是一样,不能一直去测试他智力增长了没有。智力的发展是慢慢来的,所谓“成熟”指的是水到渠成,急不得的。
刺激适当,大脑才会正常发育天下父母莫不望子成龙,但是一定要具备基本的大脑发展知识才不会害了孩子。婴儿的大脑在出生时就有了一生所要用到的神经细胞,就像女性的卵巢,一出生就已有了一生所要用的卵子。大脑是“用进废退”,用得多的神经回路就连接得密,不用的会被修剪掉。
然而,坊间补班误解了刺激的作用——刺激,并不是愈多愈好。他们所引用的是一个经典的实验:研究者比较单独关在暗室里长大的老鼠,与十只有许多玩具陪伴的老鼠,看它们大脑发育上的差别。结果发现,单独长大的老鼠神经连接稀疏。但是,人类的孩子不可能被单独关在屋子里长大,这实验并不适用于人的身上,只不过是说明了外界刺激对大脑的重要而已。
事实上,只要有玩伴,能接触到外界刺激,人的大脑就能正常发育。最好的玩具是同龄的玩伴,不是昂贵的玩具。因此,孩子只要在正常的环境中长大,有被照顾,有小朋友一起玩,大脑就会按照既定的程序生长,反倒是时下流行的“百岁医师育儿宝典”,每天硬性规定孩子几点吃、几点睡……使孩子失去弹性,稍有变动,便大哭大闹不能适应。
过去行为主义者主张,幼儿哭的时候不可以抱,要等到不哭了才抱。认为“哭时抱他是奖励他哭、他以后会爱哭”的这个说法,现已证明是错的。婴儿哭代表孩子有需求,小时候的需求能被满足,对日后情绪的发展很有重要影响。现在主张婴儿的摇篮要放在母亲房间,让孩子眼睛一睁开就可以看到母亲,而且抱他、抚摸他会刺激大脑中激乳素的分泌,对婴儿情绪发展及亲子关系非常重要。研究发现,被护士抱在身上睡觉的早产儿,成长得也快,能比其他婴儿早出院。 特别的训练,反而造成伤害此外,我们也不必特别训练婴儿的听力和视力,听力在胚胎七个月时就已完成,不需要特别训练,每天不停的刺激反而不好。湖北省有个农妇在怀孕七个月时,把扩音器贴在肚皮上,每天不停放英语录音带给胎儿听,结果胎儿出生后重听,因为听觉神经受损了。
婴儿一出生时是近视眼,大约300度左右,可以看得清楚的是母亲抱着喂奶时从手肘到脸的20厘米的距离。他们视力不好的原因,是神经纤维外面包的髓鞘尚未完成,等到一岁半左右,调控晶体的神经纤维成熟后,视力就正常了,不需要特别训练。杂志中登载的那些增进婴儿智力课程的广告,绝大部分没有实验的证据。
内地和台湾省普遍有不管孩子需不需要,都送去上补习班、才艺班,以求父母心安的现象,这其实是不对的。孩子的天职是游戏,研究神经的科学家们已在大脑的运行中观察到人终生学习的机制。此外,也没有输在起跑点这回事,人生是场马拉松,我们争的是终点,不是起点。游戏不是学习的敌人,而是学习的伙伴;游戏能帮助孩子发展想象力,同时培养领袖能力。毕竟孩子长大出社会后,做人比读书重要,EQ比IQ重要,不是吗?
是改良,还是仿冒?
一件东西要有多像,才能说它仿冒别人?在不同时空和地点的两个不同的人,可以创造出同样的东西吗?
最近连续发生国外厂商控告我们仿冒之事,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创造力是怎么产生的?两个人在不同的时空和地点,有可能同时想到一件事情吗?一个东西要有多像,我们才说它是仿冒的?
牛顿和莱布尼兹一个在英国,一个在欧洲大陆,同时创造了微积分理论,但是没有人说他们相互抄袭。宋朝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与南朝苏子卿的“庭前一树梅,寒多未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意境很相似,用的韵也是一样,这能算仿冒吗?1730年,意大利画家摩根在画他想象中的月球时,把南瓜挂在树上做为外星人的家,而安徒生童话中的灰姑娘坐着南瓜变成的马车进皇宫参加舞会,那么安徒生的南瓜和摩根的南瓜有相似的地方吗?
经验不同,创作也不会相同现在医学发展出了脑造影技术,我们可以在大脑中观察到人意图的产生,使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创造力走向了具体化。
神经学上对创造力的定义是:两个不相干的回路碰在一起,激发第3条回路,出现前所未见的东西。因此要想具有创造力,人的大脑里必须要存在绵密的神经回路,而经验促使神经连接,所以人的创造力跟经验是有关的。
有创造力的人都是喜欢动手画、动手做的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促发其他的回路产生新的点子。所以,很多设计家会把当时设计的手稿留起来,万一被人说仿冒时,可以用来证明他的作品是如何一步步修改出来的。
从无到有非常困难,很多产品的发明都只是改良现有的东西。因此,为解决困难而研发新的产品,通常不算仿冒。但艺术品就不同了,它的诞生有点像科学家在人类梦境研究上的发现,因为每个人经验不同,做的梦也不相同。艺术品非常讲究原创性,改良别人的作品就叫仿冒。
原因在于,我们所看到的外界物体,不是物体投射在视网膜上的影像,而是大脑根据过去对这个影像的解释。人会有错觉,正是大脑根据过去经验,寻求物体恒常性所产生的错误,如远的人和近的人在视网膜上一样大时,大脑就把远的人放大了。每个人的经验不同,大脑对同一景象的解释也不同,所以艺术创作没有相同一说。
是否仿冒,难以用语言说明历史上,曾有两个完全不认识的人独立发明了相同的产品,如德国生理学家赫姆霍兹和美国的贝尔同时发明了电话,但贝尔早一步去注册了专利。但是没有两个素昧平生的艺术家同时创作出两个相同作品的先例,因为两个不同的人对同一物体的视觉经验不可能完全相同。视觉经验不同,解释不同,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就不同了。
我们看到好的艺术品常会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因为人类进化出眼睛比产生语言早了千百万年,视觉系统较语言系统发展得更完备。所以,要说一个东西有没有仿冒别人,很难用语言来说明,但是经验丰富的裁判一眼看过去,他的感觉就会告诉他答案。仿冒判决书的言辞往往不能令人信服,因为即使贵为每天写判决书的法官,也很难用他的笔把感觉描述出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