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美剧叙事研究(第2版)/中国传媒大学潘桦导演工作室系列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典美剧叙事研究(第2版)/中国传媒大学潘桦导演工作室系列丛书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1.19 4.5折 70 全新

库存27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桦主编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2320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0元

货号30604648

上书时间2024-10-13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经典美剧叙事研究
潘桦主编
序一 校园里的“第五代”
——写给潘桦谢飞 / 1
序二 我们这一路张艺谋 / 3
序三 同路人田壮壮 / 5
序四 穿越时空潘桦 / 7
前言 解密“美剧”潘桦 / 1
第一部分 美国式“精英”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怪咖科学家”人物塑造研究
叙事关键词:“怪咖科学家”人物塑造主题关键词:“精英主义”
第一章科学家形象的创新:《生活大爆炸》中的“怪咖科学家”
第一节科学家形象的模式化
第二节《生活大爆炸》中“怪咖科学家”的人物形象创新
第三节“怪咖科学家”的吸引力:与众不同的观影快感
第二章《生活大爆炸》中“怪咖科学家”的人物塑造
第一节“怪咖科学家”的人物设置
第二节“怪咖科学家”的表演诠释
第三节“怪咖科学家”的影像呈现
第三章《生活大爆炸》的社会意义——精英主义的呼唤
第一节文化的精英主义
第二节社会的精英主义
第三节教育的精英主义
第四章《生活大爆炸》对中国情景喜剧的启示
第一节中国热门情景喜剧中的人物塑造透视
第二节《生活大爆炸》的启示:人物创新与文化挖掘
第二部分 越出左脑理性之狱迈向右脑领悟之途
——美剧《越狱》的“纵横字谜式”叙事模式研究
叙事关键词:“纵横字谜式”叙事模式主题关键词:“理性反思”
第一章《越狱》的成功与争议
第一节《越狱》的成功
第二节《越狱》观众年龄的定位划分
第三节“高智商美剧”还是“令人疲倦辛苦”?
第二章东方不亮西方亮——神奇的“纵横字谜”
第一节现代西方社会的宠儿——“纵横字谜”
第二节左脑右脑功能差异与东西方文明差异
第三节追求右脑的“领悟”感受——破解“纵横字谜”的行为本质
第三章“纵横字谜式”叙事模式
第一节“纵横字谜式”叙事模式的“体”“用”特征
第二节“纵横字谜式”叙事模式对观众产生的作用分析
第三节“纵横字谜式”叙事模式在其他文本中的表现
第四章《越狱》透射出的“理性反思”精神
第一节“理性反思”与超理性主义时代
第二节《越狱》剧作中的“理性反思”表现
第五章顺势之为——“纵横字谜式”叙事模式的三味药方
第三部分 一路迷失,一路寻找
——美剧《迷失》的“未知性”叙事元素研究
叙事关键词:“未知性”叙事元素主题关键词:“寻找”
第一章《迷失》的吸引力源泉:“未知性”
第一节“未知性”、悬疑与神秘感
第二节“未知性”的心理依据
第三节“未知性”的文化根源
第二章《迷失》在情节结构上的“未知性”元素分析
第一节多线索叙事结构
第二节情节设置上的“未知性”元素
第三章《迷失》在人物塑造上的“未知性”元素分析
第一节人物的“未知性”身份
第二节人物的“未知性”动机
第三节人物的“未知性”命运
第四节展现人物“未知性”的视听语言
第四章《迷失》的文化意义:“寻找”
第一节人性的“迷失”与“寻找”
第二节理性的“迷失”与“寻找”
第三节社会价值的“迷失”与“寻找”
第五章《迷失》引发的启示
第一节以人物为中心,挖掘“未知性”
第二节多线索“摊大饼”,只暗示不解释
第三节视听审美提升,后现代才够味
第四部分“美好”外衣与“绝望”内里
——美剧《绝望的主妇》的“反差式”叙事研究
叙事关键词:“反差式”叙事主题关键词:“绝望”
第一章“反差式”:《绝望的主妇》的叙事新意
第一节“反差式”叙事的概念与心理依据
第二节“反差式”叙事的意义与“另类家庭剧”
第三节《绝望的主妇》诞生简史
第二章“反差式”叙事手法分析
第一节“反差式”叙事风格:热门类型的杂糅
第二节“反差式”叙事视角:死者的旁白
第三节“反差式”影像:黑暗的喜剧
第四节“反差式”角色:紫藤巷的各色人物
第三章“反差式”叙事手法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
第一节“绝望”的美国中产阶级
第二节“绝望”的中产阶级女性
第三节“美好”外衣与“绝望”内里
第四章《绝望的主妇》对我国电视剧创作的启示
第一节研发而非“山寨”
第二节叙事模式的启示
第五部分 窥视的“快感”与“焦虑”
——美剧《犯罪现场调查》的“窥视情境”研究
叙事关键词:“窥视情境”主题关键词:“快感”与“焦虑”
第一章“窥视”——犯罪剧的新乐趣
第一节《犯罪现场调查》:模式之中的犯罪剧
第二节“窥视”——犯罪剧的新乐趣
第三节关于“窥视”的界定
第四节美剧中几个“窥视情境”的典型
第二章《犯罪现场调查》中“窥视情境”的建构及作用
第一节具有“窥视”意味的影像呈现
第二节调查——主导全剧的戏剧动作所具有的“窥视”特性
第三节多重“窥视”视线
第三章“窥视”下的“快感”和“焦虑”
第一节“窥视情境”的“快感”来源
第二节副作用——关于安全感的“焦虑”
第四章“窥视”中国荧屏
第一节用来“听”的中国电视剧
第二节涉案剧和谍战剧的兴衰
第六部分真实的反恐体验
——美剧《反恐24小时》的“实时性”叙事研究
叙事关键词:“实时性”叙事主题关键词:“反恐”
第一章“实时性”叙事——《反恐24小时》的时空处理方式
第一节什么是“实时性”叙事
第二节《反恐24小时》中“实时性”叙事的特点
第二章《反恐24小时》的“实时性”叙事
第一节“实时性”叙事的实现方式
第二节“实时性”叙事的效果
第三章“反恐”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恐”与“反恐”
第二节“反恐”主题的延伸——对于人类社会文明与暴力的思考
第三节在宏大议题之下渗透的个人英雄主义
第四章《反恐24小时》引发的启示
第一节“实时性”叙事对国产谍战剧节奏的启示
第二节“实时性”叙事对国产谍战剧时空观念的启发
全书部分参考文献
后记故事:“绕着路的故意”向璐舜 / 

内容摘要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剖析美剧创作案例的专著。涵盖美剧进入中国后最经典的6部代表作品:《生活大爆炸》《越狱》《迷失》《绝望的主妇》《犯罪现场调查》《24小时》。每篇都提炼了一个“叙事关键词”和一个“主题关键词”。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剖析每部剧集影像叙事奥秘的层层玄妙,读解其背后的独特立意及反思美剧带给国产电视剧的创作启示,总结出当代经典美剧神秘莫测、让人流连忘返的“创作法则”。

精彩内容
引言 聪明是种新的性感
现代社会对于科技总是充满着无限的热情和期待,然而科技的真正创造者——科学家,却鲜为社会大众熟悉。这些神秘的科学家在大众的眼中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这个问题早在1957年就有人提出,美国的玛格丽特·米德和罗达·麦特洛两人对此问题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实验,他们采用开放式的问卷让高中生描述他们脑海中科学家的形象,得到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答案。
在这项关于科学家形象的实验中,调查者得到了如下的描述:科学家就是穿着白色的外套,工作在实验室的人。他们通常都是戴着眼镜的中年人或者老人,应该还留着胡子。身边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仪器:测试管、本生灯(实验室用的一种煤气灯)、长颈瓶、锥形瓶……通过他们的工作,人们会有新的、更好的产品。他们必须保守存在危险的秘密,他们的工作也是危险的……很多时候,他们都在看书,获取知识……张正严:《中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载《中国科学报》2015年10月30日第2版。
实验表明,科学家形象呈现出了一种刻板印象。以至一提到科学家,也许大部分人的眼前会迅速出现一个身穿白色大褂的人,他戴着啤酒瓶底般厚厚的大眼镜,头发乱糟糟的,表情严肃、目光呆滞地盯着手中的试管,身边是数不清的瓶瓶罐罐和精密仪器。事实上,社会大众心中对科学家的印象大多来源于文艺作品中的模式化塑造,而非现实生活中的亲眼所见。
早在1926年,著名导演弗里兹·朗格就在《大都会》中塑造了一个头发蓬乱、身穿黑色大褂的疯狂科学家罗特万(图1-1),这种银幕上的科学家形象也被后来的影视作品沿袭至今图1-1《大都会》中的科学家罗特万。“科学家”似乎成为疯狂、邪恶和恐怖的代名词。据统计,“在1931年至1984年英国拍摄的超过1000部恐怖电影中,科学家或他们的创造物有41%是邪恶的,39%的科学或精神病学研究给人类带来威胁。科学家仅在11%的电影中是英雄。”搜狐网:《电影中20个与科学有关的鲜为人知的事实》,http://itsohucom/20090104/n261557333shtml,2018年7月30日登录有效。他们的疯狂、偏执、神秘、邪恶、精明、狡诈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近年流行的美剧《生活大爆炸》则打破了这种模式化的科学家形象,我们可以从第一季第9集中展现的一个场景来管窥一二(图1-2):在一间摆满漫画的屋内,四个穿着各异的青年静静地坐在电脑旁边,其中一位仪式般地按下了电脑鼠标。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转向身后的音响。突然音乐声起,四个人手舞足蹈,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他们刚刚利用网络发送了一个环绕地球的信号,只是为了打开身后的音响。当满脸诧异的邻居问他们为何这么做时,四人异口同声:“因为我们可以做到!”(Becausewecan!)图1-2手舞足蹈的“怪咖科学家”《生活大爆炸》结合网络、游戏、动漫等“宅”时代的文化元素,运用情景喜剧的形式和轻松幽默的语言塑造了一群极具“怪咖”气质的科学家形象:他们是各自科学领域的佼佼者,却在日常生活中钟爱《星球大战》《闪电侠》《绿灯侠》等科幻电影和漫画,不仅喜欢克林贡填字游戏与科学笑话,还可以通过室温与蟋蟀的声音辨别蟋蟀种类,更能将放风筝、下象棋等常见的休闲活动填满“火药”的味道;而当他们与异性交往的时候,又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怪异行为,例如,拉杰的缄默不语,霍华德的油腔滑调,谢尔顿的置身事外,莱纳德的有心无胆。与之前的科学家形象相比,“怪咖”特质的赋予使他们更贴近于日常生活、更有血有肉、更具备时代特色,也更利于观众接受。
从2007年首播以来,《生活大爆炸》已经连续播出了十一季,并且官方确认第十二季将作为最后一季,使得这部在全世界超过25个国家播出、深受剧迷喜爱的情景喜剧完美收官。这部最初并不被看好的情景喜剧不仅获得过52项艾美奖提名,其中10次获奖,谢尔顿的扮演者吉姆·帕森斯获得艾美奖最佳喜剧男主角奖,艾米的扮演者马伊姆·拜力克则获得了最佳喜剧女配角奖,而且在文化生活领域也激起串串涟漪:剧中谢尔顿的口头禅“Bazinga”被剧迷们广泛使用,现在已被收入美国著名的俚语网站;他的“短袖套长袖”的穿衣方式也令疯狂的剧迷们争相模仿,在时尚界引领了一股新的潮流;霍华德对皮带扣的钟爱也同样感染了观众,继而产生了一批皮带扣的收集者……更重要的还是每集开头的各种新奇创意,无论是三维国际象棋、机器人杀手还是风筝大战、激光特工象棋,等等,都得到了观众的赞扬与追捧。这些创意不仅为日常生活带来了乐趣,也在推广一种全新的理念——聪明是一种新的性感。(SmartIsTheNewSexy)(图1-3)图1-3《生活大爆炸》海报中的宣传语:“SmartIsTheNewSexy”尽管剧中这些广为流行的文化元素很大一部分并不是该剧的原创。例如谢尔顿的口头禅“Bazinga”一词就出自著名的单机游戏《泡泡龙》;又如谢尔顿所唱的《元素周期表之歌》原本是由美国人汤姆·赖若创作的;再如谢尔顿在弹奏特雷门琴时演唱的歌曲在《狮子王》中也曾出现过……这些文化元素之所以能够迅速蹿红,与《生活大爆炸》的推广和宣传是离不开的。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观众对美剧《生活大爆炸》的认可与喜爱,更能体现出他们对谢尔顿等人物的接受与迷恋,同时还折射出一种爱屋及乌的心理规律——观众因为喜爱谢尔顿等人物而喜欢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由此可见,《生活大爆炸》之所以能够产生文化涟漪,与该剧成功的人物塑造及观众对人物的认可与接受是分不开的。
《生活大爆炸》的横空出世,不仅为影视行业带来一股清凉之风,也为打破银幕上科学家的刻板印象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正如史蒂文·莱瓦2009年在《洛杉矶时报》中表达的看法:“《生活大爆炸》是当今所有传播媒介中对科学家形象的虚构描绘做得最精细和最好的,这部电视剧也在电视喜剧的历史上开辟了自身的位置。”[美]玛格丽特·魏特坎普著,思羽编译:《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科学家形象》,载《世界科学》2017年第3期。《生活大爆炸》在塑造“怪咖科学家”方面是可圈可点的,而我们所要分析和介绍的,即为该剧是怎样塑造“怪咖科学家”的。
一、疯狂科学家在众多影视作品中,科学家形象模式化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疯狂科学家”形象。疯狂科学家的形象根植于长期存在的将天才与精神失常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其“疯狂”主要表现在主观上的邪恶、对创造发明的执念以及各种精神问题等方面,往往给社会带来危险或者不被社会所理解和接纳。
疯狂科学家的形象大量出现在科幻恐怖电影中,其中“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是被塑造最多、影响最深的疯狂科学家之一。弗兰肯斯坦出自玛丽·雪莱的笔下,是其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科学怪人》中塑造的一个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形象。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并最早在1910年由导演J·塞尔·道莱(JSearleDawley)改编成了同名短片《科学怪人》,其后又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美国导演詹姆斯·怀勒1931年拍摄的版本。
在詹姆斯·怀勒导演的《科学怪人》中,天才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对于化学和电学的研究超越了时代,并开始不顾老师的反对而沉迷于制造生命(图1-5)。在古堡的实验室中,弗兰肯斯坦身穿白大褂,借助各种器材缝制组接从墓地找来的尸体,最终制造出了有生命的怪物,然而这个怪物却不受控制,四处攻击人类,不仅杀死了自己的助手和老师,还将无辜的小女孩抛入水中。本片虽然塑造了弗兰肯斯坦这一疯狂科学家形象,但其表现的重点是科学家制造出的“怪物”,使得影片的恐怖氛围要强于科幻氛围。
图1-5《科学怪人》中的科学家(左一)事实上,许多著名导演也乐于尝试对疯狂科学家形象的塑造,如库布里克在《奇爱博士》中塑造的对战争无比狂热的奇爱博士,大卫·柯南伯格导演的《变蝇人》中沉迷于时空传输的科学家布朗多·赛斯,斯皮尔伯格在《侏罗纪公园》中塑造的提取恐龙化石基因从而复活恐龙的哈蒙德博士等。
二、英雄科学家科学家作为高智商人群的代表,肩负着推动科技发展的使命,其职业本身具有一定的正面性和社会声望。因此,在一些科幻影视作品中,科学家也常常以英雄的身份出现,以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理性、勇气与知识来向未知领域探险,解决社会难题,甚至挽救人类命运,从而塑造出了一种英雄科学家形象。
《星际迷航》系列中的科学官史波克,便是英雄科学家形象的典型代表。史波克身上兼具人类和瓦肯人的血统,对于超理性有着天然的追求,同时也保有人类的情感,从而能够在协助“企业号”柯克舰长时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史波克成为《星际迷航》系列最受观众欢迎和喜欢的角色。而美剧《识骨寻踪》中的法医人类学家坦普伦斯·布伦南尽管性格冷漠或社交笨拙,但却凭借着超理性和专业知识展现出了过人一等的分析技巧,也是具有超理性的英雄科学家形象之一。(图1-6)图1-6英雄科学家史波克和布伦南此外,英雄科学家形象较多出现在表现外空探险的科幻电影中,如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星际穿越》。本片塑造了这样一群英雄科学家形象,他们组成了一支探险小组前往外太空去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而马修·麦康纳饰演的工程师库伯则在与自己的儿女重逢以及拯救人类的未来之间做出了艰难的抉择,展现了英雄科学家的勇气与牺牲精神。
三、原型科学家还有一类电影属于科学家传记式影片,故事大多基于科学家真人真事改编,人物形象基本上来源于现实中的人物原型,只不过有些特点会被戏剧性地放大,赋予他们异于常人的传奇色彩,如《美丽心灵》《万物理论》等。
《美丽心灵》中的约翰·纳什,他的大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思考,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的时候,他希望找到一个真正有创意的理论。终于这位天才的数学家提出了“博弈论”,而他也一举成名。然而他却患有“精神分裂症”,他的怪异行为往往不为常人理解,例如突然的发怒、小声地絮絮叨叨和自言自语等。而《万物理论》则是以物理学家史蒂夫·霍金为原型,他年纪轻轻却展现了非凡的天赋,并且赢得了爱情,然而就在其风华正茂的时刻,却遭遇了人生重大的变故——不幸患上卢伽雷病。在重病折磨下的霍金一度自我放弃,却最终在爱情的激励下重拾生活的勇气,并在科研上取得非凡的成就。(图1-7)图1-7电影中的科学家纳什和霍金总体而言,这类电影属于严肃电影,它们尊重原型、忠于事实,虽然人物形象塑造有时存在某些“怪咖”元素,但这往往是人物原型的真实写照,有时还融入了创作者对他们的人文关怀。
第二节 《生活大爆炸》中“怪咖科学家”的人物形象创新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同样以科学家作为主要角色,然而不同于其他影视剧中对于科学家形象的模式化塑造,本剧中的科学家角色及喜剧情节既建构在流行文化里所描绘的、长久不衰的模式化科学家形象上,又与其形成对抗。而对抗的方式便是塑造出一群极具“怪咖”气质的科学家形象。因此,“怪咖科学家”成为《生活大爆炸》对于科学家形象塑造的一种独特创新。
百度百科中对于“怪咖”一词做了如下释义:“在台湾俚语中的‘咖’是指‘角’,就是‘角色’的意思。‘怪咖’亦有‘怪胎’‘另类’‘怪人’的意思,通常指脾气很古怪,有怪癖行为的人。怪咖人群主要以年轻的群体为主。”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怪咖”是一种亚文化主导的另类青年群体,“对创意、新奇、好玩的理想主义追求,在家庭、工作场域可能被当作怪癖而不被理会,但是在兴趣与休闲的社会空间中,却可能得到同类群体尊重、认可、赞赏,这是一个以趣缘方式聚合的群体,他们从网络与现实生活中,建构出新的青年交往公共空间,又在互动中不断合理化‘怪’的行为,重新整合了有理想、关注公共生活,甚至处于社会边缘情境中的青年群体,丰富着‘怪咖’符号的现实意涵”。
事实上,《生活大爆炸》中的谢尔顿、莱纳德、霍华德和拉杰四位科学家便具备了怪咖群体的特质,本剧摆脱了传记式电影的严肃与认真,利用情景喜剧轻松幽默的形式,在塑造这些科学家时在性情和爱好上都突出了其“怪咖”气质。
性情主要指人的性格、习性和思想感情。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性情当中,然而有些人的性情不会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或隐藏,这类人往往具有个性而少有社会共性,被称为性情中人。《生活大爆炸》中的谢尔顿便是典型的性情中人,他“宅男”的本性并没有因为佩妮等社会人物的加入而发生改变,他不愿意因为这些人物的融入生活而改变自己一贯坚持的生活规律,所以谢尔顿常常被独自留在屋里,坚守往常的生活习惯。谢尔顿缺乏社会共性,很难被他人理解和接受,这便是他性情异于常人,成为“怪咖”的一个方面。
而爱好是一个人性情最主要的组成内容,是揭示人物性情最重要的线索,癖好自然也是性情的一个重要元素。《生活大爆炸》对四位男性科学家都设置了不同的癖好,来揭示出人物性情的怪异。例如:谢尔顿的洁癖与不明性取向,霍华德的自恋与好色,拉杰面对异性时对酒的依赖,莱纳德对女性赞扬的渴望,等等。通过人物背景的设置,这些癖好的存在都具有充足而合理的依据,所以癖好的赋予并不显得突兀,同时还能辅助刻画出人物的“怪咖”特点。
第二章第一节 “怪咖科学家”的人物设置剧本是拍摄一部影视剧的根本依据,因此它的修改与确定是前期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当一个剧本正式确定下来时,剧中的人物也就展现出雏形。一个好的剧本应该将人物的“来龙去脉”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来,这也就涉及了人物的背景、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关系和人物的语言等人物设置方面。当它们确定下来时,人物的大体轮廓也就显现出来。因此,我们首先来具体分析《生活大爆炸》中对于“怪咖科学家”的人物设置。
一、人物背景的独特性人物背景是人物塑造的基础。在影视剧中,人物往往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他们的行为动作和性格设定都需要一定的依据,否则人物形象就会失去说服力、缺乏真实感。人物背景的设定便担当起提供依据的重任,它就像是人物性格、人物语言、人物关系的地基,只有地基打稳了,人物这座高塔才会坚实牢固。人物背景包括家庭背景、生活背景和工作背景。这三个背景对人物形象的形成都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人物背景的设置是《生活大爆炸》中“怪咖科学家”人物塑造的依据。也就是说,正是通过人物背景的设置才使剧中科学家身上“怪咖”气质合情合理。而在对人物进行设定时,本剧着重凸显了家庭背景和生活背景对人物的影响,并深入到了人物的成长历程之中,使人物的“怪咖”特质具有充分的依据。
《生活大爆炸》中存在着多个“怪咖科学家”的人物形象,这就需要将他们区分开来而不至于雷同,而“独特性”的人物背景设置便是一种很好的区分手段。该剧通过对家庭背景、工作背景、生活背景的不同设置,塑造出智力参差、性格迥异的“怪咖科学家”群体。(图1-8)图1-8《生活大爆炸》中的“怪咖科学家”1家庭背景家庭是人物最初的生活环境,是他们早期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场所。家庭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会影响到人物的成长,而人物的性格习惯、行为举止以及待人处事的方式也首先会受到家庭的影响。所以说家庭背景又是人物背景中的基础,它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物的生活背景和工作背景。
事实上,家庭对人物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不完整的家庭势必会给孩子蒙上心理阴影,使孩子形成某种怪异性格或性格缺陷。《生活大爆炸》创作者对四位男性科学家的家庭背景设置得非常巧妙,利用家庭结构来塑造和影响人物性格。
首先,创作者利用单亲的家庭结构来构造谢尔顿和霍华德的成长环境。父亲的过早去世使他们缺少父爱的关怀,而更多地受到来自母亲的影响。然而尽管他们的成长环境相似,却造就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人。霍华德是母亲的独子,与母亲相依为命,所以自然形成了一定的“恋母情结”。母亲的疼爱使他在女性面前自以为是,所以他在和女性搭讪的时候总表现出十足的自信。而谢尔顿则被设定为家庭成员中的突变体,他所在的家庭较为平凡和普通,但却出现了他这样智商奇高的怪才。母亲同样对他十分偏爱,因此谢尔顿完全有可能成为霍华德那样的“搭讪高手”。但是创作者将谢尔顿的母亲设立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使得热爱科学的谢尔顿与信仰宗教的母亲存在隔阂。因此,他不仅没有形成“恋母情结”,而且和母亲甚至女性较为疏远,这便将谢尔顿和霍华德从社交方面彻底区分开来。
其次,莱纳德和拉杰都被设定为双亲家庭,所以他们的性格不像霍华德和谢尔顿那样极端,而是呈现出普通平庸的特点。莱纳德的家庭成员各个声名显赫,母亲对他的不认可造成了他的缺乏自信,他缺少母爱又渴望母爱,这表现在他对谢尔顿母亲溺爱的羡慕,同时这也是他希望获得女性认可的动力,而一旦面对女性时,他又显得尴尬和害羞。拉杰成长于一个富裕的印度家庭,渴望摆脱印度宗教和父母的约束,却不幸患有选择性缄默症,存在严重的交流障碍。
通过家庭背景的设定,观众对人物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的形成有了充分的认识,也就接受了人物性格行为的怪异与极端。
2工作背景工作背景也包括学习背景,它对人物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工作环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