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55.14 6.1折 ¥ 90 全新
仅1件
作者编者:王孙禺//乔伟峰//徐立辉//郑娟|责编:马庆洲
出版社清华大学
ISBN9787302609636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0元
货号31518159
上书时间2024-10-13
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针对工程科技咨询,开展了“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建立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研究”“院校工程教育的工程性与创新性问题研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与工程师注册制度衔接问题的研究”“国际工程教育合作战略研究”“‘一带一路’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及人文交流研究”“构建工程能力建设研究”等一系列课题研究。这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工程师培养制度改革的需要,是促进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的需要。这些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对于深化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鼓励和引导工程科技人才成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特别要强调的是,在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的共同申请和推动下,2015年11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8届大会批准,2016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ICEE)在北京正式签约成立。该工程教育中心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和原则为指导,以推动建设平等、包容、发展、共赢的全球工程教育共同体为长期愿景,围绕提升全球工程教育质量与促进教育公平的核心使命,致力于建成智库型的研究咨询中心、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国际化的交流合作平台。
目前,国际工程教育中心研究人员已牵头承担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教育委托的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政策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反映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反映国际工程教育中心的研究成果,拟将近年来完成的报告、论文等汇集出版。
尽管这些报告或论文有些数据略早,但这些资料真实地记录了近些年我国工程教育研究的发展进程。这些成果作为工程教育的研究方法和政策过程有一定的回顾意义,反映了我国工程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价值,以供后来者对工程教育研究历史进行梳理和追溯。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工程科技突飞猛进既是百年变局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百年变局的基本推动力量。全球科技创新已经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这对于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和人文交流模式变革,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实力都提出了非常迫切和现实的要求。可以说,这就是我们编写和出版此套丛书的意义所在。
工程教育界的同仁们,我们共同努力再努力!
2021年4月于北京
[吴启迪,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ICEE)副理事长兼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教育副部长,同济大学校长等职。]
工程教育是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撑。1949年以来,我国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尤为重要。本书以“大工程观”为基础,深入探讨工程性和创新性两大核心问题,特别是针对研究生层面的工程教育问题开展研究,为“北京协议”的认证组织、标准体系和程序规则的构建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对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孙禺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本科毕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教育重大研究课题多项,获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多次;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乔伟峰 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工程教育、高等教育评估。现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作为负责人和执行负责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联盟研究项目近20项。曾获教育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徐立辉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硕士,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工学学士。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秘书长助理。2021年、2022年IEEE EDUCON全球工程教育论坛程序委员会委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联盟战略咨询项目多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郑娟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博士。现为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首都工程教育发展研究基地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工程教育研究、研究生教育研究等。参与和主持多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师能力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工科博士生联合培养模式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参与撰写政策建议和研究报告多项,发表重要期刊论文多篇。
本书是在中国工程院课题“院校工程教育工程性与创新性问题研究”基础上开展的滚动研究,专门针对研究生层面,特别是硕士层面的工程教育问题进行探讨,以“大工程观”为基础,围绕工程性和创新性两大核心对我国工程教育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本书的出版对提高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