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及其朋友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6.62
4.2折
¥
39.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蓝云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499170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30858669
上书时间2024-10-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蓝云,王元化晚年的助手。“”时期下放至安徽部队工厂:1978年返沪,任上海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不错教师,曾参与创办《青少年科技报》《放学以后》。1990年代末开始参与王元化学术研究的事务性工作,参与了王元化《九十年代日记》《人和书》《人物、书话、纪事》《清园近思录》《清园谈话录》等著作的编辑工作。
目录
目录
如父、如师、如友,岁月悠悠忆当年
琐忆先生
日记最后一年的元化先生
老兄弟束纫秋
一封信缔结的终身友谊——先生和我父亲蓝瑛
不打不成交的林毓生
“一面之交”无尽期——记林同奇先
心灵相契的朱维铮
无话不谈的李子云
默默奉献的吴曼青
“天涯候鸟”邵东方
阳光大男孩汪丁丁
来自东瀛的中国学者李庆
四年,思念到永远——记先生和夏中义
“听戏知音”翁思再
走近顾准——先生和高建国
先生和楼帅
偶入王门的吴琦幸
“较得我真传的弟子”胡晓明
“徒孙”钱钢
伯乐相马——先生和吴洪森
农民企业家蒋放年
后记
内容摘要
王元化先生作为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文艺理论家,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当代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学术史等领域均有极高建树。作者蓝云为王元化晚年的学术助手,本书通过生活细节、日常交往揭示学者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全面关联性,由此复活一位学者的学术生命,也通过这位学者作为中介从而与更多尤其是更为年青的读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将学术思想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精彩内容
琐忆先生
先生对于世人来说,是“文心雕龙”,是“黑格尔”和“社约论”,是位大学者、大思想家,是时刻关怀着社会发展、人类命运的智者和哲人。先生走了,把真知灼见留给了世人。我不涉学术,也不是文人,却有幸走到先生身边,因此先生在我眼中,更是一个热爱生活的长者。十多年来,先生的音容笑貌,在日常生活中细枝末节处的点点滴滴,皆成我的记忆,不思量而自难忘。
并不是所有的花都美先生家的客厅总给人们留下美好印象,那是因为客厅墙上的字画书香气十足,几案上摆件精致,还有四季不谢的鲜花。 先生说他很懂得侍弄花草。 每每朋友们捧来花束,先生就叫我装瓶。他让我剪去败叶散枝,再错落有致、聚散得当地插到瓶中。隔一两天,他就催促要换水,以期花期更为持久。客厅还曾放过一盆高大的橡皮树,枝叶繁茂,给人以生命之树常青的感觉。他常吩咐我们空暇时,用干净抹布擦去叶面上的尘埃,要让每片叶子都油光闪亮,一尘不染。十多年前,先生曾请高建国把他的一棵铁树搬来我家院子,要我照顾好他的铁树。先生还告诉我培育铁树的窍门,去找些废铁,诸如破铁锅、破铁铲的碎片,埋在铁树的根底。他说这样抽出来的叶子,就会由于养分充足而更壮实。他说铁树怕冷,寒流来了要把它包起来防寒;但铁树又怕暴晒,所以最好种在既能采光又有些树荫遮挡的地方。此后,他经常会问我铁树长高了没有,树干里有没有发新芽,有没有剪过陈年枯枝。一年又一年,他会像探望朋友一样,来我家院子看他的铁树。每次他走到树旁,都会俯身拣去飘落在铁树上的枯枝败叶,前后左右地端详。后来他病了,不能够亲自来看它了,还会问及它长得怎样,并说:“有一天我不在了,这棵铁树会留下来陪你。”先生赏花特别有讲究。朋友给先生送得最多的是玫瑰。先生还算喜欢玫瑰,他认为玫瑰美得娇艳,但看得多了就嫌它矫揉造作,脂粉气重。而且玫瑰花期很短,过不了几天,花还没有盛开就开始发蔫,任凭你不停换水,还是一朵接一朵地败落。我曾给先生送过花,那是一把大朵的深紫红菊花,插瓶后从含苞到绽放,英姿勃勃地开了很久。先生说这花好,朴素而淡雅,他非常喜欢。后来陪伴先生一生 的张可阿姨走了,先生选用白菊花供放在张阿姨的遗像前,整整一年多,从没间断。 先生身体尚健时对花的兴致很浓。十几年前,他听说我们买花都去花市,他也想去逛逛。于是当时我和孔令琴就带他和张可阿姨一起去。那时,花市在文化广场四周的马路上,要到下班后才开市。晚饭后,天黑了,路灯昏黄,花市却熙熙攘攘。我们领着先生和张可阿姨钻到人群里,到一个个摊位前看,先生惊异于这里几乎什么花都有,而且花价便宜,我们自然满载而归,非常尽兴。
先生总对我说,美的事物应该有意境,它应是含蓄而蕴藉,而不是一览无余的。我想先生看花开花落,也正是这样。 有年冬天,天寒地冻,先生说:“去给我买些蜡梅,要大枝的,不要嫌贵,多花点钱没关系。一定要买大枝的,那种有骨骼的。”他说他喜欢在过年时插上一瓶蜡梅。他的老师汪公严先生曾画过一幅《风雪山居图》送他,画的是一名童子向一位山居老者送上一瓶梅花,上面题了两句诗:“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先生说这意境真不错。他还经常挥毫题写这两句诗赠予友人。题记中这样写:“余因胡风案被革后惧祸延,遂与社会断绝来往,每逢新年枯坐斗室,辄取公严师据唐人句所绘《风雪山居图》以度岁。”有年深秋和先生去杭州。那时先生还很硬朗,我们从郭庄沿着 西湖岸散步,走向曲院风荷。沿途落木萧瑟,一旁水波茫茫。走着走着,先生站定,叫我向前看,原来湖畔有一片凋零的荷塘,断折的枝茎挑着枯萎的大叶片在寒风中微颤,湖面倒映出凄凉。先生说:“你知道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吗?那不就是!”先生说他尤其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这样的意境。 可是,先生并不认为所有的花都美。他曾说:“人们都用花来形容美丽,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花都是美的,我认为有的花就不美丽,你有没有发现? ”我说我不那么敏感。先生说:“郁金香就一点也不美,你看,那花呆头呆脑的,一副刻板相,而且每朵长得都是一模一样的。”我从此对郁金香就多了一份关注,心里也觉得先生说得有道理。 同时感到庆幸的是,还好,给先生送郁金香的朋友不多。 但给先生送花篮的人很多,殊不知,先生对花篮一点也不赞赏。 他认为大多数花篮,是由不懂审美的人把杂七杂八的花插在一起,实在无美感可言。他甚至不愿意把这样的花篮放在自己房间里,认为是有损幽雅环境。早些年,先生会嘱咐从花篮中挑出新鲜的玫瑰插瓶,其余的就不要了。后来,他的呼吸道感染和皮炎经常发作,对花篮就更排斥了。若花篮还是源源不断有人送来,他很快就转送他人。先生还据此引申说建设也一样,人人都搞建设,但不是所有的建设成果都美好,有的甚至是“败笔”。
我这个人从来不吃独食
先生不是美食家,对南北菜系谈不上研究,但对于个人饮食,先生却格外精致和不容含糊,时有独特的见解。 我小时候曾留恋张可阿姨的餐桌。在食物匮乏的年代,我家有5个孩子,每餐的饭菜几乎都是定量,而张可阿姨的餐桌总能变戏法一样,摆出各色美味。先生和张可阿姨非常好客,张可阿姨又善于做菜,他们经常在家款待络绎不绝的宾客,我自然口福不浅了。这传统延续了数十年,尝过张可阿姨手艺的朋友不计其数。有了张可阿姨,即使在蒙难期间,先生还算吃喝不愁。这是我的印象。 先生爱请客,朋友们也常常宴请先生,先生三日两头有饭局。十多年来,跟先生去过的饭店无数,有高档饭店,更多是附近的餐馆。先生从来不以为花钱多就能吃得好,他更喜欢清爽精致的家常风味。 有一度,姚以恩给他介绍了茂名路的一家餐馆,是淮扬菜名厨莫有才的后人掌勺,味道十分正宗。先生对里面的好几道菜都赞不绝口,常带朋友光顾。上海音乐学院东侧曾有一家饭店,菜肴虽不算特别,但有着落地的玻璃门窗和弯曲的长廊,先生很看中那敞亮和舒适,很多朋友的聚餐因此就约在那里。后来先生身体差了,不太愿意外出,宴请往往安排在庆余别墅,由庆余别墅的厨师来做。每次宴请,先生都要早早地亲自拟订名单,提前把客人都邀请到。另外每逢大小宴请,先生必亲自审定菜单,一丝不苟。他要厨师先开一份排菜计划,然后像修改文稿一样圈圈点点,剔除不喜欢的或华而不实的,加上时鲜的美味,再把自己的烹饪要求告诉厨师。先生爱点清炒河虾仁,不过虾仁须当日采购鲜活的河虾,餐桌上先生能够辨别河虾是不是真正鲜活的。先生还喜欢点海参,有时是大盘的大乌参,有时是一人一份刺参。他认为海参热量低没有脂肪,口感好,再配上一些其他菜肴,一桌酒席就很像样了。他说吃得精致并不一定要奢侈。先生的宴席总是令朋友们一片叫好,先生就心满意足地宣布:“这些菜都是我定的。”记得当时有位大厨名叫常香玉,每次餐毕,先生都会把他从厨房请出来,介绍给客人。先生喜欢他的厨艺,还对他的名字很感兴趣。 其实,在任何宴席上,先生都是以说为主,美食倒在其次。先生总是在饭桌上发表见解、交流信息,是人们交谈的灵魂和中心。 先生对口味绝不随波逐流,哪怕别人说得再好,他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先生有几样保留菜肴,我记忆很深。张可阿姨替先生做的一小碟煎带鱼,都是取中段的,一块块煎得金黄,那是先生专用的,因为先生既怕腥又怕鱼刺。先生还喜欢咖喱鸡汁拌饭,咖喱要很新鲜,米饭必须一粒一粒的。先生最不喜欢饭不像饭,粥不像粥。先生喜欢土豆色拉,朋友们不时会做一些色拉带来,于是先生就比较谁做得更好,判断谁更擅长过日子。先生特别钟爱家乡风味的珍珠圆子和排骨莲藕汤,直到在庆余别墅的最后几年,他还经常用电锅来煲莲藕汤。先生晚年一直很怀念童年时的美味。他对我说,原来老北京有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都是他小时候爱吃的,不知如今有没有了。 有朋友去北京,得知先生有这愿望,给先生捎回了这些小点心。先生 赶忙放冰箱,生怕变质,然后就兴奋地打电话给亲友:“快来尝尝吧,时间久了,就不好吃了! ”“非典”流行期间,友人京剧演员奚中路从北京回来,专门给先生带来了豌豆黄。当时北京来客要被严格隔离,于是先生通过门卫向中路道谢,说还是把点心留下,人这次就不见了。 还有一次,他听说衡山路开了一家北京风味饭店,有卖老北京烧饼夹肉,便兴冲冲地叫护工小王去买回家,结果一吃说不对,和当年的味道完全两样。 先生从不下厨,但喜欢指导别人做菜。他曾经教庆余别墅的厨师怎样做核桃酪:先把核桃肉上的一层薄衣去掉,磨碎;再把米粉碾得不粗不细,加糖,做成羹。这道菜经常在酒席上压轴端出,先生会得意地说:“这道菜是我教他们做的。”当问起先生自己有没有动手做过,先生摇头:“没有。”他还教护工小周做“清汤肉饼”:肉要新鲜,剁碎,加调料,然后把肉饼放在两手中翻拍,直拍到肉饼光滑成形,放进沸汤,再用文火炖。他会再三叮嘱火不能大,火大了,汤会浑,就不是清汤了!虽然可以这样一板一眼地指点,可先生自己倒从没操作过。 先生是动口不动手,大概这就是“君子远庖厨吧。 先生住在衡山宾馆时,通常是保姆小玲在家里做好饭菜送去。 先生常夸小玲聪明,做的饭菜很对他胃口。有几次先生想换口味,就叫我下楼买西餐端上去。他比较喜欢点奶油焗面,总留我一起吃。 有时朋友从外地或国外带给他一些比较罕见的食品,他也总是要请来客分享。我曾劝他藏起来自己慢慢享用,他说:“我这个人是从来不吃独食的。”他告诉我,在三年困难时期,他的肝功能不太好,张可阿姨总让他口袋里装点钱,自己在外面买点东西吃,补充营养,但他从来不习惯这样做。 先生住庆余别墅后,为了用餐方便,钱文忠给他买了一张折叠方桌,很简易的家具,先生总说这桌子解决了他的大问题。先生一日三餐都用它,用完后小周必擦干净,折起来收好,这样不占地方。先生每餐都要求先把碗碟在小桌子上摆放整齐,菜肴盛在小盘子里,然后慢条斯理地吃饭。若这时有好友来访,先生依旧留饭,和朋友共享这简单而清淡的饭菜。记得那些日子里曾和先生一起用餐的有李子云、汪丁丁夫妇、夏中义、陈丹燕、吴洪森等,还有多年来帮助先生处理古籍规划小组事务的吴曼青,先生说她独自一人,在这里吃了省得回家再做。先生病重以后,胃口非常差,经常由我上菜场寻找他能够吃的东西。我很高兴,先生爱吃我给他做的菜,这使他在最后的日子能稍微多吃一点。
希望年轻一代能跨越我们先生说他家“人口祚薄”,但他喜欢孩子,很多老朋友的孩子都爱去他家作客,他关心这些孩子的成长和生活,帮过很多忙。他老了,对孩子们更疼爱有加。他博士生的孩子,他一个个都见过,也常常提起他们。他把自己和干外孙、干外孙女的合影放在镜框里,给来客介绍孩子们的趣事。他家楼上原来有个孩子叫宝宝,先生和张可阿姨空了就把宝宝接回家,拿出好吃的点心,逗他玩上半天。 娇娇是我的女儿,她是在先生的注视和关爱中长大的。从小,娇娇叫先生为“王公公”。先生说他不喜欢被叫作“公公”,但没有办法,因为娇娇的外公与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是好朋友,焉能不做公公? 后来娇娇出嫁了,她的丈夫是个美国人,娇娇就介绍说先生是她的“SecondGrandpa”,从此先生就被称作“SecondGrandpa”。
娇娇从小就是先生家的常客。读中学的时候,先生听说娇娇偏科,数学成绩好,语文差,就不假思索地说:“我来给她当语文老师。”于是娇娇就成了赫赫有名的大学者的女弟子。先生要求娇娇习字,临颜真卿。娇娇说:“我喜欢瘦金体,我要临宋徽宗。”先生说颜体四平八稳,是基础,瘦金体要等以后再说。他还让娇娇读鲁迅的散文和短篇小说。他借给了娇娇字帖和鲁迅著作,娇娇一看,鲁迅的书居然还是发黄的繁体字版本,啃得很艰难。上课时,先生问娇娇:“为什么鲁迅要在文章中写他家的门前‘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娇娇说:“他们家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枣树啊。”先生说:“你这是在做算术,哪里是在做语文? ”先生又问娇娇最喜欢鲁迅哪篇文章,娇娇说是《乞丐和狗》。先生问为什么,娇娇回答:“因为里面的狗都会说话,说人的话。”先生一愣:“倒也说得对。”先生还让娇娇写作文,可是娇娇的作文卷往往只有三言两语,先生只好摇头:“娇娇啊,真是一口打不出水来的井!看来语文老师还真不好当。”先生仍一直牵挂娇娇的语文学习,高三时,先生专门托了对语文教育有研究的宋连庠老先生,请他来辅导娇娇。 娇娇读高二时,曾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小型展览会——“莫娇手制艺术贺卡展”。适逢外公外婆都去了美国,先生就代表长辈,乐呵呵地出席了娇娇的开幕式。他关照娇娇代他办一个别致的花篮,我们挑选了一个白藤条花篮,选了一大蓬金盏菊,还配了一些其他的花和蓬松的绿叶,他看到后很满意。出席开幕式的大多是孩子,先生和孩子们一起围坐在展厅中央,津津有味地听他们发言,然后和孩子们一幅一幅地观赏那些挂在排球网上、插在几何形展架上、陈放在展柜里的“小儿科”作品,最后还在留言牌上写道:“前进路上,莫娇莫骄。”先生与莫娇娇娇考进了同济大学,学工业造型设计,先生说这个专业好,不仅适合娇娇的个性特长,而且很有发展空间,因为我国的造型设计还不够发达。那时,先生还真的给了娇娇很多点拨。娇娇喜欢黑色,往往是黑衣黑裤黑裙,黑碗黑盘黑毛巾,一律黑色。先生说:“你这是极端尚玄,那是法家,是秦始皇,你一定要改变这样的癖好。”他要求娇娇在作品的造型设计中要贯穿“气韵生动”原则,这样才有震撼力。先生把这四个字一笔一画地写给了娇娇,娇娇也一直珍藏着,铭记在心。 先生在出版《九十年代反思录》时,说要和娇娇一起来做封面设计师。他对娇娇说:“我的封面大多是自己参与设计的。你看,《清园自述》封面我选用黄宾虹的芦苇;《思辨随笔》我选了玛蒂斯的线描,一棵枝叶繁茂的树;《清园夜读》我找了齐白石的一幅油灯。你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封面选用的图画和书的内涵有内在的联系。”后来娇娇找了一本保罗?克利的“冷抽象”画集给先生过目,先生很喜欢,从中选了一幅,那是一片一层层蜕变着不同形状的树叶。娇娇在先生的授意下设计出几种不同色彩构成的效果图,先生选了其中绿色叶片那一幅。先生还找出一个雪茄烟盒,让娇娇拍下上面的一片树叶图案,用来做《九十年代日记》的封面。 娇娇要赴法国留学了,先生送了我一个很有意思的对子:“莲子(怜子)心中苦,梨儿(离儿)腹内酸。”他叫我叮嘱娇娇,要记住中国文化传统,要学到真正的“法国精神”,千万不要去追逐时髦,不要一味追求古怪。他要我把娇娇的每封来信都读给他听,读着读着他说娇娇长大了,写来的信很有内容,文章好像也进步了许多。 中国美术学院曹意强教授的女儿书书,则是偶尔走到先生身边的另一个孩子。 1998年6月1日,先生在埋头工作十多天后,终于写完《与友人谈社约论书》。这天杭州的朋友舒传曦、唐玲、曹意强一行带着书书一起看望先生。书书一直随父亲在伦敦读书,当时还是一个小学未毕业的小姑娘。在位于灵隐白东桥的中国作协创作之家的绿草地上,大家一边喝茶,一边聆听书书用英语朗诵《傲慢与偏见》。书书一口纯正的牛津英语,非常清脆悦耳,给先生留下美好印象和无穷回味。2003年新年刚过,我去先生那里,一进门,先生就说:“你猜猜谁给我来信了。你一定猜不到,是书书,她从伦敦给我写了信来!还有贺卡!我读了好几遍,真是又高兴又意外。”他忙把书书的信拿给我看,工工整整两页纸。先生要我立即取纸笔给书书回信。 听说书书在新学校里交了许多新朋友,一起谈心、谈生活、谈时政,相互帮助与勉励,先生在复信中写道:“我认为青少年在学校生活中应当重视和朋友交往的益处。”听说书书在选课时选了数学、物理、 英国文学和意大利语,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就没有你这种机遇,更缺乏你的毅力,希望你持之以恒,将来可以成为一个很有用的人才,为人类作出贡献。”先生没有想到书书的专业选定了数学,他以为书书将来会专攻英国文学或其他人文学科。先生说自己儿时数学并不好,长大后攻读逻辑,才发现数学其实非常有趣,甚至和音乐有相通之处,其时再想回过头来学数学,但环境和时间都不允许了。 先生还对书书说:“你现在身居异邦,脱离了中国文化环境,我觉得这是美中不足的。我小时候生在一个相当西化的环境(清华园)和一个与中国传统多少有些疏离的基督教家庭。那时我所接触的西方文化很多,而对中国文化传统,知道的很少。直到我岁数大了以后,才领略到中国文化传统的优美内涵,现在我对它的热爱已经植根在内心深处,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讲这番话给你,就是希望你也抽出一点时间,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背一些古诗文,一时不完全理解也无妨,只要储蓄在那里,日积月累,积累到一定程度,我相信以你的聪颖、智慧和善良的性格,你终究会理解它、深爱它,而它也会在你的身心及人格上发挥很好的作用。”最后,他在信中对书书说:“我已经垂垂老矣,我多么希望年轻的一代能够跨越我们前进,比我们有更多的知识,更深刻的思想,更完美的人格,而减少我们身上的缺点与错误。你在我们老辈所期望的年轻一代中,是很有希望、很有前途的。”转眼多年过去了,料想书书定会铭记王爷爷的教诲,不负王爷爷的厚望,她如今应该已学业有成了。
我游兴不大,但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杭州先生总说:“我不喜欢旅游。我只要一出门就想回家,哪怕出国也是一样。我游兴不大,但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杭州。”很多年前,先生说想给杭州“湖畔居”题一幅字,因为每次赴杭必去那里喝茶,还因为欣赏茶楼老板也是一位读书人。先生问我写什么好,有什么佳句。我脱口而出,白居易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不就很好吗?先生说,不能讲不好,只是太一般。在先生心中,杭州不是一般的赞美就足以称道的。我又说,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呢?这短文写得好,字数又不多。先生说这是挂在茶楼的,光是看雪,还是不够贴切,再去找找吧。过了几天,先生兴冲冲地对我说,题词找到了。他摸出一张纸,只见着:春日远汀洲自绿 波心荡月冷无声。他问我觉得怎么样,我当然认为非常好,在西子湖畔边饮清茶,边赏春光月色,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呢?先生提笔,为“湖畔居”写下了这副对子。同时,先生又说:“你喜欢《湖心亭看雪》,我也喜欢,我把它抄录下来送你。”先生题写张岱《湖心亭看雪》先生爱杭州,因为杭州秀丽脱俗,温婉宁静;先生爱杭州,还因为在西子湖畔,有一群和先生情投意合的艺术家朋友——舒传曦、唐玲、许江、王赞、刘正、胡志弘……和他们在一起,先生晚年感受到更多快乐,得到更多人间真情。 开春,他们会领先生去老龙井喝新茶,在满目青翠的茶园品尝精工细作的农家菜;盛夏,唐玲会带来刚摘下的莲蓬,一颗一颗剥给先生;深秋,刚刚收下的桂花和当季的藕粉总是会在第一时间送到先生身边;入冬,每年都会从杭州开来一辆车,大人孩子带着他们认为的天下最好吃的年货,来给先生拜年。先生爱穿一件烟灰色毛线外衣,他逢人便介绍:“这件外套是英国划船队的,是杭州的唐玲送给我的。”先生一直穿着的褐色Clarks皮鞋,也是唐玲给先生买的。先生喜欢这双鞋,以至此后再也没有接受过其他新鞋。他们领先生去参观潘天寿纪念馆,先生看得津津有味,因而对潘天寿的画有很高的评价;他们带先生游西溪湿地,让小舟在芦苇丛生的河道穿行,享受都市少见的野逸。有一次在舒传曦的工作室,他们带先生画瓷盘,先生题词,舒传曦绘画。记得先生写了“独钓寒江雪”和“梅无仰面花”等,舒传曦分别画了江上渔翁和几朵梅花,还用朱砂画上先生的印章。 瓷盘画完后,一只一只放在地板上,先生看着那些盘子笑着说:“原来在瓷盘上写字作画,难度很高。”先生夸赞唐玲,说她善于把生活安排得快乐而惬意,因而他很乐意去杭州。先生在杭州做了两次80岁生日。
第一次是1999年11月20日,先生时年79周岁,但大家说生日就应该做九,先生说:“好啊,那不如就约上一帮朋友同去杭州一游。”有位做图书发行的朋友小夏调来一辆大客车,同去参加祝寿的有先生的5位博士生,还有其他的朋友共十几二十人,住在灵隐的中国作家协会创作之家。当天下午,杭州的艺术家朋友舒传曦、唐玲、施慧、 王赞、刘正、胡志弘,出版社的骆丹、黄育海,一起在“湖畔居”茶楼的一个三面临湖的厅堂里,品茶谈笑,享用各色美味,赏看夕阳西下,直至夜阑方散。第二天一早,全班人马又去游览位于植物园后山的灵峰。先生脚步健朗,和大家一起登上山顶。先生说自己从来没有到过这里。中午舒传曦、唐玲在美院设宴,为第一次快乐的80大寿生日画上句号。 次年,才是先生真正的八十华诞,先生说:“我还是乐意去杭州。”这就有了第二次在杭州为先生做80大寿。也是在11月,除了第一次参加的朋友外,先生还邀请杨丽华、郑磊等近30人浩浩荡荡去了杭州。还是下榻在灵隐的中国作协创作之家。记得那里有个小篮球场,先生拿起一只篮球,拍了几下,然后纵身投向篮框,居然中了。一旁朋友禁不住喝彩:“好!想不到先生还真行,居然还进球了!”下午,“湖畔居”的酒席宴上,上海和杭州的朋友相聚一堂,各显身手。青年国画家王赞献上为先生绘制的一幅肖像,作为生日贺礼。先生兴致很高,放开嗓子唱了京剧。最后,又是在美院,全体杭州朋友宴请。来客在进入餐厅前,每人须在一张大小不等的方形红纸上,用毛笔写一个“寿”字,贴在餐厅墙上。于是,餐厅的一面粉墙,贴满了大大小小的大红方纸,上面是不同字体、不同笔迹的“寿”字,成为一幅浑然天成的“寿字图”。先生说,这就是唐玲的主意,别人想不出能这么出人意料的金点子。
1999年,去杭州为先生庆生,于中途车上为先生庆生,众人在杭州湖畔居夕阳中合影杭州的艺术家朋友还想为先生做一尊铜像,问先生同意不同意。先生说先要见一下这位雕塑家。后来,先生在衡山宾馆见了中国美院的雕塑家李秀勤教授,对她的印象很好,说是一位看起来风风火火,很有点男子气的艺术家,先生对她的作品很期待。先后历经了6年,李秀勤一边琢磨先生的气质和特点,一边用心读先生的书,并经常来上海,把自己做的作品小样稿拿给先生看,听取修改意见。杭州的艺术家朋友还各自都拿出一幅作品交给李秀勤,为了表示每个人的心意,他们要一起来为先生塑这尊铜像。先生病重时,王赞和舒展专门开车到瑞金医院,把基本定型的铜像送到先生的病榻前给先生过目。
在杭州,先生结识了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先生对许江的评价是“会思考而有激情”。许江读了不少先生的书,也爱聆听先生的教诲。 先生每赴杭州,必约许江见面叙谈;而许江来上海,也总要上门拜访。他和先生在思想和学术方面都很谈得来。出于对先生的景仰,2005年冬天,许江在上海美术馆专门为先生举办了一场书法作品展览——《清园书屋笔札展》。先生对这个展览非常投入,他从自己的文章中选取精辟论断,整整一个夏天伏案书写。由于那时先生正在做治疗,容易盗汗,所以他常常写着写着就满身大汗,他就擦干汗水继续再写。就这样坚持不懈,每天一幅,共写了56篇。 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