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没风波里(江平和他的时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出没风波里(江平和他的时代)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5.87 5.7折 45 全新

库存25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夏红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27999

出版时间2013-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2458684

上书时间2024-10-13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沉浮枯荣,出没风波,无论时代如何动荡,无论个人命运如何变幻,江平都用其生命之光,坚定地点燃希望之火,并将之散射到所处时代的每个角落。江平以他的不屈和对未来的坚信,写下了一本荡气回肠的生命之书,也留下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法治史,那么他的一生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陈夏红著的《出没风波里:江平和他的时代》将为你一一道来。

作者简介
陈夏红男,1981年生于甘肃岷县。近年专注于近现代法律人物研究,著有《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政法往事:您可能不能知道的人与事》等作品,并与本书传主江平教授合作完成其口述自传《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现为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及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法学院破产法方向博士研究生。

目录
致谢
引子
一、青少年时代
生于忧患
家世
重视教育的家庭氛围
江平的兄弟姐妹
在大连
在北平
艺文中学

二、走向革命
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
考入崇德
民主的启蒙
爱在崇德
崇德点滴
保送燕京大学
燕大半载
抽调组建文工团
转战体育分会
选派留苏学法律
走向民主,通往革命

三、苏联西游记
江平的茫然
江平和他的中国同学
同学眼中的江平
罗马法与拉丁文
近距离看苏联
课余
禁令下的爱情

四、昙花一现
北京政法学院新来的年轻人
接待苏联法律代表团
“江平同志来校后工作表现很好”
两则署名为“平”的学术通讯
直击所有权大题
洞房花烛夜
对民法学教育的批评与反思

五、飞来横祸
北京政法学院的整风运动
江平的鸣放
划为右派
批判
处理
右派分子登记表
离婚
江平的苦闷
鲜为人知的故事
下放
北京政法学院的反右派状况

六、逆境
死里逃生的车祸
摘帽右派
教学榔头俄文钉
江平的困惑
四清运动
卖书避祸
再婚
在安徽
穷途末路

七、在延庆
绝处逢生
“五七”学校教英语
延庆中学教政治
生活不易
“这是你爷爷吧”
在延庆
“爸爸你敢打我?!”
诗书丛里觅快活
诗言志
回城

八、被“解放”的江平转机
与法学所失之交臂
改正
“我以为这辈子不可能得到改正”
400元的落实政策补助
调工资/137走出阴影
评为副教授
担任民法教研室负责人
冉冉上升的新秀

九、治校八年
担任副院长
新起点
从副院长到副校长
推动改革
加强师资队伍
罢餐事件
管得最多的副校长
成立学生会伙食管理委员会
信息发布会
那时江平
生命之树常绿
木板房里的书记和校长们
担任校长
管得最少的校长
积极与学生见面
推动开通
支线公交车
没有专车的校长

十、永远的校长
毕业生动员大会上的演讲
毕业典礼
历史的回声
调回贺卫方
田园将芜胡不归
校长余波
江平先生与那些学生
1990年的毕业典礼
沉重的幽默
六十大寿
永远的江校长

十一、市场经济的法律思考
为民商法打开一扇窗
结缘罗马法
走出所有权的泥淖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走向法治
与经济学联姻
“江平教授有异乎常人的宏观视野”

十二、从法律到政治
“法治离不开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不能绕过、不可回避
普遍未处理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苏东波”的教训在于“三垄断”
人权是更硬的道理
宪政社会主义?
党权问题

十三、未尽的梦想
“走向法典化”
制定民法典的宏观思考
成为民法典起草小组成员
合同法先行
物权法破题与中止
一封公开信引发的争议
最牛钉子户事件
侵权法通过,民法典在望

十四、我师江平
仍作辛勤一园丁
江门子弟
江门札记
江平的教学理念与风格

十五、回报社会
“再为社会做一些贡献”
王泽鉴“共襄盛举”
基金设立很不容易
江奖的运作机制
走出法大
获得江奖的“幸运儿”
艰难的“法大诺贝尔”
江奖激励人生

十六、推动中国
为什么要呐喊?
孙志刚事件
为改革辩护
捍卫新闻自由
演讲天下

十七、80后江平
大病一场
八十大寿
心愿与遗憾:出版口述自传
结语
季卫东之问
江平和他的时代
江平的孤独
成功与失败
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
精神与风骨
最后的法学家
后记
参考文献
(一)江平作品
(二)其他文献
(三)网站

内容摘要
 《出没风波里:江平和他的时代》系20lO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第一名、《新京报》年度致敬图书《沉浮与枯荣》之姊妹篇。
《出没风波里:江平和他的时代》作者陈夏红凭借扎实的采访与资料收集,勾勒出江平的人生,也刻画了江平的时代。这部传记,文采史实并重,政情法意兼通,可能比江平更了解江平,比历史更接近历史。

精彩内容
 卖书避祸“文革”开始后,风云突变,一切都急转直下,包括江平的命运。
“文革”初期,北京政法学院的“造反派”分为两个阵营:政法兵团与政法公社。政法公社以学生为主,部分较“左”的教职工参加,在力量方面处于优势地位。政法兵团是从政法公社分离出来的一支力量,以教职工为主,势单力薄。
对江平来说,两派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作为“摘帽右派”,江平并没有资格参加“革命”,在“文革”中只能“靠边站”,或者充当陪斗的角色。
但从江平追求进步的角度来说,又迫不及待甚至巴望能够投身于“革命”的洪流。尽管现在看来,当时的“革命”全是负面的色彩,但在当时来说,“革命”是最好的意识形态,也是最好的护身符。
最终,江平参加了一个属于政法兵团的战斗队。这在北京政法学院的“文革”历史中,绝对是破天荒的,因为参加一个居于少数地位的战斗队,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江平的主要任务是为他所在的战斗队写大字报。今天学界内外俱以得到江平的“墨宝”为荣,殊不知,江平在口述自传中依然幽默地自嘲:“我这毛笔字都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写大字报练出来的。”正因为身份上的瑕疵,江平的“革命鸿运”难以持久。1968年前后,两派斗争很激烈的时候,对方首先便从政法兵团构成人员的成分上找突破口。很快,政法公社的人便以江平的成分问题,发动对政法兵团的政治攻势。攻势一来,“摘帽右派”江平便被政法兵团抛出来,接受对方的隔离、审查和批斗。最后,江平便被清理出革命的队伍。
这是江平在“文革”期间唯一一次蹲“牛棚”的经历。
此后,像江平这样的“政治贱民”已经很难再进入“革命”阵营,而江平本人对所谓的“大革命”,亦已心灰意冷,除了帮助他所在的战斗队写写大字报之外,便半主动、半被动地在“诗书丛里觅快活”了。
……P10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