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的预言与劝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济学的预言与劝说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8.17 4.9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凯恩斯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ISBN9787502852733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31339987

上书时间2024-10-13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凯恩斯(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称为20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凯恩斯因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著称于世,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刘蒙,女,高级英语教师、翻译。译有《食熊彼特经济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自卑与超越2》等多部作品。

目录
目 录
序言............................................................................................................................ 001
第一部分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篇 通货膨胀(1919年).............................................................................001
第二篇 币值变动对社会的影响(1923年) .................................................. 002
第三篇 法国法郎(1926年,1928年).......................................................... 019
第四篇 劳合·乔治关于失业的承诺能够兑现吗(1929年).......................... 027
第五篇 1930年的大萧条(1930年) ........................................................... 065
第六篇 关于节俭(1931年)............................................................................ 074
第七篇 币值崩溃对银行的影响(1931年8月)........................................... 090
第二部分
恢复金本位
第一篇 黄金热(1930年9月)...................................................................... 099
第二篇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1923年)..................................................... 102
第三篇 关于将来如何调节货币的正面建议(1923年) .......................... 120
第四篇 银行行长们的发言(1924-1927年)........................................... 125
第五篇 丘吉尔先生政策的经济后果(1925年)...................................... 143
第六篇 用关税来缓和当前的严重事态(1931年) ................................ 167
第七篇 金本位制的结束(1931年9月27日)....................................... 178
第三部分
未来展望
第一篇 点评《克利索尔德》........................................................................185
第二篇 经济前景展望 .................................................................................. 189
第四部分
后期论文
第一篇 繁荣之路.......................................................................................... 201
第二篇 如何为战争付账............................................................................. 226

内容摘要
本书由“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未来展望”等四个部分的内容组成,收集的是一个凯恩斯巅峰时期的经济思想及对世界经济的预测。凯恩斯还在书中展现了对人类经济问题和时代命运的深刻思考,他深信匮乏与贫穷的问题以及阶级和国家之间的经济斗争这类经济问题,只是一种毫无必要的混乱状态。本书所呈现的凯恩斯经济思想非常深远,着眼点位于较远的将来,他所深思熟虑的问题,也需要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才能得到明确的是非判定。

主编推荐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之父”“战后繁荣之父”“经济学界的爱因斯坦”,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其思想影响百年来历代经济学家。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多次推荐!了解凯恩斯思想发展和理论脉络的推荐阅读参考书!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经济危机、金本位......一本书读懂凯恩斯经济思想。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影响了几代人,在如今的经济政策制定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将继续影响未来若干年的经济思想。
✦以鞭辟入里的案例分析了当时人们对经济状况的严重误解,并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以真实的数据列表看到了自由放任主义的局限与无情,提出以管理来拯救公正与自由,并在战争时期也不放弃公正与自由。
✦现在优选疫情肆虐,全球经济复苏迫在眉睫,今时回看凯恩斯这本著作,仍然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精选四色全彩插图,优质纯质纸印刷,经典重译,阅读收藏皆可!

精彩内容
第二篇 经济前景展望当前,关于经济前景的悲观论调不绝于耳。我们常能听到人们说,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曾经迅速改善的生活水平也开始放慢了步调至少在英国是如此。在将来十年中,我们看到的将是繁荣程度的减退,而不是高涨。
我认为上述说法是对当前经济状况的一个严重误解。我们正在遭受的痛苦,不是老年性风湿疼痛,而是因为成长过快引起的成长之痛,是不同经济阶段之间重新调整的过程所引发的痛苦。技术效率的提高速度超过了我们能够解决劳动力吸收问题的速度;提高生活水平的步伐迈得也稍大了一些;世界的银行与货币制度阻碍了利率的下调,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无法迅速得到恢复。即便如此,由此所造成的浪费和骚乱,其影响只不过涉及国民收入的7.5%;即我们在每1英镑中浪费掉了1先令6便士,剩下了18先令6便士,而假如我们更明智一些,可以得到整整1英镑。但尽管如此,现在的18先令6便士也与五六年前的1英镑价值相当。可我们却忘了,英国工业的实际产出在1929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而且我们的国际收支余额在偿付了所有的进口商品后,可用作新增对外投资的净顺差额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相应余额都高,甚至比美国还要多50%。为了方便比较,还可以再假设把我们的工资降低一半,国家债务也消减4/5,将剩余的财富以不能生利的黄金形式贮藏起来,而不是按6%或更高的利息将其贷放出去,那我们的情况就会与当前人们羡慕不已的法国差不多。但这能算是一种改进吗?
世界经济大萧条、失业大军、我们曾犯下的灾难性错误,所有的这些使得我们对于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的一切视而不见,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正解充耳不闻。悲观主义对此有两种对立的论调:一种是革命者的悲观主义,他们认为事态已经恶化到了无以挽回的地步,只有进行激烈的变革才有一线希望;另一种则是反动分子的悲观主义,他们认为我们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平衡已经被打破了,经不起任何的冒险尝试。但在我看来,这两种论调都是错误的,这一点,将在我们这代得到验证。
然而,撰写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详细探究当前或即将出现的情况,而在于使我们能够摆脱短视的眼光去眺望遥远的将来。对于100年后的经济生活水平,我们可以做出什么样的合理预期呢?我们子孙后代的经济前景又是如何呢?
自有史料记载以来,从公元前2000年到18世纪初期,生活在世界各个文明中心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化。当然,在这期间难免会有些起伏。瘟疫、饥荒、战争等天灾时有发生,还出现过若干短暂而繁荣的黄金期,但从总体来看,不存在渐进或激进的变化。一直到公元1700年为止的4000年间,某些时期的生活水平也许要比别的时期高出50%,但至多不会超出100%。
这种缓慢的发展速度或停滞,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极度缺乏重大的技术革新,二是未能进行资本积累。
从史前时代到近现代这一漫长期间,始终没有什么重大的技术革新,这一现象的确有点不同寻常。从近代开始,世界所拥有的重大成就,几乎每一项在历史发端期就为人们所知晓:语言,火,与今天一样的家畜,小麦、大麦、葡萄和橄榄,耕犁、车轮、桨、帆、皮革、麻布和织物,砖瓦和罐壶,黄金和白银,铜、锡和铅铁是在公元前1000年前被发现的银行学、治国之道、数学、天文学和宗教。至于我们最先在什么时候开始拥有这些事物的,并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
在史前的某些时期也许是在最近一次冰河世纪之前的某个比较安乐的间歇期一定存在过一个进步和创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完全可以比得上我们当前所生活的时代。但在整个有历史记载的大部分时期里,并未出现过这种情形。
我认为,近代时期起始于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是从16世纪开始的。我相信我不方便在此说出原因,以免干扰到大家这最初是因为西班牙把金银财宝从新大陆带到旧大陆,从而引起物价的上涨,并带来利润的增长。从那以后,按复利计算所累积起来的资本力量,仿佛沉睡了许多个春秋之后,又重新苏醒过来并恢复了活力。而复利作用展现出的威力简直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在此,我用我所做的计算来说明这一点。目前英国的对外投资总额大概有40亿英镑,这能为我们每年带来大约6.5%的利息收入,我们把这笔收入的一半拿回国内使用;另一半,即3.25%的利息收入,则让我们在国外按复利计算积累起来。
我认为英国对外投资的开端可追溯到1580年,那一年德雷克带着从富庶的印度掠夺来的大量战利品回到了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是当时资助这次远征的辛迪加财团的一个大股东。她清偿了英国的所有外债、平衡了自己的开支预算,最后竟发现手里还剩下4万英镑。随后她又再把这4万英镑投资到了业绩斐然的东方公司。东印度公司就是靠从这个公司中所分得的那份利润起家的,而东印度这个巨头公司的利润又为英国的对外投资奠定了基础。4万英镑以3.25%的复利累积起来,得出的数额与英国在各个时期对外投资的实际总额近似相等,如果算到现在的话,这个数额总计应该为40亿英镑,而这正是我在前述已经引用过的英国目前对外投资的总额。如此一来,德雷克在1580年带回来的那些财宝,由原来的1英镑已变成现在的10万英镑。可见复利的威力果真不凡!
自16世纪起,科学和技术发明的伟大时代已经来临,自18世纪后这个势头日益增强,从19世纪初开始,更是进入了鼎盛时期煤炭、蒸汽、电力、石油、钢铁、橡胶、棉纺、化工、机械自动化、批量生产、无线化、印刷术、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还有其他家喻户晓的人和物,成千上万、不胜枚举。
这一切引起了什么结果?尽管世界人口有了大幅增长,还有为这些人口配备住房和机器设备,但我认为,欧洲和美国的平均生活水平仍然提高了近4倍。而资本增长所达到的规模要比我们所知的先前任何时代高出上百倍,并且今后世界人口未必会再次出现如此大幅的增加。
如果资本每年增长2%,那么世界资本设备在20年里将会增加50%,在100年里将增加7.5倍。我们可以从物质方面来想象一下这种情景,比如住房、交通运输之类的。
同时,近十年来,在制造业和运输业方面的技术改进,其速度也是绝无仅有的。1925年美国的人均工业产出比1919年提高了40%。在欧洲我们被暂时的障碍所牵绊,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断言,技术效率总体上每年至少提高1%。有证据表明,尽管革命性的技术革新主要发生在工业领域,但很快将会扩展到农业方面。粮食产能的提高,将与矿业、制造业和运输业取得同样巨大的进步,而我们也许正处在这种巨变的前夕。在多年之后我的意思是在我们这一代也许只需付出原来人力的1/4,就能够完成在农业、矿业和制造业方面的操作了。
就目前而言,这些快速的变革正让我们伤透脑筋,并且还带来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那些处于落后的国家,也正遭受着同样的痛苦。一种新的病种正在折磨着我们,有些读者可能还没有听说过它的名称,不过在今后几年内将会频繁听到这种病的名字叫“由技术进步而引致的失业”。也就是说,这类失业是由于我们发现节约劳动力使用方法的速度远超过我们为劳动力开辟新用途的速度。
这只是经济失调的一个短暂阶段。从长期角度来看,人类最终会解决其经济问题。我认为,100年后进步国家的生活水平要比现在高4~8倍。根据我们目前的知识,这是在意料之中的,而且即便是做更乐观的预估,也并非痴人说梦。
为便于讨论,我们不妨假定100年后这些人的经济状况平均要比现在好上8倍。这确实没什么好惊讶的。
毫无疑问,人类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不过,人类的需求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对需求,也就是说,不管身边的其他人境况如何,这种需求始终会存在;另一种是相对需求,也就是说,只有当满足这种需求可以让我们凌驾于他人之上,并给我们带来一种优越感时,我们才会有这种需求的感觉。其中第二种需求,即满足优越感的需求,也许才真正是无止境的,因为当一般水平提高了以后,这种需求也会随之提高。绝对需求也许很快就能达到,并且也许还要比我们大家所意识到的快得多,而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才愿意把精力放到非经济的目的上去。
现在说说我的结论。我想,若您对这个结论思考得越是深入,就会发现它越发的令人诧异。我得出的结论就是,假定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没有大规模的人口增长,那么“经济问题”可能会在100年内得到解决,或者至少可以说有望得到解决。换句话说,如果我们遥望未来,经济问题并不是“人类的永恒问题”。
您可能会问,人们为什么感到诧异呢?这确实是令人惊讶的。如果我们不是展望未来,而是回首过去,我们就会发现,到目前为止,经济问题、生存斗争,一直是人类主要的、最紧迫的问题不仅是人类,而且在整个生物界,从生命的最原始形态之初开始,都莫不如此。
因此,人类是凭借他们的天性包括一切冲动和最深邃的本能为了解决经济问题而特意进化出来的。如果经济问题得以解决,那么人类就将失去他们传统的生存意义。
对人类来讲究竟是福还是祸?如果你真的相信生命的真正价值,那么这一前景至少为我们展示了从中受益的可能性。不过,那些历经无数代人的孕育,已深深植入普通人之中的习惯和本能,要在几十年内把它们完全抛弃,以使我们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是难于上青天的。考虑到这一点,我仍然忧心忡忡。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会不会引发普遍的“精神崩溃”呢?对此,我们已有了不少体会。我所说的这种“精神崩溃”现象,在英国和美国富裕阶层的家庭妇女中是很常见的事。这些不幸的妇女,她们中有很多人被财富剥夺了传统的任务和工作,所以她们已无法从烹饪、打扫和缝补这类家务中获得足够的快乐,但又很难找到更愉快的消遣方式。
对那些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忙碌的人来说,闲暇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乐事。而当他们终于可以闲暇时,才发现原来是另一番滋味。
有这么一段传统墓志铭,是一位打杂的女佣为自己而写的:别为我悲伤,朋友们,别为我哭泣。 现在我终于可以清闲了,永远,永远。
这就是她的天堂,就像其他渴望休息的人一样。她心里想,要是让别人来歌唱而她在一旁倾听,这种打发时光的方式将多么的美妙啊,因为在她的诗中还有这样两句:天空回荡着圣歌和甜美的音乐,而我在一旁倾听,什么也不做。
然而,只有对那些不得不歌唱的人来说,生活才算是差强人意的而我们当中能够真正放声高歌的人又有几个呢?
因此,人类自从诞生以来,第一次遇到了他真正而永恒的问题当从紧迫的经济束缚中摆脱出来以后,应当如何去利用他的自由?科学和复利的作用将为他赢来闲暇,而他又该如何来打发这段光阴,去聪明过活、享受惬意人生呢?
也许,那些唯利是图者会把我们大家带上经济丰裕之道。但当这种丰裕的日子来临之后,只有这些人能够从中获得享受,他们不会为了生活的手段而出卖自己,他们能够使生活的艺术永葆活力,并使之发扬光大,至善至美。
我认为,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在祈盼这种闲暇而丰裕的时代时,不带有任何的畏惧感。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被教导要去奋斗而不是去享受。对那些没有特长来寄托心身的普通人来说,这是个可怕的问题,尤其是当他再也无法植根于传统社会的土壤和他所挚爱的那些习俗之中时,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尤为严重。从今天富裕阶层的作为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来看,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景尤为黯淡!因为这些人可以称得上是我们的先锋,他们在为我们探寻乐土福地,并在那儿安营扎寨。而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遭遇了惨烈的失败。所以我觉得,似乎只有那些有独立收入而又没有受到社会联系或职责约束的人,才有可能解决他们所面临的这些问题。
在今后的许多年里,我们的劣根性依旧根深蒂固,所以任何一个希望自己生活得舒心惬意的人就必须有所作为。相比现在的富人们,到那个时候我们将为自己做更多的事。如果有些什么任务需要去做,或者有些日常琐事需要处理,我们将乐此不疲。不过当工作量超过一定界限时,我们将尽量分摊每个人的负担,并且对于到那时仍然需要完成的一些工作和任务,我们也将尽可能进行分配,3小时换一次岗或每周工作15小时,也许可以使上述问题在长期内得以缓解。因为每天工作3小时足以满足我们大多数人的劣根性的要求。
另外,在其他领域也会发生某些变化,我们必须要预料到这种情况。当财富积累不再具有高度的社会重要性时,原先的社会道德准则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我们将可以摆脱200年来如梦魇般折磨我们的伪道德原则,在这些伪道德原则的影响下,我们一直把人类品德中某些最令人厌恶的糟粕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到那个时候,我们将敢于按照其真正的价值观来对金钱动机加以评价。对于金钱的爱好作为一种占有的欲望与作为获得享受、应对现实生活的手段的那种对金钱的爱好不同将被认为是某种可恶的病态,是一种半犯罪性质、半变态的性格倾向,人们只好瑟瑟发抖地把它移交给精神病专家去医治。所有那些影响到财富和经济奖惩的分配及实施的各种社会习俗和经济手段,不管它们本身多么令人反感、多么地有失公平,由于它们在资本积累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现在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对其加以维护,等到那时我们将从中解放出来,并最终将把它们抛弃。
当然,到那时将仍然会有很多人带着强烈而贪婪的目的去追逐财富,除非他们可以找到某种合理的替代目的。不过,我们其余的人将不再负有任何义务去对他们表示支持和鼓励。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不同程度地被大自然赋予了这种“目的性”,不过到那时我们能够在比今天更稳健自如的情况下,去细致入微地探索这种“目的性”的真正特性。所谓“目的性”的含义是,我们更关心自己的行动在遥远的未来会引起什么样的结果,而并不太在意行动本身的性质以及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直接影响。那种有“目的性”的人,总是试图通过把他对行动的兴趣向后推延以保证他的行动具有一种虚妄而乱真的永恒性。他所喜欢的并不是他的猫,而是他的猫所生的猫仔;实际上,他喜欢的也不是猫仔,而是猫仔的猫仔。永无止境地这么递推下去,最终他所追求的不过是抽象的“猫”的概念。对他来说,果酱并非就是果酱,即绝不是今天这罐看得见摸得着的果酱,而是想象中虚构的明天的那罐果酱。因此,通过把他的果酱不断地推到将来,去竭力确保这种行动能够将他的果酱化为不朽之物。
让我们给大家再说一下《西尔维亚和布鲁诺》中的那位教授:门外的人毕恭毕敬地说:“只是一个裁缝,先生,是来收账的。”“嗯,我可以很快处理掉他的事情,”教授对他的孩子们说,“你们只需等一会儿。今年的账是多少,我的朋友?”他正说着,裁缝就已经走了进来。
“你晓得,这笔账可是每年翻一番,况且已经有好些个年头了”裁缝有点生硬地回答道,“我现在就想拿到现钱,是2000英镑!”“噢,那算不了什么!”教授漫不经心地说,一边在口袋里摸索着,就好像他总是随身揣着那样数目的一笔款子似的。“不过,如果你愿意的话,为什么不再等一年,让它翻成4000英镑呢?想想看,那时你将多么富有!只要你愿意,你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国王’!”“我还不知道我想不想当个国王呢,”裁缝若有所思地说,“不过这笔钱听起来的确数目不小!好吧,我想我还是再等等吧……”“这就对了!”教授说,“我知道,你是个精明人。再见,我的朋友!”“你真的打算过要付给他4000英镑吗?”那个债主走了之后,西尔维亚问道。
“怎么可能,我的孩子!”教授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会让这笔钱一直翻下去,直到他寿终正寝为止。你想想,只要再等一年,这笔钱就会变成现在的两倍,这件事总是值得去做的呀!”我们这个民族,曾不遗余力地将所允诺的“不朽”融入自己宗教的核心本质,但同时又不忘对复利原则进行大力应用,并且对这种“极有目的性”的人类种种制度也抱有特殊的爱慕之情,这种现象的发生也许并非偶然。
因此,我认为当达到这种闲暇而丰裕的自由之境后,我们将重新遵从宗教和传统美德中最确凿可信的那些原则视贪婪为一种恶癖,视高利盘剥为一种罪行,而对金钱的爱好是令人深恶痛绝。而那些真正踏上德行高尚、通情达理的正道的人,他们对未来的忧虑是最少的。我们将再次重视目的而非手段,更在乎事物的有益性而不是有用性。那些能够诚恳地教导我们在生活中如何与人为善、如何过得充实而美好的人将受到我们的尊敬,他们这些可爱的人既不苦累如牛马,也不虚度光阴,还能够从事物中获得直接的快乐与享受,逍遥自在似神仙。
但请注意!上面所谈论的这一切现在还为时过早,至少还要再等上100年。而现在我们必须假惺惺地把美的说成丑的,丑的说成美的,只是因为丑的实用性很强而美的则用途不大。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依然得把贪欲、高利盘剥和谨慎奉为神明。因为只有它们能够将我们从那暗无天日的经济必要性的深渊中带出,走上康庄大道。
因此,我祈盼着,在不太遥远的未来,整个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不过,当然这个巨变将是循序渐进的,而不会一蹴即至。事实上,这个巨变现在已经出现端倪。这一变化的过程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阶级和集团从那些已得到实际解决的经济必要性问题中解放出来。当这种状况得到普遍的发展以致“邻里关系”的性质发生变化时,我们就将会认识到其中的重要区别。因为当经济上的目的性对某个人来说已不再是合情合理的时候,对其他人来说却仍可能是理所应当的。
我们迈向经济上的这一极乐世界的步伐速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四点:第一,我们控制人口的能力;第二,避免战争和内讧的决心;第三,把理应属于科学方面的事务交由科学自己去处理的自觉意愿;第四,由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差额所决定的积累速率。只要前面三个不出什么差错,最后一点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在我们进行经济性目的活动的同时,也应当支持生活艺术的发展,并进行一些尝试来为我们的最终目标做些适当的准备,这并不会有什么坏处。但首要的一点是,我们不能高估经济问题的重要性,不能为了它假定的必要性而在其他那些更重要、更具有持久意义的事情上做出让步。经济问题应该由相关专家来处理就像牙疼该去找牙科医生一样。如果经济学家们能够付出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像牙科医生那样平凡而又称职的人,那就太好了。

媒体评论
这是一个对绝望的补救方法……它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