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中国志·临海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27.35
4.7折
¥
5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王砚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007782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31004059
上书时间2024-10-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王砚,风物中国志系列丛书主编,人文地理写作者,原《潇湘晨报》首席记者。已主编风物中国志之平望、震泽、望亭、肥西等书。
目录
地
临海:别有天地山海间 _ 韩健夫
道
山水意境里的古典之城 _ 心匠
桃渚古城:一半澎湃,一半田园 _ 心匠
◇ 南拳一派缩山拳 _ 何薇薇
几番望海潮,依旧涛头立 _ 王华震
风
紫阳老街上的人间烟火 _ 郑骁锋
◇ 木杆秤:“秤”心如意
◇ 岭根草编:巧自山中来
◇ 张家剪花:一把剪刀闯天下
◇ 夹苎脱胎漆艺:山与海成就的绝技
临海闲音,寄情词调 _ 胡瑜
群山回唱,看好戏开场 _ 何清颖
物
穿越四季,寻遍山海风味 _ 徐文翔
◇ 临海岁食记
◇ 小食材,大讲究——临海人的食姜情结
◇ 鱼鲞传天下,临海擅胜场
大时代,小岁月:临海农业“进化论” _ 朱若淼
台州有嘉木 _ 王砚
内容摘要
本书按照“风物中国志”丛书体例,以“地”“道”“风”“物”四个版块来呈现临海的人文地理、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和在地物产等方面内容。临海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三面环山,东部濒临东海,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台州不拘一格的山风民俗。临海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如今也是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其经济实力和人文精神和谐发展,一座江南地区保存完好的千年府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主编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发现之旅,走入临海,感受这座千年府城的魅力。
“风物中国志”系列新作,全面展现临海的在地物产和风土人情。
在历代的烽火起复灭和渔樵耕读的传续中,临海依旧拥有着开阔的山海精神以及傲然的江南风骨,千年府城的文脉、紫阳老街上的烟火、括苍山间的驿路蹄痕。当历史的大潮再次涌向海洋时,临海人重拾闯海精神,面对辽阔东海谱写新的当代篇章。
精彩内容
临海:共此一城光风霁月撰文王砚在临海古城,无论是行走还是居住其中,常常会在某个时刻被突如其来的一种年代感击中,一瞬间,仿佛潜入深深的时间海洋,四周光影流动,恍然不知今夕何夕。
孩子们奔跑在紫阳古街的石板路上,跑过“王天顺”的糕饼店、“方一仁”的草药铺子、“一洞天”的茶馆……小小的身影穿过一座座坊墙,其上镌刻着古老的名字:悟真、奉仙、迎仙、清河、永靖。也许只有这些完整的坊墙才知道,曾经一段唐宋坊巷光阴里,也如此跑过一群快乐的孩童。
城墙肇始于晋,是世代临海人心中的共同记忆。即使是外乡人,初入临海,流连于高耸的城墙上,那种奇异又厚重的沧桑况味也会久久萦绕心头。和西安阔可跑马的城墙相比,这江南的城墙自然是秀气太多,因为倚山而建,北固山的春花秋叶便在墙头随季节一层层变幻、渲染。不远处,灵江静静绕城而过,流向东海。历代的烽烟早已消散,只有清秀山河在眼中如卷轴般徐徐铺陈,而这,想必就是当年戚将军渴盼的太平盛景吧。历经乱世和盛世,城墙偶有兴废,但因有防洪之功,始终不倾不颓。自修建之后,历代都曾添砖加瓦,使用不同的砌造工艺,不断改进,若你能深入内部,便可清晰地看到那些不同颜色、质地的夯土、碎石和砖块形成的丰富的时代信息。城墙自有它的大事件和群英谱。比如,戚继光修筑“空心敌台”而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了开创性的印记;台州知府张联元在时无战事之际,极富预见性地加筑了四座瓮城,此后每年汛期,一城无恙便仰赖于它们的神威。而更多的常人凡事,早已与城墙融为一体。比如,那块印着“甜瓜窑”铭文的宋代城砖,便令人无限遐想:窑场周边可是有块甜瓜地?烧窑的是否本地人?一天劳作下来,各人所得几何?……种种前世传奇与日常,于一块砖中遥寄模糊云烟。
《晋书·安帝纪》记载,元兴元年三月,“临海太守辛景击孙恩,斩之。”自辛景率临海郡军民据北固山之险,“凿堑据守”之后,台州府的古老城墙便在历代的战争中屡建奇功,使得这座小城平添了许多英武豪迈,当地人性格中“台州式硬气”似乎也因此找到了根源之一。
明代靖难之役,朱棣起兵,三年后即位,是为明成祖。朱棣进入南京后,大肆杀戮曾为建文帝出谋划策及不肯降附的文臣武将,有“天下读书人种子”之誉的台州人方孝孺首当其祸,株连十族亦不臣服,台籍仕宦者纷纷以其为荣,死难亦多。现在临海东湖公园里的樵云阁,是为了纪念一位樵夫而建。这位樵夫本是籍籍无名,每日在北固山砍柴,负至东湖而售,某日忽闻新帝已立,而建文旧帝却不知所终,他竟一言不发投水自尽。到明清易代之时,临海这样的“硬气”之人就更多了。与大旅行家徐霞客交好的临海人陈函辉闻听明亡,终日恸哭,原本想以死明志,被家人救下,后来又拥立鲁王朱以海起义,结果兵败,家园尽毁。他走进云峰山中,写下《自祭文》、《绝命词》和《小寒山子云峰埋骨记》后,自缢而死。这种近乎“迂阔”的硬气,直到近代,还在一位叫柔石的青年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是“左联”成员,朝花社创始人之一,在青春正好时为了理想而牺牲。鲁迅先生喜爱自己的这位学生,曾经半是沉痛半是褒扬道:“……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明代的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是土生土长的临海人,他从台州的地理格局来诠释水土与性情的关系:“浙中唯台一郡连山,围在海外,另一乾坤。其地东负海,西括苍山高三十里,渐北则为天姥、天台诸山,去四明入海,南则为永嘉诸山,去雁荡入海。舟楫不通,商贾不行,其地止农与渔,眼不习上国之奢华,故其俗尤朴茂近古。”西与北均是高山,东部则为wang洋大海,山海之间的小小一郡——台州,自古因交通不便,未有商贸往来,人们只耕种与渔猎,民风淳朴。也因为讨山讨海生计艰辛,山民和渔民大多体格健壮,性情刚猛,匪盗作乱时,他们加入军营,和士兵们一起作战。当地流传至今的几款百年传统小食仍映射出过去生活的一面,如“羊脚蹄”,是将发酵的面粉做成四瓣如羊蹄的形状,撒上芝麻,烘烤而成。和其他江南地区的精细点心相比,这羊脚蹄又干又硬,除了淡淡的麦香和芝麻香,再无别的味道,而且极耐储放,一看就是为了行脚劳作、行军打仗而创造的干粮,甚至连羊蹄的形状也有“好脚力”的寓意。
高山大海丝毫未能阻隔远方的人来到这里。
唐代的诗人们曾经一路漫游山河,拜访故人,踏出了一条著名的浙东唐诗之路。这条山水人文之路,串联了浙东七州(越州、明州、台州、温州、处州、婺州、衢州),以萧山—新昌—天台—仙居—临海为主体,再由临海延伸到温岭、温州,一路洒落下1500多首诗歌。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有《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一诗,他率领数百家丁,开山辟路,擎着火把来到这里,此后“临海峤”成为诗人梦寐以求的目的地,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龄等著名唐代诗人的诗作中都多次提到“临海峤”。唐代诗人郑虔、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故又称其骆临海)、顾况、任翻等先后任职或客居临海,巾山、东湖等临海胜地更是被反复歌咏。
日本人和新罗(朝鲜)人乘着帆船自海上而来。他们大多居住于临海城的“通远坊”内。通远坊内龙兴寺,历来是海外高僧去天台山求法巡礼时的驻锡之地。而本土的海上商队也从章安港出发,前往日本。临海本是台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彼时更是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直到宋代,根据《赤城志》(又称《嘉定赤城志》)的记载,临海的商业氛围仍然十分浓厚,市坊多达38座,远在天台、黄岩、宁海、仙居四县之上。也正因为负山面海,临海的文化便有了“兼容并蓄”的特点。它既与中原保持着历代紧密的交流,又以其独特的“道家众仙所居之地”的名山胜景,吸引着玄学、道学思想融汇此地,而开放的海洋文化时期,佛道之盛更为空前。
只有细数从前种种繁华,大约才会明白为何会有“千年台州府,满街文化人”之说。
临海古城的诸般意味,山色空濛的巾山,水波潋滟的东湖,热闹又生动的紫阳街,或许都能让人轻易体会出一二妙处来。更有深意的细节藏在那些安静的夜晚。当你独自静坐于城门下,清凉的风从远远的海上而来,你听见风里飘荡着临海词调清脆悦耳的碰铃声和丝弦雅音,城楼边上自鸣钟正缓慢响起,一声一声又一声,回荡在所有的屋顶上空,仿佛时间的跫音,古老而又长新。
紫阳老街上的人间烟火撰文郑骁锋摄影李稔等杭州清河坊,苏州平江路,温州南塘街,镇江西津渡。古城不拘大小,大都会有一条老街。而在江南,老街的名字,往往都因其所傍依的江河而起,空灵清秀,云水氤氲。
同样居住在江边,临海人却将自己的老街,称为“紫阳”。流金铄石,一团火气。在闽浙一带提起紫阳,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以此为号的朱熹朱夫子。但临海人说的紫阳,却是道教中的一位大宗师,甚至被写入了《西游记》——在孙悟空到来之前,朱紫国金圣皇后全赖他所赐的一件旧棕衣,才免受了妖怪的侮辱。
以紫阳来命名这条街是有根据的。这位被后人奉为道教南宗始祖的紫阳真人,本名张伯端,是北宋时期临海城里土生土长的一位修道者。
他甚至还是这条街真正意义上的老街坊,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在这条街的中段,找到当年张伯端曾经住过的巷子。那条小巷因为巷口有几家店铺专门贩卖珍珠饰品,生意红火,久而久之,便被老百姓称作“樱珠巷”。
老街里跳动的脉搏应该说,诸如樱珠巷一类的零碎地名,才是临海人称呼老街的传统方式。
将老街冠以“紫阳”之名是20世纪末的事,事实上,这条台州府城的主要街道,历朝历代都未曾有过正式街名,临海人祖祖辈辈都是随便找个标志认,像一洞天、方一仁、同受和、王天顺、安乐天、十字街口、白塔桥头、同康、红星、腊巷口、牌门周、炭行街……一洞天是茶馆,方一仁是药铺;同受和做得一手好糕点,不过吃酥饼还得找王天顺;安乐天煮的面远近有名,但正式摆桌,白塔桥头才是全府城最高档的酒楼;打酱油找同康,剃头来红星;正如牌门周大概少不了一座牌坊门楼,白塔桥想来也应该有座临河的风水白塔;炭行街就不必解释了,自然和樱珠巷一样,当行本色。
还有北端的黄坊桥,南头的揽秀楼,中间的紫阳宫……粗粗一数,一条老街,至少可以拆解出五十多个小地名。虽然被化整为零,但仅从这些自带风景的地名上,这条街便已经显示出了足够丰富的格局。
看到一条老街并不很稀奇,难得的是,这里的一切,仍旧跳动着脉搏。
时值午后,一切慵懒,理发店的躺椅上,一位毛巾遮面的中年壮汉惬意地打起了呼噜,矍铄的老人站在边上,用一条油亮的长牛皮慢慢磨着剃刀;面人摊前无人问津,连摊主也不见了去向,空留草棒上灰太狼与孙悟空面面相觑;隔壁的算卦摊同样生意萧条,卦师干脆摆开了棋盘,两位埋头厮杀的老汉膝下,蜷着一条打盹的黄狗;面馆的午间生意却还没忙完,厨师额头冒汗,一手操勺,另一手往空碗里撒着葱花,汤锅飘着的杉木锅盖不停打着转;几位吃面的食客结账出门,又踱到了对面的酒坊,其中似乎有内行人,干脆自己拿起白铁酒吊,一坛坛舀酒试尝。
站在早已没有白塔也没有桥的白塔桥头,抚摸斑驳的墙砖,倒流的岁月汹涌而来。
老街之“老”:坊市的功能与遗存紫阳街,南起兴善门,北至广文路,横穿整座台州府城。全长1080米,宽3到5米,全程青石板铺路。
紫阳街所在,为台州一府六县的最中心,且北倚北固山,南临灵江,水陆交通都是码头要道,自古商贸之繁盛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紫阳街的历史,比江南绝大多数老街,都悠久得多。
行走其间,我确实发现,紫阳街的格调,与别处的老街颇有一些不同。紫阳街两边的商铺,大多是一楼一底的砖木构架,间或也有楼上架楼,基本都是“前店后宅”或“上宅下店”。白墙黑瓦,屋檐高低错落,不时还可以在窗棂栏杆等处,见到一些木雕、灰雕、石雕之类的点缀,属于比较明显的徽派风格。
但与其他老街相比,紫阳街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多隔墙。除了徽派建筑中常见的马头墙,每隔两三百米,都会用大块青砖砌起一堵三丈有余的高墙,拦腰横亘街心。行人来往,只能通过墙下所开的拱门。这些隔墙,正式名称是“坊墙”,其实是古代“坊市”制度的遗迹。正如白居易诗句“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所云,中国历史上,长期对城市居民进行分区封闭式管理,将整座城市的民居与商铺用墙围成不同数量的坊,每坊邻里互保、坊门定时启闭。直到唐中后期开始,才慢慢拆除坊墙,解除宵禁。
历史上紫阳街分段称呼,没有一个统称,也和这些各自独立的坊市有关。也就是说,从设置坊墙来看,紫阳街的城市格局,至少可以追溯到北宋,甚至晚唐。在以明清为主的各地老街中,无疑堪称祖父级别的存在。
然而,在临海,坊墙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是城市管理。紫阳街现存五个坊,分别称为“悟真坊”“奉仙坊”“迎仙坊”“清河坊”“永靖坊”。都是自古传下的名号,其中“悟真坊”“奉仙坊”“迎仙坊”三坊,显然与紫阳真人有些渊源。据地方文献记载,仅咸丰年间(1851—1861)知府李鸣梧任上,就修建了九座坊墙。坊市制度从宋代之后就已经基本结束,临海人为何在19世纪还在修建坊墙?这应该与紫阳街上随处可见的水井有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