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文学的都市性(1990-2015)
  • 上海文学的都市性(1990-201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海文学的都市性(1990-2015)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5.48 4.4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靳路遥 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76236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31049015

上书时间2024-10-13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靳路遥:复旦文学博士,上海海事教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著有《周介人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异数上海――一曲老浦东的挽歌》等多篇学术。现居上海。



目录
目录】
   引言
一、 “上海文学”与“都市性”
二、 一个界定和一个说明
绪论
第一节  90年代初上海城市发展的重新规划
第二节  重绘上海文学的时空版图
上编  上海文学都市性的时空转换
〔第一章〕急剧变化的都市风景线和最初的文学介入
第一节  传统现实主义对“重大题材”的展开
第二节  塑造“当代英雄”
〔第二章〕殖民“怀旧”风率先吹来
第一节  程乃珊的“蓝屋”
第二节  王安忆和陈丹燕的弄堂“传奇”
第三节  租界“传奇”
〔第三章〕另一种“怀旧”:都市社会主义记忆后来居上
第一节  “物”的《繁花》
第二节  程小莹和路内的“工厂”叙事
第三节  《东岸纪事》:浦东故事的新突破
〔第四章〕两个遥远的视角:“寻根”与“他者”
第一节  王安忆的《天香》
第二节  王小鹰的《长街行》
第三节  以“他者”为镜像
〔第五章〕国际大都市的更多侧面
第一节  “归来者”的知青叙事
第二节  “80后”作家的集体想象
第三节  “公寓”、“咖啡馆”和“酒吧”
第四节  李肇正的底层市民空间
第五节  “异化”的情爱世界与家庭关系
下编  都市时空转换与上海文学的人物谱系
〔第一章〕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人物形象
第一节  王安忆小说的上海人物谱系
第二节  “弄堂女儿”
第三节  《月色撩人》的别样人生
〔第二章〕李肇正作品记录小人物的“灵魂的深”
第一节  对《阿Q正传》的模仿——《石库门之恋》
第二节  不虚美、不隐恶——对小人物的尊重
第三节  并非苦难叙事
〔第三章〕与现实博弈的知识分子形象
第一节  “苦恼”与“苦难”中的知识分子
第二节  “忧郁”的知识分子
第三节  从“堂?吉诃德”到“多余人”
〔第四章〕“异乡人”群像
第一节  追梦的“女孩们”
第二节  底层“异乡人”群体
第三节  沪上学子
第四节  在上海的外国人
〔第五章〕身份模糊的都市漫游者
第一节  西飏作品中“偶合”的人们
第二节  孙甘露的“信使”、“访问者”和丁丽英的“慵懒的人”
余论
附录  关于上海文学相关研究的分类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文学的视角大规模地从乡村转向城市,始于90年代,这使得文学的“都市性”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90年代的上海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一个由诸多不同时间维度的文化形态和与之对应的诸多不同物理和文化空间聚合而成的巨大的综合体。90年代以来的上海文学,正因为对“都市性”丰富多彩的文学表达,表现出不同于其它任何时代和其它任何城市的文学精神特质。本书希望循着“都市性”所指向的不同含义,回到作品本身,通过各种类型的文本细读描绘出上海文学“都市性”的精神全貌。

主编推荐
本书选取“时空转换”和“人物谱系”作为切入的视角,在对现有研究范式、理论、方法,对现有文学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回归文本的原点,扎实进行文本细读,既对已熟知的各类文本进行再发明,也发掘出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作品的文学价值,抓住了文学研究的根底和关键。

精彩内容
有意思的是,就在大家对文学的“都市性”和“都市文学”的概念莫衷一是的时候,却对上海文学的都市性达成了相当程度的共识。当一些其他城市的都市题材作品为是否表达了都市的真实面相而受到质疑时,各种类型的上海文学却在“都市性”概念的统辖下获得了合理的解释。上海文学好像天生为都市而生:文本展示的文明发达、光怪陆离的声色是它国际化的一面;纷繁缭绕的烟火气是它“日常”性的一面;乡土书写是它“侨寓文学”的一面;与其他城市的参照是它“现代性”中“他者”的一面……回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这些同样的文学元素若出现在其他城市的文学文本中,定会被“新文学”、乡土文学、“左翼”文学、“解放区文学”、社会主义文学、“新写实主义”、“新历史主义”、“现代性”等等概念拆解。然而正因为与上海的相遇,以上这些面相竟都神奇地被阐释为“都市文学”的正宗,于是,长久以来,上海文学的都市性成为了一个极其广博、丰富、意味深长却也十分模糊的概念。
一直以来,学者对上海文学最为出彩的研究集中在从近代到20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但其中很多研究并非出于地域文学的视角,而是立足于其文学史意义的生发。这当中,除了“新感觉派”的作品带有浓烈的地域特征之外,其他无论是近代的《海上花列传》、才子佳人主题的“狭邪小说”,还是现代时期鲁迅的杂文、茅盾的《子夜》、丁玲、张天翼、蒋光慈以及张爱玲的作品等,大都在“国家”“启蒙”“革命”的话语系统下一再被阐释其独特的文学史价值,其地域性特征始终有意无意地被研究者忽略。
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学、媒体出版学、经济学、文化研究等交叉学科的介入,尤其是“革命”“启蒙”意识形态话语的淡化和市民性书写的兴起,大家在研究近、现代上海文学作品时才越来越将之与这片土地联系在一起,于是上海文学的都市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而那些现代文学中的名篇名著,则被后来者以“革命小说”“狭邪小说”“市民小说”“都市化写作”“财经小说”“女性写作”等视角进行再次阐释和发明,将之描述为上海文学多元“都市性”的题中应有之义,并延续至今。
这种对上海文学都市性的解读方式含混笼统却影响至深,它一方面准确地抓住了上海文学传统的主流,但另一方面,也使90年代以来在新时代语境中生发的社会新气象和充满活力的文化与思潮,遗憾地淹没在那些过于“夺目”的主流叙述和过于牢固的话语系统背后。一个明显的证据就是,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意识形态”“市民写作”和“怀旧”这些显性的话语和思潮成为阐释上海文学的权威话语,自然而然,“怀旧”和“日常”书写就成为阐释上海文学都市性最为炫目的两支。从这两个角度展开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异常丰富,但若回到“都市”一词的英文解释所指向的不同含义,我们就会发现“怀旧”也好,“日常”也好,至多只是展现了90年代以来上海文学都市性的某些侧面。正如有些研究者评价日益泛滥的“怀旧”作品时所言,这些“仅仅是真实与想象中的上海的一部分,倘若以偏概全,不及其余,上海文学可能或应该描写的上海将永远只是一种被大大压缩了的奇特景观”。
因此,本书希望循着URBAN、METROPOLITAN、COSMOPOLITAN所指向的三个不同的“都市”含义,分析90年代以来的上海文学在这个城市破茧成蝶般的转型与发展中,究竟生发了哪些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不同于其他城市文学的时空景观与精神特质。
笔者认为,90年代以来上海文学图谱中那些光辉夺目的“怀旧”作品、“日常”书写与相形之下不为人所知的许许多多的“非典型”的上海书写,共同构成了上海文学“都市性”复杂而深刻的精神内涵。因此,回到作品本身,通过各种类型的文本细读描绘出上海文学“都市性”的精神全貌,正是本书的用力所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