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开岭作品(美文版共2册)(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王开岭作品(美文版共2册)(精)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11.15 5.1折 218 全新

库存5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开岭|责编:任小明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0305636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18元

货号30849276

上书时间2024-10-13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精神明亮的人》
  夜航船(代序)
  第一辑
  轮椅上的那个年轻人,起身走了
  我们无处安放的哀伤
  父与子
  精神明亮的人
  向儿童学习
  从生命到罐头
  决不向一个提裤子的人开枪
  向死而生
  谈谈墓地。谈谈生命
  远行笔记(四章)
  两千年前的闪击
  第二辑
  向一个人的死因致敬
  一个房奴的精神大字报
  白衣人:当一个痛苦的人来见你
  打捞悲剧中的“个”
  光荣的父辈
  大地伦理(四章)
  雪白
  仰望:一种精神姿势
  人类如何消费星空
  被占领的人
  第三辑
  当你老了。头白了……
  当她十八岁的时候
  永远的邓丽君
  《罗马假日》:对无精打采生活的精彩背叛
  女性气质
  有毒的情人
  俄罗斯课本
  爬满心墙的蔷薇
  为什么不让她们活下去
  我们能发出那个声音吗
  第四辑
  请想一想华盛顿
  战俘的荣誉
  是“国家”错了
  “我比你们中任何一个更爱自己的国家”
  “然而我认识他。这多么好啊”
  对“异想天开”的隆重表彰
  读书:最美好的生命举止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
  那些消逝的年轻人
  恰同学少年

《古典之殇》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自序)
  第一辑 再见,原配的世界
  再见,萤火虫
  江河之殇
  耳根的清静
  蟋蟀入我床下
  谁偷走了夜里的“黑”
  人生树下
  古典之殇
  茶憾
  桥是水的情书
  追着井说声“谢谢”
  消逝的地平线
  湮灭的燕事
  荒野的消逝
  第二辑 天上的那件事
  每个故乡都在消逝
  消逝的“放学路上”
  让我们如大自然般过一天吧
  天上的那件事
  丢失的脚步
  让事物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那些美丽的禁忌
  多闻草木少识人
  “我是印第安人,我不懂”
  春天了,一定要让风筝放你
  有股焦灼让你必须连夜种点什么
  在古代有几个熟人
  一辈子就是玩,玩透了
  第三辑 生活在险境中
  这个叫“霾”的春天
  生活在险境中
  人生被猎物化
  我是一只移动硬盘
  生存在当代截面上
  让傻瓜也能活得好好的
  怎样才算一个好的时代
  我们拿什么送给孩子
  一头猪,成了昏迷的药罐子
  人是什么东西
  熊的笑声
  第四辑那些消逝的歌
  对动物权利的声援
  一条狗的事业
  乡下人哪儿去了
  人生的深味
  女织
  那些消逝的歌
  日子你要一天一天地过
  做一个有“祖”的人
  做一个有“故乡”的人
  做一个自然之子
  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在蓬莱,想一想神仙
  一个守墓家族的背影

内容摘要
 本套书为精装函套版,整合了王开岭老师《精神明亮的人》、《古典之殇》两部精品力作,别样的文字、思维、情感,而这些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却不是声嘶力竭、大声地、高调的呐喊。就像吴散人所说的那样,读了王老师的书,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静的同时代人。这样一个夜晚,协商这本书同行,我感
到了雪的融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

精彩内容
 北京的园子里,地坛,是我颇觉乏味的一个,水泥砖太满,草木受欺,一个有想象力的人进去会难受。尤其是盛夏,像抽干了水的池子,让人焦灼。
即便如此,在我心里,仍是器重它的。地坛,是个重量级的精神名词,因为一
个人和一篇散文。
二十年前,大学的最后一个夏天,在阅览室乱翻,忽遇一文,不觉间,身子肃立起来。很想一个人逃走,躲开众目,找一个身心无所
顾忌的角落,慢慢享用。
它把我拐跑了,去了很远的地方,那儿长满荒草和古柏,除了僻静、空荡和潮湿的虫鸣,只剩一位小伙子和他的轮椅。那个脸色苍白、被孤独笼罩的青年,那个消沉倦怠、无事可做的青年,那个在灿烂之年猝然摔倒的青年,终日躲在其中,在墙角、在荫下,漫无边际地冥想,关于青春、疾病、身体、梦想、活着的意义……与之相伴的,只有光影、落叶和硕大的年轮。暮色苍茫时,母亲细弱的寻唤,云丝般飘来,他选择答应,或沉默。
“这是个废弃的园子。”这个自感被废弃的人长叹,彼此同病相怜。
“搬过几次家,搬来搬去总在它周围,且越搬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对一个刚结束身体发育、精神正闹饥荒的学生来说,那个阅览室的下午,犹如
节日。黄昏时,他一溜烟跑向复印室,把整篇文章揣进书包。
《我与地坛》,史铁生
,《上海文学》1991年第1期。
大概又过了十年,我才真正跨进那园子。
对它,我早早存下了一
份敬意和暗恋,仿佛那并非公园,而是一个人的心灵私
宅、精神故居。其间的一草一木,都是被喂养过的,被一个年轻人的寂寞,被他的时针,被他心里的荒凉和云烟。
入门前,我迟疑了,顿住,觉得不该这么随便进去,似乎需要一个仪式,该向谁通报一声。而且它不应收门票的,或者,访客带一册书刊,收有《我与地坛》的那种,权当名帖或请柬了。
如此,我才觉得不鲁莽,才觉得被邀请了,经了主人同意。
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十
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
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东张西望,找什么呢?同伴问。
我不吱声。我找一个轮椅上的年轻人,找他的车辙,找端详过他和被他端详过的东西。我很急切,一个年轻人对另一个年轻人的急切。
其实我不该来。地坛早没了文中描述的清寂,修饬一新的它,像个思想被改造过的人,像个刚理过发的新兵,熨烫严整的制服,风纪扣都系紧了。没了杂草裸土
,没了野性、不规则和迷失感,没了可藏身的自由。印象中,它该是茂盛深邃、曲幽弯折的,没有头绪,能藏得住很多东西,能收留很多的人和事。
它变肤浅了。 枉带了相机,没拍一张。因为我不知当年的小伙子会在哪儿泊他的轮椅,哪儿可安置那些缤纷狂乱的念头,找不到这样的地方。
我对身边人嘟囔:地坛,“地”太少了!大地之坛,怎么可以缺了泥土呢?终于确信:那人走了,不住这儿了。
我也该走了。没事我就不来了。
但我知道他在这座城里,他在一个人生病。
那种病,漫长、坚忍、
安静,犹如事业。
如果说世上有什么纯属私事,那就是生病。生病会让一个人的身体极度孤独,也会让精神极度纯粹,尤其是上帝给他的那种病。P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