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红利——看清财富分水岭,驾驭经济新趋势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9.6
3.4折
¥
5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林安
出版社东方
ISBN9787520728089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1494059
上书时间2024-10-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部分 是重复生物大灭绝,还是拥抱碳红利?
第一章全球变暖是骗局吗?
第二章六次!大气至少完成过六次生物大灭绝
第三章地球永生,人类需要拯救的是自己
第四章临界点也许就在后天
第二部分 五大新行业分享碳红利,七大产业面临挑战
第五章为什么是这些行业?
第六章巨变已至
第七章“碳中和”时代的红利行业
第八章金融市场:高碳企业的压力锤,清洁能源的助推器
第三部分 你的家乡能不能抓住碳红利?
第九章从“东西差距”到“南北变迁”
第十章内蒙古、山西承受转型压力
第十一章大湾区加码能源转型,上海谋求“碳金融”中心
第十二章谁会是氢能之都?
第十三章宁德奇迹
第十四章“新能源汽车霸主”争夺战
第四部分 谁会拥有碳资产的全球定价权?
第十五章“碳中和”已成全球主流趋势
第十六章全球油气市场,40 年后谁用石油?
第十七章全球汽车产业的重塑时刻
第十八章贸易运输行业的抽心之变
第十九章全球金融市场,打响“碳资产”定价争霸战
第二十章石油美元霸权面临巨大冲击
写在最后的话
附录:参考资料一览
内容摘要
“碳中和”孕育碳红利,这是一本摸清“碳中和”战略背后行业变动规律的财富风向书。
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追根溯源——从6次生物大灭绝出发,洞悉“碳中和”背后的政策逻辑;第二部分,指明黄金落点——7大传统行业遭遇挑战,5大新兴行业趁势而起;第三部分,着眼区域经济——全景式展示中国绿色经济版图,探明各地区应对能源转型的布局,这将直接影响当地的经济水平以及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第四部分,放眼全球经济——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究竟谁会拥有碳资产的全球定价权?
全球能源巨变,碳红利将是这一代人的财富分水岭。这次,你选择站在分水岭的哪一边?
精彩内容
投资巨头高瓴眼中的机会既然牵扯天文数字般的利益、红利,各个机构早已经嗅到了“碳中和”中蕴藏的价值,除了学界的研讨、路径设计之外,很多大机构早已经围绕“碳中和”开始发力布局。高瓴就是其中的代表者。
高瓴集团是由张磊于2005年创立的,其专注于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和产业创新,覆盖生命健康、硬科技、消费与零售、“碳中和”、企业服务等领域,投资横跨早期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上市公司投资以及并购投资等阶段。 从创立伊始到各个发展阶段,高瓴的投资成绩都非常突出,曾经有连续7年时间年化收益率高到52%,这个投资成绩在整个行业内堪称出类拔萃。
在许多国外机构眼中,高瓴已经是中国头号资产管理公司,公开数据则显示,包括蓝月亮、公牛、完美日记、名创优品和小鹏汽车在内,高瓴在2020年共收获了42个IPO项目(包括27个VC/PE投资,以及15个基石投资),为高瓴取得相当可观的回报。
2021年,高瓴资本进行了一轮募资,规模约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60亿元),而在2020年,高瓴资本的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如此一来,高瓴资本的规模将远超6000亿元。如此资本巨头对“碳中和”市场极度青睐。
2021年3月20日,高瓴创始人兼 CEO张磊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经济峰会时表示,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方向上,市场化的PE/VC机构大有可为。
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和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一起发布了《迈向2060“碳中和”——聚焦脱碳之路上的机遇和挑战》报告。高瓴发现,中国实现“碳中和”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发达国家更多。欧美发达国家从碳排放达峰到承诺的“碳中和”,所用时间多在40~60年,而中国则要用大约30年的时间走完这一历程,因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报告的主要观点包括:我国能源需求尚未达峰。2019年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约为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一半,人均用电量是OECD国家的60%。
工业用能占比高。中国的用电结构尤为特殊,工业用电占比达到67%,而OECD国家的工业、商业、居民用电分布较为均衡,占比分别为32%、31%、31%。
电力供给结构以煤炭为主导,转型难度大。根据中电联统计,2019年中国发电量中火电的占比高达72%,电力领域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30%以上,实现低碳转型乃至最终实现净零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
交通、工业、建筑等部门脱碳技术仍待突破;地区与行业发展不平衡,公平性问题凸显;等等。
但是,高瓴通过分析判断认为,尽管会存在很多挑战,但中国实现“碳中和”是可行的,并且能带来多重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巨大的红利机会。
实际上,这么多年来,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一直积极主动承担着自己的责任。2020年9月25日,据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截至2019年底,中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完成我国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目标。而同期我国GDP增长超4倍。由此可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不但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因此,高瓴判断,实现“碳中和”可以带来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低碳领域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和创业机会,带来经济竞争力提升、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多重效益。中国实现“碳中和”可能需要数百万亿级的投资和持续数十年的努力,这也将塑造更高质量的经济和就业环境、更优美的生态环境以及更先进的科学技术。“碳中和”可以说是一项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世纪工程,在这个世纪工程中,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去挖掘其中的机会。
高瓴通过调研分析判断,锁定了重点行业,其中包括电力、交通、工业、新材料、建筑、农业、负碳排放以及信息通信与数字化等领域,正在不断涌现一些新的绿色技术和模式,孕育着重要投资机遇。当绿色转型成为明天最大的确定性,将有力地引导大量社会资本转向“碳中和”领域,绿色股权(PE/VC)投资正当其时。
根据目前投资圈的种种信息,高瓴在“碳中和”领域已经动作频繁,在新能源技术、材料、工艺等“绿色新基建”领域,高瓴按照“碳中和”技术路线图,深入布局了光伏、新能源汽车和芯片等产业链上下游。秉持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通过支持绿色新兴产业的关键环节,希望成为推动产业生态整体繁荣的重要参与者。
结合两次能源革命的过往,加上学者的分析与投资巨头的判断,围绕着“碳中和”革命,一个产业变迁的格局其实已经清晰地展开在你我眼前了:煤炭、石油炼化、火力发电、钢铁、机械设备制造、铁路交通、汽车等传统行业将面临巨大变革;相应的氢能、地热、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将迎来革命性的发展机遇;依托于这些行业之外的金融、投资也将闻风而动,产生海量的财富效应。
下面我将分两章分别呈现受冲击行业的应对策略,以及新兴行业的巨大产业机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