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必备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必备手册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44.53 5.1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应对突发事件课题研究组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75404

出版时间2012-05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2252580

上书时间2024-10-13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振学,男,1962年生。靠前知名畅销书作家。先后在靠前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杂文、评论及其他理论文章近数百篇,并多次获奖。著有畅销书《低调做人的哲学》、《高标处世低调做人》、《心态决定状态》、《中层领导手册》、《有一种心态叫无所谓》、《人生58个败局》、《从有所谓到无所谓的人生哲学》、《咀嚼做人的滋味》等。

目录
上篇 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突发事件概述
  一 突发事件的概念
  二 突发事件的特征
   1.突发性
   2.隐蔽性
   3.复杂性
   4.危害性
   5.紧急性
   6.连锁性
   7.群体性
   8.公共性
   9.不确定性
  三 突发事件的科学分类
   1.我国对突发事件的分类方法
   2.突发事件其他分类方法介绍
 第二章 突发事件的级别标准
  一 I级(特别重大)
  二 II级(重大)
  三 III级(较大)
  四 IV级(一般)
 第三章 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
  一 准确定性原则
  二 生命第一原则
  三 把握主要矛盾原则
  四 重视信息传播原则
  五 机动权变原则
  六 协调作战原则
  七 科学处置原则
 第四章 应对突发事件的一般程序
  一 识别危机并迅速隔离险境
  二 全面调查研究
  三 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四 及时汇报与公布真相
  五 科学决策和果断处理各种问题
  六 动员社会力量和引导舆论
  七 做好善后和危机转化工作
  八 认真评估总结
  九 重新塑造形象
 第五章 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体系
  一 人力保障
  二 财力保障
  三 物资保障
   1.资源配置与储备管理
   2.资源维护与更新管理
   3.资源信息库管理
   4.资源调用和补偿管理
   5.资源运输和采购管理
   6.资源征用和救援管理
  四 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
  五 基础设施和科技保障
  六 人员防护和治安维护
 第六章 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方法
  一 应急决策的特点
  二 对决策者应急决策能力的要求
  三 应急决策的简便流程
  四 应急决策方法
   1.科学决策法
   2.经验决策法
   3.外脑决策法
 第七章 应对突发事件的一般做法
  一 以人为本,保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 领导亲自挂帅,现场指挥
  三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军地协同
  四 聘请专家,科学应对
  五 严格督查,责任落实
  六 广泛动员,认真组织
  七 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第八章 应对突发事件的必备能力
  一 各级党委应对突发事件的必备能力
  二 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必备能力
   1.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能力
   2.对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规划能力
   3.对突发事件“一案三制”的贯彻执行能力
   4.对应急队伍的组织建设能力
   5.对应急资源的储备管理能力
   6.对应急处置和善后的评估分析能力
   7.对危机评估和统计分析能力
   8.对各职能部门的应急协调能力
   9.对社会力量的整合动员能力
   10.对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能力
   11.对应急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能力
   12.对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能力
   三 基层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必备能力
   1.加强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2.完善基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3.完善基层应急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和保障制度
   四 人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必备能力
   1.增强危机意识,普及应急知识
   2.采取积极行动,开展自救互救
 第九章 应对突发事件的日常防范
    一  加强风险隐患普查与监控工作
    二  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工作
    三  加强信息管理报告与预警工作
    四  加强应急培训和心理教育工作
  第十章  应对突发事件的政策保障
    一  加大对应急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
    二  大力发展公共安全技术和产品
    三  建立公共安全科技支撑体系
  第十一章  应对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
    一  危机评估与统计分析
      1.危机评估
      2.统计分析
    二  责任追究与奖惩激励
      1.落实行政问责制
      2.实行责任追究制
      3.完善激励奖惩制
    三  抚恤和补偿
    四  恢复和重建
  第十二章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与工作规范
    一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定义
    二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
      1.按照发生行业和内容性质划分
      2.按照事件主体的规模差异划分
      3.按照准备情况和目的划分
      4.按照表现形式和影响划分
      5.按照区域现状和特点划分
    三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1.参与的群体性
      2.行为的突发性
      3.诱因的多样性
      4.事件的多发性
      5.主体的多元性
      6.利益的主导性
      7.行为的对抗性
      8.处置的复杂性
      9.过程的渐进性
      10.事态的多变性
    四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
    五  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原则
      2.坚持正确区分矛盾性质的原则
      3.坚持真正关心群众利益的原则
      4.坚持团结多数打击少数的原则
      5.坚持可散不可聚、可导不可激、可解不可结的原则
      6.坚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及时化解矛盾的原则
      7.坚持快速反应、重点解决的原则
      8.坚持慎用警力的原则
      9.坚持妥当善后原则
    六  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运行机制
      1.建立预警防范机制
      2.健全矛盾释放机制
      3.抓好信息报告机制
      4.明确事件处理机制
      5.形成网络监控机制
      6.实现社会公平机制
      7.加强民主法制机制
      8.完善综合治理机制
      9.理清矛盾化解机制
      10.保证跟踪解决机制
    七  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方法
      1.及早介入控制法
      2.教育疏导化解法
      3.综合协调化解法
      4.职责归口化解法
      5.转移重点化解法
      6.以冷制热化解法
      7.依法严肃处置法
    八  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策略
      1.“快”字策略
      2.“稳”字策略
      3.“化”字策略
      4.“活”字策略
      5.“合”字策略
      6.“清”字策略
    九  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步骤
      1.事前积极防范阶段
      2.事中妥善处理阶段
      3.事后反思总结阶段
    十  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经验
      1.加强领导,措施到位
      2.依靠群众,共同参与
      3.以块为主,多方配合
      4.重视信息,快速反应
      5.思维创新,方法多元
    十一  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职责分工
      1.党委政府职责
      2.公安机关职责
      3.部门单位职责
    十二  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
      1.做好工作,控制事态
      2.领导出面,直接指挥
      3.出动警力,维护秩序
      4.落实承诺,取信于民
      5.考核工作,追究责任
中篇  我国“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解读
  第一章  预案建设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内容——不断规范应急管理的预防预控措施
    一  世界各国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设的基本思路
      1.预防阶段
      2.准备阶段
    二  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构建历程
    三  我国应急预案及其体系的基本内容
      1.我国应急预案的内容
      2.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的内容
    四  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的特点
    五  我国应急预案建设的基本要求
      1.应急预案的基本定位
      2.应急预案的分级分类
    六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设的基本架构体系
      1.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3.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4.突发事件地方应急预案
      5.突发事件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
      6.重大活动应急预案
    七  四大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思路
      1.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编制思路
      2.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编制思路
      3.公共卫生事件类应急预案编制思路
      4.社会安全事件类应急预案编制思路
    八  我国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
      1.基本预案
      2.应急功能设置
      3.特殊风险预案
      4.标准操作程序
      5.支持附件
    九  编制应急预案的思考要点
      1.情景
      2.客体
      3.主体
      4.目标
      5.条件
      6.措施
      7.方法
    十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4.应急设备与设施
      5.能力与资源
      6.保护措施程序
      7.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9.培训与演练
      10.应急预案的维护
    十一  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3.编写应急预案
      4.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5.应急预案实施
    十二  应急预案的启动与中止
    十三  编制应急预案的基本经验
      1.集思广益、科学民主的经验
      2.依法行政、科学管理的经验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
    十四  编制应急预案的注意事项
      1.高层阶预案具有应急法律规范的属性
      2.低层阶预案因过度模仿而存在的虚化现象
      3.高低层阶预案的功能分解
    十五  应急培训与演习
      1.应急预案培训
      2.应急预案演练
第二章  应急体制建设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内容——不断健全应急管理的组织架构体系
  一  世界各国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的基本思路
  二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1.统一领导
    2.综合协调
    3.分类管理
    4.分级负责
    5.属地为主
  三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体系框架
  四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
    1.政府负责
    2.专家参与
    3.社会协同
  五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领导责任
  六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完善目标
    1.完善联动体制建设
    2.完善应急资源信息库建设
  七  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第三章  应急机制建设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内容——不断增强应急管理的协调配合功能
  一  世界各国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
    1.联合国应对危机的协调机制
    2.欧洲应对危机的联动机制
    3.美国应对危机的反应机制
    4.日本应对危机的预警机制
  二  世界各国危机管理机制遵循的基本原则
    1.时间性原则
    2.协同性原则
    3.程序性原则
    4.适度性原则
    5.恢复性原则
  三  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
  四  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四大环节
    1.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
    2.监测与预警机制
    3.处置机制
    4.善后机制
  五  突发事件的媒体管理原则与措施
    1.危机的发展与舆论增长发展过程比较
    2.舆论传播规律在突发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3.危机应对中的媒体传播原则
    4.危机新闻发布办法与要领
第四章  应急法制建设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内容——不断完善应急管理的法律框架规制
  一  世界各国应对突发事件法制建设的基本思路
    1.美国的应急法制概况
    2.加拿大的应急法制概况
    3.澳大利亚的应急法制概况
    4.英国的应急法制概况
  二  我国应急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1.我国应急法制体系的建设历程
    2.我国应对突发事件法制体系概说
    3.我国建立应急法制体系的重要意义
  三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立法现状
    1.应对自然灾害的法制建设
    2.应对事故灾难的法制建设
    3.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制建设
    4.应对社会安全事件的法制建设
  四  《突发事件应对法》内容解读与要点评述
    1.《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背景和立法宗旨
    2.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要点
下篇  应对突发事件必知法规及相关文献汇编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附录二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附录三  国家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
  附录四  中国各级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防
  附录五  中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组织体系
  附录六  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
  附录七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附录八  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内容摘要
应对突发事件课题研究组编写的《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必备手册(最新版)》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突发事件的性质、特征、类别、应对方法、应急预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别对我国的“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这一核心框架给予了更多的思考和阐述,并借助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演练,其中既有实战经验和教训的科学归纳与总结,也有经典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的深入剖析与指导。《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必备手册(最新版)》融科学性、实务性、指导性和实际可操作性于一体,内容全面,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深入浅出,既可作为一般公务员提高通用能力和应急管理素质的学习教程,也可作为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实战宝典和行动指南!

精彩内容
应对突发事件必须有足够的财力保障,这是针对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资金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财政资金、社会捐助资金和商业及政策保险赔付资金。财政经费是应对突发事件的主要资金来源,少量来自社会捐助资金和商业及政策保险赔付资金是一种重要的补充。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是政府的责任。公共财政在保证突
发事件应对的资金需求上是责无旁贷的。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保证突发事件应对的经费需求的职责。
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级财政部门要秉着“生命第一,分类分级,战时联动,适时监督”的原则,做到财政拨款及时到位,力争将损失最小化。中央及其以下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并结合各自的管辖范围,确立一
个应急指挥中心,统一部署、分工协作,协调各方资源保证应急所需资金。

简化应急拨款流程。及时性是突发事件处理的重要原则,而目前我国财政资金的划拨流程则显得有些缓慢,层层协商可能会延误灾难处理的时机,“特事特办”制度虽能一定程度上解燃眉之急,但终不是长久之计,必须简化突发状态下的财政资金划拨流程。同时要推行公助、共助、自助、寻求国际援助的防灾、抗灾财政分担政策。
(1)公助公助是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或政府对企业、个人实施转移支付。主要
有直接拨款、低息或无息贷款、减免税收等。当某种灾害造成外部不经济时,政府应当实行资源重新配置。比如抗击“非典”中,中央和地方及时制定、
实施了公助的相关政策。公开宣布所有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费用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承担,从根本上杜绝患者、医院和地方政府由于经济上的顾虑和困难而产生的延误,切断了传染源;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地方经济情况,中央安排了专项补贴;对一些行业适当减免了税收。公助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共助政府在实施公共财政供给的同时,一般也提倡公民发扬互助精神,呼吁
民间团体相互支持,树立助人为乐的先进典型,营造互相关心、支持和帮助的社会气氛。在抗击“非典”中,众多企业捐款、捐物,做到群防群治、防微杜渐,才使得疫情得到了快速有效控制。从经济学来看,社会群对共助的供给和需求
,都是不可预测的,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社会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在发达国家,一般是国家通过保险制度(法律强制社会广泛认同、接受而实施的)来达到共助效果。政府介入对风险的规制,尽管不能将风险消弭于无形,但能通过制度化的社会共助安全防护机制的实施,将风险在共助网内分担出去,可以有效减轻公助的财政压力。
(3)自助民众个人不能太过依赖于政府、社会团体的救助,也要增强自我约束、
自我解决的能力。加强风险意识,对自己的风险管理系统进行自检,判断自身的风险保障规划是否完善,有无自助能力。购买保险也是寻求共助的自助表现,通过保险给自己增加保障的选择行为。
(4)寻求国际援助一般可根据灾情的严重程度和经济损失寻求国际援助。国际援助分紧急援助、灾害预防、研究开发三种。寻求国际援助,在缓解国内财政压力的同时,也促进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国际交流。目前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财力保障是有法可依的。如我国《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以上执行中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财政预备费作为包括可以用于应对突
发事件在内的意外开支,目前我国各级政府财政都将其列入当年预算,一般占本级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此项资金主要用于政府的意外开支,其中当然也包括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资金支持。《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政府应当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经费,按照规定落实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的处置补助政策和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经费,应根据需要对边远贫困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给予经费支持。《防震减灾法》规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在本级财政预算和物质储备中安排适当的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积极通过国际国内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筹集和募捐资金,用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除此之外,《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也都规定了用于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等方面的应急管理费用,并根据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列入财政预算。
我国部门预算是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进行编报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日常经费列入基本支出,通过基本支出解决。对一些重大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可以通过申报项目支出解决,类似专款专用。在设立充足的财政预备费的基础上,应对突发事件的财政经费支持还可以通过发行短期国债、向中央银行或者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动用外汇储备等其他方式解决。
P39-4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